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Cin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xcin球鞋测评欧文9 XCin

XCin

2024-06-12 06: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XCin 你的私人球鞋顾问

在视频前面先和大家说一声抱歉

由于昨天腾讯视频核审过慢,我们等到了转点都没有审核好

所以原本说好了昨天在公众号发布的欧文4

拖到了今天

但是昨晚在其他平台也都发布了

现在可以在公众号看图文版了:

欧文4这双球鞋在球场上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表现,以及关于这双鞋身上,大家比较关注的几个问题。

欧文4如此的备受关注,原因,无非在于,欧文的个人表现优异,人气很高,同时欧文系列的较低的发售价格,造型呢也比较的规矩,不仅仅可以打球还可以平时穿。

第一个重点:缓震

之前欧文系列的缓震一直被人诟病,什么踩砖头啊,什么硬的要死啊,等等,这一些判断,在欧文4身上,就不再成立了。你不会觉得它很硬,但是,你别过分解读,它也绝对进不了软的范畴,所谓的硬与软,更多的还是基于自身系列中的一些对比。如果要说软,之前测评的使节10代比它要软不止一点点,同时很多朋友们都在提问对比的现阶段同价格的罗斯8来说,更不是一个层级之上,罗斯8是真的软。

回到欧文4,无论官方吹嘘用的什么新的中底材料,这个软的结论是相对的,确实比欧文3要软,欧文4在所有耐克的鞋中的软硬度来说,我个人认为是在偏硬一点点的范畴里面,但是我不觉得在这种略微偏硬的表现并不一定不好。更重要的是,在后掌的中底加入了这一块ZOOM,我很是喜欢,之前在欧文3的测评视频中,我就表示过,欧文3的那一小块ZOOM气垫,只是球鞋能够卖到899的一个理由,而并起不到明显的实战效果。但是这一次欧文4身上的ZOOM的使用,我觉得恰到好处。虽然也不算大,但是表面积,厚度,气压都处于一个非常合理的状态,弹性感受比较明显。

我认为,对于一些体重并不是特别大的灵活性选手,这个缓震感受只能用恰到好处来形容。而前掌的感受就是正常水平的不明显,一部分的中底材料。所以啊,从这一套思路中,我们可以看出欧文4的态度在于,缓震更加的偏向于的还是小体重的朋友们。我们想象一下LBJ15,我估计整个中底的气体体积是欧文4的十倍左右。所以可以想象一下,两者的区别有多么大。

第二个重点:包裹感受

欧文4的总体感觉来说,我认为在前掌依旧是一个比较空的状态,你的脚趾,可以在球鞋里面比较随意的上下移动,而两侧来说,就没有欧文3或者是之前提到的驭帅11以及罗斯8那么的空旷。这样的情况下,总体的稳定可能稍显提升,但是就单论前掌的包裹感受还是不怎么强烈,注意,这种感受在之前测评的使节10也好,库里4也好,HD2017也好,都是不存在的。但是从中后掌开始,球鞋的包裹就比较强烈了,相对于之前关于欧文Hybrid的实战测评视频中提到的包裹与贴合的区别来说,欧文4应该是更加的偏向于贴合的感受。

虽然鞋面没有任何结构上的变化,但是内衬的用料也好,鞋楦的设计也好,结果上都导致欧文4的鞋帮两侧的贴合非常的到位,我对这一点是比较满意的,而且这一点上,很显然的比欧文3要做的好得多,同时这也是欧文4的亮点所在。

第三个重点:鞋底的分割状的造型

之前在开箱视频中就聊到过这个细节,我认为这个造型点很大程度上的沿袭了阿迪达斯的Formotion理念,尤其是官方宣传中的设计师草稿图,更是确定了来源于Formotion 的思路。那就是在横向移动中,将鞋底分割来进行更加针对性的抓地与节省能量损耗。

我们简单来分析一下这个思路,当你的脚在做比较强烈的变相的时候,必须是你的前掌内侧区域作为发力的核心点,而前掌外侧很大程度上的是一个不接触地面的状态,而如果前掌是一个整体的话,那么发力点就没有那么具有针对性,同时当你的脚在这个动作中处于不平整,而球鞋的整个底都保持着一个面的话,就会有些许的损耗,同时也会降低摩擦的区域。

毫无疑问,这个运动思路下的设计是非常有针对性和前瞻性,但是这一套思路对于整个球鞋环境的阶段情况下,可能还是略有一些超前。因为,它所能够带来性能,太趋向于顶级了。怎么说呢,就像数学或者物理考试中,最后一道最难的压轴大题,这种类型的进步。不知道我的解释,大家是否能够理解。

在实战的表现中,欧文4的这样一个设计,必须要保持着在一定的力量与爆发的情况下,才会有设计目标的展现,如若不然,这个分割状的鞋底感受是有,却不是那么明显。我们可以看看一个设计思路下的阿迪达斯TMAC6,将中底的分割进行的更加透彻,无论是球鞋两侧的分割力度还是更加针对于内侧发力点的再次分割,都将这个思路贯彻的更加到位。所以,在欧文4身上的这个较大的设计亮点之下,我认为,篮球水平才是这个性能表现的关键,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够有所发挥。

不过,整个欧文4的外底设计,我是比较支持的,因为我对于球鞋的推荐方面来说,最不喜欢的就是风险,崴脚风险,不稳定的风险,高重心的风险等等。那么相比于2 3代的球形外底,虽然很爽,但是有不稳定的风险来说,我还是不太能够接受的。而4代这方面,就更加的稳定了一些,适合的面也更广些。

第四个重点:3个大牙齿

这一个造型算得上是欧文4的设计亮点,虽然我觉得有点突兀,有点丑,同时那一块的设计也暴露了很多做工上的问题。但是,这一点,在实战中的表现还是非常稳健的。在外底外侧也没有做出特别过分的造型之后,将外底区域状设计以3个整块爬到了鞋面,而且高度不低。在实战中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出,这3个牙齿的稳定,其实也好理解,当4代已经在外底方面做出了特点,在防侧翻也好,外底造型上来说也好,都做的更加的合理与公允。这一点欧文4还是不错的。

和欧文3的比较问题

毫无疑问,2,3两代的球形外底,在经过两年的市场之后,拥有着无数的粉丝,那就是变相真的很爽,甚至可以说是将变相做到了一个极限状态下的感受。虽然我觉得并不是那么的可取,但是它的优势依旧是没有话说的。现在面临一个问题就是4代的出现与这方面的改变之后,曾经的球形外底可能会告别历史的舞台。如果你无法割舍的话,建议在现阶段欧文3综合价格还比较合适的情况下,再去入手一双,以备未来无法适应。

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关于欧文3的“硬”伤的硬字。注意,欧文3这款球鞋的硬不仅仅体现于鞋底,而是鞋面与鞋底都很硬。很显然,这一点来说,欧文4比3代要强不少,无论是鞋面还是鞋底。虽然两者的前掌都还比较空,但是在正向移动中,4代鞋面的柔软就体现出来了,主要还是鞋面的材料更加的温柔,中底方面呢,整体的脚感,4代也更加的偏软一些,而3代就是硬邦邦的,后掌方面,4代的ZOOM体积大小合理。

由于你的脚后跟与中底是一整个面积的接触,那么4代的接触比3代要更加的科学,如果气垫的表面积小于你的后掌接触的那个面积的话,就会更多的踩到气垫以外的区域,而那种区域的增多,会造成你脚感上的不那么直接,所以之前我一直对于欧文系列的小ZOOM块保持着一种忽悠的态度。

总的来说,除非你无法割舍对欧文3球形外底所造成的那种极致变相的爱的话,那么欧文4基本上在各个方面都比欧文3要有所加强。

性价比方面

为什么我建议大家第一时间入手网上700左右的黑白色欧文4。不仅仅是因为它会涨价,而且还包括着,你在阶段性并不好买到合理价格的这款球鞋。怎么解释这背后的逻辑,我们看看欧文4上市之后,鸳鸯配色不容易,被绝大多数人所驾驭,同时价格已经起飞了。

看看已经发售与即将发售的欧文4,那个被称为海军蓝的配色价格虽低,但是并不好看啊,然后加上曝光了的中国色也好,黑人月也好,它们都是属于限量高价的范畴。而黑白色,作为广告色,以及更好驾驭的配色,同时还是大货价格的情况下,是非常值得购买的。

注意,还有2个值得参考的大背景,那就是今年的Q1是欧文4的首发季,要到下一个大量市售的新配色的时候,可能已经到3月底去了,同时Q1是中国区域的销售旺季,过年嘛,穿新鞋嘛等等。而市场上价格相对靠谱与更让人比较接受的只有黑白色了,那么黑白色的销量是一定巨大的,无论是网店也好,实体店也好,价格合适,新配色,马上要过年了,销售速度会大大提升,进而导致涨价。显然,如果你不喜欢这个配色,怎么都不会去买它另算,但是如果未来哪天你要是喜欢它了的时候,它可能就涨到1000块了,尤其是小码。总体可以参照去年的欧文3代首发黑白配色的市场走势。

回到欧文4这一整套球鞋的性价比,我估计3月底,4月初新配色的大货上市之后,价格也就会到680-750之间,然后基本上会随着欧文3的大流来走,最终成交价格在600块钱左右,那可能就到了6,7月那会儿。总的来说,如果600块钱左右买欧文4的话,我觉得性价比还是不错的。不仅可以出门压马路穿搭,在球场上也有不错的反响。如果总体上就论球场表现的性价比的话,我觉得是不如使节10代的。

总结

欧文4还是保持着899的售价,我还是蛮开心的,同时基本上全方位的提升了欧文3的性能表现,在2018年的还是能保持着耐克的优质的市场竞争力。

总结中的总结

现阶段欧文4黑白配色,700左右的价格,值得购买,未来如果欧文4大货新配色能做到650块钱的话,我觉得也是值得购买的。

好啦,一年一度的欧文实战测评就到这里,接下来一周,还有更多的视频来分享给大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