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三顾草庐》主要内容解读与赏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国演义刘备的简笔画教程 《三国演义·三顾草庐》主要内容解读与赏析

《三国演义·三顾草庐》主要内容解读与赏析

2023-05-08 22: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三顾草庐”是《三国演义》中的精彩章节。从第35回《玄德南漳逢隐沦》司马徽推荐诸葛亮起,至第39回《博望坡军师初用兵》止,都与“三顾草庐”有关,占了整整五回,相当于《三国演义》一百二十回中的二十四分之一。

  《三国演义》何以用这么多篇幅写“三顾草庐”呢?这是因为,诸葛亮是三国时代的重要人物,《三国演义》的中心人物,正是诸葛亮的“出山”辅助刘备,才使刘备先取得荆州作为根据地,后进取四川建立了蜀国。可以说,没有诸葛亮的“出山”就没有刘备的基业,没有后来的蜀国,也就没有三国时代。抓住这样一件大事,罗贯中着力描写,单是这一点,就显示了罗贯中高超的历史眼光和卓越的艺术构思。

  从第35回起,罗贯中即为 “伏龙、凤雏是何许人”设立了悬念。刘备为蔡瑁所逼,跃马过檀溪,脱离了危险,来到了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庄院。司马徽一见刘备,就从刘备的气色中测知“公今必逃难至此”,表明司马徽是个非凡人物。而后由司马徽提问刘备:“吾久闻明公大名,何故至今犹落魄不遇耶?”刘备归之于“命途多蹇,所以至此”。司马徽否定了刘备的回答,直接了当地指出:“不然,盖因将军左右不得其人耳。”刘备不服,与之抗辩说:“备虽不才,文有孙乾、糜竺、简雍之辈,武有关、张、赵云之流,竭忠辅相,颇赖其力。”认为他左右有文有武,不能说没有人才。司马徽再进一步否定了刘备的回答:“关、张、赵云,皆万人敌,惜无善用之人。若孙乾、糜竺辈,乃白面书生,非经纶济世之才也。”也就是说,在司马徽看来,关羽、张飞、赵云的确是“万人敌”的武将,但孙乾、糜竺、简雍这些人不过是“白面书生”,并非规划政治、匡治天下的大政治家、大战略家,凭这些“白面书生”是不能建功立业的。刘备听说后,才承认这一事实,但又诿之于客观:“备亦尝侧身以求山谷之遗贤,奈未遇其人何!”司马徽接着告诉他:“‘十室之邑,必有忠信。’何谓无人?”有大才能的人是有的,就看你是不是访求他们:“今天下之奇才,尽在于此,公当往求之。”这时,刘备自然迫不及待地追问:“奇才安在?果系何人?”司马徽只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但当刘备追问司马徽:“伏龙、凤雏何人也?”司马徽却并不告诉他伏龙、凤雏的名字,只是“抚掌大笑”说:“好! 好!”至此,刘备急于知道伏龙、凤雏是“何人”,读者也急于知道伏龙、凤雏是“何人”。

  当晚,徐庶深夜与司马徽谈话,刘备以为夜间来客“必是伏龙、凤雏”。天明追问“伏龙、凤雏,果系何人”时,司马徽仍然只是笑着说:“好! 好!”并不告诉他伏龙、凤雏的真姓名。《三国演义》作者给读者设立的“悬念”,至此更使读者急于了解伏龙、凤雏究竟是谁了。

  以后徐庶改名单福与刘备相见。刘备以为此人就是司马徽所言的“伏龙、凤雏”,很快“拜单福为军师,调练本部人马”,委以重任。不久,曹操军马来犯,单福略施小计,就杀死了吕旷、吕翔,大败曹军;又用计击败曹操手下名将曹仁,夺取了樊城。此时,在刘备心目中,单福必是“伏龙、凤雏”无疑,不料后来徐庶被曹操所赚,为救母亲,徐庶与刘备作别时才告诉他姓徐名庶。上路后,他又“拍马而回”,“走马荐诸葛”:“此间有一奇士,只在襄阳城外二十里隆中。使君何不求之?”“若得此人,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也。”在刘备心目中,徐庶已是当代奇才,因此他不相信还有比徐庶才能更高的人,所以就问:“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徐庶明白告诉他:“以某比之,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此人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最后告诉刘备:“凤雏乃襄阳庞统也。伏龙正是诸葛孔明。”到这里,罗贯中才通过徐庶的介绍。告知读者“伏龙”正是诸葛亮,解除了“悬念”。

  接着,罗贯中便转入“三顾草庐”这一故事,先采用烘托的手法,虚写了诸葛亮这一三国时代的重要人物。

请微信扫码浏览全部文章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