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本科艺术类、对口专业及专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本科艺术类、对口专业及专科)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大纲(本科艺术类、对口专业及专科)

2023-12-26 05: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课程编号:M161001/M161002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 

总学时数:总学习负担280学时,课堂理论教学140学时,自主学习140学时

 

一、说明部分

1.课程性质

本大纲是参照教育部颁发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及参考《大学英语教学指南》(征求意见稿),并根据我院的实际情况而制定的,用来指导本院的本科艺术类、对口专业及专科的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2.教学目标及意义

合肥学院是以“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为办学定位的。我校本科艺术类、对口专业及专科的大学英语教学是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同时发展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使他们在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和未来工作中能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3.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1)视听说部分主要是“以听力训练为导入, 以听说技能交互训练为过程,以口语表达为目标”,加强了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间的互动,引导学生从语音模仿、话语训练到针对个人某个话题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提高学生的实际交流能力。

2)读写部分注重接受技能和产出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注意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注意语言知识与语言交际能力的关系。加强对文章的理解和运用,引导学生提高全面理解整篇文章的能力。在加强综合理解能力训练的同时,通过翻译、选词填空等方式突出重点词语的用法训练,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学生使用这些基本词语进行语言表达的能力。

3)写作部分是以结构分析和写作两者互为依托,相辅相成。先结合课文进行分析,指出篇章结构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依据提纲进行段落写作。实用写作培养学生阅读和模拟套写在交际环境下的常用应用文的能力。

4)课外自主学习部分除课本内容之外,还包括绕口令、名言名句诵读、经典演讲、原声电影片段、VOA新闻等等,培养学生学习、体验、欣赏英语和英美文化的能力。

教学要求:

根据《课程要求》和我院艺术系、对口专业以及专科学生的实际情况,艺术系、对口专业以及专科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应低于《课程要求》中的一般要求,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较大提高,要求具体如下:

1)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日常简单的英语谈话,能基本听懂慢速英语节目,能掌握其中心大意。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

  2)口语表达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用得体的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就实际涉外交际话题进行交谈。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3)阅读理解能力:能基本读懂一般性题材的简单的英文文章,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较简单的材料。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4)书面表达能力:能用简单的英语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用简单的英语写常见的应用文,内容基本完整,用词恰当,语意连贯。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

5)翻译能力:能用简单英语翻译基本句子或段落。译文基本准确,能在翻译时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

6)推荐词汇量: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2400个单词和400个词组(含中学应掌握的词汇),其中800-10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即要求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

   4.教学重点、难点

1)语言基础知识包括基本语法、语音和词汇

2)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3)学生读、写、译等实际表达能力的培养与训练

4)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5.教学方法与手段

     读写译课在教室上课,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教材、网络视频材料等进行教学,讲授语言及读写译技能,培养学生的读写译能力,传授跨文化背景等方面知识;视听说课在英语语音实验室进行,教师在小课堂组织学生训练听与说的能力并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学生课后自主学习,同时借助《新视野大学英语教学管理平台》等进行自主学习,开展听、说、读、写、译全方位的技能训练,培养自主学习外语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具体学习情况 进行课上课下辅导。

6.考核方式

  总成绩=过程考核成绩40%+期末考试60%

  过程考核成绩包括口语及课堂表现20%、自主学习20%、

7.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大学英语教学课程要求[M]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 原著Ceri Johns with Ben Goldstein 改编《新编大学基础英语》改编组《新编大学基础英语1-2》综合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3月版

[3] 原著Ceri Johns with Ben Goldstein 改编《新编大学基础英语》改编组《新编大学基础英语教学参考书1-2》;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3月版

[4] 原著Gill Holley and Robert Metcalf 改编《新编大学基础英语》改编组《新编大学基础英语训练与自测1-2》;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2月版

[5] 原著Ben Goldstein with Leanne Gray 改编《新编大学基础英语》改编组《新编大学基础英语3》综合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版

[6] 原著Kate A. Leigh 改编《新编大学基础英语》改编组《新编大学基础英语教学参考书3》;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版

[7] 原著Ben Goldstein and Jose Maria Ruiz 改编《新编大学基础英语》改编组《新编大学基础英语训练与自测3》;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版

[8] 原著Peter Jeffery and Mark Lloyd with Ben Goldstein 改编《新编大学基础英语》改编组《新编大学基础英语4》综合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9] 原著Peter Jeffery Mark Lloyd Lucy Norris 改编《新编大学基础英语》改编组《新编大学基础英语教学参考书4》,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2月版

[10] 原著Gill Holley and Robert Metcalf改编《新编大学基础英语》改编组《新编大学基础英语训练与自测4》;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11月版

[11] 孙倚娜 Nancy Douglas《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视听说教程1-4》;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版

[12] 孙倚娜 Nancy Douglas《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视听说教程1-4教师用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年7月版

[13] 刘润清 韩宝成《语言测试和他的方法》(修订版);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5

[14] 刘润清《外语教学中的科研方法》;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10.7.

8、其它

自主学习内容主要由两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是学生在教师的安排和指导下进行线下自主学习。第二部分是网络自主学习。内容包括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依托网络平台开展阅读、写作、听力和翻译等不同形式的个性化的学习。不同起点的学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需要的材料进行自主学习。

 

二、正文部分

《新编大学基础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

Unit 1Hello, Goodbye   

一、教学要求

了解:The verb be; Indefinite articles a, an; Questions with be and do;Simple structures in the Present Simple; the names of some countries and languages; Asking for clarification, repetition and spelling

掌握:Listening: Understand greetings and people introducing themselves

Speaking: Introduce themselves and other people and answer short personal questions

Reading: Understand short messages and websites and ID cards

Writing: Write a very simple message introducing themselves

二、教学内容

Lesson 1   First Meetings

 

■Getting familiar with greetings

■Listening for specific language: See you

■Understanding people introducing themselves

■Introducing and practicing the Present Simple of be

■Pronouncing the short forms of be

Lesson 2   Making Friends

 

■Recognizing professions

■Navigating a personal webpage

■Matching photos with personal descriptions

■Introducing the use of a/an

■Forming questions with be and do

■Writing an e-mail  introducing yourself

Lesson 3   World Languages

 

■Getting familiar with the names of countries and languages

■Identifying what countries or languages are mentioned

■Using do and don’t in negatives, questions and short answers

■Identifying stress in expressions like Yes, I do and No, I don’t

■Matching texts with people and their countries and writing a similar text

Lesson 4   Join the Club

 

■Understand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phone numbers, postal/e-mail addresses and age

■Listening and filling in a membership card

■Getting familiar with expressions asking for clarification and repetition

■Preparing personal questions and asking a partner

  知识要点:

Language Focus: The verb be; Indefinite articles a, an; Questions with be and do;Present Simple

Vocabulary: Greetings, Work, Countries and languages, Personal information

Reading: Webpage with personal information, Membership forms

Speaking: Introducing yourself and giv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Listening: People introducing themselves, Talking about languages and countries

Writing: A web message Introduction, Writing an e-mail (punctuation)

 

三、本章学时数:4 periods (课堂讲课/自主学习,教师自选)

 

 

《全新版大学进阶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一册

Unit 1 Identity

一、教学要求

 了解:Background information about Faces of the world and the typical person in the group

 掌握:Useful words and expressions: Talking about yourself and asking for personal information; Listening skills: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Numbers

二、教学内容

1. Listen to some material about people from the world;

2.Talk about yourself and ask for others’ personal information;

3. Identify numbers in listening;

4. Watch a video about the global village Queens.

知识要点:Talking about yourself and asking for personal information; Listening for specific information: Numbers; A class survey on a typical student in the class

三、本章学时数:8 periods(课堂讲课/自主学习,教师自选)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