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湖桥遗址:七八千年前数卦系统已存在?(图)(2)――中新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东北的稻子是旱稻吗还是旱稻 跨湖桥遗址:七八千年前数卦系统已存在?(图)(2)――中新网

跨湖桥遗址:七八千年前数卦系统已存在?(图)(2)――中新网

2024-07-15 21:2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栽培稻――

  旱稻比水稻的可能性更大?

  从世界范围看,农业起源有三大中心,其中之一,就是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粟、稻起源区,这里是中华文明的诞生地。而随着跨湖桥遗址、上山遗址的发现,长江下游在稻作农业起源中的地位,重新受到重视。很多学者认为,跨湖桥遗址发现的稻谷遗存,就是水稻。

  以民族考古学视角进行跨湖桥文化研究的学者张崇根提出了不同观点。他认为,无论是考古发掘报告《跨湖桥》,还是多数学者的研究成果,都肯定距今七八千年前的跨湖桥人已经有了栽培稻。根据测定,当时栽培稻与野生稻的比例是40%与60%。要讨论的是,当时人的耕作方式是水田稻还是旱地稻作,即跨湖桥人栽培的是水稻还是旱稻?他倾向于后者。

  张崇根认为,从跨湖桥人的生计模式可以推测他们栽培旱稻。“据发掘报告可知,采集橡子等坚果是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此外还有菱角等。由此可知,跨湖桥人的生计模式不仅无法与后来以稻米为主食的良渚文化居民相比,也比不上马家浜文化中期以后的居民,可作为跨湖桥人栽培旱稻的旁证。”

  他从栽培稻与野生稻的比例推测,跨湖桥人没有开辟专门的水田来进行稻谷栽培。因为水稻种植要求精细的管理模式,不可能出现大片野生稻。他说,跨湖桥人的农具只有一种“骨耜”,与云南景颇族的“申边”(把牛肩胛骨安上一个竹、木的直柄,做成铲子)、北美印第安人的“骨锄”类似,都是用来平整土地的,而不是直接用来翻耕田土。从使用的简单工具说明,跨湖桥人只能种旱稻,不是水稻。

  这一观点受到了蒋乐平的质疑。蒋乐平认为,“采集橡子等坚果是跨湖桥人的主要食物来源”一说,没有提供足够的依据,“旱稻说”还有待商榷。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