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观察:从“广彩”看消逝中的制造与民间工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彩瓷底款有哪些 香港观察:从“广彩”看消逝中的制造与民间工艺

香港观察:从“广彩”看消逝中的制造与民间工艺

2024-07-03 22: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香港观察:从“广彩”看消逝中的制造与民间工艺邹颂华香港独立评论员2016年9月21日

笔者最近在一新美术馆中看到一系列香港制造的广彩瓷器专题展,有一种不胜唏嘘的感觉。这门源自广州,却在20世纪于香港发扬光大的手工艺,竟要到21世纪在其没落之际才引起关注,出现相关的专题展览和研究。这些自清代开始于广州远销海外的彩瓷,技法在民国初年辗转流落香江,并在20世纪的香港手工业史中大放异彩。曾经,欧洲皇室政要、各大海内外的酒店都是订制彩瓷的客户,50年代韩战期间,由于美国对中国实施禁运,更是香港瓷业发展的高峰,当时一个月可以出口1000箱彩瓷至欧美。然而,至现在21世纪,香港却只剩下一间硕果仅存的手绘彩瓷厂——粤东磁厂,而仍能绘出传统技法的师傅也已70多岁,看着这门工艺几近后继无人,难免再次令人想到,在没有任何文化政策之下,香港对文化尤其民间工艺的保育和承传,危矣。

从广州到香港的广彩

在香港,如果讲到保存文物,最多的关注就是历史建筑和街道。虽然许多历史街区也敌不过地产商的推土机,但在过去十多年,有不少保护旧建筑的团体应运而生,市民对历史建筑的关注甚至推而广之,对城市规划的关注度也大幅提高了。然而,相比之外,香港传统手工艺甚至是工业时代的遗痕,大家却鲜有关注,甚至被贬低为小众玩意。

以广彩为例,广彩是广州出产的“广州织金彩瓷”的简称,是在白瓷上加上彩绘烧成的瓷器,原本是实用观赏两者兼备,但至70年代发现釉药含铅量高而只能作观赏用途。2008年时,广彩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广彩原乡广州因而投入资源培训相关人才,薪火相传。但若提及广彩,就不能不提及香港,否则整个广彩工艺就缺少了一块重要的拼图。

一新美术馆总监杨春棠本身是陶瓷专家,他说:“一个地方的陶瓷业发展可以反映出当地的经济状况。香港在明代已开始烧瓷,就在新界大埔的碗窑,以烧青花瓷为主,由此可推测香港当时的经济发展已有一定规模才需要大量烧制瓷器。”

至于粤东磁厂,则是始建于1928年,是香港广彩瓷发展的开端。在中国抗日战争和文革期间,不少在广州的广彩师傅纷纷逃到香港和澳门,令广彩传统技法得以保存下来。粤东磁厂的谭志雄师傅现已七十多岁,可说是香港最后一代广彩师傅,他说指出,文革令好些广彩技法失传,如在瓷器边缘“开光”的位置,本来应该绘有复杂的图案,但文革后的广州彩瓷,都以打格子来填满那些位置。

香港广彩除保留了一些传统图案外,亦有一些创新的尝试,是广州方面没有的。广州的广彩几乎已全面是艺术彩瓷,不具实用功能。相反,香港的粤东磁厂至今仍有为一些酒店订制彩瓷菜单,以及为一些欧洲的世家大族在瓷器上绘上家纹,甚至是用于喜庆场合的纪念瓷器,也是香港彩瓷生产史上一些具时代意义的产品,在香港工业史上也应记一笔。

香港广彩的未来

其实,广彩走进美术馆和博物馆,某程度上也就是说,其未来有点暗淡。香港硕果仅存的粤东磁厂的家族生意,经理曹志雄表示会一直做到广彩师傅退休为止,至于将来广彩的发展会如何,就是靠广州了。一新美术馆总监杨春棠则说:“艺术品其实也是商品之一,但广彩的前途不是很光明。传统广彩师傅相继老去,又没有人入行,即使现在授徒,也难以在短时间内将毕生功力传授给下一代。未来香港的广彩可能会变成另一个模样,有可能是走山水风格的瓷画,也有可能是其它。”

香港并没有如日本般的“职人精神”,有一技之长的工艺师并没有得到社会的认同;香港也不曾受过像欧美的“美术工艺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或日本的“民艺运动”的洗礼,在本土也没有发起过类似的运动,无法令从事手工作业的人在社会地位和文化认受性方面都大大提高,也无法令一些世袭的工艺可以一代一代承传下去。现在进行香港陶瓷业研究的,也是单靠一个民间组织香港陶瓷研究会和几名学者,为这方面的历史救亡和补遗。如今的手工业,就和艺术一样,缺乏政府的支持,恐怕难以发展下去。在香港这个政局如此不稳的时代,当所有问题也归因于“土地问题”的时候,在文化层面要有发展,以及花费时间和精神去保存工艺和历史,难矣。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