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解密算法之RSA – 标点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rsa密钥生成算法 加密解密算法之RSA – 标点符

加密解密算法之RSA – 标点符

#加密解密算法之RSA – 标点符|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术→技巧, 法→原理, 研发, 算法实现

加密解密算法之RSA 钱魏Way · 2020-09-14 · 549 次浏览

在了解RSA之前,需要先要对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有个初步的了解。对称加密就是加密和解密使用同一个密钥。对称加密快而且方便,但是有个缺点,密钥容易被偷或被破解。非对称算法把密钥分成两个,一个自己持有叫私钥,另一个发给对方,还可以公开,叫公钥,用公钥加密的数据只能用私钥解开。

前面介绍的RC4、DES、AES都属于对称加密,而今天要学习的RSA则属于非对称加密的一种。

目录

非对称加密的发展历史

1976年以前,所有的加密方法都是同一种模式:甲方选择某一种加密规则,对信息进行加密,乙方使用同一种规则,对信息进行解密。由于加密和解密使用同样规则(简称”密钥”),这被称为”对称加密算法”(Symmetric-key algorithm)。这种加密模式有一个最大弱点:甲方必须把加密规则告诉乙方,否则无法解密。保存和传递密钥,就成了最头疼的问题。

1976年,两位美国计算机学家Whitfield Diffie 和 Martin Hellman,提出了一种崭新构思,可以在不直接传递密钥的情况下,完成解密。这被称为”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算法”。这个算法启发了其他科学家。人们认识到,加密和解密可以使用不同的规则,只要这两种规则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即可,这样就避免了直接传递密钥。这种新的加密模式被称为”非对称加密算法”。

乙方生成两把密钥(公钥和私钥)。公钥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获得,私钥则是保密的。 甲方获取乙方的公钥,然后用它对信息加密。 乙方得到加密后的信息,用私钥解密。

如果公钥加密的信息只有私钥解得开,那么只要私钥不泄漏,通信就是安全的。

1977年,三位数学家Rivest、Shamir 和 Adleman 设计了一种算法,可以实现非对称加密。这种算法用他们三个人的名字命名,叫做RSA算法。从那时直到现在,RSA算法一直是最广为使用的”非对称加密算法”。毫不夸张地说,只要有计算机网络的地方,就有RSA算法。这种算法非常可靠,密钥越长,它就越难破解。根据已经披露的文献,目前被破解的最长RSA密钥是768个二进制位。也就是说,长度超过768位的密钥,还无法破解(至少没人公开宣布)。因此可以认为,1024位的RSA密钥基本安全,2048位的密钥极其安全。

RSA的数学原理

非对称加密算法核心原理其实就是设计一个数学难题,使得用公钥和明文推导密文很容易,但根据公钥、明文和密文推导私钥极其难。

互质关系

如果两个正整数,除了1以外,没有其他公因子,我们就称这两个数是互质关系(coprime)。比如,15和32没有公因子,所以它们是互质关系。这说明,不是质数也可以构成互质关系。关于互质关系,不难得到以下结论:

任意两个质数构成互质关系,比如13和61。 一个数是质数,另一个数只要不是前者的倍数,两者就构成互质关系,比如3和10。 如果两个数之中,较大的那个数是质数,则两者构成互质关系,比如97和57。 1和任意一个自然数是都是互质关系,比如1和99。 p是大于1的整数,则p和p-1构成互质关系,比如57和56。 p是大于1的奇数,则p和p-2构成互质关系,比如17和15。

欧拉函数

任意给定正整数n,请问在小于等于n的正整数之中,有多少个与n构成互质关系?(比如,在1到8之中,有多少个数与8构成互质关系?)计算这个值的方法就叫做欧拉函数,以φ(n)表示。在1到8之中,与8形成互质关系的是1、3、5、7,所以 φ(n) = 4。

φ(n) 的计算方法并不复杂,但是为了得到最后那个公式,需要一步步讨论。

第一种情况:如果n=1,则 φ(1) = 1 。因为1与任何数(包括自身)都构成互质关系。 第二种情况:如果n是质数,则 φ(n)=n-1 。因为质数与小于它的每一个数,都构成互质关系。比如5与1、2、3、4都构成互质关系。 第三种情况:如果n是质数的某一个次方,即 n = p^k (p为质数,k为大于等于1的整数),则$\phi (p^k)=p^k-p^{(k-1)}$,比如 φ(8) = φ(2^3) =2^3 – 2^2 = 8-4 = 4。这是因为只有当一个数不包含质数p,才可能与n互质。而包含质数p的数一共有p^(k-1)个,即1×p、2×p、3×p、…、p^(k-1)×p,把它们去除,剩下的就是与n互质的数。上面的式子还可以写成下面的形式:$\phi (p^k)=p^k-p^{(k-1)}=p^k(1-\frac{1}{p})$,可以看出,上面的第二种情况是 k=1 时的特例。 第四种情况:如果n可以分解成两个互质的整数之积,n = p1 × p2,则φ(n) = φ(p1p2) = φ(p1)φ(p2),即积的欧拉函数等于各个因子的欧拉函数之积。比如,φ(56)=φ(8×7)=φ(8)×φ(7)=4×6=24。这一条的证明要用到中国剩余定理,这里就不展开了,只简单说一下思路:如果a与p1互质(a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