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对话】贾金英:中医体质辨识与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医膳食健康管理包括 【名医对话】贾金英:中医体质辨识与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治

【名医对话】贾金英:中医体质辨识与健康管理和疾病防治

2024-06-29 15: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湿热质:面垢油光,易生痤疮,口苦口干,身重困倦,大便黏滞不畅或燥结,小便短黄,男性易阴囊潮湿,女性易带下增多,舌质偏红,苔黄腻,脉滑数。

血瘀质:肤色晦黯,色素沉着,容易出现瘀斑,口唇黯淡,舌黯或有瘀点,舌下络脉紫黯或增粗,脉涩。

气郁质:神情抑郁,情感脆弱,烦闷不乐,舌淡红,苔薄白,脉弦。

特禀质:过敏体质者常见哮喘、风团、咽痒、鼻塞、喷嚏等;患遗传性疾病者有垂直遗传、先天性、家族性特征;患胎传性疾病者具有母体影响胎儿个体生长发育及相关疾病特征。

通过体质量表,可以对个体体质进行客观评定。

问题三:刚才您也讲到体质是在先天禀赋与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那么中医体质是否后天进行调理,达到最健康的体质状态呢?

体质具有个体差异性、群体趋同性、相对稳定性、动态可变性、后天可调性等特点。

体质的相对稳定和动态可变的特点为后天改善体质提供了理论支撑。通过后天干预使得偏颇体质得到纠正和改善,减少疾病的发生。从而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得目的。

问题四:不同的体质与疾病有什么联系?您跟大家讲解一下吧。

《灵枢·五变》说“肉不坚,腠理疏,则善病风。”明确指出体质因素决定个体对某些疾病的易感性。此外,如肥胖之人(痰湿质)多易患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瘦弱之人(阴虚质)多易患肺痨,过敏体质(特禀质)易对花粉过敏。

问题五:不同体质人群发病与季节的变化存在关系吗?

特禀质受季节影响较大。如每到阳春三月,百花争艳,柳絮纷飞的时节里,医院的耳鼻喉门诊往往是“人满为患”,一大群花粉过敏症的患者挤满了科室的走廊。

每当秋冬之际,天气变冷,寒潮来袭,呼吸科门诊总是“人潮涌动”,不少哮喘急性加重的患者蜂拥而至。

问题六:为什么说预防疾病的切入点,是要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呢?

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逐渐充裕,诸如“大吃大喝”、“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逐渐增多,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的发生也随之显著增加。此外,还有大量患者处于疾病前期,还未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此时生化检查和仪器检查可能未见异常,但从中医体质辨识的角度来看,此时患者的体质已出现偏颇。单纯的西医干预无从着手。此时加入中医体质辨识,可以弥补仪器的不足之处。同时对偏颇的体质进行调理,把疾病扼杀在萌芽状态,从而延缓甚至逆转疾病的发生。

问题七:对于不同的体质分别适用什么养生法,您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常见的养生方法包括食疗和运动养生。

平和质

适宜运动:年轻人可选择一些强度大的运动比如跑步、打球,老年人则适当散步、太极拳。

调养方式:吃得不要过饱,也不能过饥,不吃冷也不吃得过 热。多吃五谷杂粮、蔬菜瓜果,少食过于油腻及辛辣之物。

气虚质

适宜运动:以柔缓运动,散步、打太极拳等为主,不宜做大负荷运动和出大汗的运动,忌用猛力和长久憋气。

调养方式:多吃具有益气健脾的食物,如黄豆、白扁豆、香菇、大枣、龙眼肉、蜂蜜等。少食具有耗气作用的食物,如槟榔、空心菜、生萝卜等。常自汗、感冒者可服玉屏风散预防。平时可按摩足三里穴。

阴虚质

适宜运动:适合做中小强度、间断性的身体锻炼,可选择太极拳、太极剑等。避免熬夜、剧烈运动,锻炼时要控制出汗量,及时补充水分。

调养方式:多吃甘凉滋润的食物,比如绿豆、冬瓜、芝麻、 百合等。少食羊肉、狗肉、韭菜、辣椒、葱、蒜、 葵花子等性温燥烈的食物。中午保持一定的午休 时间。

阳虚质

适宜运动:舒缓柔和的运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做广播操。可适当洗桑拿、温泉浴。

调养方式:可多吃甘温益气的食物,比如牛羊狗肉、葱、姜、蒜、花椒、韭菜、辣椒、胡椒等。少食生冷寒凉食物如黄瓜、藕、梨、西瓜等。睡前足浴效果好。

痰湿质

适宜运动:平时多进行户外活动,经常晒太阳或进行日光浴。

调养方式:饮食清淡为原则,多食葱、蒜、海藻、海带、冬、萝卜、金橘、芥末等食物,少食肥肉及甜、黏、油腻食物。

湿热质

适宜运动:适合做大强度、大运动量的锻炼,如中长跑、游泳、 爬山、各种球类、武术等。

调养方式:饮食清淡,多吃甘寒、甘平的食物如绿豆、空心菜、 苋菜、芹菜、黄瓜、冬瓜、藕、西瓜等。少食辛温助热的食物。戒除烟酒。不要熬夜、过于劳累。

血瘀质

适宜运动:太极拳、太极剑、舞蹈、步行等。

调养方式:可多食黑豆、海藻、海带、紫菜、萝卜、胡萝卜、 柚、山楂、醋等具有活血、散结、行气、疏肝解郁作用的食物,少食肥猪肉等。并保持足够的睡眠。刮痧、按摩可使经络畅通,起到缓解疼痛、稳定情绪、增强人体功能的作用。

气郁质

适宜运动:可坚持较大量的运动锻炼,应尽量增加户外活动, 如跑步、登山、 游泳、武术等。

调养方式:宜食疏肝理气食物:多食黄花菜、海带、山楂、玫瑰花等。解郁食物:小金橘、小麦、百合、薄荷、佛手柑等。心理调整:有意识的追求快乐,换个角度看问题(正面积极的一面)。学会放弃,心灵上始终保持积极乐观 。

特禀质

适宜运动:积极参加各种体育锻炼,避免情绪紧张。

调养方式:饮食清淡、均衡,粗细搭配适当,荤素配伍合理。少食荞麦、蚕豆、白扁豆、牛肉、鹅肉、茄子、浓茶等辛辣之品、腥膻发物及含致敏物质的食物。

问题八:我们常说防大于治,那么中医“治未病”方法主要有哪些呢?

具体方法包括食疗、膏方、针灸、推拿、拔罐、穴位敷贴、穴位注射、隔姜灸法、内服中药、五禽戏、八段锦、气功、太极拳

问题九:为什么说每年应至少做一次中医体质辨识?

体质具有相对稳定性、动态可变性、后天可调性等特点。每个人的起居作息、饮食、运动、工作及所面对的事情不一样,体质处在不断的动态变化中。

问题十:您觉得中医体质辨识对“治未病”的意义都有哪些呢?

体质辨识,即以中医体质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依据不同的体质状态及不同体质分类的特性,把握其健康与疾病的整体要素与个体差异的手段,从而精准制定防治原则,选择相应的治疗、预防、养生方法,进行"因人制宜"的干预。

中医体质辨识理论是是“治未病”的重要手段。

本期嘉宾:

贾金英

教授 主任医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现为河南省中医生殖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学科学普及学会介入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委。主编专著二部,发明专利一项,发表论文二十余篇。临床主要从事中医药调经、助孕、安胎、生育力保护、中医体质辨识、亚健康中医调理的研究;对妇科炎症、功能性消化不良、中药外治、肿瘤术后、放化疗后并发症及副作用的中医治疗也有丰富经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