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重工研究报告:具备长期成长性的工程机械龙头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三一重工项目 三一重工研究报告:具备长期成长性的工程机械龙头

三一重工研究报告:具备长期成长性的工程机械龙头

2024-05-22 11: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混凝土机械:2022 年,公司混凝土机械销售收入 150.8 亿元,稳居全球第一品牌。 搅拌车、车载泵国内市场份额均明显上升,其中搅拌车市占率超过 30%,较 2021 年上升 9 个百分点。 (2)挖掘机械:作为三一重工近年来的第一大收入来源,根据公司 2022 年年报数据,该 年公司挖掘机械销售收入 357.6 亿元,在国内市场上连续 12 年蝉联销量冠军,同年,超大 型挖掘机市占率提升至第一。2022 年,三一重工出口挖掘机械 3.35 万台,占中国挖掘机出 口总量的 3 成。根据 AEM 统计数据,2022 年公司在海外挖掘机械市场份额已超过 8%, 各区域挖掘机市场份额及销量均快速提升。 (3)起重机械:目前,我国起重机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徐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呈现 出三足鼎立之势。公司 2022 年年报显示,公司起重机械销售收入 126.7 亿元。其中,汽车 起重机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至 32%,大型履带起重机市场份额近年来持续提升,履带起重机 整体市场份额超过 40%,稳居全国第一。 (4)桩工机械:三一重工和徐工机械属于我国桩工机械销量的行业第一梯队,中联重科和 山河智能位于第二梯队。2022 年,公司桩工机械销售收入 30.65 亿元,旋挖钻机国内市场 份额超过 40%,市占率居第一位。 (5)路面机械:2022 年,公司路面机械销售收入 30.8 亿元。公司 2022 年年报显示,摊 铺机市场份额突破 30%,位居全国第一;压路机和铣刨机市场份额均大幅上升。

公司经营市场地位不断提升,成功跻身全球 500 强

2021 年,三一重工跻身《福布斯》全球 500 强。三一重工自上市以来,不断完善产业链, 业绩增长明显,在国际市场也有一席之地。根据 KHL 数据,2022 年,三一重工在全球工程 机械企业排名第五,仅次于卡特彼勒、小松、徐工机械和约翰迪尔,占据 5.2%的市场份额。

工程机械行业具有强周期性,公司业绩受影响显著。工程机械行业与基建行业密切相关, 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受行业周期性的影响较为明显。自 2003 年上市之后,伴随着宏观经济 变化和行业周期,公司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2011 年之前: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的带领下,以及 2008 年全球经济危机背景下国家 放宽政策刺激经济的推动下,国内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国际经济逐渐复苏,工程机械行业 也随之高速增长。同时,三一重工在此期间牢牢抓住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始终坚持“数 一数二”产品经营策略,继续深化研发、制造和服务三项核心能力建设,公司品牌影响力、 产品竞争力、资本号召力和行业领导力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升,经营业绩持续高增。 2)2012 至 2016 年:在前期高速发展之后,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在国家货币政策和相关行 业调控政策的影响下,国内基建和房地产行业开始降温,工程机械行业出现产能过剩,国 内经济增速放缓,工程机械行业进入到为期近五年的下行周期。加之,欧债危机及地缘政 治不稳定等因素的影响,公司业绩呈现下滑趋势,国际化趋势受阻。但公司适时调整了经 营战略和竞争策略,稳健经营,国际并购取得重大突破,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研发创新 获国家认可,大范围的股权激励为公司长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3)2017 年至 2021 年:2016 年触底后,2017 年开启新一轮上行周期,受地产恢复、设备 更新升级、人工替代、出口增长等多重因素影响,工程机械行业市场快速增长。在此期间, 三一重工深耕“一带一路”,推进国际化营销体制转型与海外本土化团队建设,海外业务稳 健增长。 4)2021 年至今:受房地产行业调整以及疫情等因素的影响,国内工程机械市场处于调整 期。

工程机械行业前景依然广阔,公司业绩有回缓迹象。2023 年上半年,虽然国内工程机械市 场仍处于下行调整期,但工程机械行业处于长期的技术上行周期,第四次工业革命和第三 次能源革命叠加,世界正处在一个超级技术窗口期,国际化、电动化、智能化成为行业共 识,工程机械行业前景依然广阔。面临复杂多变的经营环境,公司坚持高质量发展经营原 则,推进全球化、低碳化、数智化三大战略,加强研发创新,推进制造平台变革。公司高 质量发展卓有成效,盈利水平大幅提升,经营稳健,主导产品保持市场份额领先。2023 年 前三季度,三一重工实现营收 561.36 亿元/-5.08%,归母净利润 40.48 亿元/+12.51%,毛 利润 159.99 亿元,毛利率 28.50%,同比增长 18.33pct。

建立庞大经销商网络,直接持股重要代理商构建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直接持股重要代理商,发展稳定且健康的合作关系。三一重工经销商在华北、东北、华东、 中南、西南、西北各大地区均有分布,在海外也建立起了庞大的经销商网络系统,经销商 分布广泛且结构健康。另外,以公司挖掘机领域为例,三一重工直接持股各大经销商,有 利于双方形成长期稳定的合作模式。公司官网显示,目前三一重工 6S 中心已遍布全国主要 大中城市,在全球拥有近 200 家销售分公司、2000 多个服务中心、近万名技术服务工程师。

研发创新实力超群,打造世界一流产品

公司坚持技术驱动,致力于研发世界工程机械前沿技术与先进产品。三一每年将销售收入 的 5%左右用于研发,致力打造世界一流的产品。公司 2022 年年报显示,公司研发费用投 入 69.23 亿元,推出了全球首台全电控 300 吨级超大挖产品、全球首台三一 SCL10000 全 地面桁架臂起重机、S 系列新一代泵车、新能源搅拌车等新品近 200 款,突破关键技术 300 多项,挖掘机、路机、旋挖钻机、起重机等 133 款产品全新上市,科技成果数量与质量均 达到历史最佳。另外,公司结合不同国家客户和应用场景需求,推出符合国际标准的定制 化和大型化产品。2022 年,公司推出 79 款国际产品,欧美产品覆盖率超 70%。2023 年, 公司全面加强推进研发创新工作,推进数智化、电动化、国际化转型。 研发创新塑造强大产品力,不断创造世界第一产品。公司自主研制的 86 米长臂架泵车、世 界第一台全液压平地机、世界第一台三级配混凝土输送泵、世界第一台无泡沥青砂浆车、 亚洲首台 1000 吨级全路面起重机、4000 吨级履带起重机、中国首台混合动力挖掘机、全 球首款移动成套设备 A8 砂浆大师、全球首款全路面风电专用汽车起重机、48 米大跨度举 高喷射消防车、全球首款 5G 技术遥控挖掘机 SY415 等一系列标志性产品引领中国高端装 备制造。

地产、基建需求反哺工程机械行业,造就具备全球竞争力的工程机械产品

房地产、基础设施建设、能源采矿是工程机械行业下游应用三大领域

工程机械产业链完整且带动性强,对国民经济影响大。工程机械产业链上游为各类原材料 及零部件,包括钢材、发动机、液压系统、轴承、轮胎、底盘等。行业中游为不同类别工 程机械,包括挖掘机械、起重机械、铲土运输机械、压实机械、桩工机械、钢筋混凝土机 械、路面机械、凿岩机械等。工程机械行业下游应用行业广泛,涉及房地产、基础设施建 设、电力行业、煤炭、铁矿石、水泥等众多领域,其中拉动作用较为明显的是房地产和基 础设施建设行业。我国工程机械行业产业链成熟且完善,与其他的产业关联度大,带动性 强,产业链较长,与国民经济息息相关,产品出口需求也逐步呈现扩大趋势。

地产和基建需求反哺了工程机械

国内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带来市场红利,需求扩张拉动工程机械发展。2001 年中国加入 WTO,成为世界工厂,国内制造业迅速发展,2008 年 11 月“四万亿”政策推出,2009-2011 年我国地产、基建需求高速增长,带动工程机械需求向上。2000 年至 2022 年,房地产开 发投资总额从 0.5 万亿增长到 13.3 万亿,我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从 2.6 万亿增长到 57.2 万 亿。在下游房地产和基建的驱动下,我国工程机械行业销量在 2010 年达到 70 万台,2022 年达到 171 万台,复合增长率达 7.8%。

预计 2040 年中国基建需求在全球占比将达 29%。根据全球基础设施中心发布的《全球基 础设施建设展望》报告,预计 2040 年全球基建项目投资需求将增至 97 万亿美元,且亚洲 仍将主导全球基础设施市场,预计亚洲占全球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的比例最大,约为 54%; 美洲居第二位,占比为 22%。在 50 个国家中,美国的基建支出投资缺口最大,为 3.8 万亿 美元;中国的基建需求最大,总需求约为 28 万亿美元,占全球基础设施投资需求的 29%。 中国基建需求的扩大反哺工程机械,同时促进行业产品更具国际竞争力。根据《全球基础 设施建设展望》报告预计,到 2026 年,中国工程机械制造行业营业收入将超过 11000 亿 元人民币。

股权激励+员工持股,彰显业绩增长信心

股权结构稳定,股权激励+员工持股激发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截至 2023 年三季度,公司 第一大股东为三一集团有限公司,持股 29.22%;实际控制人为三一集团创始人梁稳根先生, 直接持股 2.78%,通过三一集团间接持股 16.58%,合计持股 19.36%。公司于 2020 年通 过员工持股计划,其对象涵盖公司及子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中层管理人员、 关键岗位人员以及核心业务(技术)人员。2022 年,公司通过《关于向激励对象授予 2022 年限制性股票的议案》,此次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际授予 126 名激励对象,共计 2,238.6250 万股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 9.66 元/股。既彰显了公司对维持业绩增长的信 心,也充分调动了员工工作积极性与创造性,有利于激发企业经营活力。

他山之石:对比卡特彼勒/小松,三一全球竞争力持续强化

卡特彼勒:全球最大的重型机械制造商。卡特彼勒成立于 1925 年,总部位于美国伊利诺伊 州,是建筑工程机械、矿用设备、柴油和天然气发动机、工业用燃气轮机以及柴电混合动 力机组领域的全球领先制造企业。卡特彼勒在全球各大洲开展业务,全球 156 家独立代理 商服务于 192 个国家。2022 财年全球销售及收入总额为 594 亿美元,在非北美地区收入 314 亿美元,占比 53%。公司 2012 年销售额峰值为 659 亿美元,截止 2023 年 12 月 28 日市值 1517.7 亿美元。

小松制作所:排名全球第二的工程机械制造商。小松制作所成立于 1921 年,一度依靠领先 的液压技术在美国本土打败卡特彼勒。小松主要产品包括工程机械、矿山机械、小型工程 机械、林业机械、产业机械等。公司 2022 年营业收入 3,5435 亿日元,日本本土收入占比 11.5%,88.5%的收入来自海外,截至 2022 年 3 月全球拥有 76 个工程机械及车辆生产基 地,54 个工程机械销售网点。公司股价高点出现在 2018 年,较 1990 年约上升 4 倍。

产品线:卡特/小松未雨绸缪完成产品布局,“绝对优势工程”与多元战略部署并行

率先感知时代变化调整产品及策略,“绝对优势工程”与多元战略部署并行。小松能够凭借 产品力进军美国市场,得益于敏锐察觉到下游应用场景的变化,快速完成产品布局转向。 例如,1960 年后日本推土机占据建筑机械需求 80%的时代很快结束,主要需求从原先的水 库及道路建设、矿山开发等大规模土木工程方面,转向中型都市开发,因此需要的建筑机 械从推土机转变为液压挖掘机、轮式装载机等。小松率先布局液压挖掘机与轮式装载机, 凭借液压产品攻占美国本土市场;卡特彼勒在大萧条时期推出柴油发动机降本增效,2000 年提前制定“低谷期战略”也都体现其前瞻性。未雨绸缪的提前布局是工程机械企业穿越 周期的法宝。此外,相对多元化的业务布局有助于平滑周期波动,但需要甄选并保留盈利 能力较强的业务板块。

卡特彼勒相较三一产品线更丰富,并且针对生产的设备开展融资租赁等服务,且在多地涉 及采矿及能源业务。根据工程机械信息网,在工程机械产品领域,卡特彼勒布局产品多达 13 种。根据 Yellow Table 统计,卡特彼勒除摊铺机、混凝土设备、起重机和高空作业机械 外,在其他工程机械产品领域卡特彼勒均有布局。近年来,三一相继成立了装载机、高空 作业平台公司,收购三一融资租赁以及三一众能的风电类业务等等,不断拓宽业务范围。

全球化进程:卡特与小松出海战略异曲同工,遵循着本土—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路径

卡特与小松全球化扩张遵循着本土—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路径。卡特与小松的全球化 之路有相似之处,其跟随需求的转变,前期均在逐步完善自己的产品谱系,并且与海外各 项目签署合同销售产品,初步进入各地市场;之后以成熟市场为目标国,兼并收购投资建 厂,不断扩大海外份额;二十世纪 90 年代以来,卡特与小松都敏锐地观察到全球(如中国, 东南亚等)潜在较大的市场,不断加大在新兴市场的投资,并分别与该国的本土企业合作, 逐步实现“全球布局”。

卡特与小松各自营收中北美市场收入占比均为第一,三一全球化布局逐渐成熟。分地区来 看,卡特与小松的第一大销售区域均为北美,且拉丁美洲销售金额近年快速提升。卡特彼 勒与小松目前已发展为全球性的企业,三一在 2021 年时仍以国内为主海外为辅,2022 年 由于海外需求旺盛及国内需求偏弱,海外销售占比大幅提升,彰显了全球化的潜力。海外 市场空间广阔,三一有望凭借产品性价比的提升及产品技术的不断完善进一步完成全球化 布局。

经销商体系:卡特与小松经销商体系积淀深厚,三一可借鉴其代理商后市场服务经验

卡特彼勒与代理商超越商业关系的范畴,形成“家庭化”长期和紧密的关系。1925 年成立 之初卡特彼勒挑选 89 个代理商,其中许多代理商经过半个世纪后仍被人熟知。卡特彼勒的 管理层始终认为:“虽然我们认为自己比竞争对手拥有更加成功的工程师和工厂。但效率高 的分销系统和优质的售后才是我们超越竞争对手的巨大优势。” 卡特彼勒与代理商紧密合 作,为客户提供覆盖设备全生命周期的价值服务。目前,卡特彼勒在全球共有 156 家代理 商,覆盖 192 个国家和地区。上世纪 90 年代,卡特彼勒将代理商体系引入中国。经过近 30 年的发展,卡特彼勒在中国共拥有四家大型代理商:利星行机械、华北利星行机械、信 昌机器、易初明通,约有 400 个服务网点,及时响应客户需求。

因地制宜,小松在华销售网络建立独家区域分销制度。根据小松官网,小松在中国实行独 家区域分销制度为主的渠道建设方法,截止 2019 年其 33 家省级独家区域分销商以及 300 多个服务网点形成的销售渠道和服务网络基本覆盖了我国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由此形成完 整的产、销、服务、配件、物流、翻新、租赁、回购营销模式。各个分销商在自己的市场 区域范围内自主建设自己区域销售渠道。从分销商密度上讲,平均每个省级行政单位有 0.97 个独家分销商。

卡特与小松代理商的后市场服务和配件销售体系较为完善,三一可借鉴先进经验。卡特彼 勒与小松重视代理商后市场业务,卡特彼勒在产品、零部件、存货管理和控制、物流、设 备维护工作程序等方面都和代理商进行沟通培训;小松建立全球零件配送布局,为代理商 提供小松纯正零件,并且通过保修期内优质服务留住客户,形成保外持续服务。2023Q3 业 绩说明中,小松提及其 2023Q3 工程机械、采矿和公用事业设备销售额较 2022 年同期有所 增加与该部门零配件销售和服务收入上涨有关。在中国工程机械由增量市场为主,向存量 市场更新和增量市场升级转变的过程中,后市场有望成为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收入支柱之一, 三一可借鉴卡特与小松的后市场经验,在存量市场中取得先发优势。

盈利能力对比:卡特/小松营收规模占优,2019-2020 三一毛利率高于卡特彼勒/小松

2019-2020 三一毛利率高于卡特彼勒/小松。从营收规模来看,卡特彼勒 2022 年营收 594.27 亿美元,小松 2022 财年营收约 262.10 亿美元,三一 2022 年营收约 120.18 亿美元,卡特 彼勒营收规模独占鳌头,远超小松与三一重工,但三一重工营业收入在 2017-2020 年增速 较快,17-20 年营收同比增长分别为 62%、48.71%、29.72%、32.50%,同期卡特营收增 速为 17.97%、20.37%、-1.68%、-22.40%。2017-2020 年两公司营收规模差异明显缩小。 卡特彼勒在收入规模上占据优势,但三一重工发展空间仍然较大,未来有望进一步凭借自 身产品力及性价比提升市占率。从各公司毛利率对比来看,卡特彼勒和三一重工毛利率差 异较小,2019-2020 年三一毛利率超过卡特彼勒与小松,主要系三一产品的畅销及工厂数 字化转型的经营效率提升所致。2021/2022 年三一重工毛利率承压,因中国国内市场调整 导致竞争格局恶化带来的盈利能力下行。

国内:行业磨底期下行风险可控,多重利好下有望提前筑底

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仍在磨底阶段。2023 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指数即 CMI 总体处于低位,中国 小松挖掘机开工小时数总体也处于近年较低水平。市场景气指数及开工数据均表明当前工 程机械行业仍处于磨底阶段。投资端来看,地产投资尚待好转,基建及采矿业投资持续增 长。近期出台多项地产政策“组合拳”:认房不认贷、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降低首付比例等。 待地产政策效用显现,有望拉动工程机械需求,带动行业回暖。

挖掘机销量增速与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有一定相关性

挖掘机销量增速与房屋新开工面积增速有一定相关性。挖掘机作为典型的土方施工机械, 其主要应用于地产、基建、矿山等作业场景,因此土方施工需求与挖掘机需求有较强相关 性。而地产施工顺序中,土方施工为前道工序。观察可得,挖掘机销量增速与房屋新开工 面积增速有一定相关性,其相关系数约 0.53。

国内自 21Q2 进入下行周期,行业磨底期当前行业销量已处于底部区间

国内工程机械行业仍在磨底阶段。总体而言,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呈现明显的周期成长特征, 周期性的驱动力主要为包括信贷等因素在内的宏观经济周期,成长性的驱动力主要为技术 进步、城镇化、机器替人等。从挖掘机销量来看,2021Q2 以来我国工程机械行业进入下行 区间。

开工端数据表明当前行业仍处于磨底阶段。2023 中国工程机械市场指数即 CMI 总体处于低 位,中国小松挖掘机开工小时数总体也处于近年较低水平。市场景气指数及开工数据均表 明当前工程机械行业仍处于磨底阶段。

投资端来看,地产投资尚待好转,基建及采矿业投资持续增长。2023 年 1-11 月,我国房 屋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 21.2%;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同比增长 7.96%。

万亿国债+积极的地产政策+更新周期驱动,行业有望提前筑底

23 年 10 月,人大常委会通过增发国债和调整预算安排,23Q4 增发 1 万亿元国债并提升赤 字率至 3.8%,重点投入基建项目;地产政策“组合拳”落地后待政策效用显现,有望拉动 工程机械需求;中国工程机械协会挖掘机械分会测算,国内挖掘机市场 2024 年有望迎来更 新周期拐点。万亿国债+积极的地产政策+更新周期驱动,行业有望提前筑底。

增发 1 万亿国债加大基建投入,工程机械需求预期边际向好

增发 1 万亿国债加大基建投入,工程机械需求预期边际向好。10 月 24 日,十四届全国人 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国务院增发国债和 2023 年中央预算调整的方案,中央财 政将于四季度增发 2023 年国债 10000 亿元。增发国债将重点用于八大方面,全部与提升 防灾减灾救灾能力的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灾后重建和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需要长期建 设资金,且主要由中央承担相应建设责任。此次增发的国债全部通过转移支付方式安排给 地方,2023 年拟安排使用 5000 亿元,结转至 2024 年使用 5000 亿元,大额资金投入利好 下游工程建设起量。我们看好工程项目新增量与开工率提升,基建项目对于工程机械稳增 长作用进一步凸显。

地产支持政策“组合拳”有望带动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回暖

地产支持政策“组合拳”有望带动国内工程机械行业回暖。近期出台多项地产政策“组合拳”: 认房不认贷、降低存量房贷利率、降低首付比例等。待地产政策效用显现,有望拉动工程 机械需求,带动行业回暖。

国内挖掘机市场 2024 年有望迎来更新周期拐点

国内挖掘机市场 2024 年有望迎来更新周期拐点。国内工程机械需求可以大致分为新增投资 带来的新增需求和旧机型淘汰出清带来的更新需求。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 会对大型挖掘机、中型挖掘机、小型挖掘机更新需求的估计,小、中、大型挖掘机寿命依 次为 6~8 年、7-9 年和 8-10 年,并在寿命到期的三年间依次退出 30%、30%和 40%。根据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挖掘机械分会测算,国内挖掘机市场 2024 年有望迎来更新周期拐点。

地产新开工降幅收窄+增发国债支持基建,有望支撑 24 年工程机械需求

根据华泰宏观团队 2023/11/05 发布的《结构调整持续,增长行稳致远》报告,预计 2024 年全国房地产销售额 /面积同比增速可能录得 10%至 15%、较 23 年的降幅小幅收窄。地 产成交回升可能动能偏弱,但是政府稳地产政策的持续升温、可能推升银行对开发商资金 的支持,预计开发商回款和融资速度可能边际恢复,华泰宏观预计 2024 年全国开发商回款 同比降幅或边际改善至 15%,带动新开工同比跌幅从 23 年的 25%左右收窄至 10%左右, 竣工同比增速则在今年约 20%的高基数下小幅回落至 5%左右。

基建:华泰宏观预计 2024 年基建投资的全年同比增速可能录得 2-3%左右,其中增发国债 及提前下发的地方债或将带来基建投资“前置”、支撑总需求及基建增长,考虑到土地成交 回落让政府性基金收入有进一步下行的压力,财政(被动)周期性赤字可能进一步上升, 总体基建投资的资金来源仍有一定制约。

1) 增发国债及提前下达地方债有助于 2024 年基建较早形成实物量。今年 10 月宣布增发 的 1 万亿国债预计将分为两批各 5000 亿、分别于今年 4 季度和明年 1 季度发行、主 要用于支持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考虑到从发债到形成实物工作量 的流程相对较长,其中已开工项目或将在今年年底形成一定的实物工作量,新开工项 目可能将在明年 6 月底之前开工建设,对明年的增长及基建投资带来一定支撑。据华 泰宏观估算,如果在今年 4 季度和明年 1 季度形成实物工作量,有望支撑年化 GDP 增 长约 1.2 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增发国债的投资项目也将需要地方配套投资,但 由于投资项目主要是公益性、无收益的灾后重建等项目,因此撬动社会资本投资的作 用较为有限。

2) 中长期而言,考虑到资金来源及高质量发展的导向,基建投资可能在大基数的背景上 呈现结构性放缓。华泰宏观预计明年实际实现的中央财政赤字率和今年大体持平,而 地方实际实现的赤字率有所上升,主要反映(被动)周期性财政赤字扩张。截至今年 3 季度,季调后年化的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政府性基金收入分别距趋势水平的缺口约 1.8、 3.7 万亿元,体现财政主动宽松的幅度或仍有一定制约。同时,虽然从今年 7 月政治局 会议提出要有效防范化解地方债务风险,制定实施一揽子化债方案后,天津、贵州、 云南、陕西和重庆等省的城投债收益率明显下行,风险溢价的回落对城投平台等现金 流压力有一定的缓解,但长期压降隐债的压力不减,长期而言地方政府平台融资可能 呈减速的态势。此外,考虑到高质量发展的导向和对项目长期投资回报率的要求,基 建投资增长可能在“大基数”的基础上结构性放缓。

3) 从项目类型上看,市政产业园区基础设施投资可能仍在地方专项债中占据重要比重, 除了 1 万亿增发“特别国债”提及的灾后恢复重建、防洪治理等 8 大方向外,城中村 改造及相关配套投资亦有可能提速。截至 2023 年 9 月,地方专项债的主要投向有接 近 2 万亿元为市政和产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其次是交通基础设施、保障性安居工 程。而 2023 年以来,“城中村改造”的政策定位进一步抬升 7 月政治局会议指出我国 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城中村改造及保障房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投资亦 可能提速。

结合以上华泰宏观团队对 24 年地产新开工及基建需求的预测,我们认为,在地产新开工降 幅收窄,且增发国债及提前下发的地方债或将带来基建投资“前置”、支撑总需求及基建增 长的背景下,我们预计 24 年地产新开工降幅收窄+增发国债支撑基建需求有望对工程机械 需求形成支撑。

海外:短期承压不改长期趋势,国内龙头走向全球巨头

疫情扰动下借助产品力+供需缺口,中国工程机械海外销量大幅增加

疫情为工程机械带来出口机会,中国品牌凭借供应链优势抢占需求缺口。疫情期间,海外 主要国家采取降息等一系列政策刺激基建,工程机械国际需求回暖,但大多数地区受疫情 反复影响,供给持续受到抑制,供应链受阻导致交期拉长,工程机械产品产生供需缺口。 中国较早成功控制住疫情,为复工复产提供前提,凸显国产供应链优势,中国工程机械品 牌积极出海抢占缺口,以挖掘机、起重机、推土机为代表的工程机械产品出口连续高增。 2022 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额 443 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挖掘机成为出口绝对主力。中国工程 机械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2 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额达 443 亿美元,同比增长 30.2%, 创下历史新高。根据海关数据,2023 年前三季度中国工程机械出口金额为 371.13 亿美元, 同比增长 13.9%,月平均出口额为 41.5 亿美元。1-9 月出口额已经超过 2021 年全年水平。 近年来挖掘机出口金额快速增长,2020 年挖掘机出口金额仅为 22.8 亿美元,2021 年 50.71 亿美元,2022 年已达 83.8 亿美元;2023 年 1-11 月挖掘机出口金额已达 77.2 亿美元,在 高基数情况下同比增长 1.53%。

欧洲出口增幅较大,欧美及东南亚市场出口竞争激烈。分市场来看,2023 前三季度对六大 洲出口情况中,出口增幅较大的是欧洲,出口额为 100.06 亿美元,同比增长 35.3%,占比 为 27%。占出口比重较大的是亚洲,出口额为 148.63 亿美元,占比重最高达 40.05%,同 比增长 10.3%。主要出口国别方面,位列前二十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合计占总出口额的 67.5%。其中,对俄罗斯联邦、土耳其的出口额同比增幅均超过 100%;出口沙特阿拉伯、 墨西哥金额同比增幅均超过 50%。而对美国、印尼、日本、澳大利亚、巴西、韩国、泰国、 德国、越南和加拿大的出口额均有所下降,越南地区降幅最大为 34.05%。

工程机械企业出海是发展必经之路。对比海外龙头,国内工程机械公司收入仍有较大提升 空间,海外市场星辰大海。我国工程机械已经完成了从“配套”到“自主”出海的转变。2017 年之前我国工程机械通过对外承包工程的方式“配套”出口,2017 年以来,我国对外承包工 程业务新签合同额趋于稳定,但我国挖机出口销量及占比持续提升,随着我国工程机械产 品竞争力提升,已经开始“自主”出海抢占海外市场。23Q3 国内工程机械龙头三一重工、徐 工机械收入仅为全球工程机械龙头卡特彼勒的 14%、17%,目前国内工程机械品牌海外市 场占有率仍然较低,海外市场星辰大海,国产品牌仍有较大成长空间。

海外需求短期降温不改长期稳中有增趋势,各地区需求有结构性支撑

2020-2021 年高增速长后,海外工程机械市场有望实现软着陆。根据 Off-Highway Research 数据,2022 年全球工程机械销量同比 2021 年创下的历史新高下降 7%,其中海外工程机械 销售额增长 7%。Off-Highway Research 同时预测 2023 年全球销量将继续下降 7%左右, 其中海外国家出现 5%的下滑。Off-Highway Research 预测 2022-2025 年全球工程机械市 场软着陆,设备销量仅同比下降个位数,整个预测期内工程机械销量仍保持在每年 100 万 台以上。根据 Off-Highway Research 预测,中国市场 2024 年开始保持稳定增长,北美、 欧洲等成熟市场需求保持稳定。

北美市场:基建法案有望支撑需求,国内品牌仍处起步阶段

美国基建法案有望支撑工程机械需求。美国基建法案的发布对基建投资的正向刺激作用显 著,2021 年 11 月 15 日签署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法案》投资规模为 1.2 万亿美元,其 中 5500 亿美元用于新支出,用于修复与升级道路、桥梁、铁路、饮用水和互联网设施等, 2022 第三季度以来美国公共建造支出的季调折年同比增速始终保持在两位数以上。政策支 持下基建有望支撑工程机械需求保持景气。

卡特彼勒与约翰迪尔在北美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根据 IBISWorld 数据,按收入衡量, 2022 年美国工程机械制造行业的市场规模为 467 亿美元。根据 Allied Market Research , 2022 年整体北美地区工程机械市场规模约 516 亿美元。2022 年,北美工程机械市场中, 卡特彼勒收入 279.81 亿美元,市场占有率约为 40%,占据绝对的主导位置,其余主要厂商 包括约翰迪尔、日本小松、日立建机,以及来自欧洲的沃尔沃。2022 年中国工程机械出口 北美洲金额 55.2 亿美元,三一重工北美洲区域收入 40.3 亿元,增长 85.8%,中国品牌市 场占有率仍然较低。

欧洲市场:固定资产投资修复后持稳,进口主要为满足特殊及新兴技术需求

欧洲固定资产投资修复后持稳,基础设施项目计划庞大有望带动工程机械设备需求。2023 年 1-9 月,欧盟投资和工业产出有所反弹,2023 年前三个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分别为 7044、 7546、7302 亿欧元,对应同比增速分别为 2.2%、0.7%、-0.2%。2022 年欧洲启动超过 35,000 个基础设施项目。巴黎、柏林、马德里等大城市已成为大规模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心, 项目总投资额达到 5000 亿欧元,其中交通运输部门投资 1500 亿欧元,住房部门支出 1000 亿欧元。此外,一些政府支持的基础设施计划,如哥本哈根的“绿色城市项目”和罗马的 “城市更新计划”,总预算达 800 亿欧元。

2022 年欧洲工程机械市场规模约为 456 亿美元,进口主要为满足特殊及新兴技术需求。根 据 Astute Analytica 数据,2022 年欧洲工程机械市场规模约为 456 亿美元,预计到 2031 年将达到 689 亿美元,CAGR=4.73%。2022 年,欧洲生产约 120 万台工程机械,其中超 过 700000 台运往欧洲以外地区,在欧洲本地市场销售超过 192500 台。欧洲市场进口约 150000 台,以满足特殊需求和新兴技术趋势。欧洲工程机械生产能力超过其内部需求,使 其成为建筑设备领域的净出口地区。2022 年占据欧洲工程机械主要市场份额的分别是德国 (23%)、英国(13%)、法国(12%)、俄罗斯(8%)、西班牙(8%)等。

欧洲市场挖掘机、装载机需求较高,中国品牌在欧洲市场已有基础布局。与美国相比,欧 洲在轮式挖掘机的使用方面名列前茅。根据 Mordor Intelligence,2023 年欧洲挖掘机和装 载机市场规模预计达 190.5 亿美元,2028 年预计达 266.9 亿美元,CAGR=6.98%。中国 挖掘机 2023 年前三季度对六大洲中出口增幅较大的即为欧洲,出口额为 100.06 亿美元, 同比增长 35.3%,占比为 27%。

东南亚市场:新兴市场炙手可热竞争激烈,中国企业部分国家市占率后来居上

东南亚市场作为工程机械的新兴市场,拥有广阔机遇。东南亚各地基建刺激政策频出,印 度地区 111 万亿卢比(1.5 万亿美元)投资规模的 NIP 规划详细说明了该国到 2025 年的基 础设施发展路线图;印尼政府发布的《2020-2024 年国家中期发展计划》中,基础设施为 优先发展项目,投资总额达 3592 亿美元。新的基础设施投资和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提升推 动了东南亚地区对工程机械产品的需求,工程机械产品的销量节节攀升。据海关总署数据 整理,2022 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额前 10 国家中,东南亚占 4 位。分别为印度尼西亚,印 度,越南,泰国,出口额均超过 10 亿美元。

国产品牌在东南亚市场中市占率逐渐提升。相对于成熟市场,新兴市场发展迅速,基础设 施建设、采矿等下游需求增长加快,多数工程机械制造企业盈利丰厚,扩张的欲望强烈。 经销商数量更为充足且信心和积极性较高。以印度尼西亚市场为例,2011-2021 年,中国 工程机械企业凭借产品品质、售后服务质量的快速提升与价格优势快速提升印尼市场市占 率。2011 年,小松设备占据印尼市场 50%左右的市场份额,卡特彼勒排名第二,占据 20% 的市场份额。但 2021 年三一重工市场占比 21%,逼近小松的 22%。

俄罗斯市场:地缘因素机会下的出口黄金“窗口期”,国产品牌有望快速布局抢占份额

2022 年以来中国向俄罗斯出口工程机械金额快速增长。2023 年 1-9 月,俄罗斯反超美国 成为中国工程机械单一国别最大出口市场,出口金额达 45.6 亿美元,同比增长 104%。根 据中国机械品牌网,以出口额计算,2022 年年初对俄出口排前三名的工程机械企业依次是 日本小松、美国卡特彼勒和英国 JCB;2022 年年底,市占率排名前三公司变为三一重工、 徐工集团和中联重科三家中国企业,柳工、龙工等其他中国企业也紧随其后。

俄罗斯是全球重要的挖掘机消费市场之一,当前建造业与房地产提供需求支撑。俄罗斯是 全球十大经济体之一,也是世界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 石油、天然气、煤炭和金属矿等。2022 年俄罗斯石油产量在全球的占比约为 10%。采矿和 资源开采需要大量工程机械,如挖掘设备、运输设备和矿山设备。在疫情后的两年内,俄 罗斯政府为了提振经济,陆续颁布和推进了多个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并且涉及到了市政工 程、电力建设、矿石开采、交通建设等多个方面。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市场对挖掘机等工 程机械的应用需求也随之释放,进而带动其发展势头。

地缘冲突影响下,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有望持续提高俄罗斯市场占有率。2022 年俄乌冲突升 级后欧美对于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2022 年美国卡特彼勒已经停止了俄罗斯工厂的运行, 日本久保田、日立建机也宣布停止向俄罗斯出口工程机械,小松停止从海外工厂供应俄罗 斯矿山使用的挖掘机和推土机等。根据 AEB 数据,2022 年,以卡特彼勒、小松为首的欧 美品牌在俄罗斯的销量均出现下滑,其中履带挖掘机销量同比下降 16.05%,挖掘装载机销 量同比下降 65%,结合俄罗斯工程机械需求并未显著下降,中国工程机械企业有望弥补产 量缺口,进一步提升俄罗斯市场占有率。

聚焦“产品力”转化为“品牌力”,三一为首的国产品牌出海势在必行

2021-2022 年三一海外收入持续高增,全球市占率稳步提升。2022 年,三一重工在海外市 场营收为 365.7 亿元,同比增长 47.2%,在总营收中的占比达到 45.7%,同比上升 22.3 个 百分点。受益于海外销售规模增大、产品结构改善,公司海外主营业务毛利率稳步提升, 2022 年三一重工海外市场毛利率达到 26.4%,首次超过国内市场的 24%。市占率方面,根 据 AEM 统计数据,2022 年三一挖掘机海外市场份额超过 8%,各区域挖掘机市场份额及销 量均快速提升。

三一重工经过出口-海外投资-本土化-大区制四个阶段,全球化之路行稳致远。三一从 2002 年开启全球化后,从单纯的产品出口销售,到绿地投资,再到并购合资,走出了一条独特 的全球化发展道路。2006 年建立三一印度,主要经营混凝土机械、挖掘机械、起重机械、 路面机械等;2007 年建立三一美国,主要经营混凝土泵车、液压挖掘机、履带起重机、越 野起重机;2009 年建立三一欧洲,包含生产基地与研发中心等一系列产业链;2010 年建 立三一巴西,主要经营挖掘机械、起重机械。

出海展望:切入难度与市场空间并存,推动产销本地化与建立品牌力为关键

三一依靠本土化生产扩大成本优势,提高产品性价比进一步打开市场。在全球范围内设立 办事处、研发中心以及制造基地,实现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全价值链的本土化战略 布局,形成了三一印度、三一美国等四大产业园。其中三一美国目前是中国工程机械企业 中唯一在美国设厂的企业,其美国业务本地化经营也较为成熟。根据公司官网数据,三一 美国产业园总面积 3.7 万平方米,年产能 2000 台套,本地员工近 100 名。三一欧洲总面积 25 万平方米,建立了包括研发中心、生产基地等一套完整的产业链,能提供满足欧洲 CE 标准的产品线。三一印度已在挖掘机、起重机、桩机、矿机、道路和港口机械等多个垂直 产品领域占据当地行业相当部分市场份额。三一印度浦那的本土化制造工厂投资超过 7.5 亿卢比, 至 2022 年已销售超 22000 台设备。

销售渠道方面,代理与直销结合达成服务本地化,强调快速响应即时服务。对于美国等成 熟市场,大多经销商与卡特彼勒,小松等知名品牌深度绑定,优质代理商稀缺。因此我国 各大制造商首先在海外设立销售子公司或办事处,并积极开拓本地代理商,推进服务本地 化。而以印尼为代表的东南亚客户具有“类中国”客户特性,更重视价格便宜及售后支持 快速,服务件到位时间短。三一重工为首的国内企业将服务做到极致——24 小时解决问题。 在各个大客户处建立网点,常年驻扎服务工程师,可快速更换油缸、发动机等核心部件。 同时,三一重工打造及时服务体系,实现全球范围内工程机械两小时到达现场,24 小时完 工的服务承诺。以卡特小松为首的企业并不采取即时服务的体系,响应速度较中国企业更 慢,无法满足如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客户开工时间长的需求。

租赁有望成为推动成熟市场关键因素之一。工程机械租赁在发达国家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 营销手段。租赁有望成为三一重工在欧洲市场释放潜力的关键,2020 年三一重工欧洲公司 位于德国贝德堡总部的首家租赁仓库开业,开始涉足租赁业务。2023 年 9 月,三一重机与 法巴租赁在昆山产业园进行全球战略合作会谈,签署启用法国库存融资项目,并将逐步在 东南欧、荷比卢、意大利、北美和东南亚等地区推广库存融资和零售融资业务,以更好地 满足全球客户需求。

借力大型工程机械展,参与建设各国标志性工程,打响品牌知名度。中国企业品牌建设在 成熟市场仍有欠缺,每三年一届的拉斯维加斯工程机械展对意图进驻北美市场的中国工程 机械企业而言是建立品牌知名度与信任的机会。如 2014 年拉展中,三一拿下的销售及意 向订单超过 1.3 亿美元。三一同时积极参建全球重点工程,打响品牌知名度。在阿联酋迪拜 的哈利法塔,三一超高压拖泵创造全球最高的泵送纪录;三一起重机设备完成印度世界最 高“团结雕像”80%的起吊工程;在巴西的世界杯与奥运会场馆,三一上百台挖掘机、起 重机、平地机全程参与建设;30 多台三一设备助力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建设。

电动化为大势所趋但仍需时间酝酿,为助力全球化关键因素

工程机械电动化是大势所趋但道阻且长,火候仍需时间酝酿

政策驱动下海外市场重视工程机械电动化发展。全球各地对非道路机械的排放法规日趋严 格,政策引导下推动工程机械加速电动化进程。根据 EUROMOT 欧洲内燃机制造协会的政 策解读报告,2019 年底低于欧 V 排放的内燃机已全部停产,2039 年低于欧 V 排放产品有 望全部退出市场。根据 Astute Analytica,2022 年欧盟指令要求所有建筑设备到 2025 年应 将碳排放量减少至少 20%。这导致对电动和混合动力建筑机械的需求增加。技术咨询公司 FEV 在德国制造业联合会( VDMA)的报告上表示,2030 年 19~56kW 级小型挖掘机,电 驱(包括油电混动,电池纯电)市场比例提升到 9%,56~160kW 级大型挖掘机市场比例会 达到 20%。此外,FEV 认为到 2030 年,约有 20%的中大吨位挖掘机使用油电混动技术。 政策持续推动下海外市场电动化结构性机会明显。

全生命周期成本观念深入人心,推动工程机械电动化趋势日益加强。对于欧美下游客户来 说,相较于国内市场更侧重于购置成本,欧洲市场更看重全生命周期成本(TCO)。以一台 挖掘机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为例,占比最多的是燃料费用,其次是修理费用,新机占比不超 过 25%。TCO从用户投资角度出发,是产品综合竞争力的表现和用户采购决策的核心因素。 工程机械的电动化可以明显降低 TCO。《欧洲工程机械电动化趋势及中国制造商进入欧洲市 场面临的挑战》(张成玉,2021)提到,根据麦肯锡的分析,电驱化可降低 21%的全生命 周期成本。

中国工程机械市场电动化同样稳步推进。根据各级政府发布的政策文件,工程机械电动化 的配套政策正在不断落地,政府积极鼓励支持电动化重卡、电动非道路移动机械等工程机 械的发展,逐步推动其替代传统高污染燃油工程机械。且在一定领域,给予电动化产品优 先的路权。2023 年 9 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机械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 年),其中提到,引导企业加强新能源工程机械用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核心零部件攻关 和规模应用。聚焦矿山、港口等典型应用场景及川藏铁路等重大工程建设需求,开展电动 挖掘机、电动装载机等电动化产品的示范应用等。

新能源工程机械火候仍需时间酝酿,当前价格因素及开工时长较低为主要掣肘。新能源工 程机械相较新能源汽车等产业起步较晚,影响电动化普及因素较多,当前最关键的因素为 电动化产品价格较高但当前开工率不足,经济效应较低。在市场需求偏弱时期,土地项目 开工率不足,工程机械用户的生产经营受创,更加关心短期的经济效益。而在购置端电动 工程机械的售价会更高。根据 36 氪数据,市场上纯电动装载机价格在 80 万元左右,燃油 装载机售价 35 万元左右,中间有 45 万元左右的差价;同时这种较大的差价在其他电动工 程机械种类中也是普遍现象。开工景气度较低时,电动工程机械高昂的售价会提高客户的 购买门槛,也会延长回本周期。阻碍电动化进一步发展。 电动化产品更适用于低功率及固定应用场景,应率先切入经济性、环保性需求最迫切的场 景。工程机械的电动化并非一蹴而就,由于诸多限制因素,当前电动工程机械在很多情况 下仅应用在细分作业场景,如线路固定的重卡运输,轻载上坡、重载下坡的矿场运输等场 景。根据我们的总结,电动化工程机械使用场景的特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分别是开工时 长足够保证经济性、应用场景相对固定便于充放电以及功率要求相对较低。

1)在前期发展阶段,市场占有率大、使用频率高的机型更有望率先突围。市占规模大的品 类行业平均制造成本较有优势;使用频率高、时间长,生命周期内的平均成本更具经济 性。从经济性、环保性需求最迫切的场景开始,随着政策不断加码、认知不断深入、性 能不断提升、价格不断下降,电动工程机械的市场份额有望逐步提升。比如港口集装箱 业务一般都是 24 小时不间断作业,对应所需的起重机,吊车设备工作强度大,电动化 后经济性凸显。

2)电动化工程机械更适用于相对固定场景,利于充放电。与叉车在场内运营且距离较短不 同,挖掘机、装载机、起重机械等主要在野外道路、施工工地展开工作,周边工作环境 恶劣,缺乏充电或架设充电设施的条件。而从耗电量来看,挖掘机、装载机等设备耗电 量又远高于叉车,因此更需要频繁充电或增加电池装机量,增加了成本,进一步削弱其 市场竞争力。因此相对固定的作业环境更适用于电动化产品,比如同为装载机作业,电 厂、港口等轻载间歇作业工况,电动款装载机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环境恶劣的矿 山采石场里,续航只有 6-8 小时的电装并不适用。

3)工程机械作业对功率要求较高,电动化产品目前主要适用于低功率场景。挖掘机、装载 机、起重机械等工程机械重量远高于叉车,搭载电池量超大。如三一重工研制的纯电起 重机搭载锂电池量高达 282KWh,博雷顿推出的纯电动装载机搭载电池量更高达 423KWh。过多的锂电池装机量导致电动工程机械成本偏高。因此目前对于挖掘机等工 程机械产品,三一等品牌聚焦于微挖与小挖,利用低功率产品率先打开市场。

电动装载机率先突破扛起电动化大旗,电动挖掘机及混凝土机械有结构性机会。电动装载 机作业场所固定,更能发挥节能效率,在钢厂、搅拌站、港口等场景率先较大规模应用。 根据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数据,2023 年 1-11 月共销售电动装载机 3079 台(3 吨 15 台, 5 吨 2344 台,6 吨 720 台),其中 11 月销售 543 台,单月销量占国内装载机总销量 6.11%。 挖掘机作为应用更为广泛的工程机械,主力为履带式,行走采用液压系统,行动较为缓慢, 与以轮式为主的装载机相比,行驶长距离至充电桩充电更加困难,因此替代难度更大,目 前部分微挖、小挖、中挖已经实现电动化。其他工程机械产品中,混凝土机械中电动化产 品主要是搅拌车、泵车,三一的电动搅拌车成熟度较高,为主打产品。而路面机械、桩工 机械和自卸车基本可以实现电动化,起重机目前部分小功率型号可以电动化,大功率煤炭 机械与港口机械部分还未实现电动化。

电动化作为重大技术变革有望重塑全球竞争格局,中国企业有望弯道超车

以史为鉴,工程机械发展过程中如发动机、液压技术等重大技术变革都会带来行业格局的 重塑,电动化作为又一重大技术变革有望重塑全球竞争格局。参照历史,彼时作为具有“核 心技术领先优势”的发动机以及液压产品都带来了工程机械市场的大变动。卡特彼勒大萧 条时期率先推出柴油发动机降本增效,1933 年卡特彼勒柴油机产量超过了 1932 年的美国 总产量,初步奠定龙头地位;1980s 小松通过与比塞洛斯合作率先掌握液压技术,凭借液 压产品攻占美国本土市场。小松在美国的销售额从 1983 年的 1.3 亿美元增至 1984 年 3 亿美元,占有美国市场约 9% 的份额,卡特彼勒则在 1981-1984 年出现连续经营亏损。我 们认为电动化是继发动机与液压技术后工程机械又一重大技术变革,有望重塑全球市场竞 争格局。

参照叉车行业,受益于锂电化浪潮,中国电动叉车的性能实现了重大突破,开启了中国叉 车加速走向世界的新征程。2018-至今是我国叉车高质量发展期,随着我国工业水平不断提 升,创新驱动让中国锂电产业领跑全球。2020 年开始行业细分结构增速出现拐点,内燃叉 车(4/5 类车)增速持续低于行业增速,价格更高的电动平衡重叉车(1 类车)与电动乘 驾式仓储叉车(2 类车)增速开始强于行业增速,并且在 2022 年分别达到 16.92%和 13.03% 的同比增速,显著高于-4.68%的全行业叉车销量增速,成为细分结构中成长较高的板块, 叉车高端化成为新趋势。

中国“三电”技术全球领先,工程机械有望借助电动化加速全球化,抢占市场份额。随着 中国“三电”技术逐步成熟,电池、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的制造成本不断降低,产业化规模 逐步加大,工程机械从研发成本至采购成本都在不断降低,电动化产品的产品力也在全球 处于较为领先的地位,产品在全球终端市场的竞争力逐步提升。借鉴过去工程机械市场格 局被核心技术变革重塑和叉车凭借锂电出海的经验,中国工程机械有望借助电动化加速全 球化布局。

三一电动化布局逐步完善,掌握核心技术。全面布局工程机械电动化,三一近年来持续推 进主机产品电动化及相关核心零部件与技术开发。2021 年 9 月,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成 立,主要从事新能源电池设备研发、制造及销售;2021 年 10 月三一携手上游电池厂商宁 德时代合作,共同攻关电动搅拌车;2022 年 2 月三一再次携手宁德时代建造全国首条电动 重卡干线;2022 年 8 月三一成立新公司“三一锂能源”,直接进入锂电池和储能领域;2023 年 3 月,三一锂能(山东)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三一锂能(烟台)新能源有限公司,间 隔一周先后成立。

三一电动化产品引领行业趋势,在海外市场大受欢迎。在 2022 年披露的年度报告中三一表 示,2022 年,公司电动化产品销售额已突破 27 亿元,增速超 200%,销量超 3500 台。 截至 2022 年,三一开发完成 79 款电动工程机械产品,上市 67 款。2023 年,三一继续全 面推进产品电动化开发及核心技术研究,2023 年前三季度,三一电动化产品收入逆势增长, 在当前可商业化落地的电动化工程设备领域,均取得行业领先地位,例如,电动搅拌车、 电动自卸车、电动起重机、电动泵车销售市占率均居行业第一。三一电动化产品热销海外, 电动搅拌车首款“国际专用”车型——iONTRON408P 成功通过欧盟整车型式认证(WVTA) 并上牌,成为国内第一款获得欧洲市场准入资格的电动工程车产品。三一纯电动微挖 SY19E 在 bauma 2022 展览上备受关注,获得众多询价。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