抗日战争中,日本在中国战死的最高级别军官是谁?结局怎样?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最高级军衔 抗日战争中,日本在中国战死的最高级别军官是谁?结局怎样?

抗日战争中,日本在中国战死的最高级别军官是谁?结局怎样?

2024-07-09 17: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抗日战争自1931年“九一八事变”开始,到1945年日本裕仁天皇正式宣布投降而结束,总共大概持续了有14年。在这14年时间中,我辈英勇无畏的烈士可以说是抛头颅洒热血,才为我们打跑了日本侵略者,保卫了我们的家园。

这十多年间中国牺牲的人很多,牺牲的高级将领亦是不少,但是当初的日本侵略者们滋味却也是不好受,对于弹丸岛国的日本来说堪称是巨大的损失。

那么在抗日战争中,日本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有哪些呢?这一点可能许多人都会比较好奇,那么下面梁老师就带领大家来盘点介绍一下这段历史故事。

此次战争中,战死于中国的有日本“六大名将”,其军衔皆是大将级别,这已经可以说是在此次抗日战争中日本牺牲的最高级别的将领了。他们分别是山县正乡、白川义、冈部直三郎、冢田攻和大角芩生,不过经过大家的讨论,大家一致觉得日本最高级别的军官是大角芩生,他的军衔级别是海军大将。

大角芩生的早年经历

大角芩生可以说和我们之前讲的那个爱新觉罗.奕劻颇为相似,能力不咋地但是运气却不是一般的好。

大角芩生于日本海军大学毕业,此后又前往了德国进行留学,此后先后担任海军副官、海军司令部参谋、海军军务局局长等等,可以说是一路步步高升。

1935年12月,日本举行了一次封爵仪式,恬不知耻的将当初的“九一八事件”作为日本人的功绩,并且将当初的“有功之臣”进行封爵,而大角芩生也是因此被封为了男爵,但是最可笑的是大角芩生根本就没有参与过这场事变,这也一度成为了日本国内人民们的笑柄。

大角芩生这个人本身也没有什么本事,自己领导力不足,却又颇为争强好胜,但是在日本政治上他的确是玩不过其他人,再加上大角芩生他也受不住这个气,于是为了自己的“前程”他亲自前往中国进行战场视察,以企图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威望。

大角芩生的“死法”

1941年,大角芩生为了策划日本下一步侵略计划而飞到了上海、南京、武汉等等地区视察,一方面是为了和日本侵华军官进行交流和沟通,进一步了解情况;另一方面也是和中国的叛国投敌者了解中国国内的详情,比如汪精卫,汪精卫等人就曾经陪同大角芩生到达了广州进行所谓的“视察”。

1941年2月5日的早晨,海军大将大角芩生乘坐运输机在足足六架护航机的护卫之下飞往海南岛,可是偏偏遇到了罕见的浓雾天气和旋风,无奈之下飞机被迫返回了珠江口,进行调整。

但是在返航经过广大钟山县的时候,被中国的第四战区游击司令袁带发现。袁带司令立刻下令以重机枪射击,最后大角芩生的运输机被多发子弹打中,最后失去控制,坠机而亡。大角芩生,这位日本海军大将就这样“窝屈”的死了,活了65岁,也算是不错了。

日本人的反响

这件事情一出,立刻在日本和中国乃至国际上都引发了不俗的反响。首先,第二天中国报刊报道了海军大将大角芩生被中国军队打的坠机而亡的事情;随后,日本海军省也发布的通告,称大角芩生在中国毙命。这一消息让中国军民皆是饱受鼓舞,激发了大家的抗日激情和热情。

日本方面反应就更大了,他们出动了足足100多架的飞机进行飞机残骸和遗体的搜集,可是最后仅仅找到了部分飞机残骸,大角芩生的尸体却是无法找到,最后无奈之下只得撤退了。

据当时的民间传言,是当地的农民猜到日本人会来收尸,于是将尸体当天就运到了山下,再用麻袋装好给沉到了黄河水底。后来麻袋漂到了下游,村民怕日本人再次前来,于是将之全部给找个偏僻的地方埋了起来。

其实刚开始的时候日本是不愿意承认大角芩生是被中国军队给击落飞机、坠机而亡的,但是事实胜于雄辩,后来直到2月20日日本人才承认这个事实,为大角芩生举办了葬礼。

现在想想,其实这个大角芩生是完全不值得同情的,作为侵略者就应该有这个觉悟,落得这个异国他乡、坠机而亡的下场也是其罪有应得,因为他们不值得祸害了多少我们中国的老百姓们,对此,大家觉得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