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寺院拜佛,如何正确地向佛菩萨“许愿”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上香拜菩萨怎么拜 去寺院拜佛,如何正确地向佛菩萨“许愿”

去寺院拜佛,如何正确地向佛菩萨“许愿”

2024-05-17 07: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佛教经典里

也没有许愿、还愿这两个词的

许愿

是把自己的愿望寄托于佛菩萨

大凡遇到力所不能及的事情时

很多人都会去佛菩萨面前许下愿望

想要靠冥冥之中的神秘力量

来帮助自己实现愿望

因此常常会有人

到寺院里向佛菩萨

求财运、求姻缘、求事业等等

并许诺一旦愿望成真了

就送一面“有求必应”的锦旗

还要修庙、造像来报答佛菩萨

如果愿望没有得到满足

就说佛菩萨不灵验

这样拜佛、拜菩萨

就好像是带着礼物去求人办事

跟佛菩萨谈条件

这是以世俗心态来揣度佛菩萨

把佛菩萨当成生意伙伴了

佛菩萨都是慈悲的

怜悯众生

慈悲一切有情

发愿帮助和教导我们

又岂会如此狭隘呢

许愿是把希望寄托于外力保佑

把自己的愿望

让佛菩萨来帮你实现

想要得到什么

而发愿则是主动发诸自心的志向

明白自己要去做什么

并且在这个愿力的引导下去实践

是策发自己内心的力量

只有靠自己的努力

我们才会得到相应的结果

信佛、学佛的人都要有自己的愿心

就连圆满觉悟的佛菩萨

也会发下普度众生的广大愿心

如普贤菩萨十大行愿

地藏菩萨发愿要度尽一切众生

“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发愿就像种子一样

依愿而行

从因上努力

最终才能成长为参天大树

求人不如求己

有一个故事

说的是宋朝时的佛印禅师

与大学士苏东坡在郊外散步

看到路边有一座小庙

庙里供奉着观世音菩萨

佛印立刻向前合掌礼拜

苏轼看到菩萨手中握着一串念珠

好像正聚精会神地念着佛号

于是就突发奇想地问:

“观世音菩萨是我们祈求的对象

但好象也在合掌念佛

他在向谁祈求呢”

佛印禅师答:

“观世音菩萨是在念自己的名号

向自己祈求

求人不如求己”

言下之意是

念观音、求观音

不如自己做个观世音

与其天天去念佛、拜佛、求佛

还不如自己去努力修行

自己去度自己

因此

愿不是许给佛菩萨去帮忙实现的

佛菩萨也不需要我们的酬谢

愿是自己的心、理想、目标

佛教讲因果

种善因的善果

种恶因得恶果

每一个人的际遇

都是由于自己的造作

别人无法代替自己去努力

学佛修行其实就是不断完善自己

自修自悟,自食其力

求人求佛不如求己

靠自己的努力修行

才能最终实现愿望

最好的“还愿”

我们向佛菩萨礼拜的时候

不是为了向佛菩萨许愿

求佛菩萨帮自己达成心愿

更多的是一种尊敬

是对觉者

对慈悲精神的一种虔诚和恭敬

佛是觉者

是比我们先开悟的前辈

拜佛是对佛的尊敬

菩萨慈悲

发愿“自度度他”、“自觉觉他”

于有情众生有慈悲之心

拜菩萨是对菩萨的尊敬

这发自内心的尊敬

尊敬他们觉悟圆满的人格

自利利他的慈悲和精神

才是拜佛、拜菩萨的本意

以恭敬之心

礼拜诸佛菩萨

从而升起我们的清净心

然后把这种恭敬和虔诚

变成向佛菩萨学习的愿心

发愿依教奉行

不忘佛菩萨的教诲

依照其所说的去修行、实践

学习佛菩萨的

慈悲心、智慧心、喜舍心

这才是最好的还愿

对佛菩萨

最好的恭敬、供养和感谢

佛菩萨不是万能的神灵

而是指示觉悟之道的智者

无法帮我们获得无因之果

也不需要我们的感谢和表示

若要许愿

当放弃自私自利、损人利己的念头

发利益社会、利益众生之大愿

然后在愿力的引导下去实践

依教奉行

才是佛菩萨最欢喜的事

编辑 | 千江

图片 | 浩子、网络

责编 | 明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