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手》:这场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狙击战,终于上了银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最强女狙击手视频大全 《狙击手》:这场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狙击战,终于上了银幕

《狙击手》:这场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狙击战,终于上了银幕

#《狙击手》:这场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一次狙击战,终于上了银幕|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影片根据抗美援朝战争“冷枪冷炮”运动中神枪手群体事迹改编。1952年冬至1953年初,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朝鲜战场形成僵持,双方发起了低强度的密集狙击战,史称"冷枪冷炮运动"。

狙击手,小部队。

打得敌人心胆寒。

英雄战斗,敌人鼠窜,

狠狠打它几仗,停战定能实现。

这是1952年的朝鲜战场上,中国人民志愿军发动“冷枪冷炮运动”中,狙击手们曾写下的顺口溜。

所谓“冷枪冷炮运动”,是根据1951年5月26日,毛泽东致彭德怀电文中的安排,即打小歼灭战,“零敲牛皮糖”,于1952年1月29日正式展开,截止1953年底,共歼敌5.2万人——这是人类战争史上狙击战的最高记录。其中15军45师,既《狙击手》的原型部队在半年时间内,狙杀敌军5040人,537.7高地被美军称为“狙击兵岭”。

需要特别说明,当时志愿军基本没有狙击枪,为避免暴露目标,不能用望远镜测距,“狙击之神”张桃芳上前线时,入伍才一年半,只接受过2个月的射击训练。“冷枪冷炮运动”是一个奇迹,它理应被后代反复传颂,成为民族精神建构的重要元素。

《狙击手》堪称开了一个先河:它超越了娱乐片的框架,而是回归真实的历史,在狙击手“高大上”的形象背后,《狙击手》挖出了他们“庄稼汉”的一面,他们不是浑身高科技的半仙,而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们的智慧、冷静、勇敢、才华,源于对国家的忠诚、对生命的渴望和对他人的爱。所以,《狙击手》能催人泪下。

从《狙击手》看张艺谋的叙事谋略

《狙击手》是个不容易拍的题材。张艺谋选择它,多少有“挑战”的意味——在旧叙事框架中,如何塞入自己的理解。

“狙击类”题材的难度在于:

首先,场景变化少。缺乏视觉元素刺激,观众易疲劳。

其次,单线叙事。故事必须沿着二人博弈的路线展开,变化空间小,很难逃脱传统叙事框架,变化小则落俗,变化大则突兀,这是难以突破的两难。

其三,感情戏难融入。感情戏在多线叙事中才见张力,在单线叙事中,常“一加就尬”。

张艺谋敢拍《狙击手》,可能事先已想好暗线:展现一名狙击手的成长历程。大永(陈永胜饰)是一名眼睛快、有优秀狙击手天赋的新兵,但他感情太丰富,易冲动、爱流泪,引起老班长刘文武(章宇饰)的不满。老班长不断训斥、收拾大永,想让他变得更坚强,可精神压力下,大永的灵性反而被遮蔽。

然而,看到战友一个个牺牲,特别是老班长与敌同归于尽后,全班只剩下大永一人,阻挡大永成熟的最后的那张窗户纸终于被捅破了——他采用了全新的狙击战术,在不断移动中消灭敌人,靠疯狂的奔跑与神准的枪法,大永最终干掉了美军的高级狙击手,取得完胜。

通过半路改换主角。前半部的主角是老班长,后半部的主角是大永,《狙击手》突破了传统“狙击类”影片的叙事俗套,但更重要的是,它暗中契入了一个中国化的故事原型。

情感震撼力从哪里来

好故事必须与原型故事相碰撞,才有真实感,才能引发更强烈的情感反应。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故事原型。

美国人拍“狙击类影片”,狙击手会像上帝一样无所不能,他参战的目的是拯救人间,而他遇到的困境多是伦理困境——当坏人劫持妇女、儿童时,该怎么办。总之,导演说谁是好人,谁就是好人,而坏人必然坏到无所不用其极,好人与坏人并不共享人类这一身份,通过“我们—他们”的强烈反差,获取戏剧性。

《狙击手》则更像一个武侠故事,成就大侠的不只有勤学苦练,还需特殊情境的激发。在《天龙八部》中,金庸笔下的段誉会“六脉神剑”,可有时能发挥,有时发挥不出来,历尽颠沛之苦,终于成就绝学。

在《狙击手》中,大永也如此——在班里,他本是边缘角色,老班长只派给他一些不重要的活做,比如接受记者采访,直到生死关头,老班长才说出心里话:你眼睛快,如果手也同样快,你会比我霸道。

仇恨与责任感唤醒了大永——他突然明白老班长教的那些技术的意义,那些死记硬背的东西突然被盘活,成为自我的一部分。最终,大永用老班长教给他的方法,消灭了最危险的敌人。

每个中国人都能理解这种升华,它是几千年来的随身功夫,是前贤对后人心灵的加持。对中国观众来说,大永的爆发并不意外,反而会被它蕴含的艰难、痛苦、挣扎,深深打动。

表面看,《狙击手》是一个不太新颖的故事,可为什么它能有如此强烈的情感震撼力?因为它体现出张艺谋对本民族思想结构、情感结构的深刻把握。

他们不是天才,但有大无畏的勇气

影片不是哲学,它需要把创作者的理解具象化,这就离不开真实感,《狙击手》在此表现不俗。

《狙击手》在原型是志愿军中的“狙击之神”张桃芳。刚上战场时,他表现不佳,但据他的战友、狙击手吕长青回忆:“张桃芳读过点书,人也长得精神,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机灵鬼。让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眼睛不大,还总是眯缝着,但十几米以外的东西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这种远视眼天生就是狙击手的料。”

张桃芳用的是步马枪,通用名为M1994式莫辛—纳甘,张桃芳当年用枪收藏在军事博物馆中,人人可参观——它没有瞄准镜,不能连发,一击不中,就很可能被对方反杀。因为它也是骑兵用枪,所以枪管短、偏差大。张桃芳成名后,一次狙击敌军两名士兵,瞄的是前者,却打死了后者。

据孙文晔在《张桃芳,朝鲜战场上的传奇狙神》一文。本文多处引用,不再一一说明,在专业研究者看来,张桃芳是神枪手,不是狙击手。

志愿军选择莫辛—纳甘,因苏联军队曾大量生产,许多枪没还派发给一线部队,“二战”就结束了,后转给志愿军。在开战“冷枪冷炮运动”命令下达时,上级特意指示:“我们坚决反对认为在现代战争中,步枪已经是落伍武器的说法。”

张桃芳第一次用莫辛—纳甘,竟在训练中打了三个零蛋。据吕长青回忆,那时候没有专业的狙击训练,班长直接把新兵带到前沿阵地,现场指点着怎么测距,怎么定标尺,怎么算提前量……然后就指着一个目标说“你练练”。

事实上,“冷枪冷炮运动”是一次“群众运动”,许多战士曾参与其中,他们都算不上狙击手,靠个人努力和悟性,成为“兵王”。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

今天的观众已很难理解那一代人的豪迈与情怀,他们一无所有,却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与决心,正是这种未被消费主义、物质主义所污染的豪迈精神,撑起新生的共和国。

在《狙击手》中,大永看到战友一个个倒下后,向班长哭诉:“敌人有坦克飞机大炮,我们只有简陋的步枪,鬼子啥都有,咱啥都没有。”老班长刘文武大吼道:“老子还在!五班还在!”这比一万句口号,来得都更实在。

讲好故事的前提是讲好人

《狙击手》的故事多是虚构的,但张桃芳与美军狙击手对决是历史事实。

随着张桃芳适应了莫辛—纳甘,他曾在22天内用247发子弹消灭71名敌人,军长皮定均认为不可能,让作战参谋带着自己的皮靴去前线,说:“连着看他消灭3个敌人,要是真的,就送给他,要是假的,拿回来。”

作战参谋带着摄影记者王纪荣到了一线,王纪荣差点儿被敌军狙杀,张桃芳则一连狙杀了3名敌军,采用的正是《狙击手》中,“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战术。于是,参谋将皮定均的皮靴送给了张桃芳。

为对付张桃芳,美军派出王牌狙击手艾克上校,他指挥两挺机枪进行火力压制,迫使张桃芳无法移动。艾克上校聚焦在张桃芳狙击台左侧,多次击发,张桃芳确信不是诱饵后,从狙击台右侧出枪,双方几乎同时击发,艾科上校的子弹从张桃芳的头上擦过,而张桃芳一枪成功。这与《狙击手》中的场景几乎一样。

被张桃芳狙杀的美军狙击手艾克上校

张桃芳的故事有一个传奇的结尾:他奉命回国前,背着皮靴去见军长皮定均,立正时,发出巨大声音,原来张桃芳没穿这双皮靴,每消灭一个敌人,就把一个弹壳放到皮靴中。皮定均问有多少弹壳,张桃芳说是211个。

皮定均说不够完美,你们团是214团,“你要打214个敌人,再打3个,一个也不要多,一个也不要少”。张桃芳二话没说回到前线,一小时后,他带回了三个弹壳,放在靴子中。需要说明的是,统计狙击战果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志愿军的规定是,射击后倒地15分钟不动,或被敌人拖走算死,背走算伤。

《狙击手》没采用这个“温酒斩华雄”式的桥段,它真实存在,在皮定均子女的回忆录中有记载,而是用大永孤身归来,将全片推向高潮。不再只是战争的悲壮惨烈,反而通过克制陈述,更动人心魄。连长高呼牺牲者的名字,而其他战友代答到的方式,将全剧推向高潮。这种“日常行为”与“特殊场面”的反差,近似留白,通过克制陈述,更动人心魄。

《狙击手》聚焦于小人物、小故事,以情动人,深得《英雄儿女》等佳作的三味:表现战争不是为了赞美战争,而是为呈现战争压力之下,我们的民族精神——热爱和平,重视集体,敢于牺牲,绝不屈服。在战争的苦难中,人性之光依然在闪耀。

校对 | 张鸿润

转载请注明版权 | 鉴片工场

我们只鉴赏有温度的电影

一部好电影,一定是刨去娱乐后,还能具备教育意义和社会责任。——@张鸿润Schemer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