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600光年外的“超级地球”,均温22℃,未来可移民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visitor可数吗 科学家发现600光年外的“超级地球”,均温22℃,未来可移民吗?

科学家发现600光年外的“超级地球”,均温22℃,未来可移民吗?

2023-06-06 20: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人类就提出了“第二地球”这个概念。迄今为止,人类已经发现了数十颗“第二地球”。这些“第二地球”鳞次栉比,给大家带来了无尽的幻想。

  今天要讲到的,就是一颗名为开普勒22b的“第二地球”。据说这颗行星和地球相差无几,假如能够实现某些技术手段的话,说不定人类真的可以在开普勒22b上定居。情况真的是这样的吗?

  

  

超级地球开普勒22b

  这颗名为开普勒22b的行星,是2009年NASA科学家威廉•伯鲁奇发现的。根据他当时的观测,开普勒22b的直径是地球的2.4倍,公转周期是290个地球日。由此看来,该行星确实和地球不分伯仲,这也让它赢得了“超级地球”这个称号。

  从开普勒22b的体积来进行分析的话,假如它的密度和地球一样,那么它的质量将会是地球的14倍。这样算下来,开普勒22b的重力将会达到2.4个g。

  

  也就是说,一个6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旦去往开普勒22b,那么他的体重将会达到144千克。活生生从鹿晗变成姚明,是不是很酸爽?

  假如开普勒22b上全是液体,那么它的密度就和水差不多。这样算下来,开普勒22b的质量就是地球的2.5倍,重力则只有0.43个g。

  

  这样一看的话,一个60千克的成年人,一旦到达开普勒22b,体重立马降为25.8千克,相当于一个小学生的体重大小。在这种情况下,该人一个蹦跳就能跳出十几米的高度。假如人们都往开普勒22b上进行星际移民的话,那基本上全都会变成蹦极高手了。

  

开普勒22b是否宜居

  说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问了,既然开普勒22b和地球差不多,那么是否意味着该行星上面也存在生命呢?关于这个问题,需要从它的恒星开普勒22上面来进行分析。

  

  假如要想让一个行星上面孕育出生命,那就意味着行星旁边的恒星,寿命至少要达到10亿年。因为只有这样,恒星才有足够的时间,将热量给传递过去,让行星上面的生物得到好好发育。

  不然的话,如果热量达不到,那么行星上面将会是一片冰冷。就像海王星一样,温度仅仅只有-218度。

  

  但开普勒22b完全不用担心这个问题。因为根据科学家的观测,开普勒22b旁边的恒星开普勒22,寿命长达40亿年,几乎和太阳的寿命一样。这也就意味着,假如开普勒22b上面的化学环境和地球一样的话,那该行星绝对会孕育出生命,这是毋庸置疑的。

  除了寿命和太阳一样以外,开普勒22这颗恒星的体型跟太阳也是一模一样。根据科学家的观察,开普勒22的质量比太阳小3%,体积比太阳小2%。由此看来,开普勒22几乎就是一个太阳的复刻版本。在这种情况下,该星系孕育生命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此外,由于开普勒22是一颗黄矮星,所以它的温度也和太阳一样,那就是5000多度。由于温度差不多,体型稍小一点,以至于开普勒22的光度只有太阳的四分之三。

  假如开普勒22和开普勒22b之间的距离,跟日地距离是一样的话。那就是意味着开普勒22b上面的温度会低于地球,这显然是不利于生命发育的。

  

  好在开普勒22和开普勒22b之间的距离,仅仅只有日地距离的85%。所以这就导致开普勒22b的表面温度也和地球相差无几,那就是21度。在这种情况下,开普勒22b是绝对利于生命发育的了。

  也正因如此,所以科学家们才会将开普勒22b划归为宜居行星。可以说,假如在未来科技能够发展到一定程度的话,那么这颗行星很有可能会变成人类的第二家园。

  

  

怎样去往开普勒22b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人类应该用什么方式去往这颗行星?还有就是去这颗行星的时间要耗费多久?关于这些问题,我们一个一个来回答。

  由于开普勒22b距离地球600光年,假如人类乘坐火箭去往该行星的话,按照火箭10千米每秒的速度,大概需要耗费1800万年才能抵达这颗行星。如此看来,可能等到人类灭绝,火箭都抵达不了这颗行星。因此以火箭作为交通工具的方式完全不可取。

  

  假如用人类目前最快的宇宙飞行器,帕克探测器的话,它的速度是192千米每秒。按照这种速度来计算的话,那也得飞120万年才能抵达开普勒22b,所以这也不可靠。

  如此看来,只能等再过几十年,看看是否有什么更加新颖的交通工具,能够让人类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开普勒22b了。

  

  根据科学家的推算,在2050年的时候,人类可能会研制出0.3倍光速的飞行器。按照这个速度来进行计算的话,到时候人类抵达开普勒22b还是需要2000年。

  虽然这个速度比火箭和帕克探测器快许多,但这2000年时间,都足够中国更新迭代十几个朝代了,所以这种速度还是太慢。由此看来,开辟人类第二家园的梦想,果真是遥不可及。至少以目前人类的认知,还没有哪样交通工具可以尽快将人类送往该行星。

  

  

概念性交通工具

  虽然实际层面上的交通工具无法满足人类的梦想,到虚拟层面上的交通工具,倒也可以做到这一点的。比如近期科学家提到的激光帆设备,就是这样一个概念性交通工具。从理论角度上来看,激情帆是可以将人类带到开普勒22b上面去的。

  因为激光帆上面拥有一个5公里长的光照接收板,这块板子接收足够的太阳辐射之后,就能引爆设备中的核聚变材料氦-3,这时候激光帆就能以光速脱离太阳系。在这种情况下,人类仅仅只需要600年,就能抵达开普勒22b了。

  

  当然了,由于正常人无法活到600岁,所以对于这个项目,科学家构思出了一个冷冻复原技术。也就是将人类的精子和卵子带过去,在航行期间通过葡萄糖防冻剂,将精子和卵子好好保护起来。

  一旦到达目的地后,人工智能设备再将精子和卵子给取出来,然后注入到人造子宫当中。这时候只需要经过10个月时间的孕育,第一代“开普勒星人”就成功诞生了。从这个层面上来讲,人类移民开普勒22b也算是具有可行性。

  

  当然了,假如人类不想等这么久,想要直接就过去的话也可以。这时候就得通过《三体》里面的曲率引擎来实现了。

  曲率引擎就是通过扭曲时空,把两个目标扭到一起,这样就能以最短时间到达目的地。只不过这样的交通工具仅仅只存在于小说里,至于在现实生活中,这种项目能够实现的概率微乎其微。

  

  

不止一个超级地球

  当然了,虽然人类移民开普勒22b并不现实,但这个宇宙中并不仅仅只有开普勒22b这一颗类地行星。

  截止至2018年,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退休之际,它已经在天琴座和天鹅座方向的宜居带,发现了2326颗类地行星。这也就意味着,人类可以选择的目的地多种多样。在这种情况下,人类仅仅只需要选择一颗靠地球比较近的行星就可以了。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这2326颗行星都位于日地距离舒适的宜居带,但这些行星大部分都是气体行星,就像木星和土星那样。在这种情况下,人类就无法像建造火星基地那样,在这些类地行星上建造城市。不得不说,这确实给需要星际移民爱好者泼了一盆冷水。

  关于这一点,大家也不要气馁,虽然这些类地行星大部分都是气态,但依旧还是有47颗行星是非气体行星。而这些行星恰好就能作为地球的复制品,让人类在上面开垦家园。

  

  假如人类有一天真的能够抵达这47颗行星中的一颗的话,那么人来开辟第二家园就有望了,希望这一天能尽快到来吧。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