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开始卷电池技术这一现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vivo电池容量测试代码是多少位 如何看待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开始卷电池技术这一现象?

如何看待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开始卷电池技术这一现象?

#如何看待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开始卷电池技术这一现象?|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作为长期关注数码和新能源汽车两个不同领域的创作者,这个问题我真是太有感触了。

手机厂商卷电池技术,这不是再正常不过吗?

更进一步说,重金投入电池的行业又何止手机一个呢?

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为了解决纯电车主出行的里程焦虑,产业链有多少公司绞尽脑汁?

风洞测试、流线外观、隐藏式门把手……不都是为了降低风阻吗?

800V、SiC、油冷电机……不都是为了减少电耗吗?

而提升电池能量密度,改善电池快充速度,这是缓解消费者里程焦虑最直接的手段,各大车企里外里砸了多少钱?

翻翻动力电池全球龙头宁德新能源的财报,这几年营收加起来突破万亿

全球智能电动车产业链为电池砸下的钱,更是比“万亿”的数字还要多的多。

如果说智能电动车动不动就背着几十度上百度的电池到处跑,电池对整车各子系统功耗的限制还不是太敏感;

那么对于高频使用、握持便利、时刻通信还承担了一块大屏幕的智能手机而言,电池对整机各子系统的限制简直不要太高。

手机厂苦心孤诣强化整机堆叠技术的过程,是不是经常将宝贵的机内空间腾给电池?

显示面板巨头不断更新移动端屏幕技术时,是不是惯常把显示功耗作为优化重点?

更进一步说,半导体产业作为信息时代的物理底座,在当下和未来高度信息化和智能化的社会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近些年半导体最先进的制程工艺的进步,智能手机核心SoC的发展是最主要最核心的推动力。

先进制程涉及的产业链之庞大、技术之先进、工艺之复杂,大家或多或少都听说过。

半导体巨头烧钱取得的工艺进步,一定程度上不就是为了同功耗提升性能,同性能降低能耗吗?

无数从业者耗费巨大心力,到头来智能手机的续航还是被无数用户吐槽,电池技术的重要性还不够明显吗?

推而广之,电池限制续航限制能耗的产品类别,又何止手机呢?

消费电子、航空航天、医疗设备、储能……人类社会目前已经有太多太多环节卡在电池上了。

也因此,发展电池技术对全社会而言有着极高的战略价值。

具体到X100系列,强化电池技术也有非常充分的理由:

天玑9300、骁龙8Gen3、自研影像芯片V3……更强有力的电池能让这些先进芯片充分发挥性能上限;

蔡司全焦段专业影像的非凡体验,以及旗舰级别的屏幕显示效果与护眼能力,同样有赖于澎湃的电量供应。

此前行业内已经有友商与供应链合作打造“青海湖电池”,消费者好评颇多,蓝厂自然也不甘落后。

而且旗舰智能手机的严苛标准,对电池技术提出了全方位的需求:

既要有充沛的电量,又要保持整机舒适的手感,意味着电池必须有较高的能量密度;

旗舰手机影像模组必然要占用一定空间,电池体积不能太大,意味着电池必须有较高的体积密度

旗舰手机普遍具备极强的快充性能,意味着电池需要出色的倍率性能

智能手机作为耐用消费品,如今换机周期也越来越长,更需要电池具备良好的循环寿命

在满足上述一系列严苛要求的同时,还需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难度可想而知。

我个人尤其感慨的是,蓝厂为攻克电池的技术难关,选择与宁德新能源强强联手。

数码圈可能还有人不太熟悉宁德新能源,但车圈早已经是尽人皆知了。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发展极为迅猛,宁德新能源作为行业龙头已经连续数年稳居全球动力电池出货量第一,行业地位颇高,技术实力和研发投入也很惊人。

我就这么说吧,但凡你叫得上名字的车企,或多或少都用过宁德新能源的电池。

行业内已经有做手机电池的企业跨界造车用动力电池,如今宁德新能源作为动力电池龙头,涉足手机电池也很正常。

蓝厂有极丰富的电池管理经验,对锂电池的深度改造也有专业的需求和见解,配合宁德新能源深厚的电池技术储备,双方的合作可谓一拍即合。

具体到vivo X100系列上,蓝厂一口气引入了蓝海碳元重组技术、蓝海极片重塑技术与蓝海激光刻蚀技术三种先进技术。

蓝海碳元重组技术,我个人认为应该是碳硅负极技术的变种。

目前电池负极普遍采用石墨材料,但是当前石墨负极材料克容量已经做到360mAh/g,已经很接近372mAh/g的理论极限。

而硅负极材料的理论克容量高达4200mAh/g(纯理论,目前实际远远达不到),远高于石墨材料的372mAh/g。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硅负极材料都存在一定技术瓶颈,否则石墨负极不会用到现在。

简单来说就是,硅材料存在体积膨胀率高以及首次循环锂损耗的问题,导致氧化硅负极迟迟得不到应用。

目前业界的普遍共识是,负极材料未来发展的路线,是由传统石墨(碳负极)发展为碳硅负极,再逐渐过渡为纯硅负极

为此行业内提出了 “掺硅补锂”等新技术,但现阶段氧化硅含量仍然不高(大概5%~10%左右)。

听上去能量密度提升幅度可能比较有限,但是没办法,物理定律在那摆着。

相比于半导体产业摩尔定律的飞速提升,电池技术往往是线性发展,一点一点前进。

碳硅负极作为行业内公认能有效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的新锐技术,在手机上的量产落地一直在逐步探索和推进。

蓝厂的“蓝海碳元重组技术”不仅能够量产落地,还能满足旗舰手机的严苛要求,已经是相当出色的成果。

极片重塑相关的工艺,在动力电池行业的应用已经较为广泛,宁德新能源在这方面可谓行业佼佼者。

蓝厂与宁德新能源合作,将动力电池最新锐的技术成果转化到手机领域应用,无疑也是行业一大进步。

激光刻蚀技术也是差不多的道理,相比于车用动力电池的“大大咧咧”,手机端的锂电池无疑是“大家闺秀”,体积和重量限制都要严得多,部分领域的精度要求也更高。

蓝厂将最精密的激光刻蚀技术成果应用在自家旗舰手机上,进一步推升了电池性能。

上述几方面成果汇合,vivo X100系列电池能量密度相比上一代提升了8.3%

还是那句话,对于长期缓慢线性提升的电池行业来说,这种提升幅度已经是非常出色的技术成果。

更重要的是,电池能量密度提升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vivo X100系列的体积密度也有提升,同时倍率性能循环寿命也都保持在极高的水准。

倍率性能的出色表现,使得vivo X100系列具备百瓦级别的超级快充能力;

体积密度的进一步提升,意味着vivo X100系列能够腾出空间塞更大的电池。

配合能量密度的提升,vivo X100系列在体积重量与上代相差无几的前提下,电池容量实现了大幅跃升:

标准版从上代的等效4810mAh提升到等效5000mAh,Pro版更是从上代的4870mAh跃升到等效5400mAh;

总的来说,手机厂商下场“卷”电池技术,在我看来其实再正常不过。

甚至于,各大手机厂通过各种方式强化电池技术,提高手机续航,已经是行业大势所趋。

蓝厂与宁德新能源强强联手,国内产业链龙头相互协作,我个人是乐见其成。

蓝厂在电池领域的探索研究,已经为我们带来新锐的蓝海电池,期待未来vivo乃至国内公司能拿出更多成果。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