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克城”级航空母舰】首舰“约克城”号服役历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约克城”号 【“约克城”级航空母舰】首舰“约克城”号服役历程

【“约克城”级航空母舰】首舰“约克城”号服役历程

2024-07-01 07:3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请勿转载 

本文翻译只为学术交流,严禁用于任何商业用途,个人转载所引发的法律问题与本人无关 

翻译:仲夏の猎户座

封面

首页 

战舰图集#9 

“约克城”级航空母舰 

 史蒂芬·维普 著 

CV-5“约克城”号服役历程

正文

“约克城”号于1934年5月21日在纽波特纽斯造船厂铺设龙骨,并于1936年4月4日下水,由富兰克林·D·罗斯福夫人主持下水仪式,1937年9月30日,“约克城”号在诺福克海军基地加入美国海军战斗序列,由欧内斯特·D·麦克沃特担任该舰舰长。

在舾装结束后,“约克城”号于1938年1月在汉普敦水道和弗吉尼亚岬南部的场地进行训练,以测试新上舰的机组。

1938年1月8日,“约克城”号驶向加勒比海,并于1月13日抵达波多黎各的库莱布拉岛。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约克城”号都在进行海试作业,并访问了美属维京群岛首府——圣托马斯岛的夏洛特阿玛利亚,海地共和国的戈纳伊夫,古巴的关塔那摩以及巴拿马共和国的克里斯托瓦尔。5月1日离开克里斯托瓦尔的科隆港前往汉普敦水道并于5月6日抵达,次日转至诺福克海军基地以测试航海效果。1938年入秋后,“约克城”号完成了检修,10月17日离开诺福克前往南部的水域进行训练。

1939年初,“约克城”号离开了东海岸的切萨皮克湾,前往关塔那摩湾。作为第2航母分队的旗舰,于1939年2月同姊妹舰“企业”号(CV-6)一起,参加了第一场作战演习——“舰队难题XX”,该方案的意图是在欧洲假想敌的入侵下,让一支舰队控制住加勒比海的海运航线,同时还有足够的力量能够维护美国在太平洋的利益。罗斯福总统在重巡洋舰“休斯顿”号(CA-30)上观摩了整个演习过程。自1925年“兰利”号(CV-1)入役以后,航母就成了这场年度演习中的一部分。同样在这场演习中,由于航母的加入,让海军的作战效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尽管“约克城”号和“企业”号经验有些不足,但是相比海军中的其他新成员,2艘航母在演习中的贡献仍然不可小觑。这些指挥人员必须要学习航母的运作管理,以及要让舰上机组的运用同船队护航、反潜作战以及各种各样攻击水面目标和岸上设施的战术方法联系起来,简而言之,他们要摸索出未来能在实战中运用的战术。

“舰队难题XX”的演习结束后,“约克城”号返回汉普敦水道作短暂停留,后于1939年4月20日开往太平洋。在通过巴拿马运河1周后,“约克城”号跟随太平洋舰队进行了一次常规的航行。1940年初她一直在圣地亚哥外围活动,接着于4月参加了演习——“舰队难题XXI”。

“舰队难题XXI”演习分为两个部分,其中一些行动已经大致具备了即将到来的太平洋战争的特征。第一部分是为了锻炼指挥人员制定作战计划的能力,评估规避和侦查的能力,协调各个参战单位的能力以及舰队的运作管理能力、常规的排兵布阵能力。第二部分则是对船队提供护航,攻取前沿阵地,最终,与敌舰队进行决战的训练。“舰队难题XXI”是战前的最后一场军事演习,包含了两个部分(那个时期已相对较少),其中舰载机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舰队航空联合演习114A”指出,夏威夷群岛的防御需要陆航飞机和海航飞机的相互配合,“舰队演习114”则证明,飞机能够从高空追踪水面目标,对于即将到来的战争来说,这是非常关键的一点。

“舰队难题XXI”结束后,舰队滞留在夏威夷海域,“约克城”号则在美国西海岸和夏威夷之间的海域活动。第二年春天到来之后,随着德军U艇在大西洋对英国舰船给予了越来越沉重打击,英国急需美国海军在大西洋的船只的帮助。为了充实大西洋舰队的力量,美国海军从太平洋舰队抽调了包括“约克城”号在内的大量舰船,其中还有一支战列舰分队以及为其护航的巡洋舰和驱逐舰。

1941年4月20日,“约克城”号在“沃灵顿”号(DD-383)、“索莫斯”号(DD-381)及“朱厄特”号(DD-396)的护航下,驶向了东南方。5月6日夜及7日,她通过了巴拿马运河,并于5月12日抵达了百慕大群岛。从那时起到美国参战前,“约克城”号在大西洋上进行了4次巡逻,从纽芬兰到百慕大之间,航行里程17642英里,她代表了美国的中立态度。接着在11月的中立巡逻任务后,“约克城”号于12月2日回到了诺福克基地,5天后,在夏威夷珍珠港的美国人突然如梦初醒,发现在这场战争中,他们的国家再也无法置身事外了。

战争初期,从太平洋方面传来的消息并不乐观,战列舰编队被彻底打残,这时候未受攻击的航空母舰就显得尤为重要。12月7日当天,太平洋上只有3艘航空母舰“:“企业”号、列克星敦”号(CV-2)和“萨拉托加”号(CV-3),而“突击者”号(CV-4)、“胡蜂”号(CV-7)以及新入役的“大黄蜂”号(CV-8)还远在大西洋。“约克城”号于1941年12月16日从诺福克启航开往太平洋,她舷侧猫道上的防空炮已加装了20mm的“厄利孔”高射机枪。1941年12月30日,“约克城”号抵达加利福尼亚的圣地亚哥,并成为了弗兰克·杰克·弗莱彻(Frank Jack Fletcher)将军新组编的第17特混舰队(TF-17)的旗舰。

这艘航母来到新战场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为一支船队提供护航,该船队将运送一批海军陆战队人员前往萨摩亚。1942年1月6日,“约克城”号及护航船只从圣地亚哥启航,掩护这批海军陆战队的人员到达图图伊拉岛和帕果帕果岛以加强这些岛屿的守备力量。

当护航任务完成以后,“约克城”号在姊妹舰“企业”号的陪同下,于1月25日离开萨摩亚水域。6天后,以“企业”号为中心的第8特混舰队(TF-8)成立,此后她就与以“约克城”号为中心的第17特混舰队分道扬镳了。前者驶向了马绍尔群岛,而后者则开往吉尔伯特群岛。两者都将参与开战后进行的第一场攻击行动——攻击马绍尔群岛和吉尔伯特群岛。

5:17,“约克城”号在“路易斯维尔”号(CA-28)、“圣路易斯”号(CL-49)以及四艘驱逐舰的护航下,起飞了11架鱼雷机(道格拉斯TBD-1“蹂躏者”)和17架侦查轰炸机(道格拉斯SBD-3“无畏”式),它们由克鲁蒂斯·W·斯迈利中校指挥。这些飞机袭击了他们在贾卢伊特岛(Jaluit)上能找到的岸上设施和水面船只,但当时天气条件并不好,他们损失了6架飞机。而“约克城”号上的其他飞机袭击了马金环礁和米利环礁。

由于行动期间没有遭遇任何日军水面船只,TF-17这次攻击吉尔伯特群岛的行动完全是一场突袭。有一架四引擎的川西E7K“梅伊斯”(Mavis)水上侦察轰炸机,前来攻击位于舰队末尾的驱逐舰,这艘驱逐舰在搜寻那些执行攻击贾卢伊特岛任务后逾期未归的飞机。不过这架飞机在造成任何伤害之前就被这艘驱逐舰的防空炮火驱离了。

在这之后,又有一架“梅伊斯”,也有可能就是之前企图攻击驱逐舰的那架飞机,从“约克城”号上方约15000码高的云层中飞出,但是为了不误击正在空中战斗巡逻(Combat Air Patrol,简称CAP)的己方飞机,“约克城”号的防空炮没有开火。此刻,这架“梅伊斯”正被2架“野猫”追逐,然后消失在了云层中。5分钟后,这架飞机飞出云层并坠入海中。尽管TF-17准备对贾卢伊特岛发起第二波攻击,但是由于暴风雨和渐黑的天色,攻击计划被取消,随后,“约克城”号撤离了该区域。

“约克城”号返回珍珠港并重新补给后,于2月14日再度启航前往珊瑚海,与威尔逊·布朗海军少将率领的以“列克星敦”号为中心的TF-11会合后,前往攻击拉包尔和加斯马塔的日军舰船,了解日军在此处部署情况的同时,掩护盟军在新喀里多尼亚的努美阿岛的登陆行动。不过这次这2艘航空母舰有8艘重巡洋舰(包括澳大利亚皇家海军的“澳大利亚”号,H.M.A.S. Australia)和14艘驱逐舰为其护航,他们一同驶向了新几内亚。3月7日日军继续南进的策略,在新几内亚东部地区、萨拉马纳-莱(Salamana-Lae)区域的休恩湾登陆,以准备进攻澳大利亚。

有关日军行动的电文促使布朗将军把TF-11的攻击目标由拉包尔转向了萨拉马纳-莱地带。1942年3月10日早晨,美军航母在巴布亚湾放出了飞机。7:49,“列克星敦”号开始了起飞作业,21分钟后,“约克城”号也开始放出飞机。选择巴布亚湾作为空袭的起飞点,意味着飞机将飞行125英里以跨越欧文斯坦利山脉,这段飞行路线将确保飞机不会被发现,同时特混舰队的安全性和战术突然性也能得到保证。

接下来的攻击中,9:22,来自“列克星敦”号的侦查机中队VS-2,开始向位于莱岛(Lae)的日军舰船发起俯冲轰炸。9:38,“列克星敦”号的鱼雷机中队VT-2和轰炸机中队VB-2开始攻击萨拉马瓦岛(Salamaua)的日军舰船。她的战斗机中队VF-2分成4个攻击小组,一组飞往莱岛,其余的则飞往萨拉马瓦岛。9:50,“约克城”号的攻击机群VT-5和VB-5跟着“列克星敦”号的飞机,也参与到对萨拉马瓦岛日军舰船的攻击中。而VS-5则前往攻击在莱岛近岸停泊的辅助船只。VF-42则在萨拉马纳岛(Salamana)上空进行战斗空中巡逻,当确认没有空中威胁后,这些飞机决定低空飞行以扫射港内的小艇。

战斗结束后,美军飞机于当日中午返回了航母,放飞的104架飞机中,有103架成功降落。VS-2中的1架SB3-2被日军防空炮火击落。这次攻击萨拉马纳岛和莱岛的行动是这2艘航母的第一次合作,即使鱼雷和炸弹的命中率不及之后的行动,但是他们获得了极为宝贵的经验,让他们在之后的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海战里能做得更好。

TF-11以20节的速度朝东南方向撤退直至天黑,之后以15节的速度继续向东航行与皇家海军约翰·G·克雷斯上将率领的第11.7特混大队(Task Group 11.7,由4艘重巡洋舰和4艘驱逐舰组成)会合,这支分舰队在航母前往新几内亚的路上提供掩护。

“约克城”号恢复了在珊瑚海水域的巡航任务,直至4月,她一直处于日军陆基飞机的打击范围外并伺机发动攻击。在攻击莱岛和萨拉马瓦岛(Lae-Salamaua)后,南太平洋的战况似乎趋于稳定,“约克城”号和其护航船只停泊在位于汤加群岛、汤加塔布岛的一座简易港口里,自2月14日离开珍珠港后,她需要进行简单的维护。

然而,敌军不久也有了动作。根据尼米兹将军的推断,有明确的迹象表明日军似乎计划于5月的第1周通过海运的方式攻取莫尔兹比港。“约克城”号随即于4月27日从汤加塔布岛启航,再一次驶向了珊瑚海。奥布里·W·费奇少将从布朗手里接管了“列克星敦”号并成为TF-11的指挥官,也带领着TF-11从珍珠港出发以加入弗莱彻将军的TF-17。他们于5月1日抵达新赫布里底群岛西南方的水域,也就是“约克城”号附近的水域。

次日下午15:17,VS-5的2架“无畏”式发现了1艘日军潜艇正处于水面航行状态,“约克城”号立马起飞了3架“蹂躏者”全速前往攻击,成功将潜艇送入海底。

5月3日早晨,TF-11和TF-17相距100海里,都在进行加油作业。在午夜前,弗莱彻将军收到了来自澳大利亚陆基飞机的报告:澳大利亚部队从所罗门群岛的图拉吉岛上撤走后,日军的登陆部队就已部署在该地带了,同时还建造了一座水上飞机基地以支援继续向南的攻略作战。

“约克城”号随即以27节的速度向北航行,至5月4日拂晓,日军新建的滩头阵地已处于她的打击范围内。7:01,“约克城”号发动了第1波空袭,包含VF-42的18架F4F-3、VT-5的12架TBD以及VS和BY-5的28架SBD。“约克城”号的飞机对着所罗门群岛中、位于佛罗里达岛海岸线以南的图拉吉和吉沃图(Gavutu)的日军船只连续发动了3次进攻,总共用了22枚鱼雷和76枚1000磅炸弹。“约克城”号击沉了1艘日军驱逐舰“菊月”号,3艘布雷艇和4艘驳船。除此之外,第5机组还摧毁了日军5架水上飞机,而自身损失只有2架F4F(飞行员均被救回)和1架TBD(飞行员失踪)。

同时,在这一天里,TF-44,由皇家海军上将克雷斯率领的重巡洋舰-驱逐舰编队,加入了“列克星敦”号的TF-11。这样,盟军的舰队于珊瑚海海战的前夜组建完成了。

在北方的某处,日军舰队也来势汹汹。11艘满载人员的运兵船和驱逐舰在1艘驱逐舰、4艘重巡洋舰及轻母“祥凤”号的护航下,驶向了莫尔兹比港。同时,2艘偷袭过珍珠港的老兵——“翔鹤”号和“瑞鹤”号,以及2艘重巡洋舰、6艘驱逐舰组成的特混舰队将提供额外的空中掩护。

5月6日早晨,弗莱彻将军作为TF-17的战术指挥官,集合了所有的盟军舰船。5月7日早晨,他派遣了克雷斯的巡洋舰和驱逐舰前往路易斯安德(Louisiade)群岛,拦截任何企图前往莫尔兹比港的敌军舰船。

在弗莱彻将军带领2艘航母向北航行搜索敌舰的同时,日军的侦察机发现了油轮“尼奥肖”号及其护航船只“西姆斯”号(DD-409),并将其当作了航空母舰。日军发起了2波攻击,先是水平轰炸机其次是俯冲轰炸机。“西姆斯”号由于防空炮组未能有效工作,被3枚炸弹直接命中,大破后很快就沉没了。“尼奥肖”号则相对幸运一些,在直接命中7枚炸弹和8枚近失弹后,她还能继续漂在水面上。直到5月11日,“亨利”号(DD-391)赶来救起幸存者后,将其残骸击沉。

发生在“尼奥肖”号和“西姆斯”号上的灾难,却因吸引了原本准备攻击美军航母的飞机而有了些许价值。与此同时,“约克城”号和“列克星敦”号的飞机发现了日军的轻母“祥凤”号并果断将其送入海底。“列克星敦”号的1名飞行员将这场胜利用无线电报告说:“干掉了1艘敌军航母”。        

当日下午,弗莱彻的舰队依旧未能锁定“翔鹤”号和“瑞鹤”号的位置,而五航战也起飞了27架轰炸机和鱼雷机前去搜寻美军航母。这些飞机不巧和“约克城”号及“列克星敦”号的战斗机撞了个正着,在接下来爆发的空战里,9架飞机被美军战斗机击落。

近傍晚时,3架日机将“约克城”号误认为他们自己的航母并企图降落,随后被“约克城”号的防空炮火驱离。这些飞机从“约克城”号的舰艏飞过后迅速逃离。20分钟后,又有3架日机犯了同样的错误,被“约克城”号的防空炮组击落1架。

不过,珊瑚海海战还远未结束。第二天,也就是5月8日早晨,1架“列克星敦”号的侦察机发现了高木将军的航母编队,包括“翔鹤”号及“瑞鹤”号,这2艘航母在前一天里一直没有被发现。“约克城”号的舰载机在“翔鹤”号上取得2枚炸弹的命中,将其飞行甲板瘫痪并无法再起降舰载机,同时引爆了“翔鹤”号的油料库,摧毁了1个引擎维修车间。“列克星敦”号的“无畏”式随后又补了1枚炸弹。在这2组飞机的攻击中,日军有108人阵亡,40余人受伤。

在美军飞机在蹂躏日军航母的同时,“约克城”号和“列克星敦”号拦截到日军的电文,证明美军舰队的位置已经暴露。随后拉响了战斗警报以应对日军飞机的报复性打击。情报准确无误,11:00过后,日军的攻击机群到来了。

美军正在进行空中战斗巡逻(CAP)的战斗机冲入日军机群,击落了17架飞机。不过一些飞机还是逃脱了战斗机的追击,其中的九七式舰攻(Kate)从“列克星敦”号的舰艏两侧发起了鱼雷攻击,在“列克星敦”号左舷命中了2枚,九九式舰爆(Val)命中了3枚炸弹。“列克星敦”号引擎舱出现多处进水,甲板下也有几处火灾,同时升降机也无法使用。

同时“约克城”号也遇到了麻烦,但是由于舰长艾略特·布克马斯特高超的操舰技术,“约克城”号躲掉了8枚鱼雷。在随后九九式舰爆的攻击中,他只让“约克城”号被命中1弹。这枚炸弹在甲板下爆炸,杀伤了66人。

“约克城”号上的损管分队控制住了火情,虽然受了伤,但仍然具备起降舰载机的能力。空袭很快在5月8日中午就结束了,在接下来的1小时里,“列克星敦”号状况基本稳定,虽然舰艏稍有下沉,但是4处火灾中,她的损管分队已经扑灭了3处。此外,她还能保持25节的航速并准备回收舰载机。

12:47,“列克星敦”号上因为油气被点燃而引发了剧烈的爆炸,火焰笼罩了整艘舰船,随后舰体内部的爆炸令其损伤严重。“列克星敦”号虽然在战斗中挣扎着活了下来,船员也都奋力对其抢救,但她最终还是得被抛弃了。17:07,舰长弗雷德里克·C·谢尔曼悲痛地下达了弃舰的命令。“列克星敦”号的船员在舷侧有序地跳入水中,随后被护航的巡洋舰和驱逐舰救起。最后由“菲尔普斯”号驱逐舰(DD-361)对“列克星敦”号实行了雷击处分。

随后“约克城”号带着伤,与护航船只撤离了珊瑚海水域,太平洋的战局也因此出现了些许变化。盟军舰队相对于日军舰队损失惨重,所以日军获得了战术上的胜利。然而,盟军却阻止了日军在南太平洋及西南地区的进攻势头,获得了战略上的胜利。此后日军不再打莫尔兹比港的主意,这样就保住了美澳之间的生命线。

“约克城”号并没有毫发无损地赢得胜利,她的伤势根据专家的评估,至少要在干船坞中渡过3个月之久。然而由于十万火急的战局,很不幸,让她用于修理的时间并没有多少。因为珍珠港的盟军情报组织、尤其是密码小组对日军情报进行解码后,推断日军的主要目标是位于夏威夷岛链西北部的2个环礁小岛——中途岛。

由于有这个情报的预警,尼米兹司令开始着手准备中途岛的防御工作,把一切能用的人员、飞机以及火炮都运到中途岛,除此之外,他还要把已经捉襟见肘的海军调往中途岛。作为防御计划的一部分,他还召回了“企业”号及“大黄蜂”号所在的TF-16,令其返回珍珠港进行简单的休整。

5月27日,“约克城”号接到返回珍珠港的命令,在船坞里她奇迹般的完成了修理。其机组成员虽然有实战经验,但是已经筋疲力尽了,于是由“萨拉托加”号(CV-3)的机组进行补充,她自己也在西海岸完成现代化改造后出发赶往了夏威夷水域,准备参加战斗。随后,“约克城”号作为TF-17的旗舰于5月30日启航。

在中途岛的东北方向,“约克城”号挂着弗莱彻将军的将旗,与雷德蒙·A·斯普鲁恩斯将军指挥的TF-16会合,并在北方与其保持10英里的距离。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这艘船即将迎来自己最终的命运,她的船员也意识到这将是太平洋战争中一场关键的战役。

6月初,中途岛和航母编队的飞机都在不间断地进行巡逻。6月4日,当黎明划过东方的天际,“约克城”号放飞了由VB-5中10架“无畏”式组成的机组前往北部搜索半径为100英里的半圆形区域,但无果而终。

与此同时,中途岛的PBY发现并接近日军,发出的电报也警醒了美军舰队。作为战术指挥官,弗莱彻将军命令斯普鲁恩斯的TF-16一旦发现日军就立马发动攻击。

8:30,“约克城”号的侦查机组返回了航母,降落不久后又起飞了6架战斗机进行空中战斗巡逻。当最后一架“无畏”式降落后,甲板开始进行攻击编队的起飞作业,包括VB-3的17架“无畏”式、VT-3的12架“蹂躏者”及第3战斗机分队的6架“野猫”。同时,“企业”号和“大黄蜂”号也在放飞他们的攻击编队。

这3艘航母的鱼雷机率先发现了日军舰队却遭遇了灭顶之灾。VT-8、VT-6及VT-3的41架飞机中,只有6架返回了“约克城”号和“企业”号,而“大黄蜂”号的机组无一生还。

鱼雷机群的惨重损失却提供了一个机会,日军空中战斗巡逻的战斗机为了掩护航母,降低了飞行高度以攻击这些“蹂躏者”。在此时的高空,来自“约克城”号及“企业”号的“无畏”式如入无人之境,随即发动了攻击,最后也有了一个精彩绝伦的结果。

“约克城”号的俯冲轰炸机大破了“苍龙”号,3枚致命的1000磅炸弹将“苍龙”号变成了一个大火球。同时,“企业”号的飞机击中了“加贺”号和“赤城”号,令其瞬间毙命。“无畏”式的炸弹正中日军航母中部,这里是为飞机补充燃料的位置,炸弹和燃油混到一起,引发剧烈的爆炸直接摧毁了日军航母。

日军虽然损失了3艘航母,但是依然还有1艘逍遥在外——“飞龙”号。她与姐妹们分开后,放飞了18架九九式舰爆发动反击,不久就发现了“约克城”号。

“约克城”号于13:29在雷达上发现了敌机后,她终止了飞行甲板上飞机的加油作业,并迅速采取了行动。返回的俯冲轰炸机也终止了降落作业,为防空炮火腾出空间。这些“无畏”式飞到了既定高空,组成临时的空中巡逻队。800加仑的辅助油箱全部推到舰艉,这样就降低了火灾风险,船员排空了输油管道,并且密闭了所有隔仓。

“约克城”号上的所有战斗机全部起飞,在大约15-20英里的位置准备拦截日军的飞机。“野猫”式果断发动了进攻,打乱了大约18架九九式舰爆和18架“零”式组成的队形。日军飞机四散而飞。

“约克城”号及护航船只全速航行,当日军飞机到达时,就进行规避机动。日军飞机在抵达投弹点时遭遇了强烈的防空炮火,尽管有如此的火力网,还是有3架九九式舰爆取得了命中。其中2架在投弹后不久被击落,另1架在投弹后失控,翻滚着冲向位于舰艉右舷的2号升降机,撞击的爆炸在飞行甲板撕开了一个10英尺宽的大洞。炸弹的破片杀死了2座舰岛尾部和飞行甲板下方的1.1英寸高射炮操作员。碎片还击穿了飞行甲板损伤了机库中的3架飞机,并引发了大火。其中1架“无畏”式还是加满了油,挂着1000磅的炸弹。船员迅速采取了行动,用灭火装置扑灭了大火从而避免了火灾。

第2枚炸弹命中了左舷,击穿了飞行甲板,在排烟道下方爆炸,影响了3座锅炉的排烟,并摧毁了其中2个,还让5座锅炉熄了火。烟雾和毒气充满了有6座锅炉的锅炉室。但是1号锅炉的操作人员还是冒着危险、忍着不适坚守在岗位并保持其运作,从而能提供足够的蒸汽压力让辅助设施正常运转。

第3枚炸弹命中了右舷的1号升降机,将其击穿并在第4层甲板爆炸,引发了储布间、隔壁的舰艏储油间及弹药库的大火,不过事先预防性地在油料库充填了二氧化碳,毫无疑问的避免了火灾。

“约克城”号在俯冲轰炸机的攻击中挺了过来后,她的速度降至6节。然后在14:40,大概在被炸弹击中约20分钟后,“约克城”号关闭了大部分锅炉,渐渐地,她在水面上彻底停了下来。

大约在15:40,“约克城”号准备再度动身,引擎舱的人员报告说他们能够提供20节甚至更高的航速,但是这艘船还没有脱离战斗。

同时,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输油系统可以再次运转。“约克城”号飞行甲板上的战斗机立即开始进行加油作业。加油作业刚刚开始,雷达又发现了33英里外有正在接近的机群。这艘船再一次进入战斗状态,停运了输油系统并终止飞行甲板上飞机的加油作业。6架原本进行空中战斗巡逻的飞机,有4架再次起飞前去拦截日军飞机。飞行甲板上还有10架飞机,8架飞机的油箱中有大概23加仑的燃料,它们随后也作为空中战斗巡逻的剩余力量,起飞去拦截日军的飞机。

16:00,“约克城”号加速到20节,与此同时前往拦截的战斗机也与日军飞机有了接触,“约克城”号收到了发来的报告:前来的飞机是九七式舰攻。这些鱼雷机被“野猫”击落了至少3架,但是剩余的飞机开始强闯“约克城”号及护航船只组织的防空火力网。

 “约克城”号立即开始规避机动,躲开了至少2枚鱼雷,但几分钟后左舷被另外2枚鱼雷击中。第1枚于16:20命中,“约克城”号受到了致命伤,失去了动力,再次沉寂于水面上,同时方向舵卡死,船体出现左倾。 

随着船体侧倾加剧,损管分队队长C·E·奥尔德里奇在中心站报告说:没有电力,想要控制进水几乎不可能。引擎室负责人J·F·德莱尼不久报告说:所有的锅炉都已经熄火,彻底丧失动力。更糟糕的是,现在没有办法能够纠正船体侧倾。面对这种情况,舰长布克马斯特命令船员前往甲板并穿上救生衣。此时船体侧倾还在加剧,已达26°,布克马斯特随后下令弃舰。接下来的几分钟里,船员们开始陆续离开“约克城”号,他们降下搭载伤员的救生筏,然后向附近驱逐舰和巡洋舰的交通艇划去。        

布克马斯特由驱逐舰“哈曼”号(DD-412)救起,随后转运至重巡洋舰“阿斯托利亚”号(CA-34),并向弗莱彻将军报到。弗莱彻将军在第一波俯冲轰炸机攻击后就将旗舰转移至重巡洋舰上了。2人都同意继续尝试对“约克城”号的抢救,即使她侧倾严重,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

有趣的是,当抢救“约克城”号的行动正在进行时,“约克城”号的飞机依旧在参与作战行动,他们加入“企业”号的编队,于下午前去攻击日军最后一艘航母——“飞龙”号。在取得4发命中后,这艘日军航母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随后就被船员抛弃,飘在海面上等待着沉没,“约克城”号成功完成了复仇。

“约克城”号直到晚上都还漂浮在水面上,船上还有2名生还者。其中1名使用高射机枪射击后,成功的引起了附近唯一一艘驱逐舰“休斯”号的注意。而另一名船员不久后牺牲了。

同时,布克马斯特挑选了29名军官和141名船员重返“约克城”号试图再抢救一下。当船员们登上这艘侧倾的军舰时,由5艘驱逐舰组成的反潜网在附近巡逻。船上储布间的大火一直闷烧到6月6日的早晨。从珍珠和赫尔墨斯礁(Pearl and Hermes Reef)调来的拖船“绿鹃”号(AT-144)开始拖拽“约克城”号,但进展极为缓慢。

登上“约克城”号的队伍是根据预先决定的计划,从各个部门精挑细选的,包括损管部门、枪炮航空工程部门、领航部门、通信部门、补给部门及医疗部门。为了支援救援行动,“哈曼”号的舰长、阿诺德·E·特鲁将他的船停于“约克城”号右舷舰艉的边上,为其排水提供抽水泵和电力。

到了午后,看起来拯救“约克城”号的这场赌博好像要赢了。为了减轻上层结构的重量,他们将1个5英寸防空炮推下船,接着准备拆除第2个,舰载机也被推下海。同时由“哈曼”号提供电力的排水泵,已经从引擎舱排出了重量可观的海水,抢救队员的努力将舰体侧倾减少了大约2°。

此时,日军的潜艇伊-168(イ-168)在“约克城”号及周围6艘驱逐舰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进入有利的发射阵位。可能是由于附近水域的碎片和残骸,没有一艘驱逐舰发现这艘正在接近的潜艇。在15:36,瞭望哨突然发现有齐射的4枚鱼雷正朝着“约克城”号飞奔而来。

 “哈曼”号拉响了战斗警报,船员立马操作20mm机枪企图将水里的鱼雷引爆。当“哈曼”号舰艉下方的推进器翻滚着海水试图尽快机动起来时,1枚鱼雷直接命中了舰舯。“哈曼”号断成2截,形成一个“V”字后迅速沉没了。

有2枚鱼雷命中了“约克城”号舰岛后方的舭部下方,第4枚鱼雷从舰艉穿过。

“哈曼”号沉没大约1分钟后,从水底传来了爆炸声,可能是深水炸弹所引起的。爆炸炸死了许多“哈曼”号的船员,以及“约克城”号上一小部分被爆炸掀飞的船员。

这次爆炸的冲击波严重损伤了“约克城”号本就残破不堪的船体,产生的晃动还震飞了“约克城”号的备用发电机,机库顶板的许多固定设施被震脱,掉到了地板上。同时,前桅杆的右侧铆钉断裂,船员也被震飞,有人骨折,也有一些人受了轻伤。

抢救工作在一下子变得严峻起来,所有驱逐舰立即开始了反潜搜索,但日军潜艇早已逃之夭夭。驱逐舰随后开始救援“哈曼”号和“约克城”号的落水人员。布克马斯特决定将抢救行动推迟到第二天。

“绿鹃”号切断了拖缆并迅速回到“约克城”号周围营救生还者,捞起落水人员的同时并将抢救分队的人员接回。这艘小船与这艘巨舰不断发生猛烈的碰撞,但依旧紧挨着“约克城”号进行救援任务。之后,布克马斯特舰长登上“绿鹃”号并举行了葬礼仪式,“哈曼”号的2名军官和1名应征船员将长眠于海底。

然而,之后未再尝试任何第二次的抢救,从6月6日夜间到6月7日早上,“约克城”号仍顽强地飘在水面上。6月7日5:30,“约克城”号附近的船员发现她的左倾迅速加剧。7:01,这艘英勇的航母从左舷倾覆后,带着战旗沉到了3000英寻的海底。

“约克城”号在二战服役期间获得了3枚战斗之星,2枚战斗之星是由于她在阻止日军侵略扩张时扮演了非常关键的角色,也就是扭转了太平洋战局的战斗——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海战。

1937年10月30日,“约克城”号下锚于汉普敦水道,在诺福克海军基地开放公开展览后不久。CV-5正着手训练海航的候补新生。在11月10日,她顺利完成第一次舰载机的起飞和降落训练。照片里所有交通艇都绑在系艇杆上,侧舷有延伸出的登舰梯,船员们必须要学会自救互救。左上方照片里的起重机位于舰岛结构的后方,从右侧的照片可以看出其位置。当它朝向海面,可以用来吊起交通艇;当它朝向飞行甲板,则可以用来吊起舰载机。在提到的照片中可以看到舰岛后方有很多的猫道和平台,舰岛后方可以看到一个指挥所,另一个在前方,这是MK.33型防空指挥所,用于指挥5英寸高射炮射击,之后也可用于指挥1.1英寸和20mm高射机枪的射击。这是早期的版本,经常和最初的MK.28型搞混,俩者非常相似。区别在于MK.33型是电力驱动而MK.28型是依靠人力。左下方是8门5英寸38倍径防空炮的其中1门,这门防空炮由9人操作,可以在每分钟发射15-22发54磅的炮弹。这款防空炮是这一类型里最好的版本,也在美国海军中广泛使用。1938年2月21日,“约克城”号刚服役后不久,位于巴拿马运河区域里的利蒙湾,正处于海试巡航期间。在这次巡航中,美国海军才注意到之前舰体摇晃的问题是由大型减速齿轮造成的。这些齿轮装在涡轮机上,连接4个推进轴。她在3月返回诺福克海军基地后替换掉了这些齿轮,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小的调整。1940年3月29日,“约克城”号在圣地亚哥的海军航空站(Naval Air Station,简称NAS),这是她在为先前位于夏威夷水域的演习“舰队难题21”进行舰载机的装载作业。舰岛上一个大大的“Y”代表着该船的识别标志,不然很容易和她的姊妹舰“企业”号搞混。这个时期,她的道格拉斯冷杉木甲板是褐红色的,上面喷涂着黄色的甲板标识。1937年10月30日,“约克城”号在弗吉尼亚的汉普敦水道下锚时拍摄的另一张照片。1942年5月27日,“约克城”号在珍珠港的福特岛附近航行,她刚参加完珊瑚海海战,并准备进入检修池。这艘小小的拖船是“霍加”号(YT-146),因在珍珠港被偷袭后辛劳工作而出名。在“约克城”号的舰艉,可以看见已经沉没的“亚利桑那”号战列舰(BB-49)的主桅杆。1942年6月4日,这张照片摄于护航的重巡洋舰,时间大概是9:30,中途岛海战刚开始不久。“约克城”号随后将在大约1小时的时间里放飞舰载机去攻击日军舰队。“约克城”号飞行甲板被炸弹击中后不久,冒出由受损后舰体内部的大火以及主排烟道产生的浓烟。她喷涂了Ms.21类型的迷彩,从水线往上,依次为5-S海洋蓝,5-O海洋灰及5-H迷雾灰。海军舰船局在1941年9月第一次修订了该涂装方案。中途岛海战中一张特别出名且有意义的照片。可以看见飞行甲板上的损管人员,正在修理被2枚炸弹损伤的木甲板。第3枚炸弹的命中位置距离舰岛仅有10英尺,并且在爆炸前继续向下贯穿,对排烟道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可以看见有浓烟正从那里冒出。她的左舷被2枚鱼雷击中,命中位置很集中,随后令其停在了水面上。舰岛上方的雷达天线是只造出6个的称为“CXAM”的远程对空搜索雷达的早期产品的其中1个。舰岛上桅杆的正上方的小天线是YF归航无线电波束发射器,飞行员可借此找到自己的航母。美国海军不得不使用一切能找到的武器来加强防空火力,这张照片里可以看到早已过时的.50cal.水冷式机枪。这是一张近距离拍摄的照片,摄于1942年6月4日下午的中途岛海战期间。舰长已经下达了弃舰命令,可以看到侧舷有很多船员正在通过绳索离舰。位于她舰艏的驱逐舰是“安德森”号(DD-411),喷涂Ms.12类型的迷彩,配色方案与“约克城”号一致。

全文终,感谢大家阅读,喜欢的话请点赞收藏哦。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