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非洲华侨华人数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在美国华侨有多少人口 试论非洲华侨华人数量

试论非洲华侨华人数量

2024-06-20 23: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新中国成立以来,相对于东南亚和欧美华侨华人的研究,国内学界对非洲华侨华人鲜有涉猎,李安山教授2000年出版的专著��《非洲华侨华人史》是当之无愧的扛鼎之作。根据他1996年的估计,非洲华侨华人当时的总人数是13.6万。[i]《2008年世界华商发展报告》给出世纪之交的非洲华侨华人数字是24万。《华侨华人蓝皮书》(2011)运用朱慧玲2002年的调研数据是25万;采用王望波、庄国土2006-2007年非洲新华侨华人的总数是50万,这一数据不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移居非洲的同胞,如果包括他们和非洲的老侨在内,这一数据则是55万,全世界华侨华人的总数为4543万。[ii] 中国官方目前对外公布的数据就是采用了这一研究结果。 

表1  2006-2007年各洲华侨华人数量和分布统计表 

地区 

人数 

(万人) 

在华侨华人总数中比重(%) 

地区 

人数 

(万人) 

在华侨华人总数中比重(%) 

亚洲 

3548 

78.10 

大洋洲 

95 

2.09 

美洲 

630 

13.87 

非洲 

55 

1.21 

欧洲 

215 

4.73 

全世界 

4543 

100.00 

资料来源:王望波、庄国土编著《2008年海外华侨华人概述》,世界知识出版社2010年版,第7页。 

表2  2006-2007年各洲新华侨华人数量和分布统计表 

地区 

人数 

(万人) 

在华侨华人总数中比重(%) 

地区 

人数 

(万人) 

在华侨华人总数中比重(%) 

亚洲 

400 

11.27 

大洋洲 

60 

63.16 

美洲 

350 

55.56 

非洲 

50 

90.91 

欧洲 

170 

79.07 

总计 

1030 

22.67* 

说明:表中比重是新华侨华人占所有华侨华人的比重。其各洲数字是各地区的比重,总计是全球的比重。 

资料来源:同上表。 

国外学者在研究中国时亦涉及华侨华人这一话题,而谈到华侨华人也多提及数量问题。他们不约而同地认为,由于多种原因,很难统计出海外华侨华人的准数,仅能给出个概数。对于非洲华侨华人的总数,一般认为上世纪末在40-60万之间。[iii]由此观之,国外学者的数据弹性亦较大。对此,西方媒体在报道时习惯于选用折中数,多用50万非洲华侨华人这一数字。 

非洲的华侨华人到底有多少?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首先对非洲华侨华人进行分类,接着分析获取非洲华侨华人准确数字难度大的原因,然后对以上几种非洲华侨华人数据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估算和推算出2012年底前后非洲华侨华人的数量,并展望这一数据的变化趋势。 

非洲华侨华人分类 

非洲华侨华人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华侨与华人之别,老侨与新侨之异,来自中国内地与港澳台之辨。就广义而言,凡生长、生活、工作在非洲大陆的中国人,不论公派还是自费,不分来自中国内地还是港澳台,不管从事任何职业、具有何种身份,亦不问是否取得居住国国籍,只要身上流淌着中国血液且脚踩非洲大地者,皆属非洲华侨华人之列。就狭义来说,主要指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后,从中国内地前往非洲经商、求职和求学的中国人。他们被统称为新侨,一般不包括公派人员、港澳台同胞和老侨。这些前往非洲经商、求职和求学的中国人是非洲华侨的主体,基本上没有加入居住国的国籍。 

如果按华侨、华人这两个大概念划分,非洲华侨可分为三类:公派、自费和劳务人员;非洲华人也分为三类:老侨、混血儿和新入国籍者。 

在非洲华侨中,公派人员是中国政府或企事业单位派出的公职人员,包括使领馆工作人员、中资企业人员、外派到非洲各国的专家、医生、记者、留学生、志愿者、孔子学院教师和中国赴非洲国家的维和部队官兵,等等。自费人员的出国动机各不相同,既有独闯天下的孤胆英雄,更多的则是投亲靠友,出国前有人牵线搭。他们从事的行业也十分广泛,以开餐馆、宾馆、商店、工厂和创办建筑公司、国际贸易公司者居多,也有开办旅行社、报社、诊所的。自费人员中绝大多数是打工者和小老板,事业成功的大老板屈指可数。近年来,随着中国对非洲投资速度的加快和援建力度的加大,劳务人员的数量增长加快,多是从事基础设施建设,以修路盖房建水坝为主。 

在非洲华人中,老侨一般指新中国成立前后就到非洲谋生的中国人及其后裔。混血儿是中国人与非洲人生育的后代,既有老侨与当地人成家生育的后代,也有新侨与非洲人结婚或非婚生育的子女,这类混血儿数量不多,但也属于一个类别。新入国籍者是非洲新侨中取得居住国国籍者,这类人的数量也相当有限。在这三类人中,老侨是非洲华人的主体,数量占绝对优势,且集中在南非、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和留尼汪等非洲国家和地区。 

基于以上原因,非洲华侨华人大体上分为两类��新侨和老侨。新侨绝大多数是侨居,没有加入居住地国籍;老侨基本上已延续了数代,成为当地居民,融入非洲大家庭。 

难以获取准确数据的原因 

非洲华侨华人是一个数量不断增加、影响日益增大的特殊群体,随着中非关系发展的强劲增速,他们受关注的程度也进一步增强。在此情况下,出于各自不同的动机和需求,中非双方政府、国际媒体、研究人员、甚或是非洲华侨华人本身,均想统计出非洲华侨华人的准确数字,然而在实际运作中,准确数据的获取遇到了一系列难题。 

非洲华侨华人准确数据难以取得的主要原因可简称之为“三难”:概念界定难、数量统计难和管理组织难。就概念界定而论,首先是华侨华人身份的判定,主要表现为概念的广义与狭义区别;其次是华侨居住年限的划定,即以多长时间来划分是华侨还是短期访问者或是居住者,有人提出以一年为界限,但这一时限也缺乏科学依据,且不说一些华侨经常在非洲国家之间、中国和非洲大陆之间频繁走动;三是华侨华人身份的自我认定,比如中非之间非婚生育的混血儿可能出于某种原因不愿承认自己的特殊身份,还有同一人在公派与自费之间相互转换导致的身份认定混乱,等等。判定、划定和认定,这“三定”是造成概念界定难的主因。 

数量统计难,这主要表现在非洲华侨华人的流动性、分散性和多样性等方面。由于生意需要,或是出于生计考虑,一些华侨华人常年在一个非洲国家之内、数个非洲国家之间,甚或是中国与非洲之间、非洲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奔波,这些人在一个地方、一个国家停留的时间有限、地点多变,加之有人就拥有几个非洲国家的长期居住身份、甚或是两三个国家的护照。流动性强是非洲华侨华人的一大特点,它还突出表现在劳务人员身上,对数量统计造成不便。与流动性相伴的是分散性,表现在华侨华人居住地方面。以非洲华侨华人数量最多的南非为例,华侨华人除集中居住在约翰内斯堡(Johannesburg)、曼德拉巿(Mandela City)[iv]、德班(Durban)和三个首都��比勒陀利亚(Pretoria)、开普敦(Cape Town)和布隆方丹(Bloemfontein)外,还散居在南非的各大中小型城市,甚或是偏远的农村地区,这些人之间大多“老死不相往来”,除非有事才与中国驻南非大使馆和驻约翰内斯堡、开普敦和德班三个总领馆联系。与分散性相连的是多样性,这主要指非洲华侨华人从事多种多样的职业,可谓三教九流,五行八作。非洲华侨华人都从事什么职业呢?简言之,我们能想到的事早有人在做,我们未想到的事已有人在干。 

其实,无论是流动性强,还是居住地相对分散和从事的职业多样化,并不是非洲华侨华人数量难以统计的主因,问题在于缺乏规范的管理和严密的组织。管理组织难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华侨华人的居住国管理缺陷和出现漏洞,非法移民成为一个棘手难题;二是华侨华人社团和我国有关方面权限比较含糊,职责划分模糊。换言之,管理难组织难并非有关方面推诿责任不想作为,实乃由于华侨华人的特征,难就难在侨团作用局限、使馆力量有限、国内渠道受限,而华侨华人所在国的管理又缺乏明确界限。这“四限”的实质出在“三不”,即华侨华人社团权力不大,中国有关方面权限不明和华侨华人居住国的管理不严。 

众所周知,海外华侨华人均在其居住国成立了侨社侨团组织,这些社团是在地缘、血缘和业缘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随着新侨增加和时代进步,海外华人社团适时应变、与时俱进,科技和参政社团相继成立。这些社团在组织管理华侨华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相对而言,还是一个比较松散的组织,缺乏必要的约束力,社团领导成员基本稳定,但会员总数处于变化之中,很难统计出具体数字。中国在已建交的非洲国家均设有大使馆[v],在个别国家还设立了领馆,使领馆也有领侨处或设专人管理侨务,不过对华侨华人到底管理组织到何种地步,对侨团工作到底引导指导到何种程度,似乎缺乏明确规定,往往因人因事而异,加之使领馆人员力量有限,处事方式也就更加多样。至于华侨华人的数量问题,更不是使领馆工作的重点,能给出个概数亦算不错。中央“五侨”单位��全国人大华侨委员会、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务委员会、中国致公党中央委员会和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全国侨联)十分关心侨务工作,但与海外华侨华人沟通的渠道受到限制,对海外华侨华人开展工作基本上通过中国驻外使领馆。 

在管理华侨华人方面,华侨华人的居住国也存在实际问题和相当难度。由于华侨华人数量占居住国总人口的比例很低,在绝大多数非洲国家可以低到忽略不计,因此,华侨华人的居住国在人口普查时均未设立华侨华人专项,个别国家把华侨华人列入亚裔人口。另外,非法移民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几乎世界上的每个国家对外来人口的统计都感到头痛,非洲国家官方对华侨华人准确数量难以掌握也就不足为奇。 

总之,在目前情况下,基于多方面的因素,要统计出非洲华侨华人的准确数据,缺乏可行性和现实性。 

对非洲华侨华人数量的评估 

上文指出,2006-2007年非洲华侨华人的总数约为55万,其中老侨5万,笔者认为这一估计或是推算偏低。 

其一,上文低估了非洲新侨的数量。新侨是非洲华侨华人的主体,数量占主导地位,表现在几乎每个非洲国家均有中国人,而中国人中必少不了新侨。例如,南非大多数侨领当时与笔者交谈时认为,2006-2007年南非华侨华人的总数约25万,其中新侨占85%左右,数量约为21万。仅从长期以来南非华侨华人数量占非洲华侨华人总数三分之一弱这一点来观察,55万的数量明显偏低。导致这一问题的主因是作者将非洲大陆做为一个整体来推算,而非洲当时有53个国家,各国华侨华人的数量差别巨大,从几十万到数百人甚至是几十人,而上文中运用的估算和统计方法过于笼统,大体推算难免造成总数的较大误差。 

其二,上文低估了非洲老侨的数量。文中关于非洲华侨华人总数为55万的估算中,认为非洲老侨和港澳台地区华侨华人的数量为5万,这一估算明显偏低。换言之,老侨和港澳台地区的新侨人数在2006-2007年已超过5万,可能高达9万左右。再以非洲华侨华人数量最多的国家��南非为例,2006年-2007年,老侨和台湾侨胞分别接近2万人,这还不把港澳侨胞计算在内,尽管他们人数有限。[vi]非洲老侨人数较多的国家和地区还有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和法属留尼汪岛。根据实际情况估算,在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之际,这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总数已超过5万,分别是:1977年马达加斯加12 000人,1978年毛里求斯31 000人,1979年留尼汪约13 500人。[vii]三者加起来的总数是56 500人,其中老侨占绝大多数。 

2012年非洲华侨华人的数量 

近年来,随着中非贸易的加强和人员往来的加速,非洲华侨华人的数量增长加快,主要是新侨的人数呈显著上升状态,其中以大量短期劳工奔赴非洲最为明显。为适应这一新形势,2006年12月,中国南方航空公司开通了北京经迪拜至尼日利亚拉各斯的航线;2007年又开通了广州直飞安哥拉首都罗安达的航线。2009年11月17日,海南航空有限公司开通了北京经迪拜至苏丹首都喀土穆的航线。2012年2月1日,南非航空(South African Airways)开通了约堡内斯堡直飞北京和上海的航线。 

根据不同渠道获取的资料和信息,笔者认为2012年底非洲华侨华人的总数已略超过100万。这些资料和信息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笔者在非洲工作八年掌握的资料和访问30个非洲国家了解到的情况,与非洲侨胞依照不同国别华侨华人情况作出的估算,从非洲国家驻华大使馆了解到的信息,以及相关新闻报道提供的数字。在这些资料和数据的基础上,笔者根据非洲国家华侨华人数量分布不均、差别鲜明这一特点,将非洲国家按照华侨华人数量的多少分为四类,具体如下: 

华侨华人数量超过10万人的为第一类。第一类国家共三个:南非、安哥拉和尼日利亚。南非既是非洲经济的领头羊和非洲大陆的桥头堡,又是非洲华侨华人最为集中、数量最多的国家,2006-2007年就达到25万左右,近年来不断增加,华侨华人总数约30万。安哥拉是华侨人数增速最快的非洲国家,从十多年前的数万人直追南非华侨华人的数量,“安哥拉内政部资料显示,目前在安哥拉的华人总数近26万,且在安哥拉经济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viii]显而易见,该新闻报道中的华人应为华侨华人。尼日利亚是非洲第一人口大国,也是非洲唯一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华侨华人的数量在20万左右。2012年8月,笔者与尼日利亚驻华大使馆一位负责人探讨这一问题时,他笑问是表面数字还是实际数量,前者是指尼日利亚官方掌握的数据,约为18万人;后者则包括非法移民在内,约为22万人。经过一番交谈,我们共同认为2012年尼日利亚有20万华侨华人。 

以上三国是非洲华侨华人最为集中的国家,总数76万左右,约占非洲大陆华侨华人总数的四分之三。 

华侨华人数量在3-5万之间者是第二类。这一类国家有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刚果(金)、加纳、坦桑尼亚和留尼旺岛。这6个国家和地区的共同点是,华人移民的历史较长;区别则在于,毛里求斯、马达加斯加和留尼旺的老侨占华侨华人的绝大多数。 

新华社2010年的报道说:“目前,在加纳注册的中国公司达400多家,华侨华人总数约为3万人。”[ix]关于刚果(金)和坦桑尼亚2012年华侨华人的数量,数名长期在这两个国家长期工作和经商的华侨朋友告诉笔者,这两国的数字基本相同,应为3万。谈到毛里求斯华侨华人数量,据2006年6月的估计,“毛岛有华侨华人近4万,占毛总人口的3%。”[x]“马达加斯加华侨华人现有4万,其中华侨1万(含台护照者100人),分布在塔马塔夫省1万人,塔那那利佛省1万人,利亚那省5000人。”[xi]这则报道的时间是2006年6月。“位于印度洋西南部的留尼汪岛,面积仅有2500余平方公里,生活着3万余名华侨华人。”[xii]这一数字来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的一篇报道。 

以上数字的时间跨度从2004年到2012年。如果从静态来观察,就按这组数据来统计,这6个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总数是20万;如果从动态看问题,取一个概数,即4万的平均值,总数为24万。 

数量超过1000名的国家列入第三类。这类国家华侨华人的数量在1 000-10 000之间,主要包括埃及、阿尔及利亚、苏丹、埃塞俄比亚、肯尼亚、乌干达、马里、刚果(布)、赞比亚、津巴布韦、纳米比亚、莫桑比克、莱索托和塞舌尔等国。华侨华人数量在这一数字区间的约有20个非洲国家,由于各国的华侨华人数量差别较大,估算这类国家的华侨华人总数难度亦大。粗略估算,第三类非洲国家的华侨华人数量在5-10万之间。 

下面仅以三个国家为例:“目前,在埃华侨华人总人数约5 000人,总体规模和数量都不大,这是埃及侨情的一个鲜明的特点。”[xiii]这是2010年埃及华侨华人的数量。2008年,“中国驻肯尼亚大使张明说,肯尼亚境内有5 000余名华侨华人,多居住在主要城市。”[xiv]关于2010年刚果(布)华侨华人的数量,“据不完全统计,在布拉柴维尔工作及经商的中国人已达4 000人。”[xv] 

华侨华人数量仅有数十人至数百人的划归第四类。这类国家大概有20多个,主要集中在西非地区,其他非洲次区域的国家是突尼斯、摩洛哥、索马里、卢旺达、布隆迪、马拉维、斯威士兰和科摩罗,另有英属圣赫勒那岛等。这些非洲国家和地区的华侨华人数量总体在1000人以下,有的甚至几十人。换言之,这类国家和地区华侨华人总数应在1.5万人左右。 

非洲华侨华人的数量分布呈明显的梯度性,层次分明。10万以上、3-5万、千人至万人之间和千人以下。由于总数是一个估算,华侨华人在千人以下的国家虽数量多,但对总数影响很小,小到可以忽略不计。第三类国家��千人至万人之间,尽管5-10万的总数弹性较大,但对华侨华人总数也影响有限。显而易见,对非洲华侨华人数量起决定作用的是前两类,二者总数达100万。 

当然,100万只是个概数。如果再加上第三类和第四类,非洲华侨华人的数量略超过100万,应该在110万左右。 

非洲华侨华人数量变化趋势 

除以上提到的数量分布不均、且梯度性鲜明等特点外,非洲华侨华人的另一大鲜明特点��新侨是华侨华人的主体,占总数的90%左右;而在新侨中,短期劳工数量占四分之一强。这里主要分析非洲华侨华人主要群体数量可能发生的变化,在此基础上展望非洲华侨华人数量的变化趋向。 

首先,老侨和公派人员数量稳中有升,但总体保持平稳,增幅不大。公派人员有任期,三五年一轮换,但数量基本保持稳定。随着中非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速度的加强,公派人员的数量增加是一个总趋势,但不会出现猛增快长的情况;非洲的老侨数量相对稳定,因为不少新一代老侨移居西方国家,减缓了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 

其次,自费人员、特别是个体商户的人数将会增加。非洲经济增长拉动了居民消费,民众对中国产品的强劲需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个体商人远赴非洲大陆,并因此带动中小型经济实体的创办与发展;南非、苏丹、埃及等国的高校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中国学生,自费生已成为这些非洲大学一个值得关注的生源;随着非洲人民对中国的了解不断加深,中华文化越来越多地受到民众青睐,中国医生、武术和汉语教师将乘势自费走向非洲,传播中华文化,增进相互交流……今后,走向非洲的个企和个人数量无疑将会增加,但增速依然稳定,不会出现大起大升的局面。 

再次,短期劳工数量将明显减少,并导致华侨总数下降。近年来,非洲华侨华人数量不断攀升,主要是劳务人员数量猛增。2011年中国从利比亚撤离35 860名侨民,其中大多数就是劳务人员。再以卢旺达为例,该国2012年华侨约有900人,其中实施承包和援外工程的中资公司人员约占三分之二,个体华商及其家属占三分之一。中资企业包括央企和地方企业,央企主要从事援外工程,地方企业多是承包工程。尽管企业人员随项目进程来去增减,但是近年来多处于上升时期,这是一个总体趋势。不仅卢旺达的情况如此,其他非洲国家的情形亦然。但是,2012年出现的新情势或许将使这一状况发生逆转。一、随着经济发展和市场变化,中资企业从国内招聘廉价劳工的时代已告结束,国内劳工在待遇、管理等方面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已使中资企业穷于应对,捉襟见肘;二、非洲国家对中资企业过多雇佣中国劳工颇有微词甚至是成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非关系的健康发展,中国政府已着手解决这一问题;三、中国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人普遍对外出打工、特别是出口劳务失去动力和兴趣。在这种新形势下,非洲的中国劳工数量无疑将会出现下降态势,并将对非洲华侨华人的数量变化产生重大影响。 

最后,除参照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机械增长率等因素外,还考虑到以下几点:其一,非洲新侨中的个体商户多以男性单身为主,其中不乏短期行为者。男人闯天下是中国传统,去非洲的新侨也不例外,以中青年为主。中年人事业有成时才有可能让妻子儿女去国外团聚,但不少人出国后发现情况与出国前的想象尚有距离,原本想长期在外却变为短期行为。青年男女到国外后,难免思念国内和家人,又因缺乏人生磨练,面对比较艰苦的环境,不少人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这一现象在非洲国家的新侨中司空见惯。其二,近年来,上世纪90年代初期奔赴非洲闯天下的新侨多因事业有成、年龄偏大而回国,长期生活在国内,偶有事务才去非洲一趟,他们实际上已不再属于非洲新侨。这一点与中国传统“落叶归根”有关,也与非洲国家的情况紧密相连。如南非新侨回国的一大主因就是考虑到南非社会治安问题。其三,非洲新侨中不乏移民到北美和澳洲者,主要驱动力是为了子女教育问题,外加非洲国家的情况,如经济不景气、社会治安不理想等因素。其四,针对非洲新侨不断增加的事实,一些非洲国家不同程度地收缩了对中国人的签证,如南非、安哥拉和尼日利亚等国因打击和清理邻国的非法移民,同时加强了对中国人入境签证的管理工作。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一定时期内,非洲华侨华人的数量不会继续增长,而会在目前的数量上略有减少,其下降态势比较平缓。非洲华侨华人数量是否会重新回升,则取决于中国和非洲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 

注释 

[i] 李安山:《非洲华侨华人史》,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版,第569页。

[ii] 参见李明欢:《国际移民大趋势与海外侨情新变化》,载丘进主编:《华侨华人蓝皮书》(2011),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5月版,第24页;桂世勋:《海外华侨华人及其对祖籍国的贡献》,载《华侨华人蓝皮书》2011第62页和第55页。

[iii] 参见马丁·贾克著,李隆生、张逸安译:《当中国统治中国》,联经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504-505页。

[iv] 曼德拉巿,即原伊丽莎白港(Port Elizabeth),新南非成立后不久更为现名。

[v] 目前非洲有54个国家, 49个与中国建交,未建立外交关系的5个国家是布基纳法索、冈比亚、圣多美与普林西比、斯威士兰和乍得。

[vi] 近几年,受南非社会治安、经济状况和就业压力的影响,以及为了子女能够享受更好教育的考虑,相当一部分老侨和台湾侨胞纷纷移民北美和澳洲,南非老侨和台湾侨胞的人数下降较快,截止2012年底,两者的总人数在2.5万左右。这一数字是作者2012年2月访问南非时,与南非老一代侨领经过一番认真推算作出的估计。

[vii] 李安山:《非洲华侨华人史》,中国华侨出版社2000年版,第563-567页。

[viii] 《在安哥拉身处华人黑帮阴影下的中国商人》,载《文化艺术报》2012年9月14日第13版。

[ix] 白景山:《加纳华侨华人欢庆元宵节》,2010年2月28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2/28/content_13070448.htm 

[x] 《毛里求斯华侨华人概况》,2006年6月30日。http://www.chinaqw.com/news/2006/0630/68/34596.shtml 

[xi] 《马达加斯加华侨华人概况》,2006年6月30日。http://www.chinaqw.com/news/2006/0630/68/34599.shtml 

[xii] 黄之豪:《袖珍岛上不老松��记留尼旺中华总商会》,载《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7月21日第5版。

[xiii] 《埃及华侨华人经济发展现状景展望》,2010年5月12日,http://www.jsqw.com/html/dv_453153152.aspx 

[xiv] 《肯尼亚骚乱尚未殃及华侨华人》,《北京晨报》2008年1月4日。

[xv] 韩冰:《刚果(布)华侨华人欢歌迎“双节”》,2010年9月13日。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10-09/13/c_13492745.htm

(本文作者李新烽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社会与文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