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杀国战武将攻略66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国邓艾简介 手杀国战武将攻略66

手杀国战武将攻略66

2024-01-16 09: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攻略系列两周年啦

“红桃仙人”、“倒希田”,邓红桃在此!

友情提示

本文系不明所以的某蛙原创。

注意!此为三国杀移动版(手杀)国战专属攻略,并且最适用于当前手杀版本(普通+不臣)的国战环境,部分内容并不适用于OL版或十周年版国战。

作者前言

本国战攻略系列文章内容大部分为作者的经验之谈,少部分为各路大神的看法或建议,疏漏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各位玩家不吝赐教。

正文

邓艾(国战)

武将信息

邓艾,精品级,招募令,230将魂兑换

邓艾基本信息

笔者评价

偏重爆发的国战武将,获取难度低,嘲讽中等偏高,操作难度中等,适合进阶以上玩家,国战强度中等。

综评(SS,S,A,B,C五级):A(主,若不考虑判定全红桃情况)/B-(副)

武将技能

屯田:当你于回合外失去牌后,你可以进行判定,若结果不为红桃,将判定牌置于你的武将牌上,称为“田”;你计算与其他角色的距离-X(X为“田”的数量)。

急袭:主将技,此武将牌减少半个阴阳鱼;你可以将一张“田”当【顺手牵羊】使用。

资粮:副将技,当与你势力相同的一名角色受到伤害后,你可以将一张“田”交给该角色。

技能典故(摘自百度百科)

邓艾(197年—264年3月3日),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军事家。邓艾文武全才,深谙兵法,对内政也颇有建树。

公元263年他与钟会分别率军攻打蜀汉,最后他率先进入成都,使得蜀汉灭亡。后因遭到钟会的污蔑和陷害,被杀害。

武将台词

屯田:积谷于此,以制四方!/留得良田在,何愁不破敌?

资粮:兵,断不可无粮啊。/吃饱了,才有力气为国效力!

急袭:哪里走!/谁占到先机,谁就胜了!

阵亡:君不知臣,臣不知君,罢了,罢了!

具体介绍

众所周知,邓艾的强度看的是当局游戏发牌员的心情,如果发牌员操控牌堆导致邓艾判定全是红桃,那邓艾的强度≈白板。因此,以下讨论的大前提是牌堆判红桃的概率为正常概率。

屯田解析

当邓艾在自己回合外因为各种原因失去牌后,均可发动该技能,发动情况包括:回合外队友开“以逸待劳”、对方的过拆及号令、自己于回合外主动出牌(如面对AOE出杀闪或无懈)等。因此可以理解为,邓艾的技能是变相的“不动白”,只要不碰他(除AOE),他就是个白板。

该技能还可令邓艾与其他人缩短距离,每张“田”都相当于“-1马”,这也能使得邓艾在贾诩开乱武时杀到很远距离的人,或是“顺”到离自己很远的人的装备等。

急袭解析

以自身砍掉半个阴阳鱼为代价,获得将“田”当“顺手牵羊”的能力。需要注意,你的“田”有颜色,因此你不能拿黑田顺贾诩;你的“田”看做“顺”,所以你无法对陆逊使用该技能。

笔者的急袭使用逻辑(前提:对方与你距离足够近且你的田足够):

(1)最优先事项:顺走队友被挂的负面锦囊(兵乐);

(2)顺走自己没有但对手有的装备,尤其是+1马;

(3)顺走自己即将打击并有概率击杀的对手的手牌,也顺走该对手其盟军的手牌,确保一击必杀

资粮解析

邓艾放副将的原因有且只有一个——撑起4血的上限。“资粮”等于“寄存一张任意牌,当队友受到伤害后自己选择一张牌送给他”,纯粹的辅助技能,强度偏低,并且没什么技术含量,无脑发动便可。

特别提醒

如果你有n田,你最远可顺到离你距离x=n-1的人(X最少为1)。

亮将建议

随时可亮将,让他们见识见识牌堆里到底存在几张红桃!

武将对局

顺风局:作用不大,邓艾的田基本屯不了。

僵持局:强力发挥。邓艾能干的事情多起来了,包括解除兵乐、打击对手。

逆风局:毫无发挥。太多邓艾倒在希望的田野里了!

相生搭配

邓艾由于其红桃属性,最适合和下述武将搭配。

邓艾&郭嘉

经典的“邓嘉先”组合,是手杀国战里的“永动机”,如果没有邹氏、马超等的克制,该组合就不会在回合外失去1张牌(天妒能把屯田的判定牌收入手牌),鏖战之神。

邓艾&司马懿

非常经典的组合,能够“左脚踩右脚上天”,也就是两个武将配合在回合外将自己所有的牌全部转化为田,并且不存在红桃现象。但是这样会死的很快,没有牌=没有防御。没人愿意自己身边有个虎视眈眈的贼吧?

互斥搭配

和卞夫人、曹洪等辅助类武将不搭配。

相生相克

克制大部分武将。

被马超、陆逊等武将克制。

总结

休养生息广积粮,奇袭蜀汉立大功。

回回判定全红桃,苍天你真的误我!

笔者还有什么话想对读者说吗?

那笔者就祝各位读者朋友们盒子开66宝珠,袋子得史诗武将,排位遇大神队友,斗地主大饱而归吧!

文章作者:不明所以的某蛙

已获得作者授权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