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立后破和不破不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不破不立的意思和造句子 先立后破和不破不立

先立后破和不破不立

2023-04-13 09:0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昨天在人民日报锐评里面看到了一个非常好的观点:不立不破,坚持先立后破。 我们常说不破不立,意思就是若不打破传统的束缚,就很难开拓新的局面。打破束缚是前提,但是呢,我们不能光想着打破束缚,在打破束缚之前我们是否有提前全面性的考虑破之后的“立”,是否真的比破之前更好呢? 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遇到一些问题,我们总会遇到一些看不惯或者觉得不合适的事情,当我们提出这些问题,需要别人整改的时候,别人有时候会很难接受,甚至会抵触,这是为什么呢? 其实,别人反感的并不一定是你所持的反对意见,也有可能别人也知道这个问题,但是暂时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而已。如果仅仅是戳一下别人的痛处,而没有站在对方的立场帮忙解决问题,那么就等于空谈。 在毛选《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的章节里面,教员告诉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有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我们的任务是过河,但是没有桥或没有船就不能过。不能解决桥的问题,过河就是依据空话。不解决方法的问题,任务只是瞎说一顿。 然后我也在网上查询了一下“先立后破”这个词,里面是这样描述:在职场上有一种很鲜明的人格,就是只会提意见和做批判,能把问题分析的头头是道,但就是说不出问题解决方法的人。事物存在本身就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正确的,一种是错误的,我们在研究问题的时候,就对应了两种结论: 一是当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的时候当下拥有的就是最好的。 二是依据问题有了更好的处理方法而使自身变得更好。 由此可见,“先立后破”的出现就是为了减少这种现象的发生,你可以提出问题,可以做反对表否认,但必须要有结论,要有逻辑、有条理的概括讲明事因,有问题就要有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不是说出问题就撒手不管无处遁寻,这便是“先立后破”的精髓所在。 其实不破不立先立后破其实本没有区别,都是希望新的局面好过旧的局面,大家都比较容易接受先立后破,就像你有合适的理由拆我的房子,但是你得先给出我认同并接受的条件。做和任何决定之前,我们不可能不深思熟虑,不顾及后果的先胡乱作为一番(只负责拆,不考虑善后)。如果做任何事情都一刀切,只管结果,不管效果和后果,那就是惰性的思想,这里面还可以引申战略和战术的关系,这里暂时不多讲。

我们常说表面现象只能解决表面问题,如果不能深刻理解某个任务的内在含义是什么,只管结果,不管效果,不顾后果,那么就如同饮鸩止渴,表面上解决了口渴,但是副作用巨大,有可能毒死自己。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