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影像志是传统文化记忆的珍藏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文化典藏有哪些 民族影像志是传统文化记忆的珍藏库

民族影像志是传统文化记忆的珍藏库

2024-07-14 13:0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郑茜:首先,纪实影像书写的深刻性;其次,对文化多样性涉猎的广阔性;最后,独特的叙事性现场呈现方式。

所谓“影像志”,是指以影像为本体的一种记忆承载形式。“中国民族影像志”就是中华各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借助于影像来完成的一种物质化书写和记录成果。这次在“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大展”中展出的作品,都是摄影师遵从文化本真性原则,是对拍摄对象进行长时期、整体性和沉浸式观察、体验和记录的结果,因为拒绝了蜻蜓点水式的旅游性、猎奇性的拍摄,所以是中国当代民族纪实影像在深刻性、本真性书写方面的代表。然后,这些作品涉及十几个民族,对于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有一个宽幅的反映,对于观众来说,它们呈现了真正的诗与远方。最后,我们在展览现场,放弃了将照片一张张整齐地挂在墙上的传统展示方式,而是采取了一种独特的图像叙事方式,让相关的图像形成一种讲故事的交织感,让图像变成一种语言,这样的现场呈现方式在国际摄影周上也显得很突出。

我认为,正是这几个原因,让“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展”形成了一种比较强烈的社会关注度。

李志雄作品《最后的刀耕火种》

千龙网:《即将消失的族印》《新草原照相馆》……此次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大展展出20组优秀作品,在作品的甄选方面,有怎样的初衷和考量?

郑茜:这20组作品是11位权威的专家学者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从1818组作品中评选出来的。标准我认为至少有三个:第一,本真性原则。这些作品所记录的社会情景、所反映的文化现象是真实的。换句话说,它们绝不是摆拍的;第二,整体性原则。这些作品承载的文化信息具有相对完整性,它们是作者深度潜入和沉浸于环境里面,实现了对拍摄对象的完整感知和认识,也就是说,它们不是旅游猎奇性的浅薄拍摄;第三,审美性原则。也就是说,这些作品是美的,符合艺术规律的,站在它们面前,观众一眼就会被打动。

刘莉作品《山那边》

千龙网:本届论坛聚焦“社会转型时期的民族影像志表达”,您怎么理解这个主题?

郑茜: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社会进入一个转型时期,我们正在一点一点地展开这幅社会转型图景的巨型历史画卷。那么,新与旧的交替、传统与现代的接续、正在消失的濒危民俗、已经只剩下背影的传统生计或生产方式……这些人类社会正在沦为往事的故事和情景,它们需要被定格,需要被记录,需要为未来留下记忆的凭证。而影像是人类的记忆实现物质化的一个最好的、最便捷的工具,“民族影像志”又是用影像工具来实现记忆留存的一种科学化的理论路径和方式。所以,我们今年聚焦了“社会转型时期的民族影像志表达”主题。

石晓军作品《花会那些事》

千龙网: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大展已经举办两届,这一届相关内容纳入北京国际摄影周,成为其中的重要板块,这对于中国民族影像志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郑茜:北京国际摄影周已经成为中国摄影界的一个高端展示和学术交流平台。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大展能够站到这个平台上,成为这个平台上的一个重要传播话题,显然,这对于“民族影像志”这个概念的进一步显化,对于汇聚更多的理论关注度,对于召唤更多的摄影师来投入这个领域的创作,都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所以,我们非常感谢北京国际摄影周主办方!

杨学飞作品《即将消失的族印——独龙族纹面女》

千龙网:创办中国民族影像志摄影大展,为什么选择“民族+影像”,怎样形成当前这样的规模体系?

郑茜:“民族+”是全球化时代的一个普遍趋向和潮流。因为全球化在经济一体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文化同质化的恶果,所以20世纪末以来,全世界各个地方的文化本土化运动都在涛飞浪卷。这种文化本土化的高涨态势是以“民族的”、“传统的”文化复兴作为表象的,所以,“民族+”这种文化现象现在无处不在。当然,“民族+影像”跟“民族+饮食”等现象还不完全一样,“民族+饮食”有可能因为陌生的民族风情而为饮食带来一种附加的市场价值,但我们的宗旨却是用影像作为工具来承载民族文化记忆。我们的终极目标是用巨量的影像信息来形成一个关于中华民族的当代记忆体。所以,我们正在努力扩大这样的一个影像库,我们相信:无数的影像文本的积累和叠加,就可以拼合出社会和历史的整体形象,而在博物馆的场域里面,它们最终会成为中华历史记忆的还原体。

薛海亮作品《我认识的蒙古族大哥——巴拉图苏和》

千龙网:就目前发展来看,中国发展民族影像志的优势与不足分别有哪些?

郑茜:优势在于中国有56个民族,中华民族大家庭有无限多样性的文化,有绚丽斑斓的让你难以想象的“远方”,这些远方蕴藏着数不胜数的你可以用民族影像志方式去记录和表达的“诗”。也就是说,中国民族影像志的表达资源是无限丰富的。

不足之处在于很多摄影师朋友,因为缺乏必要的素养——既包括必要的民族学常识,也包括一些重要的摄影伦理常识;他们常常容易陷入激情式的、猎奇性的、浮光掠影的摄影状态中,很有可能不懂得尊重摄影对象,把摄影对象当作他们贩卖视觉奇观的一种资源,尽情地去掠取。这些现象现在是普遍存在的。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生产出大量浅薄的、粗糙的影像垃圾,它们不仅扭曲了“远方”的形象,也误读了远方的“诗”。

张景国作品《植根沃土 曲润中原》

千龙网:您认为什么样的创作精神是值得推崇的?

郑茜:中国近代有一个经典的民族影像志摄影大师,名叫庄学本。庄学本先生从1934年到1942年,带着相机在四川、云南、甘肃、青海这四个省区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了将近十年的漫长考察,拍摄了一万多张照片。当然,他不只拍照片,他还写了将近一百万字的调查报告、游记和日记。正是因为这种双重媒介的进入,既有影像的介入,又有文字的介入,所以,他对于面前的少数民族,有比一般摄影师深刻得多的理解。他的图片和那些西方殖民主义考察者留下的图片完全不同,我们现在从很多当年西方殖民主义摄影师留下的档案里看到的中国人形象,尤其是中国边疆的少数民族形象,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样子:目光呆滞,没有表情,木讷空洞……但是,庄学本的照片完全不同。很多年以后,当中国一些著名的摄影评论家看到庄学本被掩没了很多年的边疆少数民族肖像照时,他们惊讶得不得了。照片上,上世纪30年代的川甘青一带少数民族,竟然是那样的优雅、美丽,甚至庄严,无论穷人还是富人。可以说,这些照片几乎产生了颠覆中国近代摄影史理论表述的作用,它们让评论家们重新来评价和重写这一页的中国摄影史。为什么庄学本会成为这样的大师?他曾经说过:与这些边地民族“相处即久,就知其快乐有趣,古风依然,反觉其精神高洁。有自诋同胞为野番正者,为大缪。”因为他尊重他们,他深入他们,所以他能发现他们内在的精神,发现他们生命的美和庄严。

熊亚平作品《神秘的白裤瑶族葬礼》

千龙网:民族影像志对中国或者世界民族的发展起怎样的作用?

郑茜: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进行深入的民族影像志记录,是保护和珍藏人类文化多样性的重要工作。相信中国民族影像志实践会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相关影像记录工作,产生一些有益的相互启发作用。

德戈金夫作品《新草原照相馆》

千龙网:您怎样理解“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郑茜:我们最好把它放进新时代的语境里来评说。全球化时代,人类驶上了一条有着共同行驶规则的高速公路。如果这条公路边的所有风景都是一样的,同质的,没有差异的,那么,我们所有人都没有必要下车来了。有什么理由让车上的乘客愿意到你的车站来停一停,留下来,驻足,观察,体验一番?那就只能是你这一站的景观跟别的地方不同,它有个性化的色彩,它有深厚的传统,它有引人入胜的故事——换句话说,它是独一无二的,它是“民族的”。这是吸引人类在全球化时代高速公路上停一停的唯一原因。从这个角度来看,的确,在当今时代,民族的越来越是世界的了。

记者:耿子叶

图片来源:千龙图像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