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诗歌 第5课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2.docx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死水》三美 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诗歌 第5课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2.docx

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诗歌 第5课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2.docx

2023-03-13 20: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诗歌 第5课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2.docx

版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诗歌 第5课 中国现代诗歌五首学案 粤教版必修2.docx

文档编号:10292588上传时间:2023-02-09格式:DOCX页数:22大小:80.41KB

版高中语文第二单元诗歌第5课中国现代诗歌五首学案粤教版必修2

第5课中国现代诗歌五首

一、音正形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单音字

①残羹(  )      ②翡翠(  )

③酵成(  )④油腻(  )

⑤青荇(  )⑥长篙(  )

⑦漫溯(  )⑧垢面(  )

⑨暴戾(  )⑩絮聒(  )

⑪饥馑(  )⑫灼热(  )

⑬后裔(  )⑭蜷伏(  )

(2)多音字

①绿

②鲜

③泥

④悄

⑤葛

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

(1)

(2)

(3)

(4)

(5)

(6)

(7)

二、词语积累

理解运用

(1)漪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剩菜残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斑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絮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蓬发垢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饥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点小测] 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我们使用的复习资料题型陈旧,毫无新意,这种剩菜残羹是很难保证复习质量的。

(  )

(2)学生上课一定要着装整洁,否则,一个个蓬发垢面,成什么体统?

(  )

辨词填空

(1)荡漾·动荡

荡漾:

(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动荡:

波浪起伏;局势、情况不稳定,不平静。

①阳光下碧波________,景色优美。

②黑暗的中国局势________,民不聊生。

(2)斑斓·斑驳

斑斓:

灿烂多彩。

斑驳:

一种颜色中杂有别种颜色,花花搭搭的。

①中秋夜晚,星光________,月色迷人。

②古老的街道上阳光________,只能看到一线蓝天。

三、名言警句

课内名句

1.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闻一多《死水》

2.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徐志摩《再别康桥》

3.饥馑的大地/朝向阴暗的天/伸出乞援的/颤抖着的两臂。

——艾青《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

4.但我有着向命运挑战的个性,虽是屡经挫败,我绝不轻从。

我能顽强地活着,活到现在,就在于: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食指《热爱生命》

5.不怕天涯海角/岂在朝朝夕夕/你在我的航程上/我在你的视线里——舒婷《双桅船》

一、作者简介

1.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

现代诗人、学者,新月诗派代表人物,我国新格律诗的探索者和创建者之一。

他要求新格律诗有三美:

音乐的美、绘画的美、建筑的美。

著有《七子之歌》、《红烛》、《死水》等。

2.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新月诗派代表人物,早年留学剑桥大学。

不少诗作神秘、朦胧、感

伤,但也不乏语言清新、比喻贴切、轻柔明丽的佳作。

著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再别康桥》、《雪花的快乐》等。

3.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

诗风沉雄,情调忧郁而感伤。

1941年来到延安,诗风转向悲壮高昂。

是对中国新诗产生过重要影响的诗人。

著有《大堰河——我的保姆》、《我爱这土地》等。

4.食指,原名郭路生,生于1948年,北京人,当代诗人,“文革”中遭受迫害。

1968年到山西插队,后来进厂当工人,1971年参军。

代表作品有《热爱生命》、《相信未来》、《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等。

5.舒婷,原名龚佩瑜,生于1952年,福建厦门人,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诗人。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主要作品有《双桅船》、《致橡树》等。

二、背景展示

1.《死水》作于1925年。

1922年闻一多赴美留学,他不堪忍受身为中国人所受到的种种歧视,写过多首爱国主义诗篇。

1926年他怀着对祖国的渴念从美国归来,但北洋军阀统治下民不聊生的黑暗现实令他极为失望,他痛呼:

“我来了,我喊一声:

这不是我的中华。

”正是这种为现实所打击的爱和期望,成为本诗流露的思想感情的深层根基。

2.《再别康桥》作于1928年。

康桥,今通译剑桥,是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

1928年秋诗人重到英国,再次见到康桥,而康桥的一切,早就给他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如今又要和它告别了,千缕柔情、万种感触涌上心头。

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蛰在他心中的激情,于是便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3.《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写于1937年12月的武汉。

1937年,日本侵略者发动了卢沟桥事变,侵华的魔爪正伸向内地;但政府却无心抗日。

诗人怀着急切参加战斗的决心来到武汉,却发现报国无门。

这一切强烈震撼了诗人的心,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

4.《热爱生命》写于十年动乱结束之后不久的1979年,堪称是其诗作《相信未来》的姊妹篇。

它们影响了整整一代人。

当年,在生活极其艰难和理想接近破灭时,《相信未来》和《热爱生命》给了许多知青顽强地活下去的勇气。

5.《双桅船》是一首朦胧诗。

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被称作“朦胧诗”。

《双桅船》的意象可允许大家有多种理解,因为其意象丰富的内涵表现出了多样性。

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A.《死水》的笔墨寓辛辣于细腻,诗人非常注重炼字。

例如“再让油腻织一层罗绮”的“织”字炼得好,油腻原本是杂乱无章地漂浮在水面上,而“织”是一种细致精心的动作,这使人联想到当时的社会,那些反动军阀、官僚、政客等怎样巧妙地打扮自己,使自己显得更美好。

B.《再别康桥》具有完美的形式结构,每节四句诗,每个诗句基本上由三个节奏构成,匀称、和谐,于清新活泼中求整饬。

C.《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控诉了人民所遭受的苦难,从北方到南方,勾勒了三幅“痛苦与灾难”的画面。

画面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他们是苦难的中国人民的化身,既有现实性,又有典型性。

D.《热爱生命》选取了很多意象,如“攀附的葛藤”、“凄风苦雨”、“荒草野径”、“顽石棱角”、“拦路的荆棘”、“冬天风雪”、“夏天毒日头”等,这些意象都带有痛苦和悲哀的色彩。

E.《双桅船》运用象征手法描写了一条客观存在的双桅船,从而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一)阅读《死水》,回答问题:

1.2~4节是从哪几个方面描绘死水的特点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在描绘死水的特点时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有什么作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诗中为何还要写青蛙的歌声?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新格律诗的“三美”(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主张在这首诗中是怎样体现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再别康桥》,回答问题:

5.在《再别康桥》中,你觉得哪些词语或句子的运用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再别康桥》的开头一节是“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结尾一节是“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

“轻轻”与“悄悄”可以互换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再别康桥》中描写的意象与诗人的情感是如何融合在一起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何理解《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的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回答问题:

9.诗中哪一节最能体现出诗歌的主旨?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主体部分围绕着诗歌的主旨选取了四个典型人物,描写了四幅“苦痛与灾难”的画面,按提示给每个画面拟小标题,并找出描写他们痛苦的句子。

画面

标题

描写痛苦的句子

第3、4节

第7节

第8节

第10节

11.作者在诗中也写到了自己,请结合相关的诗句思考一下:

作者在诗中把自己刻画成怎样的一个形象?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寒冷在封锁着中国呀……”在文中出现了几次?

有什么效果?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热爱生命》,回答问题:

13.前三节作者选取了怎样的意象?

这些意象表明了作者怎样的思想和人生态度?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3节中为什么说“生命的价值”要用“痛苦”来称量?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最后三节作者选取了哪些意象?

写出了怎样的生存环境?

这三节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这些和作品的主题有何联系?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为什么“我”是“赤着双脚”、“光着脊背”呢?

诗人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双桅船》,回答问题:

17.本诗是一首朦胧诗,其重要的特点是象征。

象征多是用某种具体的事物来表达人的某种情绪和态度,简言之,就是用意象来表达抽象的感情。

请问:

诗中的“双桅船”、“岸”、“风”、“风暴”、“灯”等意象分别象征了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朦胧诗的主题具有多义性的特点,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可以得出不同的解读。

结合诗的内容,分析一下《双桅船》一诗能表现哪些主题。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舒婷在创作诗歌时经常把意象成对儿放在一起,如“岸/船”、“一场风暴/一盏灯”、“你/我”、“航程/视线”、“雾/风”、“昨天/今天”等等,这些成对儿的意象以及比较的手法具有哪些妙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争论话题

 朦胧诗出现后,有人认为其对传统诗歌创作方法进行的改变是错误的、失败的;有人则认为朦胧诗是对传统诗歌的一种突破,是值得肯定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我的观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课本素材

点击文本

 

(1)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断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给丑恶来开垦,看它造出个什么世界。

(2)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运用示例

 

(1)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

窄窄的河道,浑浊的河水,熏人的臭味。

河的两岸烟囱高耸,黑烟翻滚。

灰蒙蒙的天空下,坐落着一个个工厂院落,轰隆隆的机器声仿佛敲响的丧钟。

这里断不是现代文明美的所在,而是利欲熏心的墓场。

现代工业在加速了经济前进步伐的同时,也让大自然满目疮痍,遍体鳞伤……

(2)回望故乡,我内心惆怅。

儿时的乡音,童年的乡情,还有那熟悉的面孔,在今天看来一切都是那样的陌生。

回故乡寻梦,寻到的是三十年后的乡思乡情,却少了十年前的乡味浓。

眺望故乡,仰望蓝天,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二、课外素材

韩寒向现代诗歌及诗人道歉

几年前,赵丽华“梨花体”诗歌曾引起文坛热议,韩寒曾连写三篇博文,对当代诗人与诗歌冷嘲热讽。

12日,韩寒在其博客首次作出正式道歉。

在自己的博客中,韩寒首次在公共领域向论战对象道歉。

几年前,面对沸沸扬扬的“赵丽华事件”,韩寒连写三篇博客文章,讽刺现代诗歌及诗人,“现代诗人唯一所要掌握的技能就是回车”“诗人本身就有点神经质,再玩下去就要变成神经病了”。

赵丽华当时称韩寒“浮躁张狂”,在对骂中浪费了才华。

12日,韩寒表示正式向现代诗歌及诗人道歉,“三年前我的观点是错的,对你们造成的伤害带来的误会,我很愧疚,碍于面子,一直没说,希望你们的原谅与理解”。

(摘自《南国都市报》)

选材感言

 世界是多元的,现代诗歌有其作者有其读者,当然就有其存在的合理性。

我们不能以自己不喜欢为由去要求别人不去写现代诗歌。

另一方面,向现代诗歌及诗人道歉的韩寒也是让人欣慰的。

勇于承认自己做法的不妥,确实不是什么大事,但能够这样做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有时,我们意识到自己的不对,却往往会因种种原因而回避它,不去道歉。

在这里,韩寒的做法让人刮目相看。

请你思考

 你觉得该素材能运用到哪类话题文章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