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港:“十四五”末跻身世界前十大集装箱港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世界前十航运公司官网 厦门港:“十四五”末跻身世界前十大集装箱港口

厦门港:“十四五”末跻身世界前十大集装箱港口

2024-07-16 16:4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21年,以智慧港口建设项目频繁亮相的厦门港,同时也在内外贸航线兼修;借助“丝路海运”品牌积极发展海铁联运,加速拓展腹地货源,目标直指 “世界前十”集装箱港口

厦门港:“十四五”末跻身

世界前十大集装箱港口

  4月12日,“马士基埃因霍温”轮靠泊厦门海润码头,经过紧张作业,逾9000TEU的空箱顺利卸载。接下来一周,厦门港又迎来承载逾1.1万TEU空箱的“马士基艾塞克斯”和“马士基哥德”轮。前后三个航次近2万TEU空箱陆续抵厦。

  如今已身居全球第14、全国第7大集装箱港口的厦门港,其“十四五”规划目标是力争“十四五”末跻身世界前十;到2035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2000万TEU。

  “‘十四五’期间,厦门港将积极服务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相关工作将多点发力,其中包括:积极构建与中欧班列无缝衔接的海陆大通道;织密内贸航线网络,拓展内陆‘无水港’;发展水水中转、海铁联运、多式联运。”厦门港口管理局局长吴顺彬表示。

  规划目标:2035年突破2000万TEU

  近日,福建省政府印发《福建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2020—2035年)》(《规划》)。根据《规划》,到2025年,福建全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将达6.8亿吨,建成4个亿吨级大港——厦门港、福州港、湄洲湾港和泉州港,形成以福州港、厦门港为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其他为地区性重要港口,分工合作、协调发展的分层次发展格局。具体到厦门港,《规划》明确,到2035年厦门港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000万TEU。

  《规划》指出:“厦门港应积极推进港口资源整合与结构调整,促进临港产业发展,拓展现代航运服务业,发展邮轮和旅游客运,加快建设厦门国际航运中心,突出国际化发展方向,逐步发展成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设施先进、安全绿色的现代化港口,引领全省港口全面参与区域港口竞争。”

  相关数据显示,2月份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达81.4万TEU,同比增长26.7%;前2月集装箱吞吐量达182.4万TEU,同比增长16.6%。一季度,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完成集装箱吞吐量213.53万TEU,同比增长13%,继续巩固了厦门港全球集装箱大港的地位。

  据吴顺彬介绍,2021年厦门港全年生产目标是:完成集装箱吞吐量1180万TEU,同比增长3.5%,力争完成1200万TEU,同比增长5.2%;货物吞吐量力争完成2.15亿吨,同比增长3.9%。

  内外贸航线兼修,海陆腹地双向拓展

  《规划》明确,厦门港包括环厦门湾的东渡、海沧、翔安、招银、后石、石码及环东山湾的古雷、东山、诏安9个港区,将重点发展内外贸集装箱运输、原油运输、邮轮运输及对台滚装运输等业务。

  截至2020年底,厦门港集装箱班轮航线达157条,其中外贸航线111条,通达55个国家和地区的149个港口。马士基、地中海航运、达飞轮船、中远海运集运等全球前二十的班轮公司均在厦门港设立分公司或代表机构,并开通至世界各主要港口的集装箱班轮航线。

  此外,厦门港不断推进国际中转业务,常规性路径国际中转量增幅显著;马士基、地中海航运、以星轮船、达飞轮船、海丰国际等班轮公司在厦门港的国际中转业务提升较为显著。2020年,厦门港完成水水中转393.85万TEU,同比增长3.45%,其中国际中转111.02万TEU,增长27.33%。

  在厦门港157条班轮航线中,内贸航线占近1/3。相关数据显示,一季度,厦门港内贸货物吞吐量达180.27万吨,同比增长121.19%。2013年,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的成立为内贸业务发展打开空间。如今,厦门港的内贸航线已经贯通中国南北、辐射海西各港,并获得中谷物流等内贸航运企业的支持,将其作为内贸枢纽港。近两年,中谷物流在厦门港的集装箱吞吐量均超过200万TEU。2020年12月,随着中谷海运“江信5”轮首航潮州港,厦门—潮州首条内贸集装箱班轮航线正式开通。打造一条厦门港与潮州港物流新通道,既能增强厦门集装箱枢纽港的辐射能力,也将推动潮州港建设成为粤东地区集装箱区域性中心。

  发展海铁联运,打响“丝路海运”品牌

  3月19日,“南昌—厦门—胡志明丝路班列”开通,该首发班列满载着植脂末、胶带、器械、联合收割机履带等货物,从南昌向塘站出发,两天内抵达厦门港,班列上的货物在海天码头通过海丰国际新开通的CVS2航线前往越南胡志明港,全程最快仅需7天。该班列的开通是厦门港携手中铁集和班轮公司在江西海铁联运服务的又一次升级,将同港、同价、同效的“三同政策”和“铁路箱下水”政策落到实处,对于提高货物运输时效、促进陆海内外联动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标志着“丝路海运”加速拓展腹地货源再上新台阶。

  3月29日,由厦门集装箱码头集团与海丰物流集团联合成立的厦门泛海联国际综合物流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该企业将把握新发展格局下“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丝路海运”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诸多机遇,依托双方的资源和优势,助力物流业进一步转型升级,助推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据悉,福建省于2018年率先推出“丝路海运”品牌,充分发挥区位、港口和体制机制创新优势。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实践,“丝路海运”命名航线达到70条,覆盖“一带一路”沿线主要港口;“丝路海运”服务标准体系涵盖航线、中转、场站、海铁联运等领域,并在持续完善。2020年,厦门港累计完成海铁联运5.15万TEU,同比增长40.46%。

  建设智慧港口,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提升港口综合服务能力,推动厦门港加快建成‘安全便捷、智慧绿色、经济高效、支撑有力、世界先进’的世界一流港口”也是厦门港“十四五”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

  2020年,厦门港水运工程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10亿元,达成年度计划的114%。福建省重点项目海沧航道扩建四期工程提前两个月建成,通航保证率100%,全年靠泊20万吨级以上集装箱船舶344艘次,同比增长22.86%。

  根据上海航运交易所发布的《全球主要港口班轮准班率指数》,2020年,厦门港班期综合服务水平排名基本稳定在12~18名之间。但2021年一季度,由于缺箱严重、码头拥堵、新冠肺炎疫情严峻、国外大规模罢工及苏伊士运河堵塞等因素造成班轮准班率普遍表现不佳,港口班期综合服务水平也均出现明显下降(见表),其中也包括厦门港。

  而要提高港口综合服务能力,智慧港口建设势在必行。2020年,厦门港远海码头落地全国首个、全球领先的5G全场景应用智慧港口项目;海润码头启动全智能化升级改造;全国首创港口收费无纸化结算平台,全港实施集装箱货物提货单和设备交接单电子化,作业单证全面进入无纸化时代。

  3月,海润码头全智能化改造工程联调联试首批设备成功运行,通过改造海润码头将成为一个年装卸规模150万TEU、可靠泊15万吨级集装箱船舶的全智能码头,预计到年底整体改造完成并投入试运行。届时,有望减少整个码头前沿的作业人员50%以上,后方堆场人员2/3以上,码头整体效率提升10%左右。

  4月,继港口收费无纸化结算平台之后,厦门港又一全国首创的智慧港口建设项目——引航船舶信息可视化平台正式启动。该平台具备实时查看船舶动态定位、码头作业动态、船舶手续进度、引航作业进度、拖轮作业进度、动态信息推送等功能,将大幅提高船舶作业效率。据测算,该平台每年可节省因船期延误、码头占用、二次拖轮等原因产生的费用约1亿元,社会经济效益显著。

  “2021年,新冠疫情仍在全球肆虐、宏观经济挑战仍将长期存在,我们要坚定信念、锚定目标,力争‘十四五’末实现厦门港集装箱排名进入世界前十。以港口为基点,向物流链延伸拓展业务,做强海向腹地、畅通陆向腹地;聚焦新基建,大力推进数字港口、绿色港口建设,”厦门港务集团在新年致辞中如是说。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