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支眉笔画眉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上海变化图片简笔画 用支眉笔画眉毛

用支眉笔画眉毛

2024-07-14 10: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文/叶世荪

清代小说《野叟曝言》中多次出现“迷花眼笑”一词,譬如25回:“那太监喜得迷花眼笑”;61回:“玉奴也是迷花眼笑,陪着奚囊碔头叩谢”。例中的这个“迷”,应该是“眉”字,词语原形是“眉花眼笑”。《明清吴方言词典》:“眉花眼笑”又作“迷花眼笑”,而《辞源》和《汉语大词典》都只列有上述词语原形,即“眉花眼笑”。

上海人在很多场合都把“眉”读成mí音:眉毛、皱眉头、火烧眉毛、贼眉贼眼,包括这个“眉花眼笑”,还有上海话表示看人脸色、观察情势所说的“会识眉头眼脑”中的“眉”字;如果按照普通话念méi,反而会让人感到拗口,读出尴尬来。“迷花眼笑”的“迷”只是一个借音字。

其实古人也有用借音字让“眉”读作mí的情况,用得较多的是麋鹿的“麋”字。战国时的《荀子·非相》里说:“伊尹之状,黑而短,面无须麋”,形容商代宰相伊尹短小黝黑,少见胡须眉毛;汉代《史记·赵世家》中描写健勇的君王形象:“赤黑,龙面而鸟噣,鬓麋髭髯,大膺大胸”,其中“鬓麋髭髯”指鬓眉相连、胡须络腮;明代传奇《金莲记》中写道:“猨肠欲断,麋首堪欢”,其中“麋首”也作“麋寿”,就是“眉寿”,喻指长寿之人。

宋代欧阳修曾就碑铭上出现以“麋”代“眉”的现象做出这样的解释:“余家集录三代古器铭有云眉寿者,皆为麋;盖古字简少通用”。然而,不同于那些因创制较晚而假借他字的词,“眉”字早在商代的甲骨文中就已多见,其构形均为一只眼睛(目)上方增以笔画。就字形的繁简来看,“眉”字也明显比“麋”字少笔画、易辨认;至于两字的通用,肯定是单向的,仅有“麋”代“眉”,绝无“眉”作“麋”的。相比之下,借“迷”代音似乎更合理一些。当然,古时候没有直接记录声音的技术,考证古汉语的读音及其变化是一个特别困难、十分专业的课题,笔者在此也仅是推测。

一个看来简洁明了的“眉”字,要辛辛苦苦假借另一个字来注音,说明该字从来就有多种读法。至今上海话中的“眉”字也有读成méi音的,尤其是一些书面语或新名词,譬如:眉批、眉笔、画眉鸟、峨眉山、眉目清秀、举案齐眉、巾帼不让须眉等等。越剧《红楼梦》中那句脍炙人口的唱词:“眼梢眉角藏秀气”其中的“眉”也须读作méi,而不是mí。这种主要靠语言习惯分别运用的两读或多读的方言字词,有时确实会给人带来困惑,譬如本文的题目:“用支眉(méi)笔画眉(mí)毛”。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