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2023届高三二模卷中的《红楼梦》习题考察含答案(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topik63届答案写作 【高中语文】2023届高三二模卷中的《红楼梦》习题考察含答案(二)

【高中语文】2023届高三二模卷中的《红楼梦》习题考察含答案(二)

2023-09-12 06: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4.下列对“非虚构写作”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B)。(2分)

A.非虚构写作的“真实”前提需作家自觉遵从。

B.非虚构写作话语规则已形成明确成文的规定。

C.非虚构写作是一种被重新规划出的特殊文体。

D.非虚构写作注重社会事件外部的完整与全貌。

5.能够依据文意作出推断的一项是(B)。(3分)

A.即便无法描述非虚构写作的特征,我们依然可以明确其界限。

B.小说家无法改变人物命运,是因为人物有其自身的性格特征。

C.无论小说、历史话语或非虚构写作,都有要遵循的固定标准。

D.只要对时代文化不断追问,就能有效判断非虚构写作的前景。

6.概括本文的行文思路。(4分)

首先,由“真实”引出本文对象——“非虚构”写作,指出其相对“虚构”作品的独特之处。(1分)其次,“非虚构”写作的话语规则决定其效果,阐明它和多种文体存在交叠而无法正面描述和确立其界桩。(1分)接着,辨析“非虚构”写作与小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更深入细致地将非虚构写作和小说、历史话语三者进行比较。(1分)最后,补充时代文化环境对文类、文体的重要影响,思考非虚构写作的未来前景。(1分)行文论述过程全面充分,逻辑推进有层次。

(评分说明:1点1分,给满为止。)

7.小浦在阅读《红楼梦》后,发现书中多处内容与作者曹雪芹家世存在对应关系(见下表)。由此产生了疑惑:《红楼梦》是否有“非虚构”写作成分呢?请结合以下内容,谈谈你的看法。(5分)

《红楼梦》 曹雪芹家世 荣宁二府的祖先贾源、贾衍兄弟自陈“吾家自国朝定鼎以来,功名奕世、富贵流传,已历百年”。(第五回) 曹家先祖曹振彦、曹玺父子在清王朝建立过程中屡立战功而发家,到雍正初年被抄家,时间跨度将近百年。 太祖皇帝仿舜南巡时,江南甄家接驾四次。(第十六回) 曹寅曾在江宁织造任上四次接待康熙南巡。 贾母听戏时提到《续琵琶》《胡笳十八拍》(第五十四回) 《续琵琶》是曹寅的作品,《胡笳十八拍》就是此剧第二十七出《制拍》。

答案示例一(5分):《红楼梦》具有“非虚构”写作成分。

本文作者观点“非虚构”写作前提是作品内容确有其事,所叙述的一切必须在生活之中真正发生过。“非虚构”写作在话语规则方面更重视社会事件的呈现,作家更注重事件外部的完整与清晰的全貌。(1分)

首先,依据表格,《红楼梦》与曹雪芹家世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家族跨度“近百年”“接驾”及“续《琵琶行》”等(1分),人物、时代、细节均有事实,符合“非虚构”写作内容必须真实发生的前提条件(1分)。其次,小说中的“四次接驾”充分展现江南甄家盛极一时的气势及地位;“功名奕世、富贵流传”等都围绕社会事件要素展开(1分),“真实”背后即以曹家的发展史折射时代环境的整体风貌,符合“非虚构”写作的话语规则及效果(1分)。基于以上,《红楼梦》具有“非虚构”写作成分。

答案示例二(4分):《红楼梦》没有“非虚构”写作成分。

《红楼梦》是虚构小说(1分)。依据表格,《红楼梦》与曹雪芹家世并非完全一一对应,存在人物、时代、细节的改编(1分)。此外,小说侧重塑造人物形象(1分),且具有更大的细节密度(1分)。因此,《红楼梦》没有“非虚构”写作成分。

(评分说明:作者观点1分,举例分析各2分。如答“没有”,最高给4分)

二、【金山区】阅读下文,完成第3 —7 题。(17分)

①安伯托·艾柯在《开放的作品》一书中认为,阐释者、演绎者和作品之间的关系是开放的,这是隐喻意义上的作品之开放。

②从_______上来看,一切艺术作品皆是开放的作品。这是因为“在刺激和理解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的反映活动中,作品的任何一个欣赏者都有自己独特的生存状态,都有自己的受到特殊条件限制的感受能力,都有自己的特定文化水准、品位、爱好和个人偏见,这样一来,对作品的理解就是按照个人的特定方向来进展了。”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读者所处时代不同,个体的生活经验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在意识活动中建构的文本形象就会有差异。鲁迅先生也曾经在《读书琐记》中谈到不同时代不同的林黛玉形象。他说,文学虽然有普遍性,但因读者的体验的不同而有变化。读者倘没有类似的体验,它也就失去了效力。譬如我们看《红楼梦》,从文字上推见了林黛玉这一个人,但须排除了梅博士的“黛玉葬花”照相的先入之见,另外想一个,那么,恐怕会想到剪头发,穿印度绸衫,清瘦,寂寞的摩登女郎;或者别的什么模样,我不能断定。但试着去和三四十年前出版的《红楼梦图咏》之类里面的画像比一比罢,一定是截然两样的,那上面所画的,是那时读者的心目中的林黛玉。

③文本的丰富阐释性,还与文本的结构有关。伊瑟尔曾详细阐释了读者的阅读活动,他认为,人们在阅读活动中成功的交流,将依据文本在何种程度上作为相关物在读者意识中建构自身。阅读活动不是一个单向的过程。而我们的理论所关注的重心,则是文本与读者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我们可以以此作为出发点:语言学符号和文本的结构,在读者理解活动的不断激发下发挥其功能,读者的理解活动虽然由本书引起的,但却不完全受本书的控制。如果文本的构成之物过于清晰,使读者殆无想象之余地,或者其构成之物过于晦涩,使读者根本无法想象,这两种情况都无法使阅读活动中的双方达成完善的交流。

④真正吸引读者的文本,应该包含一些“未定点”激发读者的想象能力,使他们积极地参与文本意义的建构活动中。以弗吉尼亚·伍尔芙评论简·奥斯汀的小说为例,来看文本中空白点的保留。她说:“简·奥斯汀是这样一位感情笃深的女主人,尽管外表上不露痕迹。她激发我们去填充空缺。虽然她所提供的是一些琐事,但却是一些在读者大脑中延伸并赋予外表上卑琐的生活场景以最为恒久的形式的东西,一般人们强调的总是人物呀性格呀……而现在对话的反转与扭曲则造成了我们的悬念。我们须将注意力一半盯着眼前,一半又须想着未来。”文本中的空白,与语言的模糊性有关,它营造了结构上的悬念、突转、否定以及语义的多重性。譬如,麦尔维尔《白鲸》开篇句子,“叫我以实玛利”。这句话的未定点,刺激读者作出如下解读:一是“如果你愿意,我可以自称为以实玛利”;二是“我其实不叫以实玛利,但我要让你叫我这个假名”;三是“我命令你叫我以实玛利”。开篇句子的模糊性,就构成了文本空白点,从而形成了语义的丰富性。

⑤此外,包含象征结构和象征意义的文本,也是对文本新的反应和解释开放的。很多现代主义作品就是建立在象征的运用基础上的,显然,这些作品是开放的作品。安伯托·艾柯用作品的“开放性”理论,对卡夫卡、乔伊斯等现代主义大师的作品进行了充分的阐释。他说:“卡夫卡的作品就是一种开放性的作品。”确实,在我们阅读卡夫卡的小说时,不能从百科全书所定义的含义上去理解文意,无论是城堡、诉讼还是等待、酷刑等,都包含着多种不同的解释,可能是生存意义上的,也可能是心理、神学意义上的。文本的意义不再是唯一的,读者的重复阅读,有助于揭示出新的价值和意义。这也是开放的文本赐予读者的可贵的精神旅行。

(节选自张屹《赛博空间与文学存在方式的嬗变》,有删改)

3.根据文意,在第②段画线处填入合适的内容隐喻意义上(读者的个人体验上)_。(2 分)

4.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C)。(3 分)

A.鲁迅先生看到了读者个体的差异造就文本解读不同,不过他强调的是时代的作用。

B.如果文本过于艰涩,读者就会受到极大的挑战,而产生心理受挫感,放弃阅读。

C. 含象征结构和意义的文本,营造了结构上的悬念、突转、否定以及语义多重性。

D.读者与文本的互动和交流,造就了阐释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5.下列对作品的“开放性”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3 分)

A.“开放性”源自于阅读者自身的独特的生存状态。

B.“开放性”源自于语言学符号和文本的结构对阅读者的不断激发。

C.“开放性”源自于文本空白点的保留激发了阅读者的想象能力。

D.“开放性”源自于阅读者在重复阅读含象征结构和意义的文本时的新反应和新解释。

6.你是否赞成以“阐释的盛宴”作为以上节选文本的标题?请简述理由。(4 分)

【答案示例一】赞同。全文紧扣作品“开放性”进行阐释,先从意义的开放阐释如何理解“作品的开放性”这一话题,再从读者个体体验角度阐释了文本开放性在于阅读者自身的独特的生存状态;还与文本的结构有关,文本与读者相互作用。“盛宴”也形象地表达出了作品阐释的丰富性特征,所以用“阐释的盛宴”作为题目十分贴切。

【答案示例二】不赞同。“盛宴”是个隐喻性的表达,在文中没有出现相关的词语;并且仅从“阐释的盛宴”看不出阐释的对象,以此为标题不能涵盖文章内容,让读者不知所以然,所以不合适。

7.请结合你的《红楼梦》阅读体验,在下面两则材料中选择其一,谈谈其中的“未定点”对激发读者想象力的作用。(5分)

材料1

凤姐道:“二十一是薛妹妹的生日,你到底怎么样呢?”贾琏道:“我知道怎么样!你连多少大生日都料理过了,这会子倒没了主意?”凤姐道:“大生日料理,不过是有一定的则例在那里。如今他这生日,大又不是,小又不是,所以和你商量。”贾琏听了,低头想了半日道:“你今儿糊涂了。现有比例,那林妹妹就是例。往年怎么给林妹妹过的,如今也照依给薛妹妹过就是了。凤姐听了,冷笑道:“我难道连这个也不知道?我原也这么想定了。但昨儿听见老太太说,问起大家的年纪生日来,听见薛大妹妹今年十五岁,虽不是整生日,也算得将笄之年。老太太说要替他作生日。想来若果真替他作,自然比往年与林妹妹的不同了。”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材料2

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紫鹃等急忙扶住,那汗愈出,身子便渐渐的冷了。

——第九十八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答案示例一】材料1 中写王熙凤和贾琏的对话,说起给薛宝钗过十五岁的生日,顺带提及了黛玉,看似是无意闲谈却形成了文本中极为精彩的未定点。特别是其中的一句“想来若果真替他作,自然比往年与林妹妹的不同了”,那么不同在哪里,为什么不同;林黛玉作为贾母的亲外孙女,小说中为什么不去描写给她做十五岁生日的场景,这并不是作者的疏忽,而是预留空白点,正如文中所说,“我们须将注意力一半盯着眼前,一半又须想着未来。”这一不写之写恰是暗示说明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林黛玉的很多不合时宜的弱点逐渐暴露,随着贾府的衰败,她在贾府的地位每况愈下。

【答案示例二】材料2 中黛玉临终前所说的“宝玉,宝玉,你好……”表面看是黛玉临终话未说完,然而未说完的话形成了文本的未定点,也就是话语的空白,这个空白让读者产生想象,黛玉未说完的话到底是宝玉你好狠心,对宝玉负约娶宝钗的失望痛心,抑或是“宝玉,宝玉,你好好活下去”表达对宝玉日后生活的担心,还是其他,留待读者的想象,同时不同的想象内容也对黛玉离世时形象的产生影响,形成了作品的开放性。

三、【嘉定区】阅读下文,完成第3—7 题。(16分)

材料一:

①“春秋笔法”看似一个语词,却连接着经学、史学、文学、修辞学、新闻学等多个学科,体现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话语模式,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春秋笔法”是中国传统儒家经典固有的话语模式,发展至今仍活跃在新闻话语、文学话语乃至日常话语中。当我们了解新闻时,不仅仅在了解事情的真相,还能从事实的叙事中体会到叙述者的价值判断。

②当下学术界,中国话语还远没能达到与中国经济实力相匹配的地位。回归传统,以当代的知识体系和学术视角对古典重新发掘、梳理、阐释,进而构建中国学术的当代话语,已成为学界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方向。“春秋笔法”的系统研究与阐释,不仅可弥补该领域研究之不足,更为古代文论话语的现代转换提供尝试性探索,也是克服当前中国文论“失语症”的必然选择,同时有利于建立中国叙事学理论体系。

③建立中国意义上的叙事学体系的呼声越来越强,应声而作的学术著作相继出现,这表明构建中国叙事学体系的自觉时代已经到来。但是,从总体上看,还是未能摆脱西方叙事理论框架加中国文献资料的写作模式,而以“春秋笔法”为核心的中国叙事研究则有可能改变这一状况。

④关于“春秋笔法”的研究方法,可以在传统考据学的基础上运用还原批评、阐释学和叙事学等方法。打通经学、史学与文学间的壁垒,进行跨学科的综合研究。要对“春秋笔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理论阐释,那么首先就应把“春秋笔法”还原到它产生的起始点上考察它是怎样形成的,具备怎样的功能。“春秋笔法”并非仅仅是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修辞手法。从源头上看,“春秋笔法”包含着“写什么”“不写什么”“怎么写”“写的目的是什么”等内容,涉及到作者在整部作品所要表达或寄托的美刺褒贬、结构安排等问题。“春秋笔法”所蕴含的“微言大义”是史家、作家之褒贬,在具体书写过程中,经学观念对史官记史和作家叙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左右史家和作家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取向。“春秋笔法”是中国叙事学有别于西方叙事学的主要范畴和基本特征,在史传和小说叙事中尤为突出。

⑤“春秋笔法”是中国独有的理论范畴,也是中国式话语对世界话语表达方式的贡献。

(摘编自李洲良《春秋笔法研究三题》)

材料二:

①中国小说源于史传。史传之叙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春秋笔法”。“春秋笔法”是一种实录事迹而令褒贬自见的叙事方式。中国小说有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两大系统。文言小说直接由史传衍生出来,其叙事传统继承史传自不待言;白话小说从民间“说话”口头文学演进而成,当生活在史官文化中的文人雅士成为它的主要创作者的时候,便意味着它也纳入到了史传叙事传统之中。白话小说与文言小说的最终合流是中国文化所决定的历史发展归宿。

②白话叙述脱胎于口头文学的“说话”,而口头文学叙事方式的特征之一便是主观叙述。所谓主观叙述,就是叙事者随时都伴随在读者左右,或者诠释情节中疑惑难解的问题;或者提醒要注意某个关键处,或者把故事所要表达的思想直言不讳地说出来。

③白话小说从主观叙述向客观叙述的转变,是由长篇章回小说来完成的。从历史纵向看,长篇章回小说对于客观叙述的把握又有一个从不甚纯熟发展到比较纯熟的过程,到《红楼梦》则达到古典小说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戚蓼生《石头记序》对于《红楼梦》的叙事评论道:如《春秋》之有微词,史家之多曲笔。

④《红楼梦》客观叙述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将叙述者戏剧化。一般客观叙述的小说,在叙述初次登场的人物时常有一段对这个人物的肖像描写和对他的背景资料的介绍,使人感到叙事者即作者的存在。《红楼梦》却把这个任务转交给作品中的人物,作品中担当此任的人物便成了一定意义上的叙事者,于是叙事者与作者分离开来,叙事者的观点并不等于作者的观点,这样作者就更深地隐蔽起来。作者让作品中行动的人物充任叙述者,由于叙述者并不完全代表作者的观点,所以作品对某个重要人物和事物的叙述,常常不是一次完成的。综合各人所叙,便是人物的立体影像。

⑤《红楼梦》客观叙述的另一特点是叙述的限知性,限知是相对全知而言,全知就是叙事者无所不知。这种无所不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叙述视点的随意转换,二是随意代述角色的隐衷。限知叙述之叙事者也是有视点的,也可以代述角色的隐衷,不同的是他的叙述视点相对固定,而代述角色的隐衷也有限制,叙事者不能自由地进入任何角色的内心世界。这种限知性的客观叙述,有效地隐蔽了真正的叙事者——作者。

⑥《春秋》所开创的直书其事的客观叙述原则,在小说《红楼梦》中得到生动的体现。春秋笔法强调“据事迹实录”,但同时又要在客观叙述中寓以褒贬。实录和褒贬,如何统一在文本中?要义之一是笔削。“笔”就是录,“削”就是不录。笔与削寄托着作者褒贬,在《红楼梦》中,林黛玉和薛宝钗,作者到底褒谁贬谁,如果用笔与削的春秋笔法来考量,得出作者之偏爱林黛玉的结论,谅必并不困难。曹雪芹是怎样表达他的倾向的呢?除了别的手段之外,他用了笔削的手法,他对黛玉的心理活动倾注了大量笔墨,却基本上不写宝钗的内心隐衷。客观叙述中笔与削大有深意,就“笔”而言,又有一个如何写,也就是载笔之体的问题。用晦之道,就是载笔的最重要的原则,其要义是直书其事却并不用直笔。

(摘编石昌渝《春秋笔法与〈红楼梦〉的叙事方略》)

材料三:

①“春秋笔法”出自《史记·孔子世家》的记载:“孔子在位听讼,文辞有可与人共者,弗独有也。至于为《春秋》,笔则笔,削则削,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词。”

②“春秋”即我国古代编年体史书《春秋》,相传是孔子根据鲁国史书《春秋》整理而成,记载了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历史。“笔法”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孔子修订《春秋》,行文中暗寓褒贬,其中增一字、减一字都有“微言大义”,故称之为“春秋笔法”。后指文字简短精练、文笔婉转而隐含褒贬意思的写作手法。

(摘编自“百度汉语” https://hanyu.baidu.com)

3.根据材料一,“春秋笔法”在文中具体指连接多学科(经学、史学、文学、修辞学、新闻学)体现中国人思维方式和话语模式的叙事方法、叙事学理论。(2 分)

4. 根据三则材料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D)(3 分)

A. 建立以“春秋笔法”为核心的中国叙事研究,有助于摆脱当下西方叙事理论框架加中国文献资料的叙事学著作写作模式。

B. 要对“春秋笔法”进行现代意义上的理论阐释,对“春秋笔法”的认识就不能仅仅局限于修辞方面。

C. 白话小说是从口头文学演进而成,它从主观叙述向客观叙述的转变是通过长篇章回小说来渐进完成的。

D. 经学观念对史官和作家的是非判断和价值取向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他们所叙述的作品“春秋笔法”特征尤为突出。

5. 材料二的作者想选用论据阐释佐证自己的观点,以下最合适的一项是(B)(2 分)

A. 《范进中举》描绘范进因科考录取而激动得无法控制、喜极而疯的形象,以大胆的夸张、辛辣的讽刺体现春秋笔法。

B.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且把闲话休题,只说正话”,表明了叙事者伴随在读者身边,提醒读者注意作品的主要内容。

C. 《促织》作者采用全知叙述,让叙事者自由进入成名、成名妻子、儿子等角色的内心世界,文末“异史氏曰”有春秋笔法的特征。

D. 《屈原列传》对史实粗笔勾勒,同时融入大量人物细节描绘和大段议论,从笔与削角度考量,暗含了作者的情感与立场。

6. 依据材料二,以《红楼梦》中贾宝玉形象塑造为例,简要分析其“叙述者戏剧化”的特点。(4分)

《红楼梦》对贾宝玉的塑造,不是通过作者单独来完成的,而是由冷子兴、王夫人、林黛玉等作品中的多个人物充任叙述者来共同完成的;也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综合多次的叙述,完成贾宝玉立体形象的塑造。

答对一点给2 分。意思答对即可。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7. 阅读三则材料,梳理主要内容,以“春秋笔法”为关键词,撰写一则200字以内的阅读笔记。(5分)

答案示例:1“ 春秋笔法”出自《史记孔子世家》。原意指孔子修订《春秋》时行文暗寓褒贬,微言大义。后指文字简短精练、文笔婉转而隐含褒贬的写作手法。2“春秋笔法” 实录事迹而令褒贬自见的叙述方式,影响中国文言和白话小说,到《红楼梦》达到古典小说客观叙事的最高境界。3“春秋笔法”叙事模式的系统研究与阐释,可以弥补中国叙事研究领域的不足,将有利于建立有别于西方的中国独有的叙事学理论和话语模式。

评分说明:内容提要归纳准确,每点1 分;概括简洁、清晰 1分,记录顺序合理1分。

四、【崇明区】阅读下文,完成第3-7题。(16分)

网文时代,我们怎样读名著?

王晴飞

①“怎样读名著”之所以成为一个问题,源于最近网络的一个热点话题“名著避雷帖”,即以看网络文学的方式来看名著,看出种种坏处,做出标签化的论断,提醒同好“慎入”。

②所谓名著,我们不妨认为是指兼具比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知名度,禁得起不同时代的读者反复阅读与阐释,且被权威文学体制认可的文学作品。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将“文学名著”等同于文学经典。而“名著避雷帖”中的论断,便多有与我们所受的文学教育截然相反之处。比如《月亮与六便士》是“渣男抛弃妻子横刀夺爱”,贾宝玉也是到处拈花惹草无能不肖的“渣男”……这种网络文学培养出来的阅读方式,只看题材与情节,将人从具体的处境里剥离出来,而不愿意对人物处境及心理有“了解之同情”。

③目前的网络文学,很多时候致力于给读者提供心理上的快感,迅速让读者最基本的欲望得到充分的迎合,日常生活中的缺憾得到补偿性的满足,对世界的既有的认知得到最直接的巩固。而长期接受网络文学定向投喂的读者也被宠坏了胃口,宠没了耐心,不耐烦看到与自己预设不同的世界,要求作品中有最简单最纯净也最狭隘的人设,最欢快的剧情,最大团圆的结局。

④“名著”却不能如网文一般致力于提供足够剂量的情感与欲望的快感,而要去表现人性的隐微,处境的复杂,带读者去领略善与恶两极之间广阔的中间地带,甚至还会刻意纠正常识,冒犯观众,动摇他们的既有观念,自然会显得不够“道德”,人物也不够“纯洁”,令习惯了网文的读者心怀不满。

⑤在以前的文学场域里,人们常常会以经典文学的标准评价通俗文学,要在通俗文学里找到严肃的意义;而现在熟读网文的读者则与之相反,以网络文学的标准衡量经典文学,要在鲁迅的作品里寻找爽点。如果我们没有培养出认真品味的肠胃,也丧失了悉心涵泳的耐心,那么任何名著与类似题材的地摊读物都将失去差别,《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和诲淫诲盗的庸俗文学也被抹平差异——惟一的区别可能是名著的情节不够“过瘾”,对“第三者”的谴责也不够有力。

⑥不过话说回来,这种阅读理解文学作品的方式,我们并不完全陌生。对文学名著做标签化、道德化的粗暴判断,也不是网络时代的专利。有学者说过一个故事,在改革开放之初,他在电车上听到有人评价安娜·卡列尼娜,说她是一个很“作”的女人。而彼时我们的文学史判断则将她作为反抗秩序、追求自由和爱情的符号,视她的丈夫卡列宁为虚伪、庸俗的官僚。其实,看起来代表普通民众看法的电车评论,与代表权威的文学史论断,结论虽截然相反,思维方式却并无不同,都是以文学作品和文学人物作为印证既有价值观念的工具。文以载道本就是大众最重要的文学认知,无论是传统社会还是我们身处其间的现代社会,文学向来承担着道德教化的功能,解读文学作品也常常从是否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入手。

⑦事实上,我们也确实不宜将名著当作不言自明、天然正确的免检产品。名著自然往往是“好”的作品,但是作品的“好”除了永恒性,也会有其时代性和阶层性。比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这样的作品,对今天的读者仍有强大的吸引力,但我们在阅读过程中也会遭遇许多现代人难以接受的价值观念,那些对于古人来说是“爽点”的内容,反会使现代读者产生不适之感,令人“不爽”。即便是现代文学经典,也完全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如钱锺书的《围城》,被网友吐槽为“抖机灵”“刻薄”乃至“男性沙文主义和厌女”,这样的评价并非毫无道理,甚至可以弥补权威阐释之不足,其缺失不过是立论有失偏颇而已。所以我们不必完全拒绝对名著的指摘,只是在做判断的时候要保持整体感和分寸感,不去简单地完全抹煞其好处。

⑧我们阅读名著,也要用与之相匹配的方法,设身处地去体贴更为复杂丰富的价值观念,以冲击自身的既有观念,拓宽我们的价值视域,使我们对世界与人性更多理解,而非更多偏见,也使我们的心灵更加细腻敏感,而不是更加冷漠麻木。名著也需要我们的“再创造”。以网文的方式理解名著,视为待避之“雷”,固然简单粗暴,但我们也不必因此走向另一极端,将名著视为“雷池”禁区,当作仅供顶礼膜拜的僵死的遗物。

(有删节)

3.结合文章内容,根据表格信息提示填写下列表格。(3分)

网络文学 名著 人物特点 (1 )性格单一狭隘,符合既有的善恶标准(1分) 性格复杂多元,往往突破常规 作品主题 迎合读者既有认知与价值观,呈现单一的大团圆式结局。 (2 )突破读者既有认知,探究复杂环境中隐微人性(2分)

4.下列不适合作为第④段例证的一项是(A)。(2分)

A.《哈姆莱特》中的国王克劳狄斯残忍杀兄娶嫂。

B.《复活》中的玛丝洛娃步入歧途、沉沦堕落。

C.《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林冲一再隐忍妥协。

D.《阿Q正传》中的阿Q自轻自贱、自欺欺人。

5.能够依据文意做出的一项推断是(D)。(2分)

A.“名著避雷帖”对文学经典简单粗暴评价毫无存在价值。

B.给读者心理上快感和补偿性满足是网络文学优劣的标准。

C.“名著”以刻意纠正常识进而冒犯观众的方式传达思想。

D.自身既有观念及价值视域会影响我们对名著的深入理解。

6.第⑥⑦两段针对以网络文学的方式阅读理解文学作品的论证是否严谨,请结合本文内容简要评析。(4分)

答题角度及得分 答案要点 参考示例 严谨(最高3分) 论证角度分析1点;论证方法典型性分析1点;论证层次推进性分析1点。1点1分。 我认为论证严谨。两段文字在前文对这种方式否定的基础上,辩证地论证其存在的合理依据以及价值。首先以典型事例论证这种方式在思维方式上与权威论断方式的一致,表明其存在的合理性;进一步以古今经典文学为例,论证名著的时代性和阶层性,进而论证这种方式对权威论断不足弥补的作用,表明其存在价值。事例论证典型,论证层次推进,因此论证严谨。 不够严谨(最高4分) 论证角度分析1点;合理性与实质矛盾分析2点;两段之间概念的不一致1点。1点1分。 我认为论证不够严谨。两段文字在前文对这种方式否定的基础上,先后以典型事例论证这种方式在思维方式上的合理性以及对权威论断的补充作用。但是,思维方式的一致,不能自然得出这种阅读理解方式的合理性,其标签化、道德化的实质不能改变。而且第⑥段“对文学名著做标签化、道德化的粗暴判断”与第⑦段中“对名著的指摘”之间,也存在概念的不一致。因此,不够严谨。

7.有同学阅读有关《红楼梦》“名著避雷帖”后,查阅《红楼梦》中下列内容,认可“贾宝玉是到处沾花惹草无能不肖的‘渣男’”的评价。请结合本文以及阅读《红楼梦》的经验谈谈你对这一评价的看法。(5分)

附:《红楼梦》:“后人《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词曰: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

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我不认可这种评价。这一评价简单依据《红楼梦》中贾宝玉对待女子多情、对功名仕进的蔑视等情节,给人物作标签式评价,没有把人物放诸特定环境,认识到其多情背后对女子的悲悯情怀,对美好的人与物的珍视。同时,该同学对《红楼梦》中词作的理解也存在偏颇,作者借词明写贾宝玉徒有其表,无能不肖,实则明贬实褒,批驳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才的评定标准,暗示贾宝玉是一个不同流俗的多情率真的反叛者。

评分说明:看法1分,仅有看法,未作分析不给分;结合本文观点分析2分;词作写作意图分析2分。回答认可,酌情给分,最高3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