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情寄家书 千里传家风──苏州中院“一封家书寄深情”判后延伸举措获评全市老龄工作优秀案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一封家书啥意思 深情寄家书 千里传家风──苏州中院“一封家书寄深情”判后延伸举措获评全市老龄工作优秀案例

深情寄家书 千里传家风──苏州中院“一封家书寄深情”判后延伸举措获评全市老龄工作优秀案例

2023-05-10 17: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深情寄家书

千里传家风

近日,苏州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公布了“2022年全市老龄工作优秀案例”,苏州中院少年庭“一封家书寄深情”判后延伸举措从众多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其中,也是全市政法部门报送案例中唯一入选的一例。

举措详情

苏州中院长期重视家事案件中涉老案件的审判。老年当事人由于内敛隐忍的个性及相对较弱的诉讼能力,其合法权益和内心需求极易被忽视。为此,全市法院少年家事条线坚持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在依法公正裁判的同时,判后延伸“一封家书寄深情”人文关怀模式:法官选取个案,在案件审结后给老年当事人书写并寄送亲情式家书,走进录音棚录制有声家书,向老年当事人进一步释法说理传情,修复亲情人伦,钝化家庭矛盾,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

涉老家书精选

案例一

朱老太与已故老伴育有一子一女,均已成家。夫妻两人经过多年辛劳,建造有宅基地房屋一套。该房屋拆迁后,安置了两套房屋。朱老太与儿子一家长期不睦,就两套安置房的归属多有争吵,并在老伴过世后因析产等纠纷发生多次诉讼。苏州中院以依法保障老年人权益为原则进行了公正裁判,承办法官并在案件审结后、农历新年前向朱老太寄送了家书:

朱阿姨:

您好!我是您与沈某某、周某某等人分家析产、继承纠纷案件的二审承办法官张珍芳。今天给您写这封信,一是要祝您新春快乐、身体健康!二是想跟您说几句心里话。

您与已故老伴经过多年辛劳,翻建了宅基地老房,该房屋于2005年拆迁。拆迁部门根据当地政策,为您、您养子沈某某一家及其他亲属,安置了两套拆迁房。十几年后,您与养子沈某某一家因该两套房屋的归属引发诉讼。诉讼过程中,我们向拆迁部门、当地社区和警务室都进行过了解,也多次组织调解,最后根据双方的实际情况,判决其中一套房屋归您所有,另一套房屋归养子一家所有,由您向养子一家支付相应的折价款。我们作出如上判决的目的,是希望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充分保障您的合法权益,使您老有所居、安度晚年。

我们也注意到,从2015年7月开始,您与养子一家已经先后发生过三次诉讼。截至目前,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了生效判决的确认。但是,诉讼的目的不仅在于明断是非,更在于定分止争。而对我们处理婚姻家事案件的法官来说,我们追求的最高裁判效果,是家庭成员之间和睦融洽、互相扶助的亲情关系的修复!

就本案来说,我们的裁判再有温度,也无法替代子女对您生活上的照料和精神上的慰藉。您家庭情况特殊,当初基于想要儿子的目的换养了儿子沈某某,后来又基于对亲女的怜惜要回了女儿周某某,并让两人结为夫妻。您对两人有生恩、养恩,两人也给您带来了儿女双全的天伦之乐。虽然后来产生过矛盾、发生了诉讼,但诉讼过程中,我们发现,你们两方的矛盾并非完全不可调和。从您这方来说,您虽然认为两套拆迁房都是您与老伴翻建的宅基地老房的转化物,但您也表示,只要求确认其中一套房屋归您所有,另一套房屋愿意给养子一家;从养子一家来说,在一审判决两套拆迁房均归他们所有的情况下,您的养子仍然表示愿意供您在任何一套房屋中居住到百年,并愿意承担您之前重病花费的巨额医疗费和您后续生活、看病的费用。在诉讼过程中,您与养子一家没有达成调解。现在诉讼已经终结,希望你们两方能够在尊重裁判结果的基础上,放下成见、再续亲情!作为七旬老人,有众多的子女承欢膝下,是您的福气;人到中年,仍有母亲可以孝顺,是子女的幸运!

再次祝您和所有子女阖家幸福、共享天伦!

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法官 张珍芳

案例二

老严夫妻年逾七旬,与儿子小严因婆媳关系、隔代子女教育等问题发生严重分歧,关系恶化,起诉要求小严返还已经赠与的贵重家具及转账款项。经姑苏法院的承办法官多次调解,老严夫妻撤回起诉,但双方矛盾根结并未解决,故承办法官向老严夫妻寄送了家书:

严叔叔、苏阿姨:

你们好!我是你们起诉儿子小严赠与合同纠纷案件的承办法官,虽然你们的案件已经审结,但是,我并没有案结事了的轻松。你们在我作出判决前撤回了起诉,我也知道你们和儿子的关系有了破冰的迹象,我既为你们高兴,又不免担心这刚刚开启的心门因为不当的沟通方式再次关闭。

我是法官,也同样为人母,为人女。开庭时,我分明感受到了你们作为父母高高在上的姿态。为查清事实,我和小严有过一次在线谈话,他数度哽咽,即使隔着屏幕,我也能感知他的痛苦,他不出庭,是因为不知道怎样面对父母。案件结束了,我还是忍不住和你们聊聊父母与子女的相处之道,希望你们能家庭和睦。如有不当之处,敬请谅解。

案件审理过程中,你们给我寄了很多信,我都认真看过,满满29页信纸,我看到了愤怒和失望的父母,也看到了时时监视儿子生活的父母。你们一直在强调自己的付出,你们的强势让儿子越走越远,而你们也越发地失望。生孩子是为了什么?传宗接代?养儿防老?我曾听到一个令人感动的答案:为了付出与欣赏。

亲子关系不是一种恒久的占有,而是生命中一场深厚的缘分。父母既不能使孩子感到童年贫瘠,也不能让孩子感到成年窒息。现在的你们,却让成年、成家的小严有窒息的感觉。你们找单位领导,甚至诉讼,不仅不会拉近和儿子的关系,只会加深矛盾。父母的付出是因为爱,并不是为了回报,更不是为了掌控孩子,要孩子听命于父母。

既往种种已成定局,纠结对错毫无意义。小严多次表达想和父母和解,但怯于打破僵局。生活在继续,难免有矛盾。父母要学会适当示弱,给彼此一个台阶,哪怕一条短信“家里的灯泡一直闪,找时间回来看看”,有孝心的儿子一定会来到你们身边。聪明如你们,一定能明白我的意思。

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我自己也在不停地学习中,我们这代人还很看重父母的意见,而我们的下一代,又还有几个孩子会听命于父母?我们对孩子居高临下的姿态和说教,只会带来反感。我的孩子二十多岁,我不会命令她做什么,只是表达希望她做什么,告诉她需要面对的后果,并尊重她的选择。因为我知道,反对,也不会改变结果,只会改变我和她的关系。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其实很难,因为总担心孩子会上当,会吃亏,老想替她做决定,但孩子并不买你的账。而作为父母的决断,只是父母的,并不是孩子的。孩子不可能复制父母的过往,成长的背景也不同。我们要知道孩子已经长大,她有自己的判断和面对生活的方式。

儿子在你们眼里不是四十多岁的中年父亲,还是十四岁的莽撞少年。你们倾尽一生为子女谋划所有,但总要放手让他们自己走自己的路。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一种爱是为了分离,那就是父母与子女的爱。你们还能陪他走多远?我真心希望你们可以改进和儿子相处的方式,学会信任,学会放手,学会示弱,换个方式去爱孩子,尊重儿子小家的存在,给他独立处理事情的空间。

真正亲密的父母、子女的相处,应该是亲密有间的,保持适当的距离,行有所止,言有所界。我们付出以后,孩子长大了,只要他健康、快乐,去欣赏就好了。

衷心祝愿你们晚年生活舒心、幸福!

苏州市姑苏区人民法院法官 许惠珍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截至目前,全市法院已经在婚姻家事案件审理中发出家书共计66封,在保障公平正义的同时,以亲情式的关怀帮助老年人恢复文明和谐的家庭关系。很多老年当事人来电、来信或来人向法官表示感谢,还给法官赠送锦旗。

原标题:《深情寄家书 千里传家风──苏州中院“一封家书寄深情”判后延伸举措获评全市老龄工作优秀案例》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