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055驱逐舰:排水量增至18000吨,可达30节以上的航速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国055驱逐舰航速多少公里 中国055驱逐舰:排水量增至18000吨,可达30节以上的航速

中国055驱逐舰:排水量增至18000吨,可达30节以上的航速

2024-07-04 23: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55大驱是我国最先进的驱逐舰型号,新批次的升级版本做出了一定的调整和完善,据悉会在排水量和体积上都有增加,至少会增加到18000吨的排水量,航速依旧能达到30节以上,这个速度是能够紧跟航母的航速,而且形成守卫和协同的作用。

江南船厂有消息传出,新批次的万吨大驱在紧锣密鼓地建造当中,排水量有增加的同时,而且动力系统也有望使用我国新型的双燃料系统的发动机,这种传言不知道准确程度的,但是发动机技术的提升,引发了网友的讨论,据悉这种新型的双料发动机,不仅能使用柴油,还能使用天然气,这样在提升效率的前提下,也能根据航行环境,调整所需要的航速和舰船行驶的情况。

这无疑是推动我国海军装备继续升级的好消息,要知道发动机的功能越强大,对于舰船的支持力度就越大,保障安全的程度和战力呈现的威力也更加给力。

如果055驱逐舰能在整体战力上提升,将会对我国的海军战力起到更多助力,也将会对外敌形成更加强大的震慑。

科技发展在军工领域的体现是日新月异,我国的军工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很多装备根据国际方面的对比,以及现在防御体系的要求,都需要进行更高标准的升级,因此对于军工领域提出了更严苛的考验。

尤其对于国产化和各种功能的综合协同方面,都需要我国军工领域的专家团队,拿出更适合的方案。现在空中战机都实现了国产航发的组装和换新,这让中国空中战力形成了国产化的雄厚实力,也增加了我国自主升级管控的主动权。

不再使用国外的航空发动机,这是极大的科技进步才能实现的壮举,要知道航空发动机设备的研发,我国的起步相比美俄是很晚的,进展也是比较缓慢,还一度处于落后的水平。在美国和俄罗斯都拥有先进的各型战机的时候,我国还在为如何研发航发设备,如何提升其性能愁眉不展,可见一路走来的科研考验和荆棘阻碍是多么明显。

而不仅是航空发动机,船用的发动机,也是推动军舰航行的关键所在,发动机作为现代工业的心脏级重要的核心部件,又是综合最多学科,综合难度最大的设备之一,需要具有的科研实力水平也是对一个国家的综合科技实力提出最高的要求,我国好在能够突破重重关卡,最终实现了成功国产化,这对中国来说,是非常难得的,要知道西方总是想要破坏我国的科研成果,甚至用一些卑劣手段想要进行遏制。

目前我国的海军舰船上的发动机,已经具备一定的水平,但是依然存在很多问题,也需要科学家们去逐一攻克,动力和续航能力还有上升空间。比如我国的055万吨大驱,如果增加排水量的话,会在整体需要推动的重量和前进的速度方面,都需要更加强大的发动机作为支持,这些都是我国海上舰船要实现的技术升级目标之一。

现在有消息称我国的新批次驱逐舰在增加排量的基础上,航速依然能保证在30节以上,可见我国的发动机技术是有着多么可观的进步和提升。

我国在船舶发动机领域也是经过很多技术弯路,经过很多考验,最终实现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呈现。从最初速度并不理想的柴油发动机,到升级为现在普遍使用的燃气轮机,各型舰船的速度在加快,推力在加大的同时,背后都是军工技术的一步一步攀升和艰苦卓绝的研发突破。

目前燃气轮机是应用最为广泛的新型技术,也是当今世界上很多先进舰船都在使用的技术之一,如果和此前的柴油发动机相比,会有更高的效率,但是使用成本也是更大的消耗。只有对速度和整体推力有很高要求的舰船,才能考虑安装燃气轮机,我国的万吨大驱就是安装的燃气轮机,才能实现推力航速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实我国军迷也一直心心念念,希望在我国海军装备实现核动力潜艇之后,能够把这种动力装置,应用到其他舰船上,比如在我国的航母和驱逐舰上如果能实现这种动力设备,势必会将改变海军的战备格局,提供强大的战力和续航能力。

现在我国的核动力发动机技术依然在研发进程中,一旦该领域成功突破,将会有更加普遍的应用场景,也将会为军备提供强大的支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