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玻璃栈道:标准化如何促产业蝶变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清山台阶多吗 景区玻璃栈道:标准化如何促产业蝶变

景区玻璃栈道:标准化如何促产业蝶变

2024-01-18 03:5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8月9日起,由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主编,安徽黄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江西三清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陕西华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和河北涞源县白石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等17家单位联合参编的《景区玻璃栈道建设标准》团体标准(简称《标准》)实施,景区玻璃栈道标准化建设迈出新的一步。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各行业、各类大大小小的玻璃栈道有近千处,总里程超过10公里。建设、管理等诸多方面的缺失与不足,已经严重制约了各类栈道、游步道在风景名胜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此次实施的《标准》,将为景区玻璃栈道规范化建设管理带来怎样的改变?

借力标准化

玻璃栈道建管如何步入正轨

鲁 娜

一个显而易见的现象是,景区里的玻璃景观越来越多了,尤其在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玻璃栈道、玻璃桥、观景平台已成为景区丰富游客体验、增加收入的重要元素。对于山水型景区来说,玻璃景观更是逐渐成为“标配”,且长度和惊险程度不断被刷新,诞生了一批网红景点和热门打卡地,受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建造U形玻璃观景台的启发,相对经济投资少、施工周期短、经济回报高,供需两热促使玻璃景观产品不断增长,其火爆程度从另一方面也得到验证——在抖音上,玻璃桥、玻璃栈道相关的视频播放量超过15.6亿次。

记者了解到,截至2019年底,全国投入运营的玻璃栈道就有近300条,立项建设的玻璃栈道近2000条。随着高空玻璃栈道越建越多,补上监管漏洞、补齐监管短板也提上了议事日程。2018年、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各地政府曾多次提出,加强对玻璃栈道等高风险项目的准入、运营安全管理。在政策要求下,各地开展了一系列摸底调查,一些项目被责令停业或整改。

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副会长郭鹏伟直言,在玻璃栈道建设和管理方面,各地普遍存在无建设标准、无验收依据、无监管主体的“三无”问题。为此,2019年8月,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结合行业需求,成立栈道游步道专业委员会,并启动《标准》的编制工作,力求解决玻璃栈道建设过程中标准缺失、管理缺位、规范缺乏等问题。

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3年来协会联合各风景名胜区、设计研究院、高校、旅游开发公司等在内20多家单位深入调查、充分研究,召开多次研讨会,不断完善成果,最终于今年6月通过专家审核形成《标准》终稿并于8月实施。这一《标准》适用于以钢结构、混凝土结构作为支撑体系的景区玻璃栈道,涵盖了玻璃栈道建设全周期,包括前期的勘察、设计,以及建设的施工与验收、检测与评定,以及后期的运维与管理、安全年检以及材料七大方面的标准。

《标准》主要起草人员之一、四川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加固技术与标准研究院院长黎红兵介绍,在建设前期,《标准》提出,玻璃栈道在设计和施工前,应进行建设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玻璃栈道的地基基础设计等级应为甲级,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乙类,主体结构宜采用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玻璃栈道的设计通行能力应根据栈道长度及宽度进行设计,实际通行人数不得超过设计通行能力。

在投入使用后,《标准》要求,一方面,玻璃栈道运维与管理应落实责任主体,责任主体单位应具备法律、法规和国家相关标准或地方相关标准规定的安全运营条件。另一方面,玻璃栈道需建立安全年检制度,由运营、管理单位组织专家或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每年进行安全检查,提出整改意见。

事实上,除了针对景区玻璃栈道建设的这一《标准》外,玻璃景观的相关技术标准近年已陆续制定完成——今年4月1日,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的《悬空地板、踏步、步道及栈道玻璃》国家标准正式实施。同时,由前述两家单位发布的《悬空地板、踏步、步道及栈道玻璃安全性能评价》国家标准也将于2022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

“这两项国家标准的制定出台,为悬空地板、踏步、步道及栈道玻璃产品质量和安全性能评价提供了规范性的指导文件,也为编制《标准》和正在启动的《景区玻璃栈道安全监测技术规程》团体标准奠定了基础。”郭鹏伟表示,这一系列标准的出台,将推动我国玻璃栈道建设和管理工作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的发展轨道。

景区业内人士对此也有同感。有业内人士建议,在监管方面,可将玻璃栈道与玻璃吊桥、玻璃滑索等项目区分对待,规范行业发展。同时,对于新建玻璃栈道工程,应要求其从立项到运维全阶段按照《标准》规范建设;对于实际已投入使用,立项、建设手续齐全,但缺少竣工验收手续的玻璃栈道,建设单位应委托检测机构进行安全性检测评估,满足要求方可投入使用。

不过,由于团体标准属于自愿采用的标准,只有在更多景区推广应用才能发挥其效用。郭鹏伟表示,一方面,协会将以《标准》发布为契机,以《标准》引领行业发展,规范景区建设。另一方面,协会下一步也将加快团体标准上升转化为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的进度,使团体标准真正成为风景名胜区行业“实用、爱用、管用”的标准。

江西三清山

悬崖绝壁间绘“神工”

王竹青

▲ 三清山西海岸景区玻璃眺台

奇石巧岩,千姿百态,夹道奉迎;古松、香柏、红杉、鹃花,琳琅满目,映收眼帘;飞云流雾,仙风圣气,裹足拥身,拂面沁心……从江西上饶三清山西海岸玻璃栈道上放眼望去,非凡气象,一览无余。这里是三清山,闻名遐迩的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旅游景区。如何让更多游客离悬崖陡壁间的美景更近一些?20年来,三清山景区在创新观景模式、提升游览品质上下足功夫,从我国第一条高空栈道诞生地,到全国联合参编《标准》的17家单位之一,不断开拓玻璃栈道类项目的发展空间。

先行先试:悬崖峭壁变坦途

时间回溯到2001年,三清山景区处于基础建设跃升和品牌树立阶段。三清山是道教名山,三清宫景区是三清山的核心景点和道文化最重要的支撑,但通往三清宫的简易游步道有几百米高差,崎岖陡峭,这让游客望而生畏。

“要修一条没有台阶的游步道,把三清山秘境串联起来,把三清山最辽阔最震撼、人们看不到的景观发掘出来。”时任三清山风景名胜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王晓峰这样描述他在构想三清山高空栈道时的建设思路。

为论证其可行性,并确定高空栈道的走向,2001年6月,王晓峰带领团队扎进深山,实地踩线考察,边走边设计。通过3个月的踩线,隐藏在密林和深谷中的一处处胜景被发掘。大家给它取名——“西海岸”。

这条蜿蜒挺立于悬崖峭壁上无中生有的高空栈道,开辟了高空栈道建设的先河,4000米的长度中接近3600米无一台阶,解决了山岳型风景区登山难问题,提高了游览的舒适度和通达度,更提升了景区游览品位、景观价值和景区容量。

匠心独运:科学谋划勇于创新

不干预自然,不影响栈道底部岩壁上的生态;为了不惊扰野生动物栖息,不用炸药爆破;走线每20分钟左右变换一处景观模式,与自然环境浑然一体;创新发明用螺纹钢管搭建脚手架的办法,解决了栈道悬崖施工第一大难题……这条栈道在生态保护、设计理念、技术手段等方面均进行了基于科学依据之上的大胆创新,即使放到多年后的今天,依旧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2005年,三清山在建设东海岸高空栈道时,再次先行先试,将钢化玻璃应用到栈道上,在全国引发了建设玻璃栈道的热潮。它长3米、宽1.2米,从水泥栈道旁突出来,凌驾于数百米的悬崖峭壁上,游客站上去就能感受极为惊险刺激的观赏体验,云雾笼罩之下更是仙气十足。

内外兼修:建设好更要管理好

其实,如何对待玻璃栈道的建设,三清山不仅具有创新理念,更持理性态度。直到2018年12月,三清山通过论证,才决定选址在西海岸飞仙谷再修建一条全长70米、宽3米的玻璃栈道。值得一提的是,这条玻璃栈道采用双向双通道人性化设计,便于恐高和老年游客通行,外面采用1.5米宽钢结构,玻璃面板铺装。

“玻璃栈道既要建设好,更要管理好。”三清山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颜金红表示,三清山玻璃栈道在运营过程中,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一是建立安全管理制度,出台了《玻璃栈道安全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制度。二是落实安全责任,在运营公司内部设立安全员,明确从经理到主管再到员工的安全责任,落实日检、周检、月检责任,加强对安全台账的严格检查。三是明确安检流程,严格按“2+1+1+”标准执行安全检查制度,即每天早晚2次日常检查,由管理员负责,做好检查台账;每周1次专业检查,聘请市内专业机构常年服务;每月1次专业大检查,由原来的施工单位技术人员会同常年服务机构进行全面检查,做好台账,最后一个“+”是随时组织专业抽查。切实筑牢安全防线,保障游客的安全,让游客开心而来、满意而归。

陕西少华山

严格限流 安全是享受刺激的大前提

秦 毅 苏明利

▲ 少华山玻璃栈道

2016年5月,在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少华山森林公园潜龙寺景区,少华山玻璃栈道工程正式投入使用,这标志着西北地区第一条双向悬空的玻璃栈道建成。

景区里举足轻重的玻璃栈道

少华山玻璃栈道以惊险刺激闻名,高差达1600米,堪称陕西最壮观的玻璃栈道。同时在设计上富有创意,从形状上看,栈道呈龙形,顺着山势回转于山脊两侧,置身其中的游客能够充分领略到少华山独特的自然景观,又让远处的游客感受到蟠龙蜿蜒的磅礴气势。栈道连接潜龙寺与佛头崖,是景区的标志性景观,与祥龙道一起构成潜龙寺景区两条险要的景观廊道。

玻璃栈道工程的建成,极大地拉动了少华山景区的经济增长。陕西少华山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宏伟介绍,玻璃栈道带动了景区客流量的爆发。曾经景区全年的收入在450万元左右,玻璃栈道修建完成对外开放以后,年收入达到了4200万元。

刺激和安全要“两手抓”

“游客寻求的是刺激,挑战自我,但是在建设玻璃栈道的时候,也要从跨度和安全性上较多考虑。”因为本身少华山高差巨大,再加上栈道是在山脊上落支架,这对于玻璃栈道的建设是个更大的考验。王宏伟表示,少华山玻璃栈道在建设时,首先考虑的就是安全性的问题,在使用过程中,风、雨、人等都有可能成为玻璃栈道出现安全隐患的因素。因此在建设时,栈道基础为锚杆加钢筋混凝土桩,上部为钢结构网架,一定程度上保证栈道的稳定性。

除了稳定性之外,玻璃栈道的承载力也是考验其安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王宏伟介绍,为广大游客的安全考虑,栈道的承载力需要在建设时一定程度上进行放大。比如少华山玻璃栈道的干道上,站到栈道上的人限制300人以内,但是原则上实际可以承载2700多人。“少华山玻璃栈道龙头的部分,原则上可以站400多人,我们一般控制到100人以内。这是一个放大量的设计,使得安全性有所保证。”

“创新+科技”,实现持续性发展

在如今玻璃栈道建设“井喷”式发展的情况下,如何实现持续性发展也成为景区管理方需要思考的问题。对于少华山景区管理者来说,玻璃栈道的安全性需要时刻放在首位,根据景区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对玻璃栈道产品进行创新,开发栈道的特色项目。

王宏伟表示,必须要不断地提升,对传统的玻璃栈道进行创新,加入一些现代科技的元素,比如说3D或者5D特效,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游客的好奇心。玻璃的炸纹、声效,甚至变换成科幻的场景,都可能起到吸引游客的作用。“人们现在有一种返璞归真的心理,在旅游之前会事先在网络上查一下这个地方有什么看点、有什么故事。这个故事很重要,人们可能看到这个以后,感觉到这个地方的神奇,才想要到这个景区来。”

重庆武隆天生三桥景区

注重玻璃观光眺台安全监管

侯文斌

▲武隆天生三桥景区玻璃观光眺台

重庆武隆天生三桥景区玻璃观光眺台在2013年初启动建设,2015年9月25日该项目正式对外开放,为天生三桥景区范围内独立运营和管理的经营项目。

据了解,天生三桥景区玻璃观光眺台位于该景区海拔1200米高的悬崖顶部,眺台总面积为220平方米,眺台整体完全嵌入岩壁,向外延伸10米,宽22米,重量达100多吨,其中玻璃制品全部采用3层钢化夹胶玻璃,厚度4厘米,单块玻璃面积为6平方米,每块玻璃承重高达10吨。该玻璃观光眺台可同时容纳374人,游客站在玻璃上可透视绝壁下298米深的天生桥景观。

武隆区世界自然遗产保护中心天生三桥管理所所长付清松介绍,天生三桥景区在该项目建成后,狠抓日常安全监管,设立安全管理部门,由天生三桥运营中心具体负责现场安全管理,配备专职安全员,眺台现场管理人员具体负责日常安全检查工作;制定现场安全管理流程和职责,严格玻璃眺台的安全操作规程,杜绝违章指挥、违章操作、违章经营等不合规行为,严格落实安全“日”检查责任制,确认玻璃眺台及附近无安全隐患后,方可接待游客;加强现场秩序管控,控制游客的不安全行为。

该项目实行实时限流承载管控,采取在玻璃眺台进出口分别安装人员进出流量计数器、在眺台两端分别安装高清监控设备、现场配备执勤人员等措施,对整个区域进行全覆盖时时监控和人员数量采集,根据实际情况,实时与检票、售票联系实行管控。

同时,每年定期开展专业安全检测,委托第三方具备相关检测资质的单位对玻璃眺台周边环境、上下部结构、铺装及附属结构进行安全技术专业安全检测,出具技术状况等级评定报告书。

付清松表示,天生三桥景区还注重该项目的营销策划,天生三桥景区玻璃眺台利用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先后多次联合国内外大型赛事和综艺节目到现场取景拍摄,收到了较好的营销效果。同时,针对旅行社团队和带团导游出台相应的优惠共赢政策,达到行业双方合作共赢。

据悉,天生三桥景区玻璃观光眺台投入运营至今共计接待游客约300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约5000万元,其中2019年接待游客达90万人次,收入1500多万元。

付清松建议,玻璃栈道的建设和管理无建设标准、无验收依据、无监管主体的“三无”问题,地方政府无法进行有效监管,这已经严重制约了各类栈道、游步道在风景名胜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这次《标准》的发布为玻璃栈道建设的行业规范提供了依据,还需进一步将团体标准上升转化为地方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让地方政府或行业主管部门审批有据,促进该类行业合法有效经营。同时,还应将该类建设项目纳入景区管理类项目进行行业监管,避免无主管部门。

专家观点

正本清源 让玻璃栈道建设回归理性

王笑宇(世界旅游城市联合会特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景区玻璃栈道近年来经历了过山车式的发展,先是少数景区建设玻璃栈道形成网红、爆款,然后是众多景区跟风投资建设,最后是国内众多玻璃栈道同质化竞争,在形成投资泡沫和审美疲劳的同时,也因缺乏系统的建设标准、验收标准与监管主体而产生巨大的安全隐患。尽管该《标准》是团体标准,但是依然为后续行业及国家标准的出台奠定了基础,也为市场监管、行业自律、主体品控和消费保障等众多行业关联方提供了有力的评判依据。

据统计,截至2019年底,我国现存玻璃栈道数量超过2000家,并已经形成了策划、规划设计、投资、建设及运营的一条龙代建代运营产业链。但是,从市场主体角度,其追求仍然是追求短期爆款,迅速提升客流,快速收回投资;从供应链角度,其目的是提供尽量少的投资和尽量短的工期,并迅速复制这一模式。供需双方一拍即合,但最终忽略了市场消费需求,即玻璃栈道本身作为观光型景区的游览观光配套,其作用更多的是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更加突出大自然鬼斧神工的风景吸引力,而非一味强调栈道长度、科技效果以及迥异的造型设计。也正因为忽略了这一市场需求,有部分玻璃栈道在修建过程中忽视安全质量,一味追求新奇特,忽略突出自然大美,一味追求栈道自身的突破,导致这一项目走向了歧途。希望本次标准的出台,一方面能正本清源,通过《标准》梳理,更为突出玻璃栈道建设、运营及监管的安全、质量等基础保障;另一方面,也能回归栈道本身功能,使之成为提升景区自然吸引物吸引力、突出景区自然大美的有力工具。

(鲁娜 采访整理)

2021年8月28日《中国文化报》

第3刊发特别报道

《景区玻璃栈道:标准化如何促产业蝶变》

责编:陈晓悦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