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进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rna基本组成单位名称是什么 最新研究进展

最新研究进展

2023-06-15 08:1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7月28日是第十二个“世界肝炎日”。本文通过介绍最新的中外学者关于HBV RNA的研究进展,阐述其生物学特性、检验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

杨瑞锋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肝病研究所;丙型肝炎和肝病免疫治疗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

1996年,科学家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外周血中发现HBV RNA;2021年,我国批准了全球第一个用于临床的HBV RNA高敏检测试剂,并被纳入最新专家共识。一个病毒标志物用了1/4世纪实现了从科研到临床的落地。

一、血清HBV RNA的来源与存在形式

今年年初,南方医科大学孙剑与北京大学鲁凤民教授在Hepatology发表综述,详细介绍了血清HBV RNA的产生及可能的存在形式(图1)[1]。

图1.血清HBV RNA的产生及存在形式

共价闭合环状DNA(cccDNA)是HBV的“老巢”,盘踞肝细胞核,转录出4种不同长度的mRNA,包括3.5kb长的前基因组RNA(pgRNA)。pgRNA被核心抗原(HBcAg)构成的核衣壳所包裹,并通过多种途径出胞,进入外周血,我们检测的HBV RNA即pgRNA,但外周血中,除了3.5kb的全长pgRNA及其逆转录残余外,还有不同形式的pgRNA剪接变体和3’端截短体等,所以准确地说,HBV RNA其实是一种混合物,不同试剂品牌使用不同位置的引物和/或探针,检测到的RNA会有差异。

大量研究证实,HBVpgRNA可反映cccDNA的转录活性,这是其临床应用的基础。我们知道,HBV表面抗原(HBsAg)定量也可反映cccDNA活性,但HBsAg既可源于cccDNA的转录和翻译,也可源于整合到人类基因组中的S基因的表达,因此并不能完全准确反映cccDNA的活性,这个意义上说,HBV RNA比HBsAg更准确反映cccDNA活性。

二、HBV RNA的临床意义

1.HBV RNA与纤维化密切相关

复旦大学张文宏教授研究提示,血清HBV RNA水平与CHB患者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分期均相关(r=0.665、0.722,P值均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