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让凉山这个藏族小女孩儿不再焦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藏族小女孩》 是什么让凉山这个藏族小女孩儿不再焦虑?

是什么让凉山这个藏族小女孩儿不再焦虑?

2024-06-26 14:34|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19年8月31日,陈晨老师到达凉山西昌;9月1日-2日在西昌参加教育部首批凉山支教教师研修班暨凉山教育帮扶行动动员会;9月3日到达凉山州甘洛县甘洛中学支教至今。图为陈晨老师和藏族小女孩央搓果在校园里愉快地交流。图/李佳奇文/王国栋

作为“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北京大学培养基地“孙飞校长工作室”的一名支教教师,我于2019年9月3日,走进了四川大凉山甘洛中学初一年级的教室。虽任教已有10年,但走进班级,我仿佛又回到了10年前第一次走向讲台的那一刻,激动又不安。激动的是在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从教,却承载着一项伟大的使命;不安的是唯恐三尺讲台站了一个学期,却没有播种下一颗希望的种子。然而,接下来的教学生活点燃了我的希望,给了我足够的信心。

大凉山的“半个亲戚”

第一堂课上,和学生们首次见面,为让他们了解面前这位传说中的支教老师,我先问了一个问题:“同学们,我来自山东,有了解山东的同学吗?”全班同学看似对山东这个地方是闻所未闻。正当我要继续介绍时,后排的一个女生举起手来说:“我知道山东。”我追问:“你知道山东哪里?”“我知道山东枣庄!”她这一句话让我紧张的情绪立刻得到了缓解。我激动地说:“那咱俩至少要算半个亲戚啊!”孩子们个个喜笑颜开。正是这名和我算半个亲戚的女生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质朴和纯真,坚定了在支教道路上继续走下去的信念。

我有了彝语名字———吉克拉则

在甘洛中学,每天每班都会有一节英语课,虽然有些学生在小学已经接触过英语,但他们的英语水平说是零基础也并不过分。这里的学生们普遍腼腆且不善言辞,我就在教授内容上简化,并在课堂上少讲多互动。学生们现在上课都很自信,有时甚至完全阻挡不了他们回答问题的热情。我也了解到还有一部分学生从未接触过英语,就在上课时经常留意他们的面部表情和口型,以确定他们课上的掌握情况。这里的学生极少数为汉族,多数为彝族,孩子热情、真诚、很让人喜爱。他们在课堂中的表现和我们之前所教的孩子们并无太大差别,甚至从他们的眼神中可以看到对知识的渴望似乎要更强烈。他们缺少的是积极的、正面的,指引着他们走出大山的力量。

课堂是我的工作场,我希望可以让这里的孩子们体验到不一样的老师,不一样的课堂。我的力量是很微不足道的,但是我要在每个孩子心中播下希望的种子。这节课,我有了自己的彝语名字———吉克拉则,这节课,我的学生教会了我第一句彝语:“额大凉山嘿五(我爱大凉山)。”

央搓果不再为英语学习焦虑了

2019年9月10日教师节,英语课后几个同学给我送来了节日祝福。其中,央搓果同学———我的“半个亲戚”,拿了一个杯子、几朵自己亲手叠的花以及一封信交给了我。我当时并未打开那封信,只向她表达了感谢,央搓果就傻笑着离开了。随后我打开了信,看到央搓果写道:“当我上完课以后,我觉得你的课堂让我非常开心,非常的愉悦,仿佛我什么都不再担心了,您让我对英语充满了希望,所以我一定会好好学习的。”这些文字着实令我激动,这是对我教学能力的充分认可。其中还有几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在您还没有到来之前,我非常的焦虑,因为我不知道我最期待的英语老师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师!再加上我是零基础,没有学过英语,而且也没有补过课。当我看到80%的同学学过英语,并且会很多单词的时候,泪水差点掉了下来。因为您的到来,我知道我会好好学习英语,会成为您最优秀的学生之一。”读到这样的话语,我感觉自己现在不仅仅是一名英语教师,更是一名筑梦者,我要做的不仅仅只是教学,更要帮助孩子们实现他们的梦想。

甘洛山路,我的爱

来到甘洛中学二十几日,我已逐渐熟悉了这里的生活:每天从甘洛中学高中部宿舍走过诸多陡峭的小路,步行30分钟到达初中部;熟练地念出全班50多位少数民族孩子复杂的姓名;在规定时间内带领孩子一起进食简单的午餐;晚餐后看护近两个小时晚自习并值周查寝到21点30分;在一片漆黑中沿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返回宿舍……记得初到甘洛县,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那里崎岖难行的山路,站在山脚下举目,脑海里一直浮现李白的诗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而现在,我可以每日山路间健步如飞,并能在晚饭之后与晚自习之前的一段时间,欣赏学校周边的美丽风景,感受此处生活的美好,与对未来支教历程充满期待。

我想,我是千万为乡村学生支教教师中的一员,我所做的是最平凡而又不平凡的大事。“千里烟尘书香近,异乡耕耘报国情。”祖国需要处,皆是我故乡。我们虽然微不足道,但只要努力、尽心,就可以为孩子们照亮前程。

(作者系山东省枣庄市实验学校、“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北京大学培养基地“孙飞校长工作室”赴凉山支教教师)

背景链接

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集区,是“三区三州”典型的深度贫困地区,是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主战场之一。2018年2月11日,农历春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凉山州考察,为脱贫攻坚开出良方:最重要的,教育必须跟上,绝不能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策部署,2019年6月教育部启动“凉山教育帮扶行动”。教师工作司依托“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组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14家“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培养基地、100多位名校长领航班学员及名校长工作室成员、名校长现任职学校骨干教师,与凉山州12个县、市建立结对帮扶关系,发挥中小学名校长在教育扶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

当年凉山彝海结盟,为中国革命作出了贡献。今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数百位支教教师传承彝海结盟精神,助力凉山教育发展。首批325名支教教师扎根于此,为大凉山的孩子们托起一片蓝天。来自“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工程”北京大学培养基地“孙飞校长工作室”的陈晨老师,就是325名支教教师中的一员。(王国栋)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