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用ArcGIS轻松转KML,标注不丢失!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shp转kml带有标注 【技术】用ArcGIS轻松转KML,标注不丢失!

【技术】用ArcGIS轻松转KML,标注不丢失!

2024-07-16 23: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在地理信息系统(GIS)中,ArcGIS是一款功能强大的工具,广泛用于地理数据的分析和展示。而KML(Keyhole Markup Language)是一种文件格式,常用于在 Google Earth、奥维互动地图和其他地图服务中展示地理数据。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ArcGIS转KML并保留标注信息。

为什么要转KML?

你可能会问,为什么要费心把数据从 ArcGIS 转换成KML格式呢?原因有很多:

跨平台兼容性:KML文件可以在Google Earth、Google Maps以及许多其他地图应用中使用。这意味着你可以轻松地在不同平台上展示你的地理数据。

便于分享和展示:KML文件非常易于分享。无论是通过电子邮件还是云存储,你都可以方便地与同事、客户或朋友分享你的地理数据。

支持丰富的地理标注:KML文件支持多种标注、样式和注释,可以使你的地理数据展示更加生动、直观。

转换步骤详解

现在,让我们一步一步来看看如何将ArcGIS中的地理数据转换成KML文件,并且保留所有的标注信息。

第一步:将面要素转换为点要素

打开ArcMap或ArcGIS Pro。

选择 数据管理工具->要素->要素转点。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要转换的面要素图层,并进行转换。(注意:要勾选内部)

第二步:标注点要素

选中转换后的点要素图层。

设置标注显示的字段,比如地名或其他重要信息,并调整字体大小和颜色,使标注清晰可见。

这就好比在地图上贴上标签,确保重要信息一目了然。(这也是因为在KML文件的规则中只有点要素可以显示注记,而面是不行的)

第三步:创建图层组

在内容列表中,确保点要素图层位于第一个(按绘制顺序)。

右键单击图层,选择新建图层组,将点要素和面要素图层都拖动到该图层组中。

这一步的目的是将相关图层组合在一起,便于管理和转换,也是带标注转出的核心。

第四步:转换为 KML

打开 转换工具->转为KML->图层转KML。

在对话框中,点击最右边的文件夹图标,选择之前保存的图层组文件。

为导出的文件命名,并选择保存位置。

点击 运行,等待转换完成。

这样,你的地理数据就被转换成了KML格式,可以在 Google Earth 或者奥维地图中查看了。(当然ArcGIS转出问文件后缀为KMZ,解压出来就变成KML,至于它们之间的关系那就源远流长了,本文不赘述了)

注意事项

在进行数据转换时,有一些小技巧可以帮助你获得更好的效果:

绘制顺序:确保点要素图层位于面要素图层之上。这样可以避免标注被面要素遮挡,保证标注信息清晰可见。

要素样式:尽可能将面要素设置为空心,调整边框颜色和粗细,以便在 KML 文件中更清晰地展示地理边界和区域。

字段命名:在设置标注显示的字段时,确保字段名称清晰明了,避免使用过长或含糊不清的字段名称,以提高数据的可理解性和可读性。

符号颜色:选择符号和颜色时,考虑目标平台的显示效果。有些符号和颜色在不同的地图软件中显示效果可能有所不同,需要进行调整和测试。

数据量控制:对于大规模的地理数据集,考虑分批次转换或者简化数据显示,以减少KML文件的大小和加载时间。

结语

利用 ArcGIS 将地理数据转换为 KML 格式,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操作,更是展示和分享地理信息的重要途径。无论是在 Google Earth 上展示区域边界,还是在手机上查看标注点,KML 文件都能让地理数据生动呈现,让复杂的信息变得清晰易懂。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所帮助,如果有任何问题或建议,欢迎在留言区告诉我,也欢迎大家相互交流!如果您对地理信息系统或数据可视化有更多兴趣和需求,不妨关注我们的公众号,我们将定期分享更多关于 GIS 技术、数据处理和地图应用的实用内容。让我们一起用专业工具,展示精彩地理数据!

社群交流/原创投稿/ 商务合作

来源:GIS民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