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史考研重点考点解析笔记(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黄金时代》名词解释 世界史考研重点考点解析笔记(三)

世界史考研重点考点解析笔记(三)

2024-06-05 15:1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3、公元313年《米兰敕令》颁布后,基督教获得了在罗马帝国传播的合法地位。

4、公元325年,君士坦丁一世在尼西亚召开基督教会议,这是基督教历史上第一次宗教大集结(基督教大公会议)。

5、公元392年,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将基督教定为罗马帝国国教。

6、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教义是指圣父、圣子、圣灵三个位格结合于同一个本体。

(二)名词解释

保罗;斐洛;奥利金;奥古斯丁

1、《米兰敕令》:公元313年,君士坦丁一世在战胜政敌之后,联合其同盟者李锡尼共同颁布的诏令。在诏令中他正式承认基督教可以与其他宗教并存,给予其合法地位,并归还之前没收的基督教教产。《米兰敕令》是基督教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标志着罗马帝国统治者对基督教由镇压迫害转化为保护利用的政策,而基督教就此开始与帝国政权合流,为统治阶级服务。

2、尼西亚会议:公元325年,君士坦丁一世皇帝在尼西亚召开的宗教会议,共有318名主教出席。会议制定了所有基督徒必须遵守的“尼西亚信经”,明确了圣父与圣子之间同性、同质、同格的关系,初步树立了“三位一体”正统教义的雏形。会议将阿里乌派斥为异端,并将阿里乌予以放逐。尼西亚会议基督教历史上第一次宗教大集结,经过这次会议,基督教开始受到罗马皇帝的控制,完全变为统治阶级的统治工具。

3、阿里乌教派:或称亚流主义学派,是基督教历史中一个被视为异端的派别。由曾任亚历山大主教的阿利乌(或译亚流)(公元250年—336年)领导的基督教派别。此派别根据《圣经》所载,认为耶稣次于天父,反对教会占有大量财富。此神学争论被提到公元325年的基督教大公会议(即第一次尼西亚公会议)中讨论,结果此派别被斥为异端。其后更被驱逐和逼害。到公元380年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的召开,圣灵被接纳为三位一体的神格,而阿里乌教派再次被斥为异端。到此时,三位一体的神学思想基本上已经确立。阿里乌教派从此大势巳去,只在日耳曼人中存在,最后在历史上淡出。

4、《新约全书》:基督教的圣经,全书共有二十七卷。包括福音书、历史书、使徒书信和启示录。其中福音书有《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约翰福音》四卷;历史书有使徒行传;书信共有二十一卷;《启示录》属于启示文学类。新约圣经并非用犹太人的母语希伯来文写成,乃是由希腊文写成,因为新约时代的巴勒斯坦早已被希腊化了。

5、教父哲学:公元2—5世纪早期基督教为其教义辩护的一种宗教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它是由护教者根据圣经,利用古希腊罗马哲学特别是新柏拉图学派的学说建立起来的。所谓教父,是那些既宣讲又著作的护教者,他们对制订和论证基督教教义作出了贡献,因而被尊称为“教会的父老”,简称“教父”。教父哲学因此而得名。教父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分为希腊和拉丁两大派。

(三)简答题

1、分析基督教兴起并迅速传播的原因。

答案要点:

(1)基督教打破了犹太民族宗教的狭隘性,建立了一种新的世界性信仰,基督徒不分民族、阶级,只要信奉耶稣,遵守教义,都可以成为教徒,从而得到上帝的拯救与赐福。基督教改革了礼仪,废除了犹太教和其他原始宗教复杂的各种献祭和仪式,为其在罗马社会,尤其是中下层人民间的广泛传播打下了基础。

(2)2世纪中后期,罗马帝国的统治日趋残暴,政治、经济、社会各方面危机开始显现,旧的宗教信仰不能解决人民生活的痛苦,因此人民开始转向新的宗教领域寻求精神安慰。而基督教恰恰提倡平等博爱之说,信徒之间有衣食互助、患难与共的兄弟情谊。原始基督教鄙视富人权贵,坚信正义必胜和救世主行将降临的信念,对受到现实压迫的劳苦大众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3)基督教树立了耶稣基督这样一个具有极高人格魅力的形象,他严于律己,充满智慧,处处行善,无私奉献,这在一个道德逐渐沦丧的时代有利于为广大群众和许多追求良知的社会上层人士提供信仰的楷模。

2、简述早期基督教在传播过程中的演变。

答案要点:

(1)随着基督教的广泛传播,其教徒成分趋于复杂化,不少富裕农民、工商业者和奴隶主都开始信奉基督教。这不仅改变了原始基督教的社会成分,而且使基督教的组织也开始发生变化。后来各地逐渐产生了长老和主教等神职人员主持的教会,设置了财库,正式形成的基督教会逐渐被这些有产者控制。

(2)基督教流传过程中,教义也在发生变化,以非犹太人为代表的保罗派门徒逐渐占据上风,并在组织上控制了各地教会。他们改造的教义大量吸收了希腊罗马哲学,尤其是斐洛学说和斯多噶派思想,从而使原始基督教教义加入了新的元素。诸如逆来顺受、希冀来世的思想得到重视,基督教开始承认现存的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合理性,提倡服从的观念。

(3)2—3世纪起,基督教会中开始出现一批神学家和护教士,他们竭力宣传罗马帝国和基督教利益的一致性,力图向统治阶级靠近,而罗马帝国统治者也逐渐了解到基督教的变化。公元313年《米兰救令》的颁布标志着基督教开始和帝国政权合流,为统治阶级服务。公元325年尼西亚会议的召开则标志着原始基督教质变的最终完成。

二、民族大迁徙与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一)主要知识点

1、罗马帝国周边的蛮族主要是凯尔特人、日耳曼人和斯拉夫人。

2、促成欧洲民族大迁徙的是匈奴的西侵。

3、公元376年,西哥特人渡过多瑙河,定居在罗马帝国境内,这是日耳曼人中最早迁入罗马帝国的一支。

4、第一个得到罗马承认的蛮族王国是公元419年建立的西哥特王国。

5、公元476年,日耳曼人奥多亚克推翻罗马末帝罗慕洛·奥古斯都的统治,西罗帝国灭亡。

6、公元568年,伦巴德人进人意大利北部,标志着日耳曼人大迁徙的结束。

(二)名词解释

阿德里亚堡战役;阿拉里克;阿提拉;狄奥多里克

1、汪达尔人:为古代日耳曼人部落的一支,曾在罗马帝国的末期入侵过罗马,并以迦太基为中心,在北非建立一系列的领地。汪达尔人的名字可能来源于西班牙的省份“安达卢西亚”,汪达尔人在入侵北非前曾在那里居住。公元455年,汪达尔人攻陷罗马,并大肆抢掠,因此出现了毁灭文化的代名词“汪达尔主义”。汪达尔人信奉阿里乌派基督教,残酷迫害正统派基督徒。公元533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派遣大将贝利撒留远征北非,次年汪达尔王国完全灭亡。

2、西哥特人:古代东日耳曼人的一支。聚居在多瑙河下游地区,公元376年遭到匈奴人袭击,进入罗马帝国。公元378年在阿德里亚堡战役大败罗马军队,杀死皇帝瓦伦斯。公元410年,在阿拉里克率领下洗劫罗马城。公元419年,狄奥多里克一世以罗马帝国同盟者的身份建立了第一个日耳曼王国,定都土鲁斯。国王尤里克统治时期(466—484年)国力鼎盛,领土包括高卢西南部和西班牙大部。西哥特人信仰阿里乌派基督教,其颁布的《西哥特法典》和《阿拉里克法典》有很大影响。公元507年高卢领地被法兰克人征服。公元711年阿拉伯人入侵西班牙,最终灭亡西哥特王国。

3、东哥特人:古代东日耳曼人的一支,生活在顿河与德涅斯特河之间。公元375年被匈奴人击溃后向西推进,居住在潘诺尼亚。公元489年其首领狄奥多里克在拜占庭帝国皇帝泽诺的怂恿下出兵意大利,公元493年杀死奥多亚克,建立了东哥特王国。东哥特王国保存了原来罗马的法律、政治制度和城市管理机构,并让罗马一些贵族担任要职,信仰阿里乌派基督教。公元535年,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一世对其发动战争,公元554年东哥特王国最终被拜占庭帝国灭亡。

(三)简答题

简述日耳曼人大迁徙的背景和历史意义。

答案要点:

背景:第一,日耳曼人处于原始社会解体时期,需要土地从事农业生产;同时由于人口增长,也要求他们去掠夺土地以满足人口增加的需求;第二,罗马帝国奴隶制从2世纪末开始出现全面危机,国势日渐衰弱,无力抵抗外族入侵是日耳曼人大迁徙的外部条件;第三,匈奴人的西侵是导致日耳曼人最终离开家园的导火索。

历史意义:第一,日耳曼人的迁徙引起了西欧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日耳曼人摧毁了西罗马帝国的国家机器,为封建关系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日耳曼人到处没收罗马土地,把土地分给公社成员使用,大量地产落人日耳曼贵族手中;此外,社会上还有日耳曼自由农民和罗马自由农民,他们不久就沦为依附农民,封建土地所有制从此开始发展起来,西欧封建制度在罗马因素与日耳曼因素相结合的基础上逐渐产生和形成。第二,一系列蛮族国家的形成使西欧文明的发展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日耳曼贵族成为了西欧统治阶级的主体;在西欧社会新的建构过程中,基督教教会也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第三,日耳曼人的迁徙,促使西欧文明的重心由地中海地区开始向西欧内陆地区转移,也由城市向乡村转移。第四,日耳曼人的迁徙最终导致欧洲古典时代的结束与中世纪的开始。

三、拜占庭帝国

(一)主要知识点

1、拜占庭帝国是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帝国,它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被马克思称为“东西方之间的一道金桥”。

2、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527—565年)被认为是拜占庭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3、查士丁尼一世时期颁布的《罗马民法大全》是欧洲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

4、马其顿王朝统治时期(867—1056年)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

5、中世纪的拜占庭文化是古典希腊罗马的文化传统、基督教和近东文明古国文化三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6、公元1453年,奥斯曼军队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阵亡,拜占庭帝国最终灭亡。

(二)名词解释

查士丁尼一世;尼卡起义;贝利撒留;希拉克略一世;利奥三世;巴西尔二世;尤西比乌斯;君士坦丁七世;吉洛特起义

1、《罗马民法大全》:查士丁尼一世统治时期颁布的四部法典的统称。其中公元529年颁布的《查士丁尼法典》共10卷,由法学家特里波尼安领导编纂,内容包括哈德良皇帝以来400多年内罗马历代皇帝颁布的法律;公元535年编成的《法学汇编》共50卷,包括历代法学家解释法律的论文汇总整理;同年颁布的《法理概要》简明扼要,是学习罗马法的重要教材;公元565年颁布的《新法》是《查士丁尼法典》的续编。《罗马民法大全》肯定了皇帝至高无上的专制权力,是欧洲历史卜第一部系统完备的法律文献,对后世影响深远。

2、军区制:7—12世纪在拜占庭帝国推行的军事和行政制度,即按军事序列管理帝国各级行政区域。军区制是由6世纪末拜占庭的“总督区”演变而来的,7世纪希拉克略一世统治时期,为了应对恶劣的形势开始逐步建立军区,8世纪中期,帝国大部分国土都置于军区管理之下,军区首长为将军,兼有行政管理权,行政系统附属于军事;同时以田代饷,建立军役地产,进而形成了农兵阶层。12世纪由于自耕农几乎完全消失,军区制被迫取消。

3、圣像破坏运动:8—9世纪在拜占庭帝国发生的破坏基督教会供奉圣像、圣物的运动,其实质是反对正统教会统治势力和教会修道院占有土地的政治斗争。基督教内长期存在圣像崇拜,而反对圣像崇拜的社会力量也在拜占庭内发展。7世纪以后,正统教会和修道院则兼并土地,聚敛钱财,成为社会各阶层怨恨的目标。利奥三世于726年年发布禁止崇拜圣像的诏令,凡抗拒者其财产充公,是为圣像破坏运动之始。君士坦丁五世采取严厉措施对付圣像崇拜派。787年,尼西亚会议,宣布恢复圣像崇拜。816年利奥五世即位,反圣像派重新得势。843年,皇帝迈克尔三世的皇太后狄奥多拉摄政时,再次宣布恢复圣像供奉,大批圣像破坏者以异端罪被处死。圣像破坏运动从此结束。

4、马其顿王朝:马其顿王朝统治时期(867—1056年)是拜占庭帝国历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马其顿王朝重组了中世纪世界政治格局,使基督教文明的火种在诸蛮族的围攻下仍然生生不熄,在它的影响下,东欧各蛮族逐渐走上了文明化并建国的道路。既有巴西尔二世又有君士坦丁七世的马其顿王朝,不但是军事政治上的黄金时代,更是学术文化上的盛世。

5、保罗派:东罗马帝国亚美尼亚地区的一个基督徒团体,创导人是康斯坦丁·西尔瓦努斯。该派认为只有四福音及保罗的教导才是上帝的启示,其余的书卷和旧约都是来自邪恶的神所启示的。认为世界是俗世邪恶的神所造,真神为拯救世界,派天使成为人的样子来到世间,就是耶稣。其理念属善恶二元论,与摩尼教观念类似,属於非主流基督教派。反对拜占庭国教东正教的形式主义,包括罗马、希腊、亚美尼亚的教会,认为彼得是恶灵的一个使者,所以教会既然奠基在彼得上,那教会也是属于撒旦的。所有物质与身体都是恶灵的产物,所以反对一切的图像、圣职、圣餐、礼仪等。公元827年被政府军镇压以后,该派信徒逃散到各地,其思想由此传遍欧洲许多国家。

6、普洛尼亚制度:拜占庭帝国科穆宁王朝时期实行的与法兰克采邑制相似的制度,又称“恩准制”,主要内容是政府将国家的土地分给贵族监领,可终身享用领地租税,不得世袭。领有领地的贵族须按照领地面积为国家提供相应的兵源,同时取得对领地上的农民(巴力克)的支配权。后来又取得了领地的行政和司法权,监领地由此变成封闭型的封建大地产。普洛尼亚制度是军区制瓦解后的替代制度,一定程度上暂时加强了拜占庭的军事实力;同时迅速发展了封建大地产所有制,加强了领地贵族的离心主义倾向,导致了分裂割据的加剧。

7、科穆宁王朝:拜占庭帝国封建王朝。奠基人为科穆宁家族的伊萨克一世(1057—1059在位)。他是一个军事贵族,由小亚细亚叛乱的封建贵族拥立为帝,建立科穆宁王朝。科穆宁王朝时期拜占庭帝国日趋衰落,内忧外患交迫。科穆宁王朝的君主设法摆脱过境的十字军的骚扰,并加以控制利用。曼努埃尔一世(1143—1180在位)与突厥人休战言和,加速了十字军的失败。1176年,突厥人再次进攻,拜占庭再败,从此一蹶不振。科穆宁王朝的拜占庭文化依然比较繁荣,是希腊文化的复兴时期。1185年安德罗尼卡一世(1183—1185在位)被安吉尔家族的伊萨克(即伊萨克二世,1185—1195,1203—1204在位)推翻,王朝告终。

8、拉丁帝国:1204年,西欧国家封建主在罗马教皇号召下发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攻陷拜占庭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后,在拜占庭帝国领土上按西欧形式建立的封建国家。因希腊人称西欧人为拉丁人,故名。首都君士坦丁堡。疆域包括小亚细亚西北部巴尔干半岛南部及其附近岛屿。1261年7月25日,尼西亚皇帝巴列奥略家族的迈克尔八世(1259—1282在位)收复君士坦丁堡,恢复了拜占庭帝国。拉丁帝国末代皇帝鲍德温二世(1228—1261在位)逃往西欧,拉丁帝国遂亡。

9、巴列奥略王朝:拜占庭帝国末代王朝(1261—1453)。1261年尼西亚皇帝巴列奥略家族的迈克尔在热内亚人的支持下攻占君士坦丁堡,推翻拉丁帝国,恢复了拜占庭帝国,称迈克尔八世(1259—1282在位)。帝国恢复后,领土较前大为缩小,只包括尼西亚、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色雷斯与马其顿部分地区,以及沿海部分岛屿。其他各地仍处于割据状态。1453年5月29日,苏丹穆罕默德二世率大军攻陷君士坦丁堡,约翰八世之弟,拜占庭末代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1449—1453在位)战死。持续千年的拜占庭帝国宣告灭亡。

(三)简答题

1、试述拜占庭帝国军区制改革的内容和历史作用。

答案要点:

内容:第一,把北非、意大利实行的总督区改进推行。起初于亚洲前线地区设若干军区,之后逐步推行到全国。军区首长为将军,兼有行政管理权,军政合一,行政系统附属于军事系统。第二,建立军区内部组织系统,理顺军事等级关系,按照军区、师、团、营建立军事序列。第三,给各级官兵分配世袭份地,他们亦兵亦农,缴纳赋税,但不服劳役,以田代饷,进而形成了农兵阶层。

历史作用:第一,军区制适应了拜占庭当时的军事需要,部分解决了兵源和军费上的困难,缓和了外族入侵的危机,为其军事力量的复兴创造了有利条件;第二,由于军区制推行,使小农经济勃兴,国家税收增加,同时安定的政治局面又为以城市为中心的工商业繁荣创造了外部条件;第三,通过推行军役土地制和屯田制稳定了社会各阶层,使人口流动中的无组织状态得到控制,缓和了尖锐的社会矛盾;第四,军区制也促进了以大地产为后盾的军事贵族的兴起,形成了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最终导致小农破产,这是军区制的消极影响。

2、试述拜占庭帝国圣像破坏运动的原因和影响。

答案要点:

原因:第一,宗教因素。基督教内部关于如何对待圣像的争论由来已久,运动爆发前,帝国亚洲地区出现了广泛的破坏圣像的运动。同时,该运动有着长期宗教教义争论的基础,关于圣像的争论直接涉及基督教基本教义的“救赎”理论。第二,政治因素。这场运动是皇权与教会的斗争。运动爆发前,皇权与教会在诸如召开基督教大会、控制高级教职人员的任免以及调解和仲裁教会争端等方面斗争日趋激烈,而教会在司法权和宗教理论方面有摆脱皇权控制的趋势,甚至发展出教权高于君权的理论,这是皇帝所不能接受的。第三,经济因素。教会的经济实力十分强大,拥有大量地产和丰厚的收人,吸引了大批青壮年出家,加之当时帝国财政紧张,因此拜占庭统治者借助宗教问题与教会争夺财富是理所当然的。

影响:第一,通过该运动,皇帝确保了皇权的至高地位,清除了政治分裂势力,强化了中央集权;第二,由于东部地区大多反对圣像崇拜,因此该运动鼓舞了东部各军区的士气,对8世纪中期后拜占庭军队在东部前线取得的一系列军事胜利有重要作用;第三,该运动在经济方面遏止了教产的急剧膨胀,防止了国家人力资源流失,大幅增加了国家的税户和税收,进而增加了国家的收入;第四,该运动在文化领域遏制了5世纪以后教会文化迅速发展的势头,并为世俗文化的复兴提供了机会。

3、简述拜占庭文化的特征和历史影响。

答案要点:

特征:第一,拜占庭文化具有鲜明的传统特征,它直接继承了古典时代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兼收并蓄早期基督教和古代东方诸文化,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第二,拜占庭文化具有开放性的特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宽容和对发展相对落后民族的开化启蒙。第三,拜占庭文化还具有宗教性和世俗性结的特征。教会文化和世俗文化作为两大主流文化,经历了最初的兴起阶段,中期的曲折发展阶段,最后走上了共同发展的道路。

历史影响:第一,拜占庭文化对斯拉夫文化影响最为深远。拜占庭文化在斯拉夫民族中得到认同,他们以拜占庭文化为基础,发展出自己文化的特点,逐步形成具有共同信仰的东欧世界。第二,拜占庭文化对阿拉伯世界有一定影响。两种文化频繁交往是在7世纪中期伊斯兰教兴起之后,伊斯兰文化在诸多领域都从拜占庭文化中吸取了营养。第三,拜占庭文化对中古西欧地区也有重要影响。拜占庭文化西传的历史早在5世纪就已经开始,并出现多次高潮,最后高潮出现在14世纪以后,对文艺复兴具有深远的影响。

第二节伊斯兰文明的兴起与阿拉伯帝国

一、伊斯兰教的兴起

(一)主要知识点

1、6世纪后期,希贾兹地区的麦加是阿拉伯半岛经济文化的中心,伊斯兰教正是在这里产生的。

2、“伊斯兰”一词的原意为顺从,指顺从安拉的意志。信仰伊斯兰教者称为“穆斯林”,意为独尊安拉、服从先知的人。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伊斯兰教认为安拉是宇宙天地间唯一真神,而穆罕默德是安拉选定的使者,向众人传播真主的启示。

3、伊斯兰教以“希吉拉”(徙志)作为纪元,并以那一年作为阿拉伯太阴历的岁首。

4、公元610年,穆罕默德宣布他作为安拉的使者向人们传播真理,伊斯兰教由此产生。公元630年,穆罕默德率军进入麦加,麦加的归顺标志着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的胜利。

5、“哈里发”意为先知的继承者。

6、穆罕默德去世后,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和阿里相继担任哈里发之职。这四大哈里发统治时期被称为神权共和时代。

7、“五功”是伊斯兰教的宗教义务内容之一,包括念功、拜功、斋功、课功和朝功。

(二)名词解释

穆罕默德;白德尔之战;壕沟之战;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阿里;雅穆克河战役;卡迪西亚战役;尼哈温战役

1、哈尼夫运动:6—7世纪,阿拉伯半岛上一部分人开始在宗教领域进行探索,逐渐产生了模糊的一神观念——哈尼夫运动,他们反对多神崇拜,反对祭祀偶像,反对溺婴和酗酒、赌博等,认为只有一个神,即古莱西人信奉的“安拉”,该运动为伊斯兰教的产生准备了丰富的思想素材,但它并未产生一种新的宗教。但是该运动对穆罕默德有重要影响,也是阿拉伯人由多神信仰过渡到一神信仰的重要环节。

2、克尔白: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方形房屋”,中国古称“天房”,是麦加城内一座方形石殿的名称。相传为先知伊卜拉欣和伊斯玛仪所修建。其后曾是阿拉伯半岛多神教徒敬神献祭的中心。古代阿拉伯人和后来的穆斯林都将其中的一块玄石视为圣物,穆罕默德迁往麦地那的第二年将该殿所在方位定位伊斯兰教徒礼拜的方向。公元630年穆罕默德回到麦加后,清除了殿内外的多神教偶像,克尔白遂成为穆斯林的朝拜中心。

3、希吉拉:也译为“徙志”。公元622年9月,因为在麦加受到了以苏非扬为代表的麦加贵族的迫害,同时应叶斯里卜穆斯林的邀请,穆罕默德及其少数亲信离开麦加,前往叶斯里卜,这一事件就被称为“希吉拉”。希吉拉之后成为伊斯兰教纪元,并以迁徙的那一年作为阿拉伯历的岁首,叶斯里卜也被更名为麦地那(先知之城)。“希吉拉”是伊斯兰教兴起后发展的关键事件,它对伊斯兰教的胜利和阿拉伯统一国家的形成,县有决定性的意义。

4、乌马:即穆斯林公社,穆罕默德迁往麦地那后将来自麦加的迁士和来自麦地那的辅士组织起来,建立的伊斯兰教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乌马的组织条例共47条,称为《麦地那宪章》,主要内容有:在公社内不分氏族部落,穆斯林以兄弟相待并相相援助;公社内禁止仇杀;维护社会秩序,保护私人财产;为真主牺牲的人,全体公社成员要为其报仇等等。乌马既是宗教社团,又是军事和行政组织,实际上是阿拉伯国家的雏形。在公社内,穆罕默德是宗教领袖、政府首脑和军事统帅。后来的哈里发国家,就是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5、《古兰经》:另译为《可兰经》,伊斯兰教经典。共30卷,114章,6200余节。是穆罕默德在传教过程中作为安拉的启示陆续颁布的经文,为伊斯兰教最高经典和最根本的立法依据。其内容主要包括:穆罕默德在传教期间同阿拉伯半岛多种教徒和犹太教徒斗争的记述;传布以信仰安拉,反对多神崇拜为中心的宗教信条;针对当时阿拉伯社会情况提出的社会主张;作为传教需要而引证的一些故事传说等。穆罕默德在世时并未成册,第三代哈里发奥斯曼对前代所整理之本校订后规定了标准本,即“奥斯曼定本”。

6、哈里发: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继承者”、“代理人”。中世纪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元首的称号。公元632年穆罕默德逝世后,阿布·伯克尔被选为继承者,成为第一代哈里发。阿布·伯克尔及其继任者欧麦尔、奥斯曼和阿里,史称“四大哈里发”。倭马亚王朝建立后,哈里发变为世袭。10世纪中叶起,阿拔斯王朝哈里发丧失政治权力,仅保有宗教领袖地位。阿拔斯王朝灭亡后,埃及马木鲁克王朝苏丹拥立阿拔斯王朝后裔为哈里发,但实为傀儡。18世纪奥斯曼帝国苏丹宣布兼任哈里发,该称号于1924年被土耳其共和国宣布废除。

7、逊尼派:伊斯兰教最大的教派,形成于穆罕默德去世后争夺哈里发权位的斗争之中,与什叶派相对立。逊尼派承认阿布·伯克尔、欧麦尔、奥斯曼和阿里四大哈里发都是穆罕默德的合法继任者。其后获得历代哈里发的支持,流传较广。在神学方面,该派有经典派和艾什阿里派等派别。在教法学派方面有哈奈斐、沙斐仪、马立克和罕百里四个支派。现今世界穆斯林多属于逊尼派。

8、什叶派:阿拉伯文的音译,意为“派别”,专指拥护阿里的人。形成于穆罕默德去世后争夺哈里发权位的斗争之中,与逊尼派相对立。该派只承认阿里及其后裔为穆罕默德的合法继任者,称之为伊玛目,认为他们是“超人”,受安拉的保佑,从不犯错误,以阿里为第一代伊玛目。该派对古兰经有自己的解释,并有自己流传的圣训。公元909年,该派曾经在北非建立了法蒂玛王朝。该派有十二伊玛目派、伊斯玛仪派和宰德派等支派。现今主要分布于伊朗、伊拉克、巴基斯坦、印度和阿拉伯半岛西南部等地。

9、哈瓦立及派:又称为军事民主派,意为“出走者”。是因不满第四代哈里发阿里在与穆阿维叶的斗争中妥协而由阿里的支持者中分裂出来的派别。公元661年刺杀了阿里。该派主张哈里发应由穆斯林公选,一切穆斯林不分民族或阶级都有资格当选哈里发;平均分配战利品,土地归穆斯林公有等。该派历史上曾多次遭到哈里发国家统治者的镇压,现主要分布于阿曼、北非和坦桑尼亚等国家和地区。

(三)简答题

1、简述伊斯兰教产生的背景和历史作用。

答案要点:

背景:伊斯兰教产生前,阿拉伯半岛处于从野蛮走向文明、从原始社会走向阶级社会的前夜。然而多重的危机使阿拉伯半岛动荡不安,伊斯兰教的产生恰是当时半岛上多种矛盾在意识形态方面的反映。首先,阿拉伯人面临着生存危机。波斯和拜占庭帝国长期的战争使希贾兹商路乃至阿拉伯半岛经济都走向衰落,同时沙漠中贫乏的物质生活也使半岛上的居民经常面临死亡的威胁。其次,生存环境的恶化加剧了阿拉伯半岛的社会危机。麦加贵族在商路被阻断的情况下加紧盘剥贫苦民众。社会内部冲突和对抗加剧,同时不同部落之间的战争也日趋频繁。最后,生存的艰难也加剧了阿拉伯半岛的信仰危机,对多神崇拜的信仰开始松动瓦解,而哈尼夫运动和其他一神教信仰给了半岛上的居民重大影响。

历史作用:伊斯兰教以一神崇拜代替了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以共同信仰把阿拉伯各氏族部落团结起来,从而打破了氏族之间的壁垒,为建立阿拉伯统一国家奠定了基础,为阿拉伯人摆脱生存危机指明了新的道路。同时,伊斯兰教反对血亲复仇、近亲婚配,提倡赈济贫民、保护私有财产等政策都体现了历史的进步,赢得了人民的支持。

2、简述麦地那哈里发国家对外扩张的背景、进程与影响。

答案要点:

背景:首先,在国内方面,穆罕默德去世后,各派穆斯林为了继承人的问题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同时,一些部落趁机发动叛乱,反对麦地那的统治,阿拉伯半岛再度可能陷入混乱的危机。与此相对应的是,以古莱西部落贵族为代表的商业贵族要求维护通商道路,夺取新的财源,而许多贫困民众则希望能够通过对外战争寻找生活出路并状得土地和财富。这样,在阿布·伯克尔继位后,为了巩固统治,缓和内部矛盾,迎合人民需求,发动了对外战争。其次,从国际环境来看,当时阿拉伯半岛近邻的波斯和拜占庭两大帝国因长期战争疲惫不堪,两国国内的阶级、民族和宗教矛盾尖锐,这为阿拉伯人的扩张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

进程:首先,阿布·伯克尔时代,阿拉伯人对叙利亚地区发动扩张,占领了加沙地区;其后,欧麦尔统治时期,阿拉伯人兵分两路进攻波斯和拜占庭帝国,在一系列重要战役后灭亡了波斯,并且占领了拜占庭的叙利亚、巴勒斯坦和埃及地区;再次,在奥斯曼统治时期,阿拉伯人又征服了呼罗珊、亚美尼亚、阿塞拜疆以及北非的利比亚等地区。

影响:阿拉伯人的对外扩张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世界化,奠定了哈里发国家的疆域基础,创造了兼容并蓄的阿拉伯文化,导致了中古时代文明格局的改变。

二、阿拉伯帝国

(一)主要知识点

1、公元661年,穆阿维叶在大马士革建立倭马亚王朝,中国史籍称“白衣大食”。

2、公元732年,阿拉伯军队在普瓦提埃附近为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击败,至此阿拉伯人基本结束了大规模的对外征服活动。

3、改宗伊斯兰教的非阿拉伯血统的穆斯林被阿拉伯人称为“发瓦利”(单数为“毛拉”)。未改宗伊斯兰教而仍保持原来信仰的原住民被阿拉伯人称为“迪米人”。

4、公元750年,阿拔斯王朝建立,初期定都库法,公元762年迁都巴格达。中国史籍称“黑衣大食”。

5、公元756年,倭马亚王族在西班牙建立后倭马亚王朝,定都科尔多瓦,这是阿拉伯帝国分裂的开始。

6、公元1258年,蒙古军队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就此灭亡。

7、倭马亚王朝时期,教法学派主要分为麦地那学派和库法学派。阿拔斯王朝时期,哈奈斐学派、马立克学派、沙斐仪学派和罕百里学派是在整个伊斯兰世界具有广泛影响的四大教法学派。

(二)名词解释

巴贝克起义;黑奴起义;苏非主义;穆阿维叶;萨拉丁

1、倭马亚王朝:阿拉伯帝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在伊斯兰教最初的四位哈里发的执政结束之后,由阿拉伯帝国的叙利亚总督穆阿维叶(即后来的哈里发穆阿维叶一世)建立。从661年至750年,该王朝是穆斯林世界的统治王朝。倭马亚王朝时代,阿拉伯帝国的对外征服达到了另一个高峰。他们的疆域最广阔之时,东至中国、西至今日的西班牙。倭马亚王朝时代建立了伊斯兰教几座最重要的清真寺,包括耶路撒冷的圆顶清真寺和阿克萨清真寺,以及大马士革的倭马亚大寺。

2、阿拔斯王朝:哈里发帝国的一个王朝,阿拉伯帝国的第二个世袭王朝。因阿拔斯王朝旗帜尚黑,故中国史书称该王朝为“黑衣大食”。阿拨斯王朝时期乃是阿拉伯的黄金时代,历时500余年。747年,奴隶出身的阿布·穆斯林(750—754在位)领导呼罗珊人民举行起义,于750年推翻了倭马亚王朝的近90年统治,建立了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定都库法,762年迁新都巴格达,直至1258年被蒙古人所灭。阿拔斯王朝的建立与巩固,标志着阿拉伯帝国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新王朝以伊拉克为中心,在底格里斯河畔营建了新都巴格达。该城宏伟壮观,人口众多,商贸繁盛,是与当时的长安、君士坦丁堡齐名的世界性大都市。

3、伊克塔:阿拉伯语的音译,意为“分割”。系指阿拉伯帝国赐给行政和军事官员作为收入来源的土地。这种封地制称为伊克塔制。四大哈里发后期,开始实行伊克塔制。倭马亚王朝(661—750)和阿拔斯王朝(750—1258)前期,伊克塔日益盛行。阿拉伯的伊克塔制与同时代西欧的采邑制不同。伊克塔并非具有封建等级制的世袭领地。获得伊克塔的阿拉伯封建主有权向农民征收苛重的地租,但没有土地所有权,更不能世袭。封建主一般不住在封地,而是委托代理人管理土地。10世纪以后,即阿拔斯王朝后期,波斯人、突厥人相继当政,伊克塔制普遍发展。封建主多为波斯和突厥的军人,他们仅向哈里发进贡礼物或现金,随心所欲垄断土地。这时伊克塔逐渐变为世袭,转为私有。

4、沙里亚:伊斯兰教法的专称。阿拉伯语音译,原意为“通向水泉之路”。泛指“行为”、“道路”,引申为应予遵循的“正道”、“常道”,即指《古兰经》中所启示的、圣训中所明确解释的安拉诫命的总称,为每一个穆斯林必须遵行的宗教义务。逊尼派穆斯林学者认为,“沙里亚”是判断世人行为或善或恶的依据,这一标准即安拉启示。

5、白益王朝:(或译布韦希王朝、布耶王朝)是945年至1055年间统治伊朗西部及伊拉克的一个王朝,由里海南岸的德莱木人建立。王朝名称来自建立者阿里之父白益(或译布韦希、布耶)。934年阿里占领法尔斯的都城设拉子。945年其弟艾哈迈德进入巴格达,哈里发穆斯合克非成为白益家族的傀儡。1055年塞尔柱人进入巴格达,白益王朝结束。

6、法蒂玛王朝:中世纪伊斯兰教什叶派在北非及中东建立的封建王朝(909—1171)。因其旗帜、服饰尚绿,故中国史书称“绿衣大食”。西方史称“南萨拉森帝国”。初建都拉卡达,920年迁都新建的马赫迪亚城(在今凯鲁万东南海岸)。在政治上与巴格达的阿拔斯王朝相抗衡。在宗教上奉什叶派伊斯玛仪派为国教。法蒂玛王朝的政治制度与阿拔斯王朝相似。哈里发是政治、军事、宗教的最高领袖。在王朝极盛时期,工商业及城市都很发达,物产丰足,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王朝继承和发展了阿拉伯东方伊斯兰文化,奖励科学研究,发展教育事业,文化发达,学术繁荣。11世纪后期,法蒂玛王朝开始衰落。1171年萨拉丁推翻法蒂玛王朝,自立为素丹,法蒂玛王朝灭亡。

7、阿尤布王朝:12世纪末到13世纪中期的穆斯林王朝,由萨拉丁所建。统治整个埃及、今伊拉克北部、叙利亚大部和也门。1171年,萨拉丁推翻法蒂玛王朝,自立为素丹,在埃及建立阿尤布王朝。萨拉丁对十字军进行“圣战”,1187年收复耶路撒冷。统一汉志、巴勒斯坦、叙利亚和美索不达米亚北部。萨拉丁注意发展灌溉事业,鼓励对外贸易。阿尤布王朝实行军事分封制,把大批土地分给贵族和将领。王朝后期的素丹从中亚等地购买大批马木留克(意为被占有的人)充当卫队,致使马木留克最后夺取政权。萨拉丁死后,他的继承人分割全部领土。1250年,阿尤布王朝的素丹萨立赫死去,王朝结束。

8、圣训: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传教、立教的言行记录。阿拉伯语“哈迪斯·奈白维”的意译。中国穆斯林学者还译作圣谕,有时亦称为穆圣的嘉官懿行。穆罕默德弟子谈论宗教、经训和实践教理的重要言行,凡经他认可和赞许的也被列为圣训的范围。圣训为伊斯兰教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经辑录定本的圣训集被视为仅次于《古兰经》的基本经典,是对《古兰经》基本思想的阐释,它对整个伊斯兰教的教义、教律、教制、礼仪和道德作出了全面回答和论述。成为后世各派法学家立法、制法的第二位渊源和依据,也是历代教职人员、学者进行宣教和立论、立说的依据,故受到穆斯林的高度尊崇。

(三)简答题

简述倭马亚王朝统治时期阿拉伯社会的等级制度。

答案要点:

(1)享有广泛特权的阿拉伯血统的穆斯林,其上层由先知家族、历代哈里发家族、重要的迁士和辅士家族以及各地总督等组成,他们政治地位优越,拥有大量田产、财富和奴仆;下层为普通阿拉伯战士,是帝国维持统治的重要社会力量。

(2)麦瓦利,即非阿拉伯血统的皈依伊斯兰教的穆斯林。他们一般文化程度较高,有一定的生产技艺,在社会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他们除免纳人头税外,必须缴纳各种赋税,参加军队也只能充当步兵,所享有的社会待遇低于阿拉伯血统的穆斯林。

(3)迪米人,即没有改宗伊斯兰教而保持原来信仰的居民。他们人数众多,必须缴纳一切捐税,不能担任公职,也不得反对穆斯林。他们是社会的主要劳动者和帝国的剥削对象。

(4)奴隶阶层,这是社会的最低等级。阿拉伯的奴隶大多不直接从事生产,主要充当仆役、侍从等,也由一些国有奴隶在官吏管束下从事农业牛产。

三、阿拉伯文化及其传播

(一)主要知识点

1、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中心有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

2、被誉为“医学之王”的阿拉伯医学家是阿维森那(伊本·西那)。

3、被称为“阿拉伯的希罗多德”的是阿拉伯历史学家马苏迪。

(二)名词解释

花刺子密;拉齐斯;阿维森那;泰伯里;伊本·赫勒敦;金迪;法拉比

1、《天方夜谭》:又名《一千零一夜》,阿拉伯故事小说的代表作。它以波斯的《一千个故事》为基础,吸收了印度、希伯来、埃及和阿拉伯民间故事,于10世纪前半叶形成初稿,至16世纪最后定型。其中有童话、语言、传奇、轶事以及历险、恋爱和历史故事等,生动地反映了阿拉伯帝国境内各族人民以及印度和中国等东方各国人民的生活习俗、风土人情和社会制度。它是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其内容和写作风格对欧洲文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清真寺:伊斯兰教聚众礼拜的场所。中国约在元末明初逐渐定名为清真寺。穆罕默德迁徙麦地那后正式建造清真寺,后称先知清真寺。清真寺是阿拉伯建筑艺术的代表,一般以圆顶寺为主体,寺内不得有雕塑、画像、供品等。寺外有高耸的尖塔,为召唤穆斯林参加礼拜之用。一般都附有淋浴室,供穆斯林做净仪。最初清真寺是行政管理、军事指挥和教法法庭的所在地。在另设行政机构后,清真寺在政治和公共事务方面仍起着重要作用,通常也是宗教教育和办理教务的场所。

3、《黄金草原》:阿拉伯杰出的历史学家和地理学家马苏迪的代表名著,全称是《黄金草原和珍玉宝藏》,是马苏迪30卷巨著的摘要。全书共4卷,第1卷是东西方各国历史概要,后3卷是阿拉伯史,上起伊斯兰教创立,下到公元947年白益王朝占据巴格达。其内容丰富,涉及历史,地理、政治、宗教、风俗、文物和典章制度各个方面,实际上是一部史地百科全书。它保存的资料极其珍贵,是当代研究阿拉伯帝国历史不可缺少的重要文献。

(三)简答题

简述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兴盛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答案要点:

原因:阿拉伯帝国境内的美索不达米亚、波斯、印度、叙利亚和埃及等地都是古代东西方文化发达的地区。阿拉伯帝国政治相对稳定,交通发达,经济繁荣,为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有利环境。而通行全国的阿拉伯语和伊斯兰教信仰为文化的繁荣提供了必要前提。周边拜占庭帝国、中国等文化发达地区的文化传播也对阿拉伯文化带来了必要的补充。此外,阿拉伯帝国历代统治者都比较关心发展科学文化事业,尤其是在阿拔斯王朝时期,哈里发更加热心提倡教育,发展科学文化,不分宗教信仰差异,尊重和奖励各界学者。这些都对文化的发展和繁荣起到了促进作用。

意义:阿拉伯—伊斯兰文化把东西方文化融合为一体,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科学方面,特别是自然科学方面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中世纪欧洲文化史上居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地位。阿拉伯学者通过翻译保存了大量的希腊学术著作,并把这些著作传回西欧,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西欧文化的断层,为西欧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