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宗登三乡驿城 远望女几山触发灵感创作《霓裳羽衣舞》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霓裳羽衣舞歌》多少字数 唐玄宗登三乡驿城 远望女几山触发灵感创作《霓裳羽衣舞》

唐玄宗登三乡驿城 远望女几山触发灵感创作《霓裳羽衣舞》

2024-07-08 17: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多次询问,记者一行终于来到洛河和连昌河交汇处——当年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别墅”所在地。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两河交汇处,大片玉米茂盛地生长,很难相信,这里曾有一座金碧辉煌、华美无比的皇家行宫。

放眼四望,此地风景果然颇佳。北有汉山、凤翼山,端然相对,气度不凡;南有女几山,山势巍峨,气象万千。据说唐玄宗正是远远欣赏女几山时,灵感萌发,写出了“千古神曲”《霓裳羽衣曲》。

女几山启发玄宗灵感

“开元天子万事足,唯惜当时光景促。三乡陌上望仙山,归作霓裳羽衣曲。仙心从此在瑶池,三清八景相追随。天上忽乘白云去,世间空有秋风词。”

刘禹锡的这首诗说得清楚,唐玄宗正是在三乡得到灵感,创作了《霓裳羽衣曲》。

《霓裳羽衣曲》也叫《霓裳羽衣舞》,融歌、舞、器乐演奏为一体,美轮美奂,是唐代音乐和舞蹈的集大成之作,直到现在,仍被认为是中国音乐舞蹈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霓裳羽衣曲》是典型的“神曲”,描述的即是道教仙境,其乐、其舞、其服饰,都着力表现虚无缥缈的仙境、舞姿婆娑的仙女。乐调优美,舞蹈动人,构思精妙,艺术感染力极强。白居易的诗作《霓裳羽衣歌和微之》,对此曲的结构、乐器伴奏和舞姿进行了细致的描绘,赞道:“千歌万舞不可数,就中最爱霓裳舞。”

《霓裳羽衣曲》的创作者是唐玄宗李隆基。唐玄宗文化修养很高,文学才华出众,他的《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是《唐诗三百首》中选入的唯一帝王诗作。他会各种乐器,在历代帝王中,若论酷爱音乐、深研音乐,当推他为第一。

这首“神曲”大约是他于公元718-720年在三乡镇创作的。

据《津阳门诗注》的记载,唐玄宗登三乡驿城,远望云蒸霞蔚的女几山,触发灵感,回到连昌宫后,依据对女几山的神奇想象创作了《霓裳羽衣曲》。

女几山现在叫花果山,被认为是《西游记》描述的“孙大圣老家”。其实这座山很早就广为人知,此山是冰川期地貌,雄奇险峻,秀丽清幽,云海瞬息变幻,彩虹神奇莫测,朝阳晚霞绚丽多姿,在唐代即是胜景。

《霓裳羽衣曲》是大型歌舞,全曲共36段,当不是灵感来了就能即兴一挥而就的。研究者认为,只有一部分是玄宗原创,这首“神曲”有不少内容吸收了印度《婆罗门曲》的音调,当时的河西节度使得到这首外国“神曲”进献给了玄宗。而融合异域音乐,使《霓裳羽衣曲》充满新奇的感觉,表现李隆基追求的那种玄幻莫测的境界,应该说艺术上十分成功。

唐玄宗以《霓裳羽衣曲》为得意之作,常令人在宫廷表演,杨贵妃在华清池初次进见时,他就曾下令演奏此曲以为导引。

安史之乱后,各地藩镇也纷纷排演此曲,唐代文人多有歌咏。但随着唐王朝的衰落崩溃,一代名曲竟然“寂不传矣”。五代十国时,南唐后主李煜得到《霓裳羽衣曲》的残谱,十分着迷,与周皇后和乐师曹生按谱寻声,补缀成曲,整理排演,也是音乐舞蹈史上的一段佳话。据说南唐亡国之时,李煜将曲谱烧毁,这个版本的《霓裳羽衣曲》失传。

南宋时,著名词人姜夔旅居长沙,偶然在乐工故书中发现商调霓裳曲乐谱十八段,他按其音调填了首新词——《霓裳中序第一》,连同乐谱一起被保存下来。如今我们能听到的《霓裳羽衣曲》,就是根据姜夔发现的这段乐曲,加上敦煌藏经洞留存的敦煌曲谱残卷,以及日本筝谱曲收录的唐代筝曲组合再编而成。

“缓歌谩舞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渔阳鼙(pí)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白居易的《长恨歌》,将安史之乱的渔阳鼙鼓与《霓裳羽衣曲》联系到了一起。这或许是当时人共同的看法:《霓裳羽衣曲》是盛唐的象征,这“神曲”演不下去,意味着唐王朝走向衰落。

因为《霓裳羽衣曲》,中晚唐的诗人们,对连昌宫有了更多的关注。

媲美《长恨歌》的《连昌宫词》

“连昌宫中满宫竹,岁久无人森似束。又有墙头千叶桃,风动落花红蔌蔌。”

因长期无人管理,连昌宫里的竹子长得跟野生的一样,墙头桃花被风肆意吹落,落红遍地,无人欣赏。

安史之乱后,唐朝皇帝不再前往洛阳,两京大道旁的行宫大多废弃,连昌宫也荒凉起来。路经此地的人,常会有昔盛今衰之叹,韩愈、刘禹锡、元稹、张祜等都留下了诗篇,其中不乏唱和之作。

韩愈随裴度平定淮西节度使吴元济叛乱后,沿崤函古道返回长安,一路写了不少诗,走到三乡镇,其朋友看到连昌宫深有感慨,写下一首《过连昌宫》,韩愈受此感染,写《和李司勋过连昌宫》:“夹道疏槐出老根,高甍巨桷压山原。宫前遗老来相问,今是开元几叶孙。”

一年后,元稹看到韩愈的这首诗,触动多年积淀的情绪,创作了长篇叙事诗《连昌宫词》。在写连昌宫的诸多诗篇中,元稹的这篇作品影响最大,这首诗写得很用心,过去常被人与白居易的《长恨歌》相提并论。

这首诗通过一个亲眼见证连昌宫兴衰的老人之口,反映时代变迁,表达人们对国家长治久安的强烈愿望。

老人年轻时,曾有机会进入连昌宫,亲眼目睹了皇亲贵戚们宫中行乐画面。那宫中似是人间天堂,让老人恍如做梦:唐玄宗与杨贵妃倚栏而立,周围缀戴着珍珠、翡翠的宫女们,光彩闪烁照耀天地,最知名的歌手,最狂放的乐师,在皇帝面前尽情表演,酣舞高歌,通宵达旦。“楼上楼前尽珠翠,炫转荧煌照天地……”

安史之乱后,连昌宫长期关闭,老人曾借他人砍竹子的机会,再度进入宫中,只见一片衰败荒凉。

随后,诗人借与老人的问答,回顾开元之后治乱变迁的原因:“姚崇宋璟作相公,劝谏上皇言语切。燮理阴阳禾黍丰,调和中外无兵戎。长官清平太守好,拣选皆言由相公。开元之末姚宋死,朝廷渐渐由妃子。禄山宫里养作儿,虢国门前闹如市。弄权宰相不记名,依稀忆得杨与李。庙谟颠倒四海摇,五十年来作疮痏。”

称赞姚崇、宋璟秉公选贤任能,各地官员清平廉洁,因此出现了开元盛世。但姚、宋死后,朝政渐渐“由妃子”,导致乱象丛生,终于导致巨大的动乱和灾难。

这首《连昌宫词》常被人与《长恨歌》相比。这两篇作品确实有可比之处:都是唐诗中的叙事名篇,均以牵系唐王朝盛衰之变的安史之乱为背景,均注重场面和细节描写,有一定虚构成分,两位诗人又是极好的朋友,两篇作品的创作还有很大的关联。《长恨歌》创作在前,白居易曾戏谑老友元稹“每被老元偷格律”。但既然创作在后,元稹肯定不满足于亦步亦趋,他的这篇作品,有很多独特的构思,与《长恨歌》大异其趣。

如研究者所论,元稹笔下的连昌宫是社会的缩影,以此为窗口窥见时代的风云变幻,无不给人广阔的想象空间。

与《长恨歌》相比,《连昌宫词》的形象感和艺术感染力无疑逊色很多,但古代很多学者将这两首诗相提并论,甚至赞赏后者胜前者。如宋代学者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说,“《连昌宫词》《长恨歌》皆脍炙人口,使读之者情性荡摇,如身生其时,亲见其事,殆未易以优劣论也。然《长恨歌》不过述明皇追怆贵妃始末,无他激扬,不若《连昌宫词》有监戒规讽之意……”

明代学者王世贞也认为:“《连昌宫词》似胜《长恨》,非谓议论也,《连昌》有风骨耳。”

《连昌宫词》与《长恨歌》孰优孰劣我们姑且不论,这首诗内容之波澜壮阔,自当在中国诗歌史上占得一席之地,也让早已荡然无存的连昌宫留在了人们的记忆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