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体育】棍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最好的棍术 【古代体育】棍术

【古代体育】棍术

2023-09-07 06:3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元代统治者禁止民间私藏兵器。《元典章》中载,元代严禁百姓“弄枪棒”。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当时民间仍有人习枪棒,否则法令上就无须作此规定。

嘉靖四十年抗倭名将俞大猷奉命南下,取道河南,遂访少林寺。观少林棍法后,俞认为“已失古人真传”众僧“愿受指教”,并扒宗擎,普从二人入俞军中学习,三年后二人返寺,又教百人之多,少林棍法由此驰名海内。

明代棍术在宋代棍术的基础上得到充分发展。当时名棍有巴子棍、西山牛家棒、青田棍、俞公棍、扒权棍、孙家阴手棍、赵太祖腾蛇棒、紫薇山棍、张家棍、少林棍等。明代长于棍术的名手很多,主要有李良钦、俞大猷、刘邦协、乔师、曹南亭、重炎甫等。少林武僧认为“凡武备众器,非无妙用,但身手足法,多不能外乎棍”(《少林棍法阐宗》)。可以这样说,明代是棍术大发展的时代,无怪乎明代人称其为“艺中魁首”。俞大猷著有《剑经》专门讲棍法。《纪效新书》、《耕余剩枝》等许多著作中也有收录棍术。从这些著作中可以看出明代棍术套路已经发展刀极其成熟的程度。套路动作有攻有防,趟段清楚,动作之间衔接紧密,布局合理,最后打回原位。

清初,满族统治者严禁民间练武,但民间的棍术演练却一直未断。义和团兴起后棍更成为人们常用的兵器。后来,棍还成为民间节日集会武术表演中的“主角”。如北方的“白蜡杆会”、“少林棍会”、“五虎棍会”等武艺表演会均以棍命名。民间比武中为保证安全,也常以棍代枪。《都门琐记》中讲:“白蜡杆者,矛也。以白木为柄,光滑如蜡,故名。会各数十人,人持一杆,至场赛技,尽诸击刺之法,分合变化,数百杆如一杆,忽左忽右,观者目追瞬之而不能及。”正是棍术在民间深厚的群众基础,才使它长盛不衰,以各种形式保存下来,并加以发扬光大。

时至近代,棍作为兵器使用的效能有所减弱,而其表演健身作用却不断增强。因此棍法在保留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具有现代武术的运动特色的技法。

主要类别:

棍术可分为三类:一是“五尺棍”,亦叫“齐眉棍”,分大小头,大头称棍根,也称棍把,小头叫棍稍,棍身围度根据自己的身体和功力而定。二是“条子棍”长约六尺,一般长度高出头顶一拳度,较细于棍,大小头基本均匀。“五尺棍”与“条子棍”在内容、风格、特点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棍讲求以轮、劈、扫、砸为主,拳谚说:“棍打一大片”,就在于此,而且把稍两头并使,双手换用。而条子棍则侧重于折、扎、缠、捉兼拦提,多带枪棒,俗有单手条子(撒手条子)双手棍之说。三是鞭杆,也叫短棍,亦称魔杖,还称三尺五(兰州地方语称之为三尺五尕棒子)。两端分大小头,虽然有尺寸,但根据短器械竞赛规则的需求,为不失鞭杆独有的风格、劲力、特点,一般长度因人而异,根据自已的身材高低而定。

1、侧重技击性棍法,大都采用二人对劈的基本功夫,也有带护具进行互相劈,打,拦,刺等训练,虽然棍法不多,但实战性较强。

2、侧重艺术性棍法,大都发展难度动作,讲究姿势优美,是一种不求实用的“武舞”棍法,此乃古人所指“满片花草”。小说《水浒传》中的九纹龙史进,舞棍“使得风车儿似转”,就属于这类“武舞”棍法,两类棍法都有很高的体育价值。舞棍时要求手、眼、身、法、步协调合一,有利于提高身体的力量、速度、耐力,增减勇敢顽强的精神。

大棍长八尺有余,舞动时需要有很大的腰腿之劲和臂力,实战时往往以其长、大、重先制于人。齐眉棍立棍于地,棍高以眉为度,舞动时可大蹦大跳,倭、劈、扫、舞,灵活多变,棍声呼啸,气势极为勇猛,很适用于“武舞”棍法练用。三节棍是三节短木棍,蹭有铁环相连接,携带方便,舞动时可长可短,可伸可缩,出入难防,棍法灵活多变,有一定实用价值。大梢子棍是一根长棍和一根短棍中间用铁环连结起来,《武经总要》中提到的宋代“铁链夹棒”与其形近。手梢子棍是一种较为短小的梢子棍,多为双手各执持一棍演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