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未来!一张“蓝图”读懂东莞15年规划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东莞滨海新区发展规划 看见未来!一张“蓝图”读懂东莞15年规划

看见未来!一张“蓝图”读懂东莞15年规划

2024-07-17 10:3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目前,《东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草案)(以下简称“总体规划”)正在对外公示,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其中,六大片区调整、强化“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构建先进制造业发展体系等,受到较大关注。

本次《总体规划》,面临什么样的背景形势?核心思路理念是什么?做了哪些主要内容,解决哪些重点问题?

记者从市自然资源局获悉,作为国家规划体系改革后东莞第一部覆盖全域全要素的“多规合一”总体规划,《总体规划》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适应大湾区区域格局变化,谋划东莞未来15年的空间发展蓝图,为东莞在“双万”新起点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支撑与空间保障。

从区域格局高度 谋划东莞空间蓝图

《总体规划》编制团队负责人表示,本次《总体规划》,一方面落实国家、省对东莞的任务要求。另一方面,谋划我市未来15年的空间发展蓝图,支撑“双万”新起点高质量发展与千万人口高品质生活。

据介绍,本次《总体规划》编制,面临四大背景形势。一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二是粤港澳大湾区区域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三是新发展阶段城市发展逻辑发生转变,四是东莞过去快速发展积累的空间问题需要逐一破解。

从地图上看,粤港澳大湾区就是一个A字型。而东莞就在这个A字型的关键节点,是连接大湾区东西两岸融合发展的主轴。作为大湾区重要一员,《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后,湾区区域格局发生深刻变化,东莞必须主动求变。

东莞紧挨着广深两大城市,一直以“通道城市”外貌示人,资源不断通过。当前,全省加快推进黄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建设。东莞需要抓住机遇,深度参与大湾区城市群建设。

去年8月,省自然资源厅发布《广东省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协调指引》,提出加强都市圈发展战略和空间格局的统筹,并重新界定“五大都市圈”。其中,东莞全域进入深圳都市圈,将加快与深惠城市一体化、同城化进程。

上述负责人表示,《总体规划》站在粤港澳大湾区、黄金内湾、深圳都市圈区域格局中,谋划我市空间发展战略与蓝图,形成与区域发展态势相协同的空间战略与空间格局,构建高品质国土空间格局与高效率城市支撑体系。

更加突出中心城区主中心地位

《总体规划》为推动东莞加快高质量发展,起了基础性支撑作用,应势谋划了东莞未来15年的发展蓝图。

城市性质方面,强化“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产业特色、岭南山水文化名城特色,湾区东部枢纽交通区位特色。

空间格局方面,响应区域空间发展趋势,强化与广州、深圳、惠州周边城市的联系,打造“三纵三横”空间发展走廊,形成“田字型”空间发展格局对接区域空间发展态势。

空间战略方面,实施“强心、向湾、融深”空间发展战略。强心:打造“一主两副”的城市中心体系,引导市级城市服务功能、市级公共设施在“一主两副”城市中心配置。向湾:加快环湾地区资源整合,融入黄金内湾。融深:全面融入深圳都市圈,推进临深地区两地合作共建,实现空间、功能、设施协同发展。

相较于东莞此前城乡规划中“三心六片”的空间结构,《总体规划》更加突出中心城区主中心的地位,强调其作为全市唯一的行政文化、金融商贸、公共服务中心的职能,是展示东莞现代化都市形象的重要空间载体。松山湖、滨海湾两个专业副中心则承担特定战略性职能,松山湖以科技创新为主要职能,滨海湾新区以对外开放、创新发展为主要职能。

据介绍,《总体规划》以“延续+优化”为思路,谋划我市新一轮城市空间格局。延续六大片区统筹思路,将六大片区分为“中心协同”与“特色均衡”两种类型。

前者包括城区片区、松山湖片区与滨海片区,以“一主两副”为核心,协同周边紧密连接的镇街作为腹地,带动片区统筹发展;后者包括东南临深片区、水乡片区、东部片区,以产业平台整合为核心,打造“小而美”的镇级中心。

可以展望的是,未来东莞市一级的城市服务功能、公共设施将集中在“一主两副”城市中心配置。

让东莞制造业空间更新更大更好

改革开放后,东莞经济社会高速发展,同时也积累了空间开发强度高、空间资源破碎、空间开发分散、空间权益固化、空间效益低下等一系列需要逐一破解的空间问题。

“东莞现状产业空间不是规模不足的问题,而是空间形式无法适应新的产业需求。”编制团队负责人指出,《总体规划》为东莞在“双万”新起点的高质量发展,提供空间支撑与空间保障。

他解释,东莞城镇化走向成熟期,高质量发展对城市功能需求与空间需求发生根本性转变,城市空间供给要适应这种需求的变化。如龙头企业、链主企业对集中连片用地的需求,定制化生产、柔性生产对产业空间的定制需求,新型产业业态对产业空间在层高、负荷上的弹性需求等等,都倒逼着东莞在空间供给上的转型。

迈向“双万”新起点,产业升级与产业空间升级同等重要。《总体规划》以实体经济为本,坚持制造业当家,强化“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大力拓展优化制造业空间,逐步构建先进制造业空间供给保障体系,让东莞的制造业空间更新、更大、更好。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总体规划》提出“创新赋能建全球先进制造业之都”的目标,加快构建源头创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四大创新体系”,营造创新和制造共融的产业空间,通过保总量、优结构、提品质为制造业提供空间保障。

具体来说,将形成“创新核心—新型产业空间—镇村工业园”构成的创新圈,串联创新链和产业链。在空间布局上,将东莞的产业类单元,分为重点产业单元、产村融合单元。

为千万人口高品质生活提供空间保障

《总体规划》引导各功能要素分类归置集聚,形成主导功能区,塑造差异化、特色化空间形态与风貌,促进空间布局从零散到连片,空间形态从均质到差异,功能业态从混杂到有序,空间效益从低下到高效。

不同的主导功能区,划定为规划管理单元进行规划管理。通过“功能分区+政策分区”方式,赋予不同类型规划管理单元对于用途管制、资源配置、设施配套、空间治理等维度的差异化管控措施与差异化的资源配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总体规划》站在这一高度谋划东莞未来发展,从关注开发建设到注重资源保护,从关注空间规模总量到注重空间品质与效益,划定耕地与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三区三线”,守牢城市发展的底线与上限,构建美丽开发保护格局。

《总体规划》坚持以人文本,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问题,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升人居环境质量,为千万人口高品质生活提供空间支撑。

此外,为破解“规划规划、墙上挂挂”的困境,《总体规划》建立规划实施机制,有序推动规划落地实施,协同推进高水平空间治理。近期,统筹推进耕地保护集聚区建设、生态修复与生态治理、中心城区黄金双轴打造、拓展低成本产业空间专项行动等方面的专项工作。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