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M32F103c8t6系统最小版实现LED流水灯(附工程文件下载)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stm32f103c8t6呼吸灯keil5编程 STM32F103c8t6系统最小版实现LED流水灯(附工程文件下载)

STM32F103c8t6系统最小版实现LED流水灯(附工程文件下载)

2024-03-13 04:5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次实验主要有以下两个任务,所以本博客也会按照此顺序进行讲解

学习和理解STM32F103系列芯片的地址映射和寄存器映射原理;了解GPIO端口的初始化设置三步骤(时钟配置、输入输出模式设置、最大速率设置)以 STM32最小系统核心板(STM32F103C8T6)+面板板+3只红绿蓝LED 搭建电路,使用GPIO端口控制LED灯,轮流闪烁,间隔时长1秒。

目录 一、实验介绍1. 试验器材介绍2. 实验理论介绍芯片的地址映射和寄存器映射原理存储器映射寄存器映射如何找到芯片中寄存器的地址GPIO口初始化设置GPIO口介绍GPIO口在哪里初始化步骤 二、实验操作1. C语言库函数版环境配置(库函数之类的东西)C语言源码接线程序烧入芯片结果观察 2. 汇编语言版结果观察 三、总结四、参考文献

一、实验介绍 1. 试验器材介绍 stm32f103c8t6系统最小版stlink-v2(根据自己需求也可以采用串口烧入方法)面包板杜邦线(含公对公、母对母)红、绿、黄 三个发光二极管keil5软件 2. 实验理论介绍 芯片的地址映射和寄存器映射原理 存储器映射

存储器在产家制作完成后是一片没有任何信息的物理存储器,而CPU要进行访存就涉及到内存地址的概念,因此存储器映射就是为物理内存按一定编码规则分配地址的行为。值得注意,存储器映射一般是由产家规定,用户不能随意更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寄存器映射

寄存器映射是在存储器映射的基础上进行的。

以STM32为例,操作硬件本质上就是操作寄存器。在存储器片上外设区域,四字节为一个单元,每个单元对应不同的功能。当我们控制这些单元时就可以驱动外设工作,我们可以找到每个单元的起始地址,然后通过C 语言指针的操作方式来访问这些单元。但若每次都是通过这种方式访问地址,不好记忆且易出错。这时我们可以根据每个单元功能的不同,以功能为名给这个内存单元取一个别名,这个别名实质上就是寄存器名字。给已分配好地址(通过存储器映射实现)的有特定功能的内存单元取别名的过程就叫寄存器映射。

如何找到芯片中寄存器的地址

如果想要找到芯片中某个寄存器的地址的话,就需要查看数据手册,并通过一定的计算,就可以找到寄存器的地址啦。 寄存器的地址分为基地址和偏移地址 详细计算方法可以参考博客:STM32寄存器的简介、地址查找,与直接操作寄存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GPIO口初始化设置 GPIO口介绍

每个GPI/O端口有两个32位配置寄存器(GPIOx_CRL,GPIOx_CRH), 两个32位数据寄存器(GPIOx_IDR和GPIOx_ODR),一个32位置位/复位寄存器 根据数据手册中列出的每个I/O端口的特定硬件特征,GPIO端口的每个位可以由软件分别配置成多种模式。

输入浮空输入上拉输入下拉模拟输入开漏输出推挽式输出推挽式复用功能开漏复用功能 GPIO口在哪里

参考芯片手册,在stm32f103c8t6中有A B C D E F G七个GPIO口,由上文提到的地址计算方法,可计算出寄存器地址,在通过储存器原理图可找到接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关于GPIO的更多地址资料可参考芯片的数据手册 (下载资料都以网盘的形式放在了文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初始化步骤

第一步:使能GPIOx口的时钟 第二步:指明GPIOx口的哪一位,这一位的速度大小以及模式。 第三步:调用GPIOx口初始化函数,进行初始化。 第四步:调用GPIO-SetBits函数,进行相应为的置位。

这篇博客中有详尽的关于GPIO初始化的实例与代码,供大家参考 STM32入门-GPIO初始化步骤

二、实验操作

实验操作分三部分

软件代码编写硬件接线烧入调试

其实网上的流水灯代码资料是比较多的,所以我可能对于代码的讲解不会很详尽,对于硬件接线一些上手操作可能会细点。

1. C语言库函数版 环境配置(库函数之类的东西)

这个里面涉及到了一个keil模块化编程的事,说着比较麻烦,但是学会了又很简单,建议百度找找其他博客学一下。

C语言源码

此程序是将A5 A6 A7作为输出口的

#include "stm32f10x.h" void Delay(u32 count) //延迟函数,参数为设置的延迟时间(不准确,具体时间可由keil的示波器观察) { u32 i=0; for(;i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