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sql消除重复出现的元组是什么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

  导语:什么是四象限法则?著名管理学家科维提出了一个时间管理的理论,把工作按照重要和紧急两个不同的程度进行了划分,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象限”:既紧急又重要、重要但不紧急、紧急但不重要、既不紧急也不重要。这就是关于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

  一、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

  四个象限的具体说明:

  1、第一象限是重要又急迫的事。

  举例:诸如应付难缠的客户、准时完成工作、住院开刀等等。

  这是考验我们的经验、判断力的时刻,也是可以用心耕耘的园地。如果荒废了,我们很会可能变成行尸走肉。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很多重要的事都是因为一拖再拖或事前准备不足,而变成迫在眉睫。

  该象限的本质是缺乏有效的工作计划导致本处于“重要但不紧急”第二象限的事情转变过来的`,这也是传统思维状态下的管理者的通常状况,就是“忙”。

  2、第二象限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

  案例:主要是与生活品质有关,包括长期的规划、问题的发掘与预防、参加培训、向上级提出问题处理的建议等等事项。

  荒废这个领域将使第一象限日益扩大,使我们陷入更大的压力,在危机中疲于应付。反之,多投入一些时间在这个领域有利于提高实践能力,缩小第一象限的范围。做好事先的规划、准备与预防措施,很多急事将无从产生。这个领域的事情不会对我们造成催促力量,所以必须主动去做,这是发挥个人领导力的领域。

  这更是传统低效管理者与高效卓越管理者的重要区别标志,建议管理者要把80%的精力投入到该象限的工作,以使第一象限的“急”事无限变少,不再瞎“忙”。

  3、第三象限是紧急但不重要的事。

  举例:电话、会议、突来访客都属于这一类。

  表面看似第一象限,因为迫切的呼声会让我们产生“这件事很重要”的错觉――实际上就算重要也是对别人而言。我们花很多时间在这个里面打转,自以为是在第一象限,其实不过是在满足别人的期望与标准。

  4、第四象限属于不紧急也不重要的事。

  举例:阅读令人上瘾的无聊小说、毫无内容的电视节目、办公室聊天等。

  简而言之就是浪费生命,所以根本不值得花半点时间在这个象限。但我们往往在一、三象限来回奔走,忙得焦头烂额,不得不到第四象限去疗养一番再出发。这部分范围倒不见得都是休闲活动,因为真正有创造意义的休闲活动是很有价值的。然而像阅读令人上瘾的无聊小说、毫无内容的电视节目、办公室聊天等。这样的休息不但不是为了走更长的路,反而是对身心的毁损,刚开始时也许有滋有味,到后来你就会发现其实是很空虚的。

  二、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的区别:

  在时间管理上有个概念叫做"四象限法则"。一个人的工作可以分为四种类型:重要且紧急(第一象限)、重要不紧急(第二象限)、紧急不重要(第三象限)、不紧急不重要(第四象限)。

  第一象限:这个没得说,无论从重要性还是从紧迫性上来看,都必须马上搞定,比如产品临近上线前出现了比较严重的问题,这时候的当务之急自然是尽快解决这个问题,以保证产品的如期上线;再比如,重要的事情前期准备不足或者一拖再拖,直到临近deadline,这个时候原本"重要不紧急"的事情就变成了"重要且紧急"的事情,而很多时候,这一象限的工作也正是由第二象限转变过来的。

  第二象限:这个象限的工作虽然不紧迫,但却很重要,这里的工作能否做好,决定了会否有更多的工作从这里转移到第一象限。做好这个象限的工作,就能减少其向第一象限的转移;反之,荒废这个区域则将使第一象限的工作量不断被扩大,从而陷入不断救火的泥沼。因此,这里是四个象限中最关键的区域。

  第三象限:不重要但比较紧急的事情,这一象限的工作往往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因为按照我们常人的思维,紧迫往往会跟重要联系在一起,当一件事情很紧迫的时候,潜意识里它肯定也是重要的。但实际并非如此,比如,当你正在专心处理工作时,有人来问你问题,这个时候其实你就是被这个象限的事件打断了,这种事情对你来说也许并不重要,但是碍于情面,往往又不得不做。

  第四象限: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显然,诸如刷朋友圈、逛论坛这样的事情都属于这个象限,这类事情,可以选择不做,也可以放到碎片化的时间来做,比如吃饭排队的时候,坐公交的时候。

【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相关文章:

职场的生存法则01-13

逆光人像拍摄法则08-25

婚礼鲜花布置法则08-05

关于拍摄的黄金法则08-25

冰箱的正确储藏法则09-19

职场生存法则技巧3篇11-18

职场有哪些生存法则3篇11-18

投资基金的三大法则09-22

基金定投两法则介绍09-14

注意空调开关使用的法则11-18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