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2.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rna主要分布在哪里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2.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2.3遗传信息的携带者

2024-05-20 17: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1 [人教版]

第3节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知识结构

                              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说出核酸的种类,简述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以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材料,进行特定的染色,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情感目标:认同生命的物质性,认同生物界在物质组成上的统一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重点]

核酸的结构和功能

[解决方法]

⑴让学生看懂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的结构图解,利用化学知识,理解核酸的结构。

⑵联想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理解核酸的功能。

2、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

[教学难点]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解决方法]

教师精心准备好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观察1——2种材料,归纳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特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实验法、讲述法

六、教具准备

实验材料

七、学生活动

       ⑴通过实验观察,获得感性认识,解决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⑵学生阅读教材,思考讨论回答相关问题。

八、教学过程

(一)明确目标

见教学目标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问题探讨]出示教材P26DNA指纹检测图提出下列问题:

⑴DNA指纹是不是平时说的手指印?

⑵怎样知道DNA来自同一个人?

⑶DNA可以做身份证吗?

⑷DNA的中文全名是什么?

⑸核酸有几类?

⑹核酸存在于细胞的哪些部位?

教师归纳总结。

引言:我们能否通过实验来观察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呢?

一、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实验]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教师指导每个小组的学生分别观察1——2种材料,通过归纳总结,得出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特点。

⑴实验目的分析

本实验是利用特殊的染色剂对DNA、RNA的不同着色反应来探究DNA、RNA在真核细胞中的分布位置。

⑵实验原理分析

甲基绿+DNA→呈现绿色

吡罗红+RNA→呈现红色

两种染色剂不是单独使用,而是混合使用。

⑶几种液体在实验中的作用

0.9%NaCl溶液……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形态

8%盐酸……①改变细胞膜等的通透性

②使染色体中DNA与蛋白质分解

蒸馏水……①配制染色剂;②冲洗载玻片

⑷实验现象及相关结论

现象

结论

绿色明显,集中且接近细胞中央

DNA主要集中分布于细胞核中

绿色周围的红色范围较广

RNA广泛分布于细胞质中

二、核酸是由核苷酸连接而成的长链

教师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教材P28——29相关问题。

⑴核酸的组成元素有哪些?

⑵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

⑶核苷酸又是由什么组成的?

⑷核苷酸分为几类?

⑸DNA和RNA的分子结构是怎样的?

⑹DNA和RNA有何不同?

⑺什么是遗传信息?

⑻核酸分子的多样性是如何体现的?

教师归纳:⑴核酸的分子结构层次。

       

⑵核苷酸组成示意图。

          

⑶DNA和RNA的比较。

DNA

RNA

结构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通常呈单链结构

组成的基本单位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碱基

嘌呤

腺嘌呤(A)、        鸟嘌呤(G)

腺嘌呤(A)、       鸟嘌呤(G)

嘧啶

胞嘧啶(C)、         胸腺嘧啶(T)

胞嘧啶(C)、      脲嘧啶(U)

五碳糖

脱氧核糖

核糖

无机酸

磷酸

磷酸

 

九、板书设计

第3节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核酸的种类和功能

    DNA

1、种类RNA

2、功能

二、核酸在细胞中的分布

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线粒体中、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

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

三、核酸的分子结构

   

十、课后反思 

本节课,充分发挥教材中蕴含的创新、探究的素材,通过多处“设障”、“布惑”,将教材进行活化和优化处理,使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材”,潜移默化地把培养了学生的对实验结果分析、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本节课利用了一课时完成,时间有些紧张比。关键的因素在于学生实验的熟练程度和对有机化学知识的陌生,由此直接导致实验耗时多或没有得到准确的结果,看DNA的结构式不明就里,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对于学生的实验能力和有机化学知识可有适当补充。以“探究—发现”教学模式贯穿教学,从课堂的学生表现来看,学习主动性得到了较大程度调动,课堂始终处在一种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之中,学生真正把学习的过程演绎成一个主动探究、自动求知的过程。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