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思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两岸最新情况 阅·思源

阅·思源

2023-05-14 20: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导语:

1987年11月,两岸结束了长达38年之久的隔绝状态,开启了两岸关系发展新起点。

我是第三章导读员郭海南,本章由我带领大家了解两岸关系在结束隔绝状态之后的显著变化。

一是两岸人员往来和文化教育以及艺术体育等方面交流合作从大陆单方面推动到两岸双向交流。

1987年11月,台湾当局部分开放大陆探亲。台湾返乡探亲随即成为浪潮。1988年,台湾第一个返乡探亲团跨过禁断40载的台湾海峡,回到魂牵梦系的故乡。图为团员们登万里长城,激情地高喊:“到家啦!”

1988年3月,台胞卜少基(壮族)回到阔别40年的广西老家,与80多岁的老母亲团聚。

1987年至1993年间,两岸人员往来人数逐年上升。由于台湾当局禁止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大陆居民赴台人次远远低于台湾居民来大陆人次。两岸人员往来呈现不对称状态。在此期间,两岸人员往来从单向发展为有限的双向。

台湾居民来大陆,从最初的探亲、旅游发展到投资、考察、求学、交流、访问等。大陆居民赴台从探亲、探病、奔丧发展到开展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交流。两岸人员往来从探亲访友发展到形式多样的交流合作,广度和深度推进,成效显著。

1993年6月19日,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张克辉返台为父奔丧。图为张克辉在故乡彰化祭拜祖先。

1997年5月,台盟中央名誉副主席、高山族同胞田富达先生携夫人回到阔别半个世纪的故乡——台湾新竹县关西镇。图为田富达在台东卑南乡知本村考察少数民族情况时,穿上民族服装留影。

2000年5月,参加台盟中央六届中常委会的委员恭祭黄帝陵。左上图为主祭人台盟中央副主席吴国祯恭读祭文。岛内同胞来大陆,也多以祭黄陵为最重要的活动项目。

两岸隔绝状态结束后,越来越多台商以探亲、旅游等名义到大陆进行贸易、投资,两岸经济交往逐步开展起来。

这时期,台湾当局出于害怕大陆对台影响扩大的政治考虑,禁止大陆企业向台湾投资,因此两岸投资往来仅是台商向大陆投资,大陆对台湾的贸易逆差逐渐增大。两岸产业分工明显,表现为互补性的垂直分工关系。

台湾转移到大陆的产业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在台湾岛内属于“夕阳产业”,但转移到大陆后重焕生机,在台商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为大陆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陆的就业压力,也为台湾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提供了空间。

90年代中后期,随着大陆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两岸产业合作领域逐步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变,台湾的重化工业、机械、电子等企业开始布局大陆。

1997年1月至5月,福建莆田湄洲岛妈祖金身巡游宝岛,所到之处,无不引起轰动。

两岸民间信仰交流对打破两岸隔绝发挥了先导作用。妈祖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连结两岸同胞的重要精神纽带,在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1987年10月,大甲镇澜宫组团绕道日本,经上海、福州、泉州到达湄洲岛,参加妈祖成道千年祭典,并迎接祖庙妈祖分身返抵台湾。

1997年1月24日至5月6日,福建莆田湄洲祖庙妈祖金身应邀赴台巡游102天,游历19个市县,驻跸35个妈祖庙,接受台湾妈祖信众100万人次的朝拜,台胞称之为“千年走一回”的世纪之行,台湾媒体以“十里长街迎妈祖,火树银华不夜天”来描绘巡游场面。这次妈祖金身游台湾活动创下了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妈祖文化入岛记录。

1987年11月11日,凌峰以探亲名义终于踏上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开拍《八千里路云和月》电视系列片,并亲自担任主持,他成为第一位到大陆拍片的台湾艺人,撞开了两岸封冻近40年的坚冰。

两岸文化艺术交流是两岸交流的重要领域。1987年,台湾知名艺人凌峰开始来大陆拍摄记录片《八千里路云和月》,把祖国大陆的大好山河、风土人情生动形象地展示给台湾民众,成为首位来大陆拍片的台湾影视艺人。

1990年,著名小提琴家俞丽娜赴台演出《梁山伯与祝英台》,成为第一个赴台演出的大陆艺术家。两岸出版界交流以图书展览和联合出版为主。两岸体育交流从单向发展为双向。1989年,台湾运动员来大陆参加第四届亚洲青年体操锦标赛,揭开了两岸体育交流的序幕。

二是一个中国的国家认同在台湾被逐步解构,在岛内中国人认同比例开始下降。

1945年中国从日本手中收回台湾时的国名叫“中华民国”,1949年国民党统治集团败退台湾后依然打着“中华民国”旗号,由于这一历史原因,在台湾人民心中“中华民国”是“中国”的代名词,也代表了绝大多数台湾人民的国家认同。

1988年1月,李登辉在台湾宣誓就任台湾地区领导人

1988年1月李登辉上台之初,权位不稳,维持了国民党的国家统一政策和一个中国立场。

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执政地位的巩固,李登辉开始着手对“中华民国”的含义进行重新“诠释”,抛出了“中华民国在台湾”这个概念,开始背弃一个中国原则,力图制造“两个中国”。

1991年国民党当局制定的“国统纲领”显示,其无意与大陆方面开始和平统一谈判,而是将之推到将来一个不确定的时间。

1993年2月,李登辉接见民进党“立委”时声称:“我主张中华民国在台湾,始终没有讲过一个中国”。后来他又进一步解释道:“中华民国目前统辖台、澎、金、马,拥有绝对而且完整的主权与治权,这就是为什么我说‘中华民国在台湾’的原因”。

1994年3月,李登辉接受日本右派作家司马辽太郎采访时说,“中国”和“中国人”是“含糊不清”概念,“中华民国”是统治台湾的“外来政权”,现在“只剩下台湾了”。李登辉通过“中华民国在台湾”调整了两岸关系定位,一再强调“中华民国在台湾是个主权独立国家”,与大陆是两个“互不隶属的对等政治实体”。而他1999年提出“两国论”核心论点便是,1991年“修宪”后,“中华民国”的“宪政”范围已被限定于台湾地区,同时亦不再否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大陆的政权合法性,所以两岸之间已是“国与国关系”。

李登辉当局对一个中国原则的态度,经历了一个模糊、回避和否定的过程。它把两蒋时期的现在式一个中国、一个中国就是“中华民国”的内涵逐渐蜕变为过去式的一个中国,并将一个中国的内涵蜕化为“历史上、地理上、文化上、血缘上的一个中国”,从而将一个中国虚化,直至1999年推出“两国论”分裂主张。在李登辉大力鼓吹下,不少台湾民众心中的“中华民国”含义也悄然发生改变,逐渐同“台湾”而不是“中国”联系在一起。

1994年发生的“千岛湖事件”,是两岸关系的一个转折点。当年3月底,24名台湾旅客乘坐“海瑞号”游船在浙江千岛湖游览时,连同6名大陆船员及2名大陆导游,共32人,被烧死在船舱内,产生重大恶劣影响。有一组数据:1994年2月底,台湾省进行民意测验,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占比24.2%。千岛湖事件发生后,同样的民调显示,认为“自己是中国人”占比为12.7%。可见,“千岛湖事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岛内民众对自己是中国人的认同。

三是“台独”势力成为有组织的力量,“文化台独”出现。

台湾自1895年被清政府被迫割让给日本后,沦为日本殖民地。1945年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台湾重回中国怀抱,广大台湾人民欢欣鼓舞,庆祝台湾回归祖国。随后,国民党当局的专制独裁、腐败无能引起台湾人民的不满。

1947年2月,已经民怨沸腾的台湾终于爆发了反抗国民党统治的“二二八事件”,但最终遭到血腥镇压。

1949年国民党当局在大陆彻底溃败后,转而将台湾作为其“反攻大陆”的基地,全面实施戒严体制,大肆捕杀所谓“共谍”与异见人士。这种“白色恐怖”使不少台湾人深感绝望,一部分人更是将对国民党当局的绝望上升为对中国的绝望,从而萌生了与中国“脱离关系”、建立属于台湾人自己的“主权独立国家”的极端诉求,由此形成早期“台独”思想的历史渊源。

民进党1986年成立,不久即走上了主张“台独”的道路,1991年制定了“台独党纲”,声称要“建立主权独立的台湾共和国”,成为主张“台独”的党,也使“台独”势力成为有组织的力量。

在李登辉执政期间,台湾各种分裂势力开始推行“文化台独”,从历史观、文化观、民族观等各方面割断两岸历史联系、精神联系与民族认同,淡化中国文化对台湾民众的影响,培植所谓“台湾主体意识”,使长期以来台湾民众以中华文化为主题的认同秩序逐渐崩塌,对台湾民众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精神追求、民族认同等造成极大混乱。“台湾文化是一种多元的海洋文化,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中的一部分”这一命题逐渐被广大台湾民众尤其是台湾青年一代所接受,并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

通过以上变化,我们发现两岸文教交流对维护台湾同胞的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为台湾民众反对和遏制“台独”势力、“台独文化”、“台独史观”和“去中国化”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两岸宗教民俗、族谱对接、宗教文化交流往来更是化解宗教隔阂、维系两岸民众亲情、祖源的重要平台。在今后两岸文教交流中,应始终将反对和遏制“台独”、批驳“台独史观”“台独文化”和“去中国化”作为重点任务之一。

要在两岸文教交流过程中强调台湾是中国固有的领土,阐释中华文化是台湾文化的母体,台湾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丰富发展,台湾历史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强调台湾与大陆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现实。

创新两岸文教交流合作内容和形式,贴近两岸地域特色,增强嵌入式交流和体验。加强两岸中小学教师的深度交流,鼓励更多的大陆中小学和台湾中小学“结对子”,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在交流中深化对中华文化的认识和弘扬。

导读员:郭海南

(来源:台盟)

原标题:《阅·思源 |《两岸关系40年历程》——两岸关系新起步和跌宕起伏》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