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敦煌(之一):敦煌十大民间名小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名吃图片 舌尖上的敦煌(之一):敦煌十大民间名小吃

舌尖上的敦煌(之一):敦煌十大民间名小吃

2024-06-29 06: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敦煌十大民间名小吃】 —— 敦煌水饺

据说,敦煌古代每逢过节、宴饮活动等,都有着装鲜艳、风格时髦的靓女歌舞助兴和侍奉,她们在人群中交际穿梭,看起来飘飘如彩云,人们称“飞天仙女”。她们为宴会桌呈上的其中一种食品,就是“水饺”,又称“飞天水饺”。饺子古代称“馄饨或汤角”,又称“角子”。三国时期,魏国张楫所著《广雅》一书中,就有反映,距今有一千四百多年的历史了。敦煌文书《张敖撰新集诸家九族尊卑书仪一卷》的《冬至相仰书》中有“空酒馄饨,辛垂过访”的描述。据此,饺子在那时已经成为敦煌人的日常食品了。

【敦煌十大民间名小吃】 —— 驴肉黄面

当地人们以驴肉为副食料、黄面为主食料的一种配套吃法,吃起来美味可口,俗称“驴肉黄面”。据传,来之于唐代敦煌的民间美食,具有补气养血,保健益神的功效。敦煌民间谚语有云:“天上的龙肉,地上的驴肉”,“要长寿,吃驴肉;要健康,喝香汤”。改革开放后,敦煌酱驴肉逐渐为游客所亲睐,成为“中华名小吃”。开凿于公元十世纪晚期的莫高窟256窟宋代洞窟中就有拉面的壁画,敦煌拉面这一传统的饮食的工艺流程,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了。

【敦煌十大民间名小吃】 —— 泡儿油糕

敦煌文书P.3231卷平康乡官斋藉中即有“鎚子头”的记载。鎚子又叫鎚饼。其中,糖鎚就是我们今天所称的“糖油糕”油糕,在敦煌至少有1200多年以上的历史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敦煌宾馆经过挖掘创新,制作出风味独特的“泡儿油糕”。

【敦煌十大民间名小吃】 —— 羊肉合汁

据中国《食经》记载的“跳丸灸”,就跟今天的敦煌羊肉合治十分相似。上世纪四、五十年代由敦煌“郑家馆子—-福盛园”创制,八十年代传入敦煌宾馆。

【敦煌十大民间名小吃】 —— 羊肉粉汤

羊肉粉汤是在敦煌民间传统美食“清粉羊肉”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并成为它的替代品。“清粉羊肉”则逐渐失传了。以佐料馨香,汤汁鲜美,羊肉软烂,粉条柔劲,深得食家的喜爱。

【敦煌十大民间名小吃】 —— 月泉浆水面

据说取敦煌月牙泉之水,与一种野生草本植物羊奶蔓蔓发酵生成的浆汁。味美爽口、清凉解暑,与面条同食别具味道,因而得名“月泉浆水面”。“敦煌文书P.3231卷平康乡官斋藉中即有“浆水粥”、“浆水面”的记载。古代敦煌人有粥水熬粥的饮食习俗。浆水在敦煌至少有1200多年以上的历史。近现代浆水面是敦煌民间大众喜食的民间小吃。

【敦煌十大民间名小吃】 —— 红柳拨疙瘩

古时敦煌没有煤炭,为了生火取暖和烧锅做饭,每家每年必须到戈壁滩刨挖红柳根枝,俗称“刨梢子”,用以解决生活燃料。打柴人自带面粉取现场水和面,用红柳条拨面下锅,形如“小鱼儿”,人称“拨疙瘩”。敦煌民间的一种便捷小吃,制作简单,方便实惠。它是敦煌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独创的一种特色小吃,有干拌、烩、炒多种吃法。

【敦煌十大民间名小吃】 —— 胡羊焖饼

古代敦煌为少数民族游牧之地,人们统称他们为“胡人”。隋唐以来汉文化和胡文化(少数名族)相融合,成为敦煌饮食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以胡人的膳食习俗做法而演变得名,煮羊肉和面饼的焖炖相煎,实属一道敦煌美食,是敦煌特有的民间小吃。敦煌旅游的最佳方式为敦煌旅游包车http://www.pianyuan.cc/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