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成果发布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tarus机床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成果发布会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成果发布会

2023-07-20 13: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专项成果发布会

日期:2017年06月28日    

   时间: 2017年6月26日上午10时    地点: 科学技术部    内容: 新闻发布会由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巡视员解敏主持。专项牵头组织单位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罗俊杰副司长和专项技术总师卢秉恒介绍了数控机床专项实施取得的成果和应用情况,并与专项技术副总师王德成一起回答了记者提问。

发布会现场

发布会由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巡视员解敏主持

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罗俊杰副司长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专项技术总师、西安交通大学卢秉恒院士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专项技术副总师、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王德成院长回答记者提问

   主持人: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大家上午好!      首先欢迎新闻界的各位朋友,并代表科技部重大专项办公室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按照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闻发布会的安排,今天上午举行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新闻发布会,向大家介绍该专项的实施进展、成效和作用等内容。重大专项是我国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重要抓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重大专项工作,中央领导同志多次做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领导下,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三部门会同各重大专项组织实施部门,围绕专项目标,认真组织,扎实推进,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集中攻关,产生了一批重大标志性成果,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为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提供了积极支撑,在关键领域抢占了制高点,开辟了新的产业发展方向,提升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能力。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科技体制改革系列要求,我们每月向新闻媒体和全社会集中公开发布重大专项实施取得的重大进展以及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此之前我们已经召开了新一代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重大新药创制等五个重大专项新闻发布会,分别展示了在重大专项支持下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实现了从“2G跟随、3G突破到4G同步”的跨越发展,我国GLP平台建设取得的重大突破,我国突发应急传染病防控体系的建立,我国海峡和深层天然气勘探开发技术,集成电路制造业创新体系建立的重大进展。在各位媒体朋友的支持下新闻发布会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公众对重大专项取得的成果有了更多的了解和认可。      今天在此召开本年度的第6次新闻发布会,我们很荣幸的邀请到了高档数控机床专项实施管理办公室负责人、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罗俊杰副司长,专项技术总师、西安交通大学卢秉恒院士以及专项技术副总师、机械科学研究总院王德成院长,为大家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今天参加发布会的还有总体组的各位专家以及实施管理办公室的相关同志,首先请罗俊杰副司长介绍高档数控机床专项进展情况。      罗俊杰: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非常感谢各界朋友们长期以来对“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的关注和支持。数控机床专项实施八年多来,广大机床企业、用户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通力协作、攻坚克难,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和关键突破。很高兴能通过今天这个发布会,向大家介绍数控机床专项实施以来取得的阶段性进展。      2006年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发布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并于2007年启动实施十六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旨在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实现创新型国家宏伟目标发挥重要作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科技重大专项是这十六个重大专项之一,通过其实施,有利于逐步增强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的创新发展能力,提升对工业的基础支撑能力,满足国民经济对制造装备的亟需。在科技部、发改委、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专项实施八年多来累计申请发明专利3956项,立项国家及行业标准407项,研发新产品、新技术2951项,新增产值超过700多亿元,在行业研究机构、重点企业建设了18项创新能力平台、部署了70个示范工程,培养创新型人才5500多人。      在具体成效方面,待会儿卢院士和王院长还将做专业介绍,我这里简要总结三个特点:一是中高档机床的水平得到持续提升,行业创新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专项实施之初确定的57种重点主机产品,目前已经有38种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其中,龙门式加工中心、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制造技术趋于成熟,车削中心等量大面广的数控机床形成了批量保障能力,精密卧式加工中心等高精度加工装备取得重要进展,初步解决了机床用关键零件的加工需要。机床主机平均无故障运行时间从500小时左右提升到1200小时左右,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的2000小时水平。专项提出的“五轴联动机床用S形试件”标准通过国际标委会审定,实现了我国在高档数控机床国际标准领域“零”的突破。机床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促进了我国制造能力和工业水平的持续增强。      二是高档数控系统实现关键突破,功能部件配套体系逐步完善。高档数控系统实现了从模拟式、脉冲式到全数字总线的跨越,市场占有率由专项实施前的不足1%提高到目前的5%左右。高档数控系统、功能部件与主机产品配套研发,初步实现与高档数控机床的批量配套,高速、精密、重载滚珠丝杠和直线导轨产品性能有了明显的提升,市场占有率也由专项实施前的5%提高到了目前的20%。滚动功能部件检测装备从无到有,静刚度等关键技术指标和测试设备水平已跻身国际先进行列。      三是高端制造装备取得重要突破,服务于国家战略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大型、高速五轴加工中心保障了航空典型结构件的批量生产,万吨级铝板张力拉伸机、大型贮箱成套焊接装备等成功应用于大飞机和长征5号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汽车大型覆盖件自动冲压线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并成功出口美国9条生产线。世界最大的25米数控立柱移动立式铣车床、3.6万吨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超重型落地铣镗床等一系列重型机床的成功研制,显著提升了船舶、发电设备等领域的制造技术水平。专项还为大型核电、载人航天等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了关键制造装备,有效支撑了国家重大战略任务顺利实施。      虽然数控机床专项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随着国际机床市场和技术飞速发展,也要看到我们的高档数控机床产品在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等方面还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同时我们与国外机床行业在网络化和智能化、成组连线和系统解决方案等方面有进一步拉大差距的风险。数控机床作为工业的“工作母机”,是国家基础制造能力的综合体现。数控机床要整体突破应继续发挥中国特色创新优势,集中各种创新资源,持续推进,久久为功。      在后续工作思路方面:一是深化专项顶层设计。对标专项实施方案和十大标志性成果,结合研究2020年后的长远发展战略,进一步完善“十三五”的重点任务部署。二是紧抓产业链的高端环节。重点突破尚存差距的高端装备和技术难点,促进高档数控系统与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深度融合。三是强化课题过程管理。以重点课题督导、监督评估为抓手,加强对课题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的管理和监督,真正把好事办好。四是加大成果推广应用。加强产业政策的引导,促进多元化的投资。进一步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召开成果展和成果推广现场会等多种形式,推动专项成果转化应用。      下一步,数控机床专项将全面贯彻落实重大专项组织实施推进会工作部署和要求,以提升我国机床产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及对工业的基础支撑能力为目标,围绕航空航天、汽车等重点用户领域创新发展和机床产业自身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进一步加大专项成果应用验证和示范推广,推动制造业战略性转型升级。    乘风破浪正当时,不待扬鞭自奋蹄。我们应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利用和引导各种创新资源向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领域集聚,着力补齐短板,打好科技重大专项的攻坚战,为加快推进制造强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罗司长。      下面请卢秉恒院士介绍高档数控机床专项创新成果。           卢秉恒:尊敬的各位来宾,各位新闻界的朋友们,上午好!      今天很荣幸也很高兴代表专项总体专家组向新闻界汇报交流数控机床专项实施八年以来的具体成果,感谢大家的光临。      高档数控机床具有基础性、通用性和战略性的特征,高档数控机床专项是十六个科技重大专项中和制造业最为密切的专项,也是其他重大专项发展的基础。八年前,也就是2009年数控机床专项正式启动,在经济新常态下发展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具有更加突出的重要作用,既是实施了《中国制造2025》宏伟蓝图的支撑和保障,更是推进装备制造业供给侧改革和实现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举措。    机床是用来制造机器的母机,这是机床区别于其他装备的重要特点,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制造业对工作母机提出了高速、精密、柔性制造的要求,机床也由普通的三轴联动的机床逐渐发展为高速精密复合加工、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高档数控机床,实现了工件一次装卡中进行铣、钻、镗等多工序的加工,不仅加工精度高,同时由于快速移动和定位准确,提高了生产效率。     众所周知,我们国家是当今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专项实施之初,我国在高端制造装备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有较大差距。通过专项八年的引领和带动,形成了涵盖航空航天、汽车、高档机床等重点领域典型装备的十大标志性成果,基本代表了我国高档机床装备研发与应用的最高水平,先后为核电、大飞机等国家重大专项和新型战机、运载火箭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了关键制造装备,在多项关键技术和装备方面实现了突破,有力支撑和保障了国家安全。例如8万吨大型模锻压力机和万吨级铝板张力拉伸机等重型设备的成功研制,填补了国内航空领域大型关键重要件整体成形的技术空白;大型燃料贮箱成套焊接装备成功用于长征五号等新一代运载火箭的研制,在航天领域建立了首条采用国产加工中心和数控车削中心的示范生产线,已应用于新一代运载火箭、探月工程等100余种10000余件关键复杂零部件的加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数控锻压成形装备的产业化成效显著,其中汽车大型覆盖件高效自动冲压生产线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70%,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      数控机床专项从2009年实施以来行业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缩小了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研制精密卧式加工中心等30多类重点产品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中,25米立柱移动立式铣车床是国家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的急需,其技术参数、技术等级均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机床规格世界最大,代表了国家高档数控重型机床最高水平。通过数控机床专项的支持,我国数控系统实现了从模拟式、脉冲式到全数字总线的跨越,多通道、多轴联动等高性能数控系统系列产品主要技术指标已经基本达到国际主流高档数控系统的水平。目前,国产高档数控系统已与10多类600台高档数控机床配套,开始在航空航天重点企业示范应用。功能部件企业产品质量水平稳步提升,品种系列不断完善,截止目前滚动功能部件在中高端的数控机床市场占有率20%,较2009年提高了4倍,品种满足度达到了80%。      最值得一提的是我国机床行业的创新研发和可靠性水平显著提升,机床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逐步完善。通过专项实施,推动了国内机床骨干企业联合高校、用户联合开发,积极组织数控机床可靠性评定国家/行业标准的编制,在机床行业推广应用。机床主机平均无故障时间从专项实施前的400-500小时已经普遍提升到了1200小时,部分产品已达到了2000小时以上,接近国际先进水平。专项成果形成了一大批技术标准规范,行业国际竞争优势显著增强,对产品研发形成有力支持,也对国家装备制造业持续发展能力的提升起到保障作用。2016年12月,我国自主提出的用于检测五轴联动机床的S形试件标准通过国际标委会审定,成为我国在高档数控机床设计、检测领域的首项标准,实现了零的突破。      2017年作为继往开来的一年意义重大,数控机床专项总体组的全体同仁将继续努力,深入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以数控机床专项实施方案和“十三五”实施计划的目标为指导,以十大标志性成果为抓手,聚焦航空航天、汽车两大用户领域,共性技术研究和重点领域工艺验证并重,关键功能部件研发与产业化发展并行,加快创新能力平台和示范工程建设,加强创新人才培养和高端人才引进,着力解决机床系统与功能部件、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加工效率与工艺水平提升等三方面问题,实现专项成果在重点领域规模化、成套化的示范应用,为全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提供支撑。      数控机床专项将与国家其他科技项目和地方科技项目紧密衔接,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国家高档数控机床及基础制造装备创新研发能力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机床与装备产业的“航空母舰”已经试水前行,假以时日,中国机床及装备产业“巨舰”将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大潮中迎风搏浪。      谢谢大家!           主持人:谢谢卢院士。      下面请媒体朋友们提问。

经济日报记者提问

   经济日报:我想请问一下,到目前为止专项的实施对机床及基础装备行业的创新制造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卢秉恒:通过专项的实施,机床行业产品设计制造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原来我们只有仿制的能力,现在有了正向设计的能力,我们开发的数控机床数字化设计软件包也是国际上首套。通过基础共性技术研究的不断加强,试验检测能力不断提升,建立了一些公共测试平台,如在北航建立了数控系统可靠性测试平台,在南京理工大学与合作企业建立了功能部件测试平台,在国家机床质量检测中心建立了机床整机检测平台等,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体系。      一是积极搭建机床企业制造能力和航空航天、汽车等领域需求的对接平台,以前我们国家在这方面比较薄弱,机床企业只顾设计自己的机床,对用户的工艺研究不够,通过搭建平台在这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二是完善了机床行业创新体系,推动了机床骨干企业联合用户、高校、院所进行开发,建设了一批高档数控机床及系统部件行业创新平台,促进了产学研的合作,逐渐形成了长效合作机制,也促进了金融、财税等政策向专项创新成果产业化倾斜。      三是建立和完善了机床行业试验测试能力,高档数控机床可靠性由专项实施前的400-500小时提高到了现在的1200小时,部分产品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2000小时。      数控机床作为工业的“工作母机”,是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和综合国力的综合表现,其水平代表了国家的制造能力,数控机床及基础制造装备行业创新能力的稳步提升,将对我国工业的快速发展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中国电子报记者提问

   中国电子报:刚才罗司长提到了目前我们国家机床产业还面临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以及网络化和智能化跟国外拉大差距的趋势和可能性,请问一下院士及各位领导,改变这个状况方面未来会有些什么样的建议。国家重大专项会不会为此而加大一些投入,未来怎么样在网络化和智能化实现突破上有更多的投入。      卢秉恒: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装备制造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我们在数控机床专项实施方案中主要着眼于主机研制及示范线建设,现在制造业提出了成套成线柔性化的要求。网络化和智能化我们一直在密切的关注,一方面,在“十三五”期间,数控机床专项部署了一些智能化方面的课题,例如在数控系统智能化、汽车大型覆盖件高效冲压生产线等智能化方面的课题。另一方面,通过与国家科研计划项目,例如工信部正在实施的智能制造专项和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密切开展合作,协同发展,推动我国的装备向网络化和智能化发展。      罗俊杰:刚才给大家介绍情况的时候讲到,我国高档数控机床和基础制造装备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但是也要看到,在产品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等方面还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数控机床是工业的“工作母机”。发展高档数控机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是一项战略性任务,需要持续推进,久久为功。科技重大专项已经汇集各种创新资源,数控机床专项实施八年多来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差距已经在缩小。但是,客观上讲还是有一定差距,外国机床行业也在不断地创新发展。今年4月份,可能很多新闻界的朋友参观了北京国际机床展,看到了各国机床的技术创新成果。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推动下,高档数控机床在日新月异发展,尤其是在网络化和智能化方面取得很多新的成就。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大数控机床专项的工作力度,一定要避免差距被拉大。在科技部、发改委和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数控机床专项调概申请得到批准,将进一步加大资金支持,更好地汇集各种创新资源,在“十三五”未来这几年将在网络化、智能化方面推动数控机床专项向新的水平迈进。刚才卢院士介绍了,现在数控机床专项安排推动在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就是要提升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水平。我们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安排和部署,力度在加大,我们有信心在这方面做的更好。      谢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我想请问一下数控机床专项在实施过程中采取了哪些创新措施实现创新突破?谢谢。           罗俊杰:数控机床专项围绕产品突破目标任务,结合用户需求实际制定创新的路线。在这方面,我们通过这几年的实践取得了一些实效。一是顶层设计,分步实施。专项实施之初就确定了“三步走”的工作思路,初期重点解决数控机床与制造装备主机“有无”的问题,“十二五”逐渐向数控系统、功能部件以及重点用户领域示范应用倾斜,“十三五”聚焦航空航天、汽车等重点领域规模化、成套化验证以及效率提升。我们据此设定了分阶段目标,稳步推进。      二是系统部署,全面布局。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针对主机、系统部件、共性技术以及平台、用户应用验证等进行全产业链布局。通过专项系统部署、全产业链布局,进一步完善了机床行业基础配套体系,为我国工业整体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是需求导向,产需对接。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搭建产需对接的平台。积极组织机床制造企业与航空航天、船舶、发电设备、汽车等重点领域的用户进行深入交流,建立机床行业企业与用户之间常态化的产需对接机制,针对用户需求开展任务部署,有效解决工程应用实际急需,确保专项研究成果取得实效并得到应用。      四是面向市场,促进转化。在专项组织实施过程中,提出“市场考核产品、主机考核部件、部件考核工艺”的管理机制,由下一级市场来评价本级科研成果的水平和应用满足度。通过市场层层考核,确保专项成果得到最终用户的认可,解决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初期的瓶颈。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提问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刚才罗司长提到了数控机床专项有几个支持的重点领域,这几个重点领域的装备制造发展到什么样的水平了?           王德成:各位媒体界的朋友们大家好,大家知道数控机床专项重点支持的是航空航天、汽车、船舶、发电设备四大领域,应该说专项实施以来,在这四大领域的制造装备的水平持续提升,创新突破由点到面逐步实现。      首先是航空领域关键制造装备保障能力显著提升。围绕飞机及航空发动机典型零部件的制造需求,专项研制的龙门及卧式五轴加工中心、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热等静压等重点装备满足了飞机整体壁板、结构框等大型结构件铝合金高速切削加工的急需,加工钛合金用立式五轴数控机床已基本成熟,在重点型号中得到了应用验证。      通过专项的实施,基本解决了航空领域所需关键装备的“有无问题”,取得了显著成效,航空制造关键装备保障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      在航天制造装备领域方面,关键制造装备研发能力不断增强。专项研制的1.5万吨液压成形装备,大型数控强力旋压机、搅拌摩擦焊接等大型特种制造装备得到了示范应用,成功实现了航天大型结构件的整体成形和近净成形。大型结构件既要求整体性能,又要求成形精度的提高,通过整体成形和近净成形,一方面可以节约材料,更主要的是可以提高产品强度,提高运载能力。此外,在航天领域建立了首条采用专项研发的加工中心和数控车削中心的生产示范线,已经应用于新一代运载火箭、对接机构等100余种、10000余件关键复杂零部件的加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6年,大连光洋与航天三院还建立了面向航天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五轴数控加工生产线,在航天领域形成了较大的示范效应。      在汽车制造装备领域,核心加工装备应用取得了重大进展。数控锻压成形设备的产业化成效最为显著,其中汽车大型覆盖件冲压设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备了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目前,济南二机床在国内建立了91条汽车覆盖件高效自动冲压生产线,并已成功出口福特汽车美国工厂9条生产线,在国际上树立了崭新的品牌形象。      汽车发动机关键零部件的制造设备也实现了示范应用,精密卧式加工中心在汽车壳体生产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轿车发动机缸体缸盖半精加工装备实现了组线应用;汽车发动机曲轴高效精密加工成套设备在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实际应用,加工精度、成套技术等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完成了内燃机高压共轨燃油系统的研制技术及成套关键设备的研发,其中12台套精密加工机床及配套设备研发成功,实现了该领域的从无到有。      发电设备、船舶领域主要设备水平都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发电设备领域,研制了大型铸锻件的热处理关键装备、大型数控龙门铣车复合加工中心、超重型数控卧式镗车床、大型黑色金属垂直挤压机、大型叶片加工机床等一批关键设备应用于大型铸锻件制造,大型汽轮机叶片的加工以及AP1000核电的水室封头加工,在我国大型核电、百万千瓦等级水电及火电机组的铸锻件制造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缩小了与国外的差距;实现了大型核电转子、蒸汽发生器、汽轮机大型叶片高可靠制造的同时,实质性提升了水电、火电及核电领域数控装备的保障能力,有效支撑我国第三代核电的研制,同时形成了第四代核电制造技术与装备的储备。      在船舶制造领域,完成了船体分段流水线焊接装备、卷板成形装备等产品的研发,船体板材激光高精度下料、高精度折弯、分段立体焊接流水线及船体制造工艺装备等,已基本满足船体制造需求。完成大型组合式曲轴车铣复合机床、中凸变椭圆活塞车床等关键装备的研发,基本解决了船用柴油机制造的关键问题。      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提问

   人民日报:04专项正在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还需要哪些反思的地方?           罗俊杰:专项实施八年来,有很多亮点,取得了很大成效,特别是在重点领域解决了从无到有的问题,而且现在有38种主机产品已经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借这个机会,衷心希望新闻界的朋友多关心国内机床行业,也欢迎大家到机床企业看一下,多宣传机床行业这些年砥砺奋进所取得的成绩,特别是在重大专项的支持下,机床行业在科研水平方面取得的突破。宣传和推广机床行业的创新成果,支持和促进机床行业转型升级,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但是,在产品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等方面,我们仍与国际先进水平有一定差距,品牌影响力也远不如国际大公司。而且,机床行业可能在某些方面会有进一步拉大差距的风险和隐忧,不是说差距一定会加大,但是有风险和隐忧。国外的机床企业,尤其是国际先进企业也在不断地加大投入,其创新能力和水平非常强,尤其是在网络化、智能化方面不断取得新成就。如果我们不加大力度持续支持,就有可能不进则退。希望我们共同努力,汇集全社会的创新资源,共同支持我国机床行业创新发展。      当然,我们在新一代通信网络技术应用方面是有一定优势的。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高档数控机床的需求很大。如果我们把优势资源都汇集起来,完全有能力在新一代网络化、智能化发展进程中实现赶超发展。现阶段,在一些领域已经初现端倪。据初步统计,在专项实施之初确定的57种主机产品中,已有10多种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多种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下一步,数控机床专项将加大工作力度。一是抓紧修订完善“十三五”实施计划。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的支持下,调增概算的请示已经获得批准。我们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对“十三五”实施计划进行了修订,更好的结合当前实际需要以及数控机床专项调概的要求,推动专项取得新的成绩。      二是按照科技部重大专项办的要求,更好的聚焦数控机床专项十大标志性成果,实现重点突破,以点带面,推动整个行业的发展。      三是进一步加大产需对接,更好地推动创新成果在用户中得到实践的检验和提升。数控机床专项现在已经做出安排,既要推动技术水平提升,也要通过实验性验证,不断地提高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中国工业报记者提问

   中国工业报:我关注到S形试件标准的问题,在我看来这是一个能综合体现机床整个加工过程的东西,我想问问卢院士,S形试件通过国际标委会的认定对机床行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卢秉恒:S试件标准是衡量五轴联动加工机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精度标准,之前这方面没有统一的标准,我们国家机床五轴联动只是单轴进行衡量,X坐标、Y坐标、Z坐标的移动精度,旋转轴的旋转精度,实际工件加工过程是复杂的曲面,单轴是不适合的,轴和轴之间的精度是有耦合的,精度是放大的,这既是我国在五轴联动机床方面的瓶颈问题,同时也是国际机床行业存在的问题。在数控机床专项支持下,成飞联合机床企业,向国际标准化组织提出了加工S形试件的标准,表征了复杂曲面的加工。开始提出来一些国家支持,一些国家反对,反对主要是对机床行业研制机床提高了难度,提高成本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国家是支持的,他们认为高档数控机床尤其是五轴联动机床就是在航空工业的需求下发展起来的,现在通过航空企业提出了精度标准应该支持。      标准通过审定之后,对于机床行业发展是发挥主动作用的,但同时对机床企业也是双刃剑。一方面,我们通过了国内在该领域国际上的第一个标准,具有了一定的话语权,对国内机床行业发展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如果国内企业达不到标准要求,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就会对行业开拓市场形成冲击,难以进入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占有率也会受影响。这也是数控机床专项面临的巨大挑战,怎样把单项成果变成批量、稳定的质量,把批量、稳定的质量变成市场占有率,“十三五”期间就是要在这方面加强工作,贯彻标准要求,数控机床专项课题凡是涉及到有一定批量五轴联动机床的,我们都要求通过S试件的检测,高标准、严要求。如果我们真正可以达到,在世界上我们的产品就有话语权了,也真正能够实现从目前五轴联动机床3%的市场占有率,争取达到5%、10%、20%的市场占有率。           主持人: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罗司长,卢总师和王总师,谢谢新闻界的各位朋友,下个月再见。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