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聚类分析(python代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rstudio聚类分析代码 14 聚类分析(python代码)

14 聚类分析(python代码)

2023-04-06 20: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聚类是针对给定的样本,依据它们属性的相似度或距离,将其归并到若干个 “类” 或 “簇” 的数据分析问题。一个类是样本的一个子集。直观上,相似的样本聚集在同类,不相似的样本分散在不同类。 2.距离或相似度度量在聚类中起着重要作用。 常用的距离度量有闵可夫斯基距离,包括欧氏距离曼哈顿距离、切比雪夫距离、、以及马哈拉诺比斯距离。常用的相似度度量有相关系数、夹角余弦。 用距离度量相似度时,距离越小表示样本越相似;用相关系数时,相关系数越大表示样本越相似。 3.层次聚类假设类别之间存在层次结构,将样本聚到层次化的类中层次聚类又有聚合或自下而上、分裂或自上而下两种方法。 聚合聚类开始将每个样本各自分到一个类;之后将相距最近的两类合并,建立一个新的类,重复此操作直到满足停止条件;得到层次化的类别。分裂聚类开始将所有样本分到一个类;之后将已有类中相距最远的样本分到两个新的类,重复此操作直到满足停止条件;得到层次化的类别。 聚合聚类需要预先确定下面三个要素: (1)距离或相似度; (2)合并规则; (3)停止条件。 根据这些概念的不同组合,就可以得到不同的聚类方法。 4.k-means聚类是常用的聚类算法,有以下特点。基于划分的聚类方法;类别数k事先指定;以欧氏距离平方表示样本之间的距离或相似度,以中心或样本的均值表示类别;以样本和其所属类的中心之间的距离的总和为优化的目标函数;得到的类别是平坦的、非层次化的;算法是迭代算法,不能保证得到全局最优。 k均值聚类算法,首先选择k个类的中心,将样本分到与中心最近的类中,得到一个聚类结果;然后计算每个类的样本的均值,作为类的新的中心;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收敛为止。

数据集采用sklearn中已有的数据集- Fisher的鸢尾花数据(适用于分类问题),参考官网 http://scikit-learn.org/stable/modules/classes.html#module-sklearn.datasets

Iris 鸢尾花数据集是一个经典数据集,在统计学习和机器学习领域都经常被用作示例。数据集内包含 3 类共 150 条记录,每类各 50 个数据,每条记录都有 4 项特征:花萼长度、花萼宽度、花瓣长度、花瓣宽度,可以通过这4个特征预测鸢尾花卉属于(iris-setosa, iris-versicolour, iris-virginica)中的哪一品种。

代码1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import math import random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cluster # kmeans聚类 class MyKmeans: # k是聚类数,n是迭代次数 def __init__(self, k, n=20): self.k = k self.n = n def fit(self, x, centers=None): # 指定或随机选择k个点作为初始类中心 if centers is None: idx = np.random.randint(low=0, high=len(x), size=self.k) centers = x[idx] inters = 0 while inters < self.n: points_set = {key: [] for key in range(self.k)} # 遍历所有的点p,将p放入最近的聚类中心的集合 for p in x: nearest_index = np.argmin(np.sum((centers - p) ** 2, axis=1) **0.5) points_set[nearest_index].append(p) # 遍历每一个点集,计算新的类中心 每类的平均值 for i_k in range(self.k): centers[i_k] = sum(points_set[i_k]) / len(points_set[i_k]) inters += 1 return points_set, centers iris = datasets.load_iris() gt = iris['target'] data = iris.data[:, :2] m = MyKmeans(3) points_set, centers = m.fit(data) # 可视化 3类数据集 data1=np.asarray(points_set[0]) data2=np.asarray(points_set[1]) data3=np.asarray(points_set[2]) for ix, p in enumerate(centers): plt.scatter(p[0],p[1],color='C{}'.format(ix),marker='d',edgecolor='black',s=256) plt.scatter(data1[:,0],data1[:,1],color='g') plt.scatter(data2[:,0],data2[:,1],color='b') plt.scatter(data3[:,0],data3[:,1],color='r') plt.xlim(4,8) plt.ylim(1,5) plt.show()

聚类结果

Figure_1.png

代码2-using sklearn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3, max_iter=100).fit(data) gt_labels_ = kmeans.labels_ centers_ = kmeans.cluster_centers_

确定k值

from sklearn.cluster import KMeans loss=[] for i in range(1,10): kmeans = KMeans(n_clusters=i, max_iter=100).fit(data) loss.append(kmeans.inertia_ / len(data) /3) plt.plot(range(1,10),loss) plt.show() 微信图片_20210325123255.png

参考:https://github.com/fengdu78/lihang-code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