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am link终极正确打开方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steamlink调整键位 Steam link终极正确打开方式

Steam link终极正确打开方式

2024-02-09 07: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Steam link在国内确实不太好用,需要各种设置或者前置条件才会有比较好的体验。贴吧里和来询问的最多的就是流式传输错误+IP地址+端口号,最大的问题就是连接问题。但是很多刚入坑玩家并不知道如何在国内正确使用Steam link,导致Steam link口碑极差。针对现状,我大概分析一下原因和如何解决连接问题。

先说下Steam link对比moonlight和Parsec的优缺点 

优点:1、丰富的自定义虚拟键及映射功能。这是moonlight和Parsec拍马屁都赶不上。可以用手机搓屏幕玩DNF、星际战甲等游戏、也可以使用物理手柄玩DNF等键盘游戏,需要一定的映射能力。不过好在有现成的按键布局可以下载应用到自己Steam上。2、远程畅玩功能及分发功能。远程畅玩可以说包括了远程串流,远程串流需要配对自己Steam的形式连接到自己电脑,远程畅玩则是运行游戏时邀请好友加入,不再需要配对这一过程,而且可以随时踢出串流或者分配控制权。但是远程畅玩只支持一小部分游戏,但是目前可以通过特殊方法让所有游戏支持远程畅玩,但是对于有小蓝熊等反作弊的游戏有可能无法启动游戏。先说下远程畅玩,其实和Parsec一样,都是分发形式多人联机,我相信很多人都已经用parsec代替远程畅玩了,因为国内远程畅玩体验真的不好,要么干脆连接不上。但是Steam的远程畅玩还是有一个很大的优点,那就是Steam的服务器会免费帮你分发视频流。与Parsec不一样,Parsec同时把画面分发给三个人时,你需要承受三个人消耗的带宽上行,Steam则是只需要发送一份视频流给Steam服务器,然后再由Steam服务器分发给其他远程玩家,特别是同时串流的人数越多,Steam link越占优势。如果只是自己一个人玩,稳定性流畅度则是moonlight>Parsec>Steam link。

缺点:1、稳定性流畅度不如moonlight、Parsec。2、目前很难通过直连的方式串流,即使你有公网IPV4/6。

接下来说一下Steam link连接过程原理以及连接失败的原因和如何解决

首先讲一下Steam link连接的过程原理,这个我们必须要了解,知道问题在哪才能针对解决问题。

Steam link连接可以分为两大类。1、直连模式,在Steam和Steam link设置中都有一项允许直接连接的选项,必须启用才可以直连成功,之前也说了,Steam link目前很难通过直连的方式串流,即使你有公网IPV4/6。所以我们需要组建虚拟局域网来进行直连模式,如果你有公网,你可以打开允许直连进行多次尝试,也许能直连成功,但是非常费劲,所以直接放弃。采用建立虚拟局域网的形式进行直连,有公网的前提下虚拟局域网直连成功了达到99%以上。即使没有公网,穿透成功依旧可以直连上。如果采用虚拟局域网直连的方式必须禁用Steam link设置中的允许直接连接。2、中继模式。主机上传视频流到Steam服务器,远程用户从Steam服务器下载视频流,Steam服务器在中间起到中转、中继的作用。在国内上传视频流到Steam服务器基本都是到中国香港或者日本东京,我本人上传不需要加速器可以裸上传,很稳定,但是其他人不一定,大概率是需要UU加速器或者雷神加速器进行加速Steam。如果你无法上传到视频流到Steam服务器,远程用户根本没有视频流可以下载,所以说这里卡了一部分人。上传成功后,剩下的问题就是下载视频流,很多人连接时返回流式传输失败+IP地址,实际上搜索下这个IP地址基本都是中国香港或者日本东京,国内环境原因,你连不上才是正常的,因为我也连不上。必须开加速器。理论上是不限制加速节点和位置,因为中国香港和日本东京的服务器之间也会交换数据,所以说一个加速中国香港,另一个加速日本京东也是可以连接上的。但是还是建议所有人加速中国香港或者日本京东,理论上延迟更低一些,省去了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换,不需要必须用相同的加速器加速相同的节点,只要IP地址对的上加速位置基本都可行。虚拟局域网直连和中继连接都需要Steam link设置中先禁用允许直接连接,如果中继模式一直连接失败可以尝试自动模式。

不管是配对形式的远程串流和游戏中邀请别人的远程畅玩都可以使用直连和中继模式,中继模式延迟肯定偏高,只能玩一些对延迟不太敏感的游戏。不管是中国香港还是日本东京加速后网络延迟至少都在40~80ms。

暂时写到这里,如果还有其他比较多的问题再做补充。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