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地震监测中心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亚地震监测中心站是什么级别的单位 安康地震监测中心站

安康地震监测中心站

#安康地震监测中心站|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中心站简介

安康地震监测中心站(以下简称安康中心站)于2021年10月19日正式挂牌成立,由原安康中心台、汉中中心台、宁陕综合地震台整合组建,为陕西省地震局直属正处级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办公地点设在陕西省安康市高新区华泰路4号。下设综合室、运维室、业务室3个二级机构,人员编制20人,现有工作人员20人,其中正式党员6人,预备党员2人。

辖区面积约5万平方千米,分布有3个有人监测站和68个无人监测站。主要负责辖区(安康市、汉中市)内省级及以上地震监测设施运行维护管理、数据分析处理,承担辖区地震异常核实、震情跟踪研判、灾害风险防治和应急响应等业务。核心任务是确保各套观测仪器系统的正常运转,为地震监测预报和科研工作提供准确、及时、连续、可靠、完整的观测资料。

2021年10月17日安康中心站挂牌照片

二、辖区构造及地震活动性

安康中心站辖区位于秦巴山区,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秦岭地槽褶皱系南部和扬子准地台北部汉南古陆的东北缘,分别由东西走向的秦岭地槽褶皱带和北西走向的大巴山弧形褶皱带复合交接组成。北为秦岭地区,南为大巴山地区,其地貌呈现南北高山夹峙,河谷盆地居中的特点,可分为亚高山、中山、低山、宽谷盆地、岩溶、山地古冰川地貌6种类型。详见安康中心站辖区构造地貌简图

安康中心站辖区构造地貌简图

安康历史上记录到5级以上地震4次,其中5.0-5.9级3次、6.0-6.9级1次,最大为788年安康东南6½级地震,最近一次为1959年旬阳5.0级地震。1970年以来,安康共发生3级以上地震4次,其中3.0-3.9级2次、4.0-4.9级2次,最大为2003年4月24日石泉4.5级地震,最近一次为2008年3月24日陕西白河、湖北竹山县交界4.2级地震。

汉中历史上记录到5级以上地震11次(4次位于汶川地震余震区北端),最大为2008年宁强5.7级地震,最近一次为2018年宁强5.3级地震,以上两次地震均为2008年汶川地震余震。1970年以来,汉中共发生3级以上地震38次(33次位于汶川地震余震区北端宁强县境内),其中3.0-3.9级28次、4.0-4.9级6次、5.0-5.9级4次,最大为2008年5月27日宁强5.7级地震,最近一次为2018年9月12日宁强5.3级地震。

三、中心站历史

(一)安康中心台

原安康中心台前身为安康综合地震台,该台位于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新城街道陈家沟村,始建于1977年,1979年12月全部竣工,1980年5月交付使用。占地面积6.5亩,建筑面积660.9平方米,山洞场34米,使用面积57.8平方米。拟架设测震、地倾斜、地磁、形变电阻率四种观测项目,由于台址地形所限,取消了形变电阻率观测。地磁房建成后,亦因观测环境不理想,一直未进行观测。2007年实施优化改造,新建一栋352平方米的综合楼,改造观测山洞等,新增钻孔应变观测项目,同时对台站地震观测系统进行了全面数字化升级改造。

在2012年,为贯彻落实中国地震局台站改革精神,加强我省台站管理,陕西省地震局制定并印发了《陕西省地震监测区域中心台建设方案》(陕震发〔2012〕86号),安康综合地震台与宁陕综合地震台整合组建为安康中心台,办公地点设在原安康综合地震台。负责管理原安康地震台和宁陕地震台所有的监测手段;以及“十五”、“十一五”和灾后恢复重建项目期间建成的恒口、石泉2个流体台;平利形变台;镇坪、岚皋、白河、平利、石泉、旬阳、紫阳、汉阴8个测震台;石泉、汉阴、紫阳、岚皋、旬阳、平利6个强震台;平利、白河、安康3个GPS连续观测站。多个观测手段数据质量连续多年获省评前三名。

“十三五”期间,陕西省地震局争取省级基建资金1800万元,在安康市高新区华泰路征地7.3亩,由省、市两级地震工作主管部门共同完成安康中心地震台项目,建成1个深井地电台和建筑面积2174.18平方米的5层钢混结构综合业务楼。2021年安康中心台由陈家沟迁至高新区华泰路办公。

原安康中心地震台(新台)

(二)宁陕综合地震台

宁陕综合地震台始建于宁陕县城东北渔洞河村,1977年7月动工建设,1979年12月竣工。共征地5.95亩,基建面积484.8平方米,初期观测项目有测震、形变观测。台基岩性为印支期花岗岩,大面积出露,观测环境良好。2003年8月,该台遭受特大洪灾,基础设施遭到严重破坏。2006年进行优化改造,拆除部分受损建筑,在院内新建一栋331.6平方米综合楼满足业务需要,改造原观测山洞,新增钻孔体应变观测项目。

建台四十多年来,观测数据质量多次获得省优秀前三名,其中的倾斜省评连续五年(1987-1991年)第一名,获陕西省地震局科学技术成果四等奖;1992年曾被评为全国地震系统先进集体;2012-2015年体应变连续四年获得国评第三名;2017年国评获得全国第二名。

原宁陕综合地震台

(三)汉中中心地震台

汉中中心台前身为汉中综合地震台,始建于1965年,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地球物理研究所选建于南郑县牟家坝,是陕西省早期建成的地震台站之一,仅有测震1项观测项目,1970年迁建到汉中市汉台区东关磨子桥。新址占地面积约4亩,基建面积270平方米,1971年6月竣工。同年,汉中地震台被移交给陕西省地震队(陕西省地震局前身)。1972年增加地磁、水氡观测,1975年增加形变观测。“十五”期间该台在院内新建一栋综合楼,新增钻孔应变观测项目。

2012年,按照《陕西省地震监测区域中心台建设方案》(陕震发〔2012〕86号)要求,汉中综合地震台更名为汉中中心台,负责管理汉中市所有的地震监测台站,成为首批试点建设的中心台。建台以来,各测项地震监测数据质量多次获省评前三名。

原汉中中心地震台

三、观测项目及运行质量

安康中心站站网观测项目涉及测震、地球物理、GNSS电磁等。辖区布设各学科专业仪器119台(套),其中测震21套,预警60套,GNSS8套,形变15套,流体13套,地磁1套,地电1套。详见安康地震监测中心站辖区站点分布图。

(一)观测项目介绍

1.测震站网

测震站网有安康国家测震站、汉中国家测震站,宁陕、镇坪、岚皋、白河、平利、石泉、旬阳、紫阳、汉阴、汉中、南郑、勉县、宁强汉源、青木川、略阳、西乡、镇巴、佛坪、留坝等21个测震站点构成,布设测震仪器21套。其中,安康国家测震站架设JCZ-1T超宽频带地震计,汉中国家测震站架设ITC-120A甚宽频带地震计,旬阳、略阳测震站安装GL-S60型宽屏带地震计,其余台站均安装BBVS-60型宽频带地震计。

2.地球物理站网

(1)形变学科

形变观测项目部署在宁陕、安康、平利、南郑、宁强,共布设15套形变观测设备。包括11套专业设备和4套气象三要素辅助观测设备。其中,安康、宁陕监测站架设VP型宽频带倾斜仪、TJ-2型钻孔体应变仪、RTP-2气象三要素观测仪;平利、宁强监测站架设DSQ型水管倾斜仪、SS-Y型铟瓦棒伸缩仪及WYY-1型气象三要素观测仪;汉中地震台(南郑813厂)监测架设VP型垂直摆倾斜仪、DSQ型水管倾斜仪、SSY型铟瓦棒伸缩仪。

安康地震监测中心站辖区台站(点)分布图

(2)电磁学科

地磁观测项目布设在勉县地磁监测站,架设1套地磁仪器为FHD-2型质子磁力仪,2018年12月23日起,因主机故障导致原始数据缺记,维修未果,目前已申请备案暂停观测。

地电观测项目部署在安康地震监测站本部,架设1套ZD8M地电阻率观测仪,于2020年9月开始观测。

(3)GNSS学科

GNSS学科观测项目部署在安康、平利、白河、勉县、镇巴、洋县、略阳、略阳(新)8个监测站点,架设有Trimble NetR8卫星接收机6套,Trimble NetR9卫星接收机2套。

(4)流体学科

流体学科观测项目主要有气氡、水氡、水温、水位等,观测项目分布在石泉、恒口、汉中、勉县、洋县、宁强。共布设13套专业设备和4套气象三要素辅助观测设备。其中,石泉流体监测站架设ZKGDM3000地下水数据监测系统、SZW-2型数式温度计和WYY-1型气象三要素观测仪;恒口流体监测站架设SZW-2型数式温度计和WYY-1型气象三要素观测仪;汉中地震监测站架设FD-125型氡钍分析仪;勉县流体监测站架设SD-3A型测氡仪、FD-125型氡钍分析仪、SZW-1A型数式温度计和WYY-1型气象三要素观测仪;洋县地震监测站架设SD-3A型测氡仪和气象三要素观测仪;宁强地震监测站架设SD-3A型测氡仪。

3.预警站网

安康中心站辖区预警项目共布设预警站点60个,新增预警设备60套,其中,新建基准站2个,改造基准站21个,新建基本站37个。专业仪器设备主要有JS-A2型、TDA-33型加速度计,GL-CS120型、JS-120型速度计。

(二)运行质量介绍

近年来,安康中心站非常重视站网观测质量的提高,特别是2018年至2022年测震站网仪器运行率由97.86%提升至99.55%,数据连续率由97.86%提升至99.63%;地球物理站网仪器运行率由97.48%提升至99.70%,数据连续率由99.35%提升至99.70%;GNSS站网连续运行率由99.21%提升至99.77%,站网运行质量呈整体上升趋势。

2015年以来各学科观测项目在质量评比中共获得国评前三名4次,省评前三名45次。

四、新人培训

安康中心站作为省局新入职培训教育基地之一,旨在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的根本要求,落实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积极融入“全灾种、大应急”体系,按照“找准突破口,抓培训模式建设,发扬我站优势”的思路,坚持面向一线工作岗位,以深化“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突破口,认真制定培训计划。抽调本站骨干力量设立专业指导老师,根据新入职人员所学专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实操教学、现场跟学等培训工作,充分发掘个人潜能。让新人尽快掌握数据处理软件操作、观测资料分析处理、异常跟踪、震情分析会商和监测系统日常运维及常见故障处理等台站必备技能。同时在培训过程中融入精神文明建设有关内容,通过“以台为家、守土有责”等专项行动,安排新人参与日常值班值守、台站环境整治、伙食管理等工作,营造浓厚工作、学习、生活氛围,植根“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坚守奉献”的地震行业精神。

五、地震科研

近年来,安康中心站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业务的引领作用,以“软硬件”条件为土壤,孕育地震科技人才。多人参与国家、省级“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建设,3人参与陕西省地震局科技创新团队,2人入选省局青年人才库。引导和鼓励业务骨干积极申报“星火计划”、“三结合”、“启航与创新基金”、“政策研究”等科研课题,参加各类学术讲座,与安康市地震监测站探索开发基于“三网一员”的地震灾情快速收集系统,协助实现各区县“三网一员”的规范管理和震后灾情快速收集。几年来,中心站科研工作能力显著提高,科技创新与科技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共申请各类课题近20项,获批14项,发表科技论文15篇,取得软件著作权4项。

六、发展方向

地震监测中心站的成立,不是改革的终点,而是事业发展的新起点。安康中心站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重要论述精神的根本要求,落实推进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改革,积极融入“全灾种、大应急”体系,努力推进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发展,聚焦城市安全风险防范工作,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和部门专业优势,形成推动安康、汉中地区及全省防震减灾工作快速发展的强大合力,为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和陕西省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