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中信证券“新掌门”张佑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中信集团张长江 起底中信证券“新掌门”张佑君

起底中信证券“新掌门”张佑君

2024-07-10 03: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也有业内人士透露,虽然张佑君曾在中信证券担任总经理,但在做事风格、企业文化建设方面与王东明、程博明二人有一定区别。

“张的手腕比较强硬。”一位接近张佑君人士如此评价,“之前东总在做董事长的时候,张做过总经理,两名老总在做事风格等方面并不是很一样。”

由于张佑君曾担任中信建投证券负责人,而也有中信证券内部人士猜测其员工薪酬是否会受到影响。

“中信证券在薪酬激励上一直比建投更加市场化,”一位中信证券人士坦言,“现在大家比较担心公司的薪酬激励机制会否出现调整。”

在业内人士看来,中信集团和张佑君的入主,或成为中信证券遭遇高管涉案等风险事件后,中信集团欲强化对其控制权的一个投射;而这也有可能继多名高管协助调查之后,成为引发中信证券出现新的人事调整的导火索。

曾“稳扎稳打”重组华夏

重组后的中信建投证券正式成立于2005年11月,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出资60%,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出资40%。

实际上并购前的华夏证券从资产规模、业务量、人员数量到市场份额都比中信证券要大,但是由于华夏证券在几年熊市中的经营不善,不控制成本,盲目投资等问题形成大笔不良债务。此外,中信建投拥有2500个合同制员工,人际关系复杂,人心涣散,都是张佑君需要解决的难题。

2005年9月至2011年9月,张佑君先后出任中信建投董事长、总经理,不仅理顺了中信建投证券的工作关系和业务链条,最重要的是打造了中信建投证券稳扎稳打、低调做事的风格。

张佑君做事简单干脆,对事不对人,强调做事要讲规矩,这让新成立的中信建投证券迅速走上发展的快车道,一直到现在,中信建投至今还保持着低调做事风格,这种风格就是在他任职期间养成的。

张佑君此前还对媒体采访说,“做什么都要有一个游戏规则,证券业尤其如此。国外证券投资业的发展进程已经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我们不能违反规律做事。稳扎稳打一直是中信建投的风格。”

对于张佑君掌舵后的中信证券,业界普遍给出了赞赏的态度,证券业界相信,他完全可以重演华夏证券重组的方式,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找出最佳捷径,迅速找到中信证券存在的合规漏洞,将中信证券重新带到合规经营的轨道上来,为中国证券市场的发展继续扮演行业龙头。

中信系券商整合生变

中信集团及张佑君的“接管”预期所引发的另一连锁反应,则来自于中信系券商整合可能出现的变数。

“本来中信证券在计划上,是要走高盛的股权分散化模式,中信集团的控股股东的角色将会逐渐退出。”一位接近中信集团人士表示,“但高管涉案加上中信集团空降董事到中信,种种迹象显示中信证券的改革有可能会因此终止,而中信集团也将强化对中信证券的控制权。”

事实上,中信集团之前已启动了对中信证券的减持——今年1月16日,中信集团减持34813.17万股中信证券,其持股比例也从20.3%降至17.14%, 6月份H股增发后,中信集团的持股比进一步被稀释至15.59%,彼时亦有多位接近中信证券人士告诉记者,中信集团对中信证券的持股比还会进一步降低。

前述接近中信集团人士透露,按照彼时的筹划,中信集团在逐步退出中信证券后,将再从汇金公司或北京国资处购回中信建投的控股权。

早在2010年,由于中信集团受限于“参一控一”政策,中信证券被迫将其持有中信建投证券53%的股权,分别转让给北京国资(45%)和世纪金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8%);按照前述计划,中信集团若逐渐让出中信证券控股权,则将有条件“迎回”中信建投。

但在业内人士看来,中信集团及张佑君的“空降”之势,或意味着中信系此前的券商整合规划将迎来变数。

“其实集团计划退出控制权的原因之一是,中信证券不断收购里昂证券等海外资产,想扩张海外业务,做国际化,但因为集团下面有银行牌照(中信银行),所以受到美国等地区监管条例的限制。”一位中信证券中层人士透露,“所以集团的一个想法是退出中信证券的控制权,但同时把中信建投接回来,但如今这个计划可能会出现改变,因为如果集团仍然控股中信证券,那么中信建投的回归将因‘参一控一’而受到影响。”

在分析人士看来,中信集团在回购中信建投方面可能已做了一定的沟通工作,因此其放弃此前回购计划的概率也相对较低。

“在强化中信证券控制权和中信建投回归的问题上,中信集团可能会酝酿新的方案。”北京一家中型券商非银金融分析师猜测,“具体也要看中信证券在高管被调查案件中受到多大的影响,也不排除中信系回购中信建投,并同时整合两家券商的可能性。”(综编自新京报、证券时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