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音机发展史话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世界第一台留声机图片 录音机发展史话

录音机发展史话

2024-04-18 23: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所谓录音机,就是把声音记录下来以便重放的机器,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但是,提到录音机的发展历程,可能就。现在,我们就来简要梳理一下录音机的发展历史,大家也可以在这里看到这种当初庞大而笨重的机器是如何一步步走进和融入我们的生活的。

最初的创意——留声机

      最早期的录音机叫做留声机,诞生于1877年,是誉满全球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制造的。他注意到了电话传话器里的膜板随着说话声会引起震动的现象,并拿短针作了试验,从中得到很大的启发,于是,他开始研声音重发的问题。1877年8月15日,爱迪生让助手克瑞西按图样制出一台由大圆筒、曲柄、受话机和膜板组成的怪机器。他指着这台怪机器对助手说:“这是一台会说话的机器”。随后,他取出一张录音机锡箔,卷在刻有螺旋槽纹的金属圆筒上,让针的一头轻擦着锡箔转动,另一头和受话机连接,接着摇动曲柄,对着受话机唱起了“玛丽有只小羊羔……”,唱完后,他把针又放回原处,轻悠悠地再摇动曲柄,接着,机器不紧不慢、一圈又一圈地转动着,放出了“玛丽有只小羊羔……”,与刚才爱迪生唱的一模一样。这台“会说话的机器”一诞生,就轰动了全世界。外界舆论认为它是19世纪最引人振奋的三大发明之一。10年后,爱迪生又对它进行了改进,留声机才广为普及。虽然留声机实现了录音的功能,但是它主要是用机械原理实现声音的再现,录制的声音音量低,以至录音时必须要对着喇叭大声地喊话。即便如此,留声机也称得上是一项重大的历史突破。

从机械到电磁

      为了改进这种录音方式,一位叫做包尔森的丹麦科学家开始尝试用磁性储存声音。他用钢丝做实验发现,在磁力的作用下钢丝会变成磁铁,磁力消失后,在磁场中的钢丝仍然会保有磁性,这种保留下来的磁性,叫做剩磁,这项发现也叫做剩磁原理。于是,他以钢琴线制造了一部“录话机”——也就是早期的磁性录音机——并于1898年获得专利。后来,德国*****还通过丹麦买了几部录话机用在船舰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用来记录摩尔斯电码。但是,这种磁性录音要用质量很高的钢丝和钢带,而且笨重不便,大大影响了它的普及。

钢丝录音机

       在录音机广泛普及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是美国的无线电爱好者马文·卡姆拉斯。他在研究录音信号受损的问题时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钢丝表层的磁性总是一样的,如果能在钢丝的表层均匀地录下声音,不就可以得到均匀的声音信号了吗?于是,马文的改进主要在于在录音过程中利用空气间隙代替金属指针,避免了磁信号的破坏。就这样,钢丝录音机登上了历史舞台。

磁带的诞生

       录音机的真正流行和实际应用还是1935年德国科学家老耶玛发明了代替钢丝的磁带以后。这种磁带是以纸带和塑料带作为带基,并在上面涂了一种叫四氧化三铁的铁性粉末,然后用化学胶体粘在一起。这种磁带不但重量非常轻,而且有韧性,便于剪切。除此之外,纸带价格便宜,携带方便,被人们普遍认同和接受。德国通用电气公司率先制成了磁带录音机,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广播电台已经开始大量运用磁带录音机,播出重要军事将领的录音。后来,马文也不甘落后,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他发现了一种磁性颗粒,这种颗粒就是氧化铁粉。他把这种粉末混入亮漆或凡立水中,再涂在纸带和纸盘上,当涂料未干时,就将它放入磁场,在磁场的作用下,所有的颗粒都会按一定的方向排列起来。这就成了现代磁带的雏形。1951年和1953年,中国上海钟声电工社先后制成了中国第一台钢丝录音机和磁带录音机。1963年,荷兰飞利浦公司发明了盒式磁带,从此盒式磁带录音机很快在家庭中得到普及。

匣式录音机的出现

       二战结束后,1949年,美国的录音机Magnecord公司开发出一种双轨式的立体声录音机。所谓双轨就是有左右声道的,所以它可以录两种不同的讯号。  这台录音机的出现比第一张商用的立体声唱片足足早了近十年。有了立体声录音机之后,1952年纽约的WQXR电台开始立体声的FM广播,1954年发行了第一卷商业性的立体声录音带,音响世界正式进入立体声时代,并间接推动了立体声唱片的发展。从这时开始,磁带录音机进入战国时代。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克里夫兰一位发明家George Eash把一个五寸的盘带装到塑料盒中,再加上一些压轮与导杆,使它很容易就能使用,即使在颠簸的汽车中也能不受影响,这项发明就是我们所说的“匣式录音带”。1963年,Earl Muntz进一步改良了Eash的设计,大量用于汽车、轮船之上。

卡式录音机潮流

       1964年,Philips北美分公司Norelco推出了一款“携带录音机”,它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卡式录音机。在1965年Ray Dolby博士发明了杂音抑制系统,大大促进了卡式录音机的发展。1966年Norelco推出了家庭用的卡式录音座,Ampex随即推出商业用卡式音乐带,日本的SONY、kenwood等厂商也纷纷加入,于是卡式录音机迅速发展成了一股势不可挡的潮流。此后,卡式录音机的发展就围绕在磁头的精密度与材质变化、录音带磁化物的改善,以及杂音抑制技术等方向打转了。卡式录音机的动态与频宽都很令人满意,如果欣赏最高级的卡式录音带,几乎有LP唱片的感受。

录音机在今天

       随着新技术、新电路不断涌现,新品种的录音机也层出不穷。录音机正向高性能、多功能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近年来,随着数字电子技术的发展和集成电路技术的进步,诸如数字调谐系统、自动偏磁均衡等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录音机的性能和功能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它也开始以各种各样的姿态融入在我们的生活中,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精彩。

编辑:肖尧  / 审核:卫卓琳  / 发布者:董婷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