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毫米波辐射对人体危害大?不必担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wifi辐射影响大吗 5G毫米波辐射对人体危害大?不必担心!

5G毫米波辐射对人体危害大?不必担心!

#5G毫米波辐射对人体危害大?不必担心!|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搜狐CEO张朝阳一段关于5G的质疑发言引起轩然大波,再次引发公众对于5G安全的疑惑。5G毫米波对人体危害真的很大吗?

"5G基站密度极其高,因为是毫米波,这么微波的、高频率的、几千兆的赫兹,在这种情况下,根据我的物理知识,这个频率其实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因为3G、4G它可能是低频、波长长一点(因此对人体影响不大)。在5G波长这么短的毫米波,这种高频的情况下,可能会对水分子和氧的某些震荡频率产生共振。在5G到来后,我们光享受5G带来的未来科技的进步和方便的同时,也要关注一下电磁波对人体的影响。"

不久前,搜狐CEO张朝阳参加搜狐科技5G峰会时,对5G毫米波的辐射问题作出上述公开质疑,再次大规模地引发了人们对于5G电磁波危害的担忧,也让"5G致癌"的传言多了一个全新的"追随者"。

但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没有一项准确的研究数据表明,5G毫米波会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我国目前部署的是低频5G,与毫米波级别的5G频段相差甚远。

毫米波技术已有百年历史

利用毫米波(mmWave)频谱提高数据传输速度是5G技术的一个最大突破之一。与4G通信技术相比,5G的传输速率可达到1Gb/s。但与3G、4G通信相同,传输的介质无一例外的都是电磁波,因此要获得更快的传输速率,就需要增加频谱带宽,在5GHz以下频段十分拥挤的情况下,毫米波技术成为了很好的突破路径。

何为毫米波?它与我们日常熟悉的微波炉的波段类似,都属于微波的一种。其中,毫米级的微波,通常指频段在30~300GHz,相应波长为1~10mm的电磁波。它的工作频率介于微波与远红外波之间,因此兼具两种频段的使用特点。据了解,目前4G所使用的频段仅为2000MHz,而3G和2G的频率就更低了。

实际上,毫米波并非什么先进的科研成果,相反的是,它早在100多年前就被提出。不过受制于技术和成本因素,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毫米波的研究只局限在实验室当中,没有什么实际的技术应用。

直到今天,毫米波的主要应用还是在卫星通讯以及雷达、包括军事应用领域。例如5月份发生在广州的"奔驰女车主连撞13人"事件,涉事的奔驰C200L轿车就装配了毫米波(前)雷达,号称可以实现主动刹车功能。

来到5G时代,毫米波的应用得到了颠覆式的改变,运营商有连续100M频宽则是开展5G的基本要求。但5G也并非全是优点,由于其频率较高,穿透能力也就比较强,过程当中能量损失比较严重,必须建设更多的基站,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微基站";此外,由于频段的问题,毫米波信号尤其遇到水的衰减大,严重影响传播效果,这些并不完美的缺点,都给5G的谣言提供了良好的滋生空间。

缺乏实验室数据证明

在张朝阳看来,高频率的5G毫米波,会对水分子以及氧分子产生共振,共振后释放更强的电磁波产生辐射,进而影响人体健康。对此观点,记者采访了北方工业大学通信工程学院副教授白文乐。

白文乐表示,张朝阳的观点只是一些"理论推断",缺乏严谨的实验室数据,所谓毫米波辐射的说法更是不值一提。

白文乐解释说,电磁波的确会产生辐射,因为频率越高、能量越大,相对应的辐射也就越强:从理论上来看,水分子引起的共振会吸收22GHz和183 GHz附近的电磁波,而氧分子的共振吸收影响的是60GHz和120 GHz附近的电磁波。

但是,目前没有任何一项实验数据表明,毫米波的辐射会给人体健康带来怎样的负面影响,相反的是,一些实验室数据却表明,人体持续8小时在60 GHz 毫米波的辐射影响下,并未出眼部损伤,皮肤温度也仅仅上升了0.1-0.5度,与辐射受损相差甚远。以华为为例,数万名研究人员每天“穿梭”在毫米波当中,也没有出现健康问题,足以证明目前的5G毫米波是相对安全的。

关于5G毫米波的辐射问题,中国科学院半导体所研究员姬扬在相关文章中提到,毫米波仍然是非电离辐射,而不是对身体健康影响更大的电离辐射;最重要的是,谈电磁辐射的时候,不仅要考虑频率(或波长),还要考虑功率。5G基站和手机辐射功率都远小于我国制定的安全标准(比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标准更加严格)。

"张朝阳尽管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物理学博士,但他1993年就毕业了,那个时候还没有5G的概念,对毫米波的研究也仅限于实验室,不能拿20多年前的理论知识来推敲现在的科技应用。"白文乐表示,张朝阳的身份更多的是企业家,而并非科研人员,任何科学质疑,都要拿出严谨的实验室数据或是令人信服的理论成果,如果仅凭一些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就进行判断,缺乏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是不值得提倡的。

我国5G频段与毫米波相差甚远

2018年年底,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发放了5G系统中低频段试验频率使用许可。其中,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获得3.5GHz频段试验频率使用许可,中国移动获得的则是2.6GHz和4.9GHz频段试验频率使用许可。但白文乐告诉记者,这并不是真正的毫米波。

据了解,3GPP(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成立于1998年12月,最初的目标是为了制定3G技术规范。其制定的3G和4G技术规范现在都成了全球通用的标准, 5G技术方案的研究制定也正在进行。)将可用于5G的的频段分成了两个范围:FR1和FR2,也叫Sub-6频段和毫米波频段。其中Sub-6频段的范围是从450MHz——6GHz,真正的5G毫米波频段,则是从24.25GHz——52.6GHz,前不久网上炒作的"5G频段影响天气预报"新闻,"涉事"的5G频段也属于毫米波的级别。

从这样的标准不难看出,中国移动2.6GHz频段的5G电磁波只能称之为分米级的"分米波",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3.5GHz以及中国移动4.9GHz的频段,也只能称作"厘米波"。距离22GHz-183 GHz的水分子共振频率、60GHz-120 GHz的氧分子共振频率还有很远的距离。

事实上,最该担心辐射问题的应该是美国,因为在目前已经计划商用5G的国家中,除了中国、澳大利亚之外,日本、韩国、美国以及欧洲国家,均计划在3.5GHz、毫米波频段同时部署5G网络,尤其是美国,最低的5G频段也达到了28GHz,并且采用拍卖方式,后续还有37 GHz、39 Ghz 和 64-71 Ghz三个频段陆续登场。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进入人们的生活,日常生活中的辐射也在逐渐增多,如何正确看待这些辐射对人体健康真正的影响,是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如果真的不够放心,平时在生活中也可以注意一下,例如不把手机放在床头等等。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