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评】从四大文明之兴衰 见中华文明之永续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佛教的兴衰史 【微评】从四大文明之兴衰 见中华文明之永续

【微评】从四大文明之兴衰 见中华文明之永续

2024-07-10 13:0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微评提示:中国有5000年的偷窃史?美国田纳西州联邦参议员玛莎·布莱克本公然在其社交媒体上发布了无理言论,声称“中国有5000年偷窃和欺骗,有些事情是永远不会改变的”。是这位美国参议员没有好好学习过世界史,还是其认知水平仍停留在原始水平?就这位参议员对中国的无理抹黑,北京语言大学学院特聘教授黄靖表示:中国5000年的文明是偷不来的,也无处可偷,只有贡献,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做出不断的、不可或缺的贡献。

一、背  景

    在考古中学习历史,研古鉴今,对当下更好理解中华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根据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最新研究成果,在5000年以前,我国就已经进入文明阶段,且未曾断裂,一直延续至今。相较于另外三个古文明,中华文明的特色在哪?为什么能够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下面对四大文明的兴衰史做一梳理,帮助我们更好理解中华文明的渊源流传。

二、四大文明兴衰

    “四大文明古国”的概念是在梁启超写于1900年的《二十世纪太平洋歌》一诗中被提出。不论国际学术界是否认可,但是我们的中学生能够阅读几千年的古籍文献,这是确凿无疑的。距今约7000-4000年前,在地球版图的北半球,几乎在相同纬度的地区孕育了人类史上最早的四大文明。按照目前比较广泛接受的说法,四大文明的起源顺序分别是古巴比伦文明、古埃及文明、古中国文明以及古印度文明。在了解中华文明为什么能够经久不衰之前,先对另外三个古文明的兴衰进行大致梳理,帮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

    (一)古巴比伦文明

    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孕育了世界最早的苏美尔文明,而后被古巴比伦继承,现常用巴比伦文明表示两河流域文明。古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也就是今天的伊拉克一带。约6000年前这里出现了现代城市的雏形,约5000年前,这里的人民建立了国家。公元前2006年,阿摩利人颠覆了乌尔第三王朝,建立了巴比伦王国。根据大量考古研究发现,其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能够追溯到公元前3200年左右,在乌鲁克城发现的刻有象形符号的泥版文书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记载。经过几百年的时间,大约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苏美尔文由象形文字最终演变成楔形文字。古巴比伦对世界文明最大的贡献当属《汉谟拉比法典》,公元前1792年汉谟拉比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地区,成为巴比伦城邦第一王朝(又称古巴比伦王国)的第六位国王,并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善的成文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为后世法制文明做出了历史典范。提到巴比伦,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就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空中花园”,也称“悬苑”。相传是在公元前6世纪由古巴比伦王国的尼布甲尼撒二世在巴比伦城为其爱妃赛米拉米斯修建的,因其分层重叠的整体设计,远处望去如悬在空中的花园,故称“空中花园”。公元前538年巴比伦最终为波斯所灭。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作为一个独立的整体宣告结束,此后被伊斯兰文化彻底改变。巴比伦王国的灭亡,使得两河流域文明失去了文明的载体,但其对后世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古埃及文明

    古埃及文明诞生于公元前4000年左右的尼罗河流域,是一个典型的水利帝国。直到公元前332年被亚历山大大帝征服,古埃及王朝宣告结束,而如今的埃及基本是被阿拉伯文明取代。古希腊著名的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说明了尼罗河在塑造古埃及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古埃及主要分布在尼罗河三角洲地区,与其他文明发源地的情况相似,这里环境舒适、土壤肥沃,适合人类生存。古埃及在十八王朝时(公元前15世纪)达到鼎盛,南部尼罗河河谷地带的上埃及从现在的苏丹到埃塞俄比亚,而北部三角洲地区的下埃及除了现在的埃及和部分利比亚以外,其东部边界也越过西奈半岛直达迦南平原。古埃及的文明史可以说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比拟的,金字塔、木乃伊、神庙,这些极具埃及特色的文明产物是埃及文明存在的最好佐证。另一个重要代表则是古埃及的象形文字,在古埃及的神庙及一些墓穴中都可以看到这些文字的身影,公元前3100年,在法老王那默尔的铠甲关节板上出现了最早的象形文字。古埃及象形文字是人类四大象形文字(还有汉字、苏美尔文字和玛雅文字)中图像特征最为突出的一种,最与众不同。这种象形文字在古埃及存在的3500余年的历史中,始终未曾退出过历史舞台。现在的埃及是伊斯兰国,原始的埃及文明已经荡然无存。

    (三)古印度文明

    4000多年前,古印度文明的源头哈拉巴文化发祥于南亚大陆,在印度河畔延续了1300年后,出现了七八百年的断层。也就是在这一时期,雅利安人入侵,与北印度土著不断融合,逐渐扩展至恒河流域,形成了恒河文明并延续至今。直到现在,到恒河洗圣浴、饮圣水依旧是印度教徒们一生的夙愿。古印度最具特色的文明发展成果就是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公元前6世纪,释迦牟尼开创了佛教,随后广泛传播与亚洲和世界各地。不过佛教在公元13世纪的印度就已经消亡殆尽了,现在印度的佛教是后来倒传进去的。在难陀王朝后,古印度迎来了最为强盛和发达的孔雀王朝时代,孔雀王朝在阿育王时代发展到全盛时期。他经过多年征战,使王朝版图扩展到除印度半岛最南端以外的整个南亚次大陆,即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这个庞大的帝国是依靠军事征服建立起来的。因此在阿育王死后不久便陷入分裂。公元前187年,孔雀王朝最后一个国王被推翻。此后,印度半岛再也没有统一过。

三、中华文明的延续

    古中国文明即华夏文明,属大河文明。四大文明中,唯有中华文明一直延续至今,从未中断。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国内外说法各异。按照西方学者文明三要素理论(出现冶金术、文字和城市),中华文明只能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商代。根据中国历史发展的实际情况,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提出了文明产生的新标准:生产力获得发展,出现社会分工;社会出现明显的阶级分化,出现王权;人口显著增加和集中,出现都邑性城市,并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出现王所管辖的区域性政体和国家。中华文明作为唯一一个延续至今不曾断裂的文明,有着其他文明不具备的韧性和独特性。西方的文明标准固然正确,但中西方之间文化的差异性使得西方的标准并不一定适用于中华文明。我们要敢于冲破西方学术界文明“三要素”理论的桎梏,提出自己的标准、坚信自己的标准。当然,我们并不否认文明的相互启迪、相互借鉴、相互融合。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等近代考古工作,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信心,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知道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下面从国家政权、语言文字、宗教文化这三个角度对中华文明独有的优势进行探讨。

    (一)国家政权

    四大文明为什么只有中华文明延续至今,从国家政权角度来说,中华文明是唯一一个作为国家保留下来的文明。埃及文明随着希腊、罗马的侵入而中止了,巴比伦文明也由于波斯等外族的入侵消失了,印度这个同样被称为东方古国的国度也由于雅利安人的入侵出现了文明断层。这三个文明都是在遭到异族入侵后消亡的,现在的伊拉克和古巴比伦并不是一脉相承的,古埃及也并非现在的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印度在从前只是一个地理概念,指的是印度次大陆,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更不是现在的印度共和国。只有中国历史不曾断裂,一直延续至今。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中国仍旧是中国。

    (二)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作为文明出现的重要象征,是文明能否得以传承延续的标志之一。古埃及有象形文字,但由于古代埃及象形文字的复杂,随着古埃及的灭亡,这种文字逐渐变成死文字,完全被人们遗忘。古巴比伦发明了楔形文字,曾被多个古代文明用以书写语言,一直被使用到公元元年前后,后失传。古印度居民创造了印章文字,但在印度河文明消失之后,印章文字就消失了,现存最早的古印度文字记载是阿育王铭文。古中国有甲骨文,河南裴李岗文化的贾湖契刻与四、五千年后的殷墟甲骨文有着惊人的相似,这些文字在经过数千年的演变之后,虽已经在外形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还保留着象形文字的特征,从构字方法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同样的,语言作为维系文明的纽带,也在文化流传中扮演重要角色。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人发明了腓尼基字母,200年后由希腊人加以改进创造了希腊字母,公元前3世纪,罗马上根据自己语言特征对古希腊文字进行了修改,将古希腊文字改写为拉丁字母,但现在的拉丁语已成为死语言。西方的文明记载也有许多是由阿拉伯语转译而来的。中华民族的汉语从始至终都没消失过,现在的中学生依然能够阅读几千年的古籍文献,理解古人的智慧。只要汉语在,我们仍是中国人,中国文明仍旧会继续延续下去。

    (三)宗教文化

    古埃及和古巴比伦的文明先后被基督教文化和伊斯兰教文明取代,语言则被阿拉伯语取代。现在的埃及,只有少数民族科普特人仍然在讲古埃及语。同样的,佛教虽然起源于古印度(如今的尼泊尔),但随着印度教的兴起和伊斯兰教的传入,使得古印度的佛教在当时消失殆尽,现在印度要想研究佛经,还要从汉语的佛经典籍中转译回去。再说到中国,在《文明的冲突》一书中,塞缪尔·亨廷顿将中国划分至“儒教”文明。在《季羡林说国学》中,国学大师季羡林老先生认为,中国并不是像西方人讲的那样:没有宗教信仰。中国的宗教就是儒释道,这三者组成了中华文明的思想精髓。直到现在,儒释道的精髓依旧是我们学习古代先贤思想的重要依据。

四、中华自信从何来、到哪去?

    中华文明自信从何来?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积淀中产生。中华文明到哪去?融入到世界历史潮流之中。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自信的底气,是我们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力量源泉。

    在某些西方人看来,古老的东方文明不过是已经衰败的文明,对当今世界的影响甚微,甚至还意图否定中华五千年文明史。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用可靠的事实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五千年的文明不是我们捏造出来的,是确确实实通过现代科技考古工作证实并存在的。这一探源工程揭示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兼收并蓄,五千年的历史孕育了当代中华民族的自信。尽管中国拥有五千年历史的这一观点在西方遭遇质疑,但我们要对中华文化有自信。只要把我们的科学考古和历史相互印证,不论西方怎么说,中华五千年文明存在的事实就摆在那里,想否认也否认不了。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