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哪个行业占GDP最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gdp占比前十大行业 中国哪个行业占GDP最多

中国哪个行业占GDP最多

2023-09-07 08:0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GDP突破90万亿的背后,哪个行业增长最快?哪个行业贡献最大?_增长率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

),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GDP突破90万亿的背后,哪个行业增长最快?哪个行业贡献最大?

1月2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18年四季度及全年的GDP初步核算数据。数据显示,我国GDP首度突破90万亿大关,达到了900309亿元。

整体来看,2018年GDP相比2017年(最终核实数)增长了79555亿元,名义增长率为9.7%(国家统计局公布的6.6%为不变价增长率)。

数据公布后,全国人民为之欢欣鼓舞,为祖国取得的成就而自豪。但冷静下来之后,我们更应该关注的是哪个行业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下一步发展方向在哪里。

回答这个问题,还是得从数据中求得答案。(下表中的产值和净增值按现价计算,增长率按不变价计算。)

从GDP构成来看,工业依然是我国经济的支柱,占到了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其它服务业包括各类创新型服务业,范围较广。实际上,服务业的总产值已超过工业。

从增长率来看,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已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连续多年创造了两位数的增长率,增速远高于其它行业。

除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也高于GDP增速,是近几年增长最快的几个行业。

如果只看增长率,很容易得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已成为我国经济最主要的拉动力,实则不然,它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7.6%。

所谓经济增长贡献率,是指在GDP净增值中所占的比重。数据显示,真正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还是工业,增长贡献率达到了33.7%,其次是其它服务业。

不过,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在我国GDP中的比重为3.6%,增长贡献率却达到了7.6%,超过了房地产业和金融业,这股成长的力量不容小觑。

责任编辑:

2020年中国GDP分产业增长及GDP构成情况分析 - 知乎

国家统计局于今日上午(2021年1月18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国2020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宣布2020年我国GDP首次突破100万亿大关,站上新的历史台阶。这是在新冠病毒肆虐的全球大疫情下实现的,真可谓来之不易。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字,2020年中国GDP达到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9年增长2.3%,实现了正增长。

2020年中国GDP分产业增长情况

分产业来看,第一产业增加值实现77754亿元,同比增长3.0%。是三个产业中增长最快的,这个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农业生产主要是户外,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加上我国疫情爆发主要集中在年初,且迅速得到控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也要小很多。二020年我国粮食产量连续多年实现丰收,2020年粮食产量同比2019年增长0.9%。此外,毕竟民以食为天,民众对食物的需求相比其它需求而言肯定是会是最稳定的。因此2020年我国第一产业保持稳定增长。

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384255亿元,同比增长2.6%。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其中工业占据第二产业80%以上。年初由于我国疫情的爆发,我国实行了严格的隔离管控政策,人员流动受到较大影响,从而使工业企业复工复产出现较大困难。好在我国及时控制住了疫情,各地方政府也积极主动帮助企业复工复产,部分企业于2月中下旬即开始,逐渐恢复正常生产,大部分企业则在第二季度基本恢复正常生产。第三季度开始由于海外疫情一直没有得到控制,并且越来越严重,部分海外订单,如东南亚,印度等生产订单转移到我国生产,使部分出口企业迎来比以往更忙时节。全年来看部分企业的业务相比往年不仅没下降,反而实现较快增长。从国家统计局相关数字来看,2020年我国出口增长4%。就可以说明问题。当然疫情整体来说对部分行业还是存在较大的影响,因此2020年我国的工业生产总体保持稳定。至于建筑业主要依赖于政府基建投资及房地产开发投资。为保持经济稳定,我国政府积极财政政策,扩大有效投资。2020年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实现了2.9%的增长,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7%,因此建筑业增加值也实现的一定增长。

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53977亿元,同比增长2.1%,是三个产业中增长最慢的。第三产业是涵盖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其它所有行业的总称,通常也被称为服务业。从国民经济统计行业分类来说,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交通物流,房地产业、金融业、信息技术与传播业、科学技术、商务服务业,医疗卫生、教育、政府公共服务等众多行业。2020年的疫情对第三产业中的部分行业影响较大,如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交通物流等,尤其是餐饮住宿等行业在上半年可以说直接下降3-4成。好在疫情得到及时控制,恢复了民众的生产和生活,这些行业才在下半年逐渐实现恢复,但全年来说仍旧没有实现正增长。这点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得到体现,2020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下降3.9%,没有实现正增长,从而整体影响了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当然受益于我国近些年蓬勃发展的互联网数字经济,生产与消费的数字化升级改造的需求,第三产业中的信息技术与传播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IT相关行业,还是实现较快增长。同时第三产业中占比较大的房地产业,金融业都保持正常增长。其它诸如教育,医疗,政府公共服务等主要受益财政支出保持稳定增长的影响而实现正常正增长。综合来看,第三产业整体实现了正增长,虽然增长率相比往年有较大下降,也是近几年在三次产业中首次增长最慢。

最后我们分析一下2020年三次产业的占比情况,如下图

2020年中国GDP分产业结构占比图

从上图可以看到,我国第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为8%、38%、54%。其中第一产业占比只有10%不到,第二产业占比已经下降到40%以下,而第三产业则上升到54%左右。这并不代表我国农业及工业发展不好,而是由于技术的进步,农业及工业的生产会不断摆脱对人工的需求,也就是对劳动的需求会越来越少,而对机械自动化生产的需求会越来越高。而GDP的核算主要就是建立在劳动报酬基础上,因此一二产业占比会逐渐降低,而第三产业主要是服务性质为主,更依赖人的情感和创造性,加上人工成本也越来越贵,从而导致第三产业占比会越来越大。这也符合过往发达国家过往发展趋势。

百度知道 - 信息提示

 | 

 | 

京ICP证030173号-1   京网文【2013】0934-983号     ©2022Baidu  

 | 

 

2018年各行业GDP:制造业占29.4%、金融业占7.7%、房地产占6_中国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

),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2018年各行业GDP:制造业占29.4%、金融业占7.7%、房地产占6

2018年,中国大陆完成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初步核算结果是900309 ,同比实际增长6.6%。这是一个整体的报道,

南生给大家解读下,按照国家统计局公开的信息:

其中剔除农林牧渔业中的服务业,而剩余的64734亿元就是第一产业全年的增加值(GDP)。

2018年全年中国的工业增加值为305160亿元,约为同期中国GDP总量的33.9%;其中的

从绝对规模来看,制造业仍然是中国的最大行业。

对于网友们关心的房地产业,2018年全行业增加值是59846亿元,约为全国总量的6.6%。南生注意到2018年中国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为149973亿元,于是很多不负责任的媒体就用这个销售额除以GDP得出占比高达16.7%。

这样的媒体绝对是别有用心的。怎么可能傻到用销售额除以GDP呢?GDP是增加值啊,不是销售额啊。举个不恰当的例子,某公司利润是1个亿,你公司销售额是5000万,然后你就说你利润达到人家的一半呢?难道你的成本是零吗?

批发和零售业的增加值是84201亿元,约为全国总量的9.4%;建筑业增加值约为61808亿元,约为同期中国GDP总量的6.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增加值是40550亿元,约为全国总量的4.5%。

住宿和餐饮业的增加值是16023亿元,约为全国总量的1.8%;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增加值是32431亿元,约为全国总量的3.6%……对此,网友们您如何看待呢?本文由【南生今世说】原创,请勿转载、抄袭!

首先,建筑业、房地产业分属第二和第三产业(各国都是如此)。无论是建筑业、房地产业占GDP比重中国均低于美日等国。其次,卖地收入以及网友们把自己的房子卖掉并不计入GDP。

责任编辑:

影响GDP增速的九大行业是哪些? - 知乎

31省市主要行业及其占GDP比重

近年来,关于区域经济相关的讨论中,有一个关键词的曝光率是长期居高不下的——产业结构。与之相关的,包括产业转型,产业升级等等。

我们一谈到南北差异,尤其是以东北为代表的老工业基地时,产业结构落后,基本已经成为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

通俗意义下我们理解的产业转型升级,主要就是从资源型的加工制造业(第二产业)向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转变的过程。世界上的一些发达国家如美英法等国家,目前三产占比都在80%左右。

而中国目前的产业结构整体情况如何呢?从2015年开始,第三产业占比方才刚刚超过50%。可见,中国未来的产业升级转型任重道远。

2018年上半年GDP排名前20城市三产占比

这里想特别提醒大家的是,永远不要单纯以某一个权重和维度就判断一座动辄几百万人口生存城市的属性,这是不客观的。这就好像是简单从一件事,就判定一个人的品性是一个道理。城市,从来都是很复杂的综合体。

今天,我们主要是想和大家谈谈三产占比之于一座城市的价值和意义。其实关于通过第三产业这一权重看城市。

开篇我们就讲到了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定义很好理解,就是指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在一国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产业结构的进阶概念是产业结构高度化,也称产业结构高级化。指一国一地经济发展重点或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产业结构高度化往往具体反映在各产业部门之间产值、就业人员、国民收入比例变动的过程上。

我们查看2018年上半年经济体量前20城市就会发现,北上广长期并称一线城市,并不仅仅只是因为经济体量大,而是在许多维度上都明显领先于国内其他城市。比如第三产业占比权重指数,经济总量前20城市中,有且仅有北上广三城,能够达到70%左右甚至更高。

前段时间一直非常受自媒体热捧的杭州,目前的三产占比还处于62.4%的规模,距离广州的70.6%还有比较明显的差距。尤其是,广州70.6%的三产占比,是在经济总量同期高出杭州近四成的前提下,这就更显差距之明显。

但同时,是否我们可以单独以三产占比来衡量一座城市呢?显然不行,榜单上我们发现,深圳和济南的三产占比权重,仅有1%的差距。但是你能说,济南和深圳是同一级别的城市吗?

并不能把第二产业简单地归为落后产业

2016年中国整体三大产业占比

那么,是否第二产业就一定是“落后产业”,第三产业就一定是“朝阳产业”呢?

同样的三产占比,但是不同的城市之间,它的三产质量是天差地别的。目前很多城市为了做出政绩,强行降低第二产业比重,然后人为在短时间内拉高第三产业占比,这样的数据同样是没有太大意义的。金融、互联网和餐饮、足浴都属于服务业,但其含金量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我们不妨来看一看,截至2016年,中国各省级行政区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占比情

我们发现,第三产业占比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地区中,除了我们众所周知的东部经济发达省市,如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之外。一些经济体量并不突出,甚至还长期被大家认为是经济结构落后的地区,也排名靠前。比如辽宁、黑龙江、山西、甘肃、西藏、海南等地。

为什么?首先,就是我们刚才提到的,部分地区为了“产业升级”,通过政策手段不断非良性降低当地的第二产业占比,进而反衬出了第三产业占比权重上升。

其次,是一些地区由于客观原因,原本第二产业也较为落后,当地主要经济来源就只剩下了居民日常消费和外来游客消费,自然三产比值就会较高。

那么最能真实反映中国当下真正意义上产业结构情况,胡焕庸线以东的人口密集地区,产业结构情况是怎样的呢

大家看到了,除了上文中我们提到的有特殊情况的地区外,基本上中国主要的人口聚集生活地区,第二产业占比都很高,这其中同样也包括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份。

为什么?这是一个国家,一座城市经济发展的必然过程。城镇化进程的本身,就离不开工业化。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超级人口大国,动辄一座超大城市的人口体量,就要接近一些西方小国家。没有劳动密集型产业打底,如何解决这些旺盛的劳动力资源。全民搞金融,搞互联网,显然并不现实。

一定要理性、辩证地看待区域产业结构比重。不同城市和地区承担的责任不同,工业4.0和高新技术工业同样都是第二产业,它们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在地区经济转型升级中,不是没有前车之鉴。十年之前,苏南明星城市无锡的风头并不比苏州差,其经济体量长期位于省内第二位,高于省会南京。但是由于对“产业升级”的错误理解和操作,导致在执行“淘汰落后制造业”的过程中出现了诸多问题,二产被疏散的同时三产并没有如预期般迅速发展,使得城市经济体量及增速在过去几年间全国排名发生下滑。

31个省市主要行业及该行业占GDP比重

上图直观地让大家看到了,现阶段全国各省市GDP主要行业占比中,除了北京的金融业,海南的农业,西藏的建筑业外,其余省市的最主要行业,依旧是第二产业。只是在第二产业的具体分类中,又有细节差异。

长江以南地区,制造业是大家共同的主导产业,包括浙江、福建、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在内的多省,均是如此。

西北地区,包括新疆、甘肃、青海、内蒙等地,依旧还处于资源型经济的石化产业。

而东三省,事实上三省却是各有不同,辽宁以装备制造为主,吉林以高技术制造为主,黑龙江则是以能源和冶金为主。

从主导行业占比可以看出,“偏科”最严重的省份是河北、安徽、河南和福建,工业占比均超过了40%。而北京由于政策、历史等原因成了最均衡的城市。

而领先者自然有领先者的道理,经济体量全国前二的广东和江苏省,均以高新技术作为当地的主导产业。所以说,并不是第二产业不行,而是落后的资源型第二产业不行,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第二产业,应该说是一个地区经济发达的灵魂所在。

31个省市主要行业增加值及代表产品

上文我们讲到,很多省份的主要产业结构,均为第二产业。在行业内部重要产业布局上,也有诸多相似之

比如均以制造业为主导的浙江、福建、四川、湖北、湖南、江西几省,它们的差别又在哪里呢?都是生产商品,但是不同的商品技术含量,差异依旧十分明显。

东部沿海的浙江和福建,前者以电子器件、光纤为主,后者以集成电路、化工产品为主,均为制造业中较为中高端产品。

中部的湖北、湖南、江西三省,则以汽车、非金属矿物质品、化学原料、钢铁、建材等中端产品为主。但如果进一步细化,我们又会发现在技术上,湖北领先于湖南领先于江西。

而西部的四川呢?虽然也是制造业为主,但是主要产品则变成了相对初级的酒、饮料等产品。

从这些产品上,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出,从东部到西部,不同省份所处的工业发展阶段,也是差异十分明显的。

产业的转型升级是个过程,而非结果,妄图“跨越式”发展,往往并不能事半功倍,反而会适得其反。

来源:山川网

文琳编

农林牧渔业,规上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金融业,其他服务业

哪些网站可以查国内各行业GDP占比? - 知乎

从政府网站可以看到:

链接如下:

可以到国家统计局网站查看《中国统计年鉴》。但无法查到所有行业的占比,因为国家没公布这么细。

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

能源生产情况月度报告

《2012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为中英对照,由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 本书通过统计调查、分析和提供统计资料,全面、准确、及时地反映了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全貌,为国家分析境外投资...

本文由星云财经网发布,不代表星云财经网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侵犯了您的权利请与我们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