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东莞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东莞入读公办小学的积分条件 2023年东莞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

2023年东莞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

2023-06-12 08:2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导语】:东莞市2023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5月11日发布,发布和解读我市2023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今年我市义务教育公、民办学校起始年级学位供给能满足全市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需求。

  东莞市2023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发布

  5月11日,市教育局举行东莞市2023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微发布会,发布和解读我市2023年义务教育招生政策。根据目前各镇街报送的数据统计,今年我市义务教育公、民办学校起始年级学位供给能满足全市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需求。同时,我市继续深化义务教育招生制度改革,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在保持总体稳定的基础上进行局部调整,实行四个方面“不变”,四个方面“优化”,保障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平稳有序,努力提升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服务水平。

  四个方面“不变”

  1、继续实行免试就近入学

  所有公办民办学校都要严格遵守并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其中,公办义务教育学校按管理权限由教育部门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原则,根据属地适龄儿童人数、学校分布和规模、行政区划、交通状况等因素统筹划定每所公办学校的招生范围,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按地段对口入学、多校划片或电脑派位摇号等方式入学。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对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实行电脑随机录取。

  2、继续实行公民同步招生和网上报名

  根据国家和省要求,从2020年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将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2020年我市建立了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平台(简称“招生平台”)实现了公民办学校同步招生。今年我市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将继续依托招生平台实行同一时间段网上报名和公布录取结果,符合招生入学条件的适龄儿童少年,须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招生平台进行网上报名,凡未经招生平台招录的学生不能在学籍系统建立学籍。

  3、继续实行民办学校电脑随机派位录取

  今年我市将继续按照去年做法,每个学生可结合实际填报不超过3所的民办学校志愿,根据派位学校的招生计划数、学生的志愿顺序通过电脑派位的方式随机录取。今年全市义务教育民办学校电脑派位初定在7月5日左右,民办学校电脑派位招生录取实施方案、电脑派位招生计划等将另行公布,请各家长密切关注“东莞慧教育”微信公众号和各镇街(园区)的微信公众号。

  4、继续实行积分或优待政策方式安排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入读公办学校

  近年,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通过“积分入学”和“优待政策”两种方式入读公办学校。今年我市重新修订《东莞市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实施办法》《东莞市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积分入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方案》和《东莞市教育局东莞市财政局民办义务教育学位补贴实施办法》三份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有关政策文件(三份政策文件将于近日在“东莞慧教育”微信公众号发布),其中,我市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可继续通过积分入学方式,根据各镇街(园区)提供的积分入学学位数,按照积分,从高分到低分进行录取。各家长可以查阅《东莞市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积分入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方案》了解积分入学的申请条件、积分项目、申办流程和录取规则。近期各镇街(园区)也会陆续通过本镇街(园区)的微信公众号公布积分入学的学位供给情况(包括可积分申请的年级以及提供的积分学位数),请有关家长密切关注各镇街(园区)微信公众号。

  此外,符合我市优待政策的随迁子女也可以按照各优待政策相应的条件和规定向属地教育部门申请公办学位。优待政策分市级优待政策和镇街优待政策,市级优待政策共7项;镇街优待政策由各镇街(园区)结合实际制定,建议各家长密切关注各镇街(园区)招生方案。

图片

  四个方面“优化”

  1、优化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依据居住证入学条件

  为进一步加强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义务教育管理,规范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条件,在去年招生入学政策中明确,在2022年网上报名结束后申请入读我市义务教育学校的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其监护人至少有一方要求是东莞市户籍或持本市有效居住证。今年我市将延续并继续规范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居住证入学的要求。

图片

  父或母在本市实际居住或就业,因特殊情况暂无法提供上述有效证件的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其父或母办理了本市有效居住登记、提供在本市居住或就业证明材料(包括但不限于社保清单、纳税清单或房产证明等)以及签订补办居住证承诺书后,可在招生补录阶段向仍有剩余学位的民办学校申请入读。该类适龄儿童少年也需要在招生平台网上报名,但不能网上填报志愿。家长须在民办学校第二轮补录期间自行向仍有剩余学位的民办学校申请补录。在此,也温馨提醒各有关非户籍学生家长,如小孩明年需要申请我市义务教育学校的,请提前办理好有关证件。

  2、优化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积分入学政策

  东莞市委、市政府一向高度重视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问题,将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想方设法,综合施策,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优化入学政策,逐步提高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切实增强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今年:一是优化积分方式仅用于申请公办学校。我市从2022年秋季起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符合条件的非户籍学生实行全员学位补贴,不再需要通过积分方式获得学位补贴资格,鉴于此,在新修订的《东莞市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积分入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方案》中明确,从2023年秋季起,积分入学仅面向申请公办学校(含属地购买服务)。即从2023年起,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如计划申请公办学校(含属地购买服务),可通过积分入学的方式申请;如计划在民办学校就读领取学位补贴的,直接在入学后向民办学校提出申请即可。同时,今年起优化了积分项目分值,提高“在本市办理居住证年限”和“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年限”分值,其中,“在本市办理居住证年限”分值从每月1分调整到每月1.5分;“在本市缴纳社会保险年限”从每个险种每月0.2分调整为每个险种每月0.3分。该调整经过充分研究,主要考虑是优先解决在莞稳定就业、稳定居住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需求。二是提高民办学位补贴标准。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从2023年秋季起,将义务教育非户籍学生民办学位补贴从分两个档次调整为一个档次,将二档补贴标准提高至一档补贴标准,即学位补贴的标准全部提高至小学每生每学年5000元,初中每生每学年6000元,上述标准均含免费义务教育公用经费补助和免费义务教育教科书补助。该补贴标准适用于起始年级和非起始年级符合条件的非户籍在校生。三是简化民办学位补贴申领流程。由于学位补贴统一为提标为一个档次,且实行非户籍学生全员覆盖,为此从2023年秋季起,非户籍学生不再需要通过积分入学的方式获得学位补贴资格并确定补贴档次。在民办学校就读符合条件的非户籍学生在开学后,直接向就读的民办学校提出学位补贴申请,民办学校收集申请人的申请信息后,呈报教育部门审核,审核符合资格后发放学位补贴。

  3、优化双胞胎同校入学的调剂方式

  去年,在民办学校电脑派位后第一轮补录中,对于均有录取结果的双胞胎调剂原则以派位号为依据,将派位号后的双胞胎一方调剂到派位号前的双胞胎一方录取学校。今年,将该调剂原则优化为“双胞胎在民办志愿和民办志愿顺序一致的情况下,如双胞胎均有录取学校,由招生平台将被靠后志愿录取的双胞胎一方自动调剂到被靠前志愿录取的双胞胎一方的学校”,进一步提高家长的满意度。

  4、积极解决多孩家庭同校入学需求

  随着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宽,多孩家庭小孩同校入学的需求也逐渐增加,为进一步解决该类家庭接送困难,经过前期问卷调查获取的入学需求情况,结合我市今年的学位实际,在平衡各方需求的基础上决定:

  (1)公办学校:由各镇街(园区)结合属地公办教育资源实际,合理制定辖区相同监护人下多孩家庭兄弟姐妹公办学校同校入读的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和调剂办法等,积极解决多孩家庭小孩入学接送困难。

  (2)民办学校:民办学校在满足完“直升学生”和“政府购买服务”学生入学需求后如仍有剩余民办学位,按剩余民办学位50%的比例提供学位优先满足相同监护人下多孩家庭(简称“同一家庭”)兄弟姐妹同校入学需求。民办学校“长幼同校入学”仅限于同一家庭中哥哥姐姐目前在本市义务教育民办学校非毕业班就读或2023年秋季能直升录取到义务教育民办学校就读,其弟弟妹妹今年需要申请小学一年级或初中一年级。如“同校入学”提供的学位计划数超过申请人数,全部予以录取,剩余的学位计划数增加至“电脑派位”计划数。如提供学位计划数少于申请人数,由民办学校通过电脑派位方式确定录取名单。没被录取的学生可继续填报“电脑派位”志愿随机录取。

  热点问答

  Q1

  今年的招生流程和日程安排:

图片

  以上是今年招生流程和初步日程安排,请各家长紧记每个环节时间点,做好入学报名安排。后续可能根据实际进展情况微调,如有微调将及时在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号“东莞慧教育”上公布。

  Q2

  关于入学年龄和延缓入学问题:今年小学一年级的入学年龄截止时间是到什么时候?

  今年申请入读小学一年级的适龄儿童必须年满6周岁(即2017年8月31日及以前出生);申请入读小学非起始年级的,必须符合相对应的入学政策年龄;申请入读初中一年级的,必须是小学应届毕业生。本市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因身体状况确需延缓入学的,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向户籍地教育部门提出申请。

  Q3

  关于志愿填报问题:父母是东莞户籍,小孩是非东莞户籍,是按照户籍学生填报志愿还是非东莞户籍填报志愿?可以填报多少个志愿呢?

  志愿填报是以学生户籍类型为基础,不同户籍类型的学生可以填报的志愿有所不同。

图片

  以上志愿类型并不是所有都必须填报,如学生符合多个类型的,可结合实际选择一类或多类填报志愿,若有多个志愿被录取,只能选择其中一个注册。不同类型的志愿有不同的录取规则,家长必须在充分了解各类别的录取规则后,合理填报志愿。其中:

  (1)户籍地公办学校:由户籍地教育部门统筹安排学位。请家长认真阅读户籍地中小学招生入学方案;

  (2)符合优待政策学位:由属地教育部门按相应的优待政策统筹安排学位。请家长认真阅读属地中小学招生入学方案;

  (3)积分入学:按照积分入学方案进行录取,请家长认真阅读《东莞市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积分入读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实施方案》;

  (4)民办学校:由市教育局统一电脑派位录取。请家长认真阅读民办学校招生简章,全面了解民办学校办学条件、办学特色、收费标准、走读住宿安排、校车接送等情况,再合理填报志愿。

  Q4

  本市户籍学生能申请跨镇街入学吗?

  《义务教育法》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在户籍所在地学校就近入学”。目前,我市各镇街(园区)能保障户籍学生在户籍地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但在实际执行中,有部分本市户籍学生因家庭居住、家长工作等原因,需要申请跨镇街入学。由于目前各园区、镇(街道)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位资源和入学需求情况不一,一般来讲,社会经济越发达的镇街,本镇户籍生增长越快,越难以满足本市户籍跨镇街入读需求。为此,我市结合“二级办学”教育管理体制,由各镇街(园区)教育主管部门结合学位实际情况,自行制定相应的申请条件、办理流程和录取办法(市属学校由市教育局制定入学办法)。有需要的家长可以向相应的教育管理中心详细了解,如申请人所在镇街暂无法解决本市户籍学生跨镇街入学需求,申请人可考虑将户籍迁入所在镇街,或选择属地民办学校就读。

  Q5

  今年非户籍适龄儿童积分入学的工作安排是怎样的?

  为进一步提高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我市从2022年秋季起对民办义务教育学校符合条件的非户籍学生实行全员学位补贴;今年秋季学期起,我市民办义务教育学位补贴又提高补贴标准,全部实行一档,不再需要通过积分方式获得学位补贴资格或确定学位补贴档次。因此,今年的非户籍适龄儿童积分入学只适用于申请入读公办学校(含属地购买服务),申领全市统一的民办学位补贴不再需要通过积分方式排名录取。今年非户籍适龄儿童少年积分入学的工作日程安排初定如下:

图片

  各镇街(园区)的积分入学工作安排(包括可申请积分的年级、积分学位数、录取规则等)将陆续由属地教育部门在网上报名前公布,请有需要的家长密切留意以下公布渠道信息。

图片

  各镇街(园区)招生信息发布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Q6

  根据刚才的介绍,从今年起公、民办推行长幼同校入学的政策,请问是否所有的学生都能申请呢?非起始年级插班可以申请吗?

  长幼同校入学是我们今年政策修订的一个重点内容。今年4月,我市面向幼儿园大班和六年级毕业班的学生开展问卷调查,了解长幼同校入学的需求情况。根据调查数据发现,每所学校的长幼同校入学申请人数不同,其中部分民办学校在满足完直升入学学生后,剩余招生计划少于长幼同校入学的需求,如全部用于解决长幼同校入学,将抹杀其他类型学生电脑派位的机会。为平衡各方需求,结合学位实际情况,经多方研究,计划将民办学校满足直升需求和政府购买服务后剩余招生计划的50%学位数用于解决长幼同校入学,如果长幼同校入学需求少于指标数,全部予以录取,剩余的指标将顺延增加到电脑派位指标;如长幼同校入学需求超过指标数,由民办学校提前抽签确定。抽中的学生不可以参加电脑派位,抽签不到的学生可继续参与电脑派位。在公办学校方面,刚才也提到每所公办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入学需求不一样,为此由各镇街(园区)自行制定具体的条件和方式。但需要强调的是,长幼同校入学政策是为了解决家长接送的客观困难,不是给予择校,所以在学位调剂时,各镇街(园区)会尽最大努力积极解决同校问题,但不一定能满足每个家长指定的需求。请各位家长理解和支持。另外,对非起始年级长幼同校入学问题,由于每个镇街(园区)、民办学校的申请需求和学位资源不同,市暂时没有统一规定,按照管理权限由属地教育部门或民办学校制定,有需要的家长可以联系相应的教育部门或民办学校。

  Q7

  有哪些渠道可以全面、权威地了解到招生政策?如发现违规招生行为如何举报?

  为方便广大家长及时、快捷、全面掌握招生权威信息,我市从2021年起在“东莞慧教育”微信公众号、“东莞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号自定义菜单中设立了“招考通”资讯专栏,“招考通”整合了招生政策、招生简章、日程安排、咨询电话等,2023年有关招生信息也正在陆续更新中。

  当前,小红书、抖音等各种平台上,升学自媒体、教培机构、教育咨询公司、个人等纷纷发布一些中小学招生入学信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还掺杂很多假信息,在这里请广大家长朋友以教育部门发布权威信息为准,以免误听误信影响孩子上学。

  今年,我市义务教育招生网上报名在5月16日正式开始,全市所有适龄儿童只能通过“东莞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统一招生平台”报名和录取,任何提前招生、私下招生、掐尖招生,开学后将无法建立正规学籍,直接影响学生后期的升学。此外,每年招生季,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或机构利用家长焦虑情绪,声称可以缴纳一定的费用协助安排学位,这是典型的骗局。请各位家长务必提高警惕,务必按照正规的报名程序报名入学,共同抵制违规违纪招生诈骗行为,共同营造更良好的教育生态。

  我们欢迎和邀请广大公众对我市招生工作进行监督,如发现有任何学校有违规招生行为的,或遇到有招生诈骗活动的,请尽量掌握和保留确凿证据,拨打市教育局招生违规违纪防诈热线0769-23126361举报,非上班时间也可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个别若已造成损失,请马上拨打110报警,尽最大努力挽回损失。各镇街也均已公布举报电话和邮箱。

  Q8

  今年,市教育局在招生宣传方面有什么计划和安排吗?

  以人民群众为中心,为群众提供有速度、有温度的招考服务一直是市教育局努力方向之一。今年,我们在优化升级“招考通”服务的基础上,结合群众的意见建议,谋划了今年义务教育招生系列宣传。今天面向媒体的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微发布,以及刚刚推出的视频《东莞2023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政策“十问十答”》,就是今年以义务教育招生为主题的首轮宣传,让家长总体知悉、简要了解今年招生入学的总体政策、基本流程和要求。下来,市教育局会陆续推出系列招生宣传,请家长知悉并查看,以便更好地做好孩子入学安排:

  (1)在网上报名前,推出“网上报名模拟演示”视频和“东莞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申请指南”H5,申请指南H5可以根据学生户籍、申请年级,查询相应的报名条件、入学办法、日程安排、报名流程等,针对性,实用性更强。

  (2)在志愿填报前,计划召开志愿填报指导会并全程直播,指导家长根据不同户籍类型、不同入学需求填报志愿;

  (3)在民办学校电脑派位前,发布“民办学校电脑派位随机录取流程”视频,同时民办学校电脑派位全程直播,现场公布录取结果。

  在招生期间,我们也会根据不同招生阶段推出一图读懂、政策热点解读等推文,对人才子女入学谋划开展针对性宣传,请各位家长密切关注“东莞慧教育”“东莞市教育局”微信公众号有关发布。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关注东莞本地宝公众号,在对话框中发送【入学】即可查询2023东莞入学政策、入学流程、各镇街招生政策和学区划分等信息!

手机访问 东莞本地宝首页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