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蛇出没,七步之内必有解药”有没有科学依据?为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医解药之物是什么意思 “毒蛇出没,七步之内必有解药”有没有科学依据?为什么?

“毒蛇出没,七步之内必有解药”有没有科学依据?为什么?

2024-07-01 12:0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常见的毒液类型有: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血循环毒素以及混合毒素,在这几种毒素中,以混合毒素的破坏性最强,因为它一般是融合了前三种毒素或者是任意两种毒素,其次是神经毒素,之后是血循毒素,最后是细胞毒素。

而LD50数值通常是用皮下注射小白鼠的方式,来观察杀死一半以上的小白鼠所需要的最小的毒液剂量,单位是毫克/千克,数值越小,毒性越强。

从目前的研究看,世界上最毒的蛇在眼镜蛇科下,它就是太攀蛇属下的内陆太攀蛇,它的LD50数值为0.021mg/kg。当然,除了以上两个因素外,排毒量也是判断毒蛇强弱的一个关键因素,比如眼镜王蛇的LD50虽然只有0.35mg/kg,但是它是已知的排毒量最大的毒蛇(可达500毫克),所以眼镜王蛇依然是致死率很高的毒蛇。

02 靠什么能够解毒?

根据目前的研究表面,任何的草药对于蛇毒都是没有什么效果的,只有抗毒血清才能中和蛇毒的毒素。血清其实是每个人的血液中都有的成分,我们把一管血静置一段时间后,血会分层(下层红色粘稠状,上层透明),其中上层的就是血清了。

但是,我们身体的血清对蛇毒是没有太大效果的,所以就需要借助外力了,它就是抗蛇毒血清。那么抗蛇毒血清是怎么来的呢?这个过程稍微有些复杂,首先要抽取毒蛇的毒液,然后注入一种动物体内(剂量不能过大,因为一过大动物就会死亡,而且动物不能太小,因为这样能够提取的血液太少),蛇毒在动物体内一段时间后,动物自身的免疫系统会产生一定的抗体。

这些抗体会大量存在于动物的血液中,更确切地说是血清里,此时将其血清分离出来,与蛇毒的再次混合,然后注入小白鼠的体内,如果小白鼠没有任何的不良反应,就证明抗体已经足够,这被称为试血。试血成功后,就可以抽取动物体内的血液然后分离血清了,此时抗毒血清就产生了。

当然大多数的抗蛇毒血清只能抵抗一类毒素的蛇毒,毕竟要培养同时具备多种抗体的血清难度太高了,所以,我们在看到抗毒血清时,通常会有蝮蛇血清、眼镜蛇血清等前缀。

由此可见,毒蛇出没七步之内必有解药显然是杜撰的。

为什么会有“七步之内,必有化解毒蛇之物”的说法?

首先,这个说法来自于武侠小说,而武侠小说原本就是杜撰的,其中一些说法我们就没有必要去讨论它的科学性了。但是正是这些说法不断地涌入我们的大脑,我们才信了。

其次,我们也不排除有人确实被毒蛇咬伤之后找到了“解药”。但是这并不是人真的找到了解药,而是一种幸存者偏差。

在上面我们说过,被毒蛇咬伤致死率其实只有2.6%左右,而在剩下的97.4%的被毒蛇咬伤的人中,有一部分是自己治疗(比如从被蛇咬的地方找了一种植物吃掉)或者是经过了“土方子”治疗的。后者也不是“土方子”起了什么效果,而是咬人的毒蛇毒性原本就不强,而且它的排毒量也比较小。

当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是有几率产生可以对抗蛇毒的抗体的,所以即使没有治疗或者用了所谓的“土方子”人也好了。

于是,这些人就说自己在被毒蛇咬伤不远的地方找到了一种可以解毒的植物,果然小说诚不欺我。

但是,要知道,毒蛇有很多种,它们毒性强弱不同,排毒量也不同,所以这种几率是很小的,大部分人如果选择了就近找一种“草药”吃掉,最终都被毒死了,因此这些人也不可能告诉你:这是骗人的,不能信。

野外被毒蛇咬伤该怎么办?

蛇是一种“神出鬼没”的爬行动物,而且它们的分布很广,因此在野外,不免会被蛇类咬伤。遇到蛇咬伤时,最好的办法是先靠伤口判断是否是毒蛇,判断的方法也很简单,如果伤口是有很多的齿印,那就是无毒蛇,如果是只有两个齿印(毒牙留下的),那就是毒蛇。

其次,要记住毒蛇的样子,比如它的某一个特点,这样方便就医时及时地使用对的抗毒血清。第三就是打电话求救了,如果没有电话或者是没有信号,就要先自救了,因为蛇毒会在血液中不断地扩散,所以此时最好用衣服扎紧近心端,防止毒素的扩散。当然了,长时间扎紧身体的某个部位可能会导致坏死,所以要间隔十几分钟松开一次,这样既能够减缓毒素扩张的速度,又不至于因为扎的太紧导致局部坏死。

这样简单处理后,就可以找一个有信号或者是有人的地方求救了。

总结

毒蛇出没之处,七步之内必要解药,这是存在于武侠小说中的方法,只有“大侠”和“绝世高手”才能使用,因为这是没有科学性的。因为只要吃附近的“草药”能解决蛇毒,基本上也不需要治疗了,所以这跟你吃什么没关系。

而那些吃了“草药”还毒发身亡的已经没有机会告诉你这是骗人的了。所以,一旦户外被毒蛇咬伤,记住它的样子,自救、及时就医才是王道。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