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潭印月为什么可以看到33个月亮?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潭映月景观分析报告 三潭印月为什么可以看到33个月亮?

三潭印月为什么可以看到33个月亮?

2024-06-06 12: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三潭印月

康熙御题“三潭印月”碑刻

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由小瀛洲岛和西南侧湖面上的三座石塔组成,湖中有湖,岛中有岛。这里是湖上赏月的极佳去处。月光下,通过塔上的各个圆孔,可以看到许多个倒映在水面上的月晕,形成一幅众月交辉的美妙画面。这就是“印月”的由来。

三潭印月,打一个字,猜猜是什么?

谜底是“心”——笔画就像三个点围绕着弯弯的月亮。

又逢中秋佳节,要说西湖边哪里赏月经典又有心,三潭印月必须拥有姓名,它被誉为“西湖第一胜境”。

俯瞰三潭印月

三潭印月,泛舟西湖

三潭印月石塔

除了景点名字自带“月亮”,这两年,它还因33艘“月亮船”重现湖上浪漫,频频在社交平台刷屏出圈。

昨晚,33艘月亮船泛舟西湖,共赏中秋之际的圆月

即便是这样,在很多人的印象中,三潭印月始终是有点老派的。久而久之,这里就成了一处特别的秘境——知名度很高,几乎每个杭州人都知道它,真正上过岛的却不算多。

昨晚的三潭印月

那么,这个中秋节,就跟着我们,认真地逛一逛这个西湖上面积最大的岛屿。

小瀛洲岛上

千年前曾有个水心寺

三潭印月,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个是西湖三岛中的小瀛洲岛,也叫三潭印月岛;一个是它西南侧的三座呈等边三角形的石塔。

如果从空中俯瞰,小瀛洲全岛呈一个巨大的“田”字形,苍翠的堤埂环绕一周,再加上纵横两条堤坝,湖中有湖,岛中有岛。

小瀛洲岛的前身,有一种说法,在五代宋初时期,这里曾建过一座规模不小的寺庙,名叫“湖心寺”,又称“水心寺”。由僧人绍岩主持建造,始于后晋天福年间(936-944年)。到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改名为“水心保宁寺”。

当时的杭州佛学盛行,古刹林立,在西湖环岸兴建了不少塔院寺庙,所以连湖中岛屿上都建了寺。

岛中堤埂苍翠

北宋词人秦观,1094年本来要到杭州当通判,在赴任途中又被贬处州(今浙江丽水),但他曾写过一首《送僧归保宁寺》,提到了保宁寺的绝佳地理位置,“西湖环岸皆招提(招提,寺院别称),楼阁晦明如卧披。保宁复在最佳处,水光四合无端倪。车尘不来马足断,时有海月相因依。”车进不来,马到不了,满眼都是水光潋滟,是湖山赏月胜地。

不过,也有学者认为,水心保宁寺准确位置其实是在清波门外聚景园一带。

我心相印亭

浪漫打卡地

现在的三潭印月岛上,仍保留着不少与佛家相关的亭子。

比如字很难认的“卍字亭”,与一般的亭子不同,里面建了奇怪的“卍”字走廊。很多人不知道怎么读的这个“卍”(wàn)字,实际上是个佛家象征吉祥福瑞的字符,也叫佛祖心印。亭内四面都做了入口,分别挂了四个匾:春和、夏凉、秋爽、冬净,祈福四季。

卍字亭

还有一座亭子,叫开网亭,名字取自“网开一面”的意思。是一个三角亭,两面为屏向东北方敞开,和西湖本身以西北、东南两面山为屏,向东北江河敞开是一样的。

开网亭

从左至右:开网亭、九狮石、先贤祠、亭亭亭

亭亭亭

南舒亭

御碑亭,康熙御题“三潭印月”碑刻

最出名的一个亭子,位于小瀛洲岛南端,沿着中轴线走到底,就到了。名字很诗情画意,叫我心相印亭,它正对着湖面上的三座石塔,是整个岛上最美的地方,也是最佳观景位。

透过我心相印亭的洞门和洞窗,刚好可以看到三潭印月三座石塔

我心相印,原本是佛教禅语:“不须言,彼此意会。”但很多人更习惯把它理解为情侣间的一种心心相印,往往只有“两心相印”,才会有不必言说的彼此会意。

2000年9月,来杭州开演唱会的张国荣,曾乘坐西湖游船登上三潭印月漫步,就在我心相印亭留下了一张自己的背影照片,成为了很多歌迷心中的经典瞬间。

现在,这里也是许多年轻情侣必打卡的浪漫地点之一。

三座石塔是谁造的?

苏东坡和杨万里都建过

说完岛,再说最出名的三座石塔。

西湖民间故事流传的版本,这是一只石香炉的三只脚,香炉倒扣在西湖水中镇压着黑鱼精。

这当然只是传说,那三潭印月的三座石塔到底是谁造的?

事实上,最早把它立在西湖里的人,是杭州老市长苏东坡。

《西湖志》中有记载,说:“东坡留意西湖,极力浚复,于湖中立塔以为标表。著令:塔以内不许侵为菱荡。”

1089年,苏东坡第二次来杭州做知州时,看见西湖里杂草丛生,已淤塞大半,他动员民众一起疏浚西湖。留下了一条苏堤的同时,他还在西湖的南、中、北位置,水的最深处,分别立了三座石塔,后人称之为“三塔基”。

那时候的三塔并不在我们现在看到的位置,大小也比现在要大得多,建塔的目的是为了防止西湖再次淤塞,禁止在三塔范围内种植菱角而设的禁植区域标志。

到了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江西人聂心汤来杭州做县令,当然,他的重点工作也是要疏浚西湖。

他用湖中的淤泥在南塔遗址堆了一个小岛建放生池,筑成湖中之湖,并令僧人看守,不得越界捕鱼。

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年),钱塘县令杨万里又在放生池的外围修建堤坝,形成了今天小瀛洲外围的格局。

这里的杨万里是明朝的,不是宋朝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的那个杨万里。10年之后,1621年,县令杨万里又在小瀛洲南边重新修建三塔。

到了明末清初,三塔被毁,只留塔基,清康熙年间又再重筑三塔。

塔重建完了,岛上也要大兴土木。

清雍正五年(1727年),时任浙江总督李卫在这里建起亭台楼阁,遍植奇花异草,小瀛洲俨然成了一处江南水上园林。也是他,将小瀛洲的格局多增加了“田”字内的纵横两条堤坝。

他还在临水堤坝上种植了大片木芙蓉,据说,每当花瓣落到水里的时候,会引来大量鱼儿,形成了清代西湖十八景之一“鱼沼秋蓉”。为了复原当时的盛景,如今西湖水域管理处在堤坝原址也重新种了许多木芙蓉。

岸边的木芙蓉尚未开花

睡莲盛开

说到三潭印月岛上的植物,除了木芙蓉,还有睡莲,色彩绚丽,形态各异。睡莲的群体花期是超长待机的,能从4月份一直开到11月底。

三潭怎么印月?

浪漫的33个月亮和月亮船

回过头来,说月亮。

“三潭印月”很多人会写错成“三潭映月”,那三潭到底怎么印月?原来,古人在月光下,通过塔上的各个圆孔,可以看到许多个倒映在水面上的月影,形成一幅众月交辉、如梦如幻的美妙画面。印月,还有复印的意思,把一个月亮复印成33个月亮,隐藏着古人绝妙的设计。

月光映衬下的三潭印月

关于33个月亮的浪漫说法,说的是三座石塔身上,各有5个镂空小圆洞,中秋圆月高悬时,圆球塔内燃灯烛,洞口糊上桃花纸,烛光从圆洞里透出,远看着就像月亮一样。

这样每个塔都有5个“小月亮”,三个塔就是15个;倒映到水里,那就是30个“小月亮”。还有3个月亮,一个是天上的真月亮,一个是水里倒映着的大月亮,最后一个是你心里的明月,加起来刚好33个。

三潭印月一座石塔与城隍阁交相辉映

不过,现在已经老早不用蜡烛了,而是改用了节能灯,每座石塔里放两盏,桃花纸也已经不用了。

以前,一年只点一次,只有中秋夜才见得到。现在,三潭的灯光是日常亮灯,每天晚上都会和小瀛洲岛上的景观灯同步,一起亮起来。

最近两年的中秋节,西湖上都会有33艘“月亮船”入湖载客,泛舟赏月。“月亮船”的奥秘在于,船头各放置了一盏圆形的灯,远远看去就像是一个个月亮一样。

昨晚,33艘月亮船泛舟西湖,共赏中秋之际的圆月

除了月亮船,小瀛洲岛上还有传统的中秋拜月祈福活动。在宋代,中秋节是全民大狂欢,大家登高赏月,欢聚痛饮,夜市人声鼎沸,直到天亮。宋代拜月祈福的传统也一直延续到今天。

小瀛洲上空圆月高悬

三潭印月给你留下的最深印象是什么?一起来评论区聊聊。

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记者 余夕雯 文

陈中秋 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