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际PTE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rl左右怎么分 猩际PTE

猩际PTE

2023-04-14 09: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之前因为强迫症,甚至在不同 PTE 学习平台比对过每个类型题目的练习体验,不同题型在不同平台上练习,就是因为没有一个网站能够满足我所有的或者大部分的 PTE 学习需求。

对于猩际,真的是相见恨晚!相信使用过不同平台练习的同学也深有体会。猩际依旧是目前我认为在页面设计、免费 VIP 用户体验、学习社群管理,以及功能设计、题目解析、考试技巧、月预测等等方面综合起来最良心,也是最强的 APP。我自动为猩际那个大猩猩 logo 上 p 一句“舍我其谁”?

五、阿戴戴戴 说

1、自学备考安排

年底刚开始接触 PTE 的时候,期间夹杂着备考其他证书以及比较忙碌的全职工作,加班、出差等乱七八糟的事情,导致备考时间拉的很长,且断断续续。

较为正式备考是在 5 月始,工作日每天下班晚饭后直奔图书馆。周六日也减少娱乐,尽量复习。但期间也因为工作加班、出差等各种因素大大削弱学习效果。在首考之前,不仅内心对 PTE 各题型应试技巧掌握不透,有误解,而且存在谜一般的自信却不自知。

自己听力一直比较弱,所以首考前有坚持做精听,材料用的是老托精选 93 篇和 SST 机经原文,会做笔记,大概一共只做了 80 篇。但因为做完笔记后也没有对笔记进行归纳整理和温习,所以效果也打折扣。

2、想寻求专业帮助

当时轻信自己的朗读水平而忽视了 RA,把本就十分有限的学习时间花在自认为比较短板的 SST、DI、RL、WFD 上。每天的复习也没有什么章法,就是依据题型的占分重要程度和自认为的短板安排一下学习内容,然后就这么盲目自信地参加 6 月 15 的首考。

考试的过程中其实就已经懵了。均分 59 出来后,信心被击溃的同时严重意识到,一定是我复习的方法有问题。也真的是这时候才知道猩际这个平台,通过它知道了自己重点需要提分的题型,每个题型应达到的目标和相应的技巧,才重新让我审视之前走的弯路,开始较为明晰和科学地学习,之后全部题型也都是在猩际上练习。

这时我依旧兼职备考了一个月,直到距离第二次正式考试前 7 天才有时间全职备考。剩 7 天时,我主要的困惑是 RA 每次的发音分评分都是 55 左右,自己找不到原因。另外,全职备考时离 7 月底也就两周的时间了,如果这期间均分达不到 68 分就面临失学,压力十分大,就想剩下几天借助专业老师的力量冲刺一下。

3、更改应试技巧

于是在简单了解后,选择了猩际 Lisa 老师一对一的 6 个小时的课程。考试前 7 天基本每天都上课,努力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单,第二日老师针对我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纠正。事实证明这对我而言真的是明智之举,因为直至这时,我才顿悟我之前的一些应试技巧依旧不够。

剩下的 7 天全职备考时间,在老师建议下我较大的改动是:

1、丢弃了之前背的两个 WE 模板,因为之前的无法套所有题型,老师建议背新的,或者帮助我把之前的两个进行修改,我直接改用了猩际的万能模板,丢弃了之前背的不熟的 DI 模板,采用猩际的 3 个句式较为统一的模板无脑套各种类型的题目。比如以前看到世界洋流那道题会老老实实地说,用了模板后我会采用流程图的模板来套。

2、丢弃之前用的不熟、可能存在卡顿的 RL 模板,直接采用 The lecture talks about blablabla. According to the lecture blablabla, the speaker mentions that blablabla,接着开始重复词句这样的句式。

3、练习 RS 的时候懂得严格根据 258 法则,确保流利度和发音,放下对内容的执念,如丢掉年份、地名、人名等容易出现卡顿的词;放弃背机经和预测,尽量用不熟悉或者较难的句子来练习反应能力。

4、不管是 RS 或者 WFD,练习时都舍弃用笔速记而改用脑记。

5、RL 实力不够速度来凑,不要挑词组,完整记录下 6 个左右的词组即可。

4、口语部分

RA:知道猩际的同步跟读功能后,我每天都练习一篇同步跟读,并发在猩际的每日跟读群里,坚持了差不多三周。

前期十分纠结猩际给我发音的打分,跟读后虽然分数比首读高,但读多几次又降下去了。所以总是来来回回折腾好多次,也是因为困扰才想找老师纠音。

上课后我知道其实更该关注的是猩际标黄和红的单词,虽然发音分低,但我意群停顿、虚词弱读其实是 ok 的,要注意的是一些连读、失爆、读音清晰轻快的问题。之前一直担心自己抑扬顿挫扣发音分,Lisa 老师听完我的练习,建议我添加多些“播音腔”,算是让我迷途知返了。

老师建议每日练习一篇,录下自己的首读、影子跟读和跟读后的完美音频进行比对。重点是同步影子跟读时,录下自己和慢速跟读的同步声音,两个声音交叠在一起,然后检查是否做到同起同落,做到同样的重弱读、连读、失爆等。

RS:在用猩际练习时要求自己分数至少 70 以上。之前因为一直想尽量完整地复述而丢掉了流利度分,因为模仿发音自己造词而丢掉了发音分。Lisa 老师建议我不用背预测,每日给我布置 10 条左右的 RS 任务量练习,并建议将不熟悉的词组记录下来平日里多读。这个方法同样适合运用于 WFD,其实早期的时候就应该做这样的积累和词语的固定搭配,常见搭配的背诵。

DI:改用猩际的模板后,基本就只是隔天练习 5 道不同类型的题。这道题于我而言的诀窍就是,放弃用大脑思考,模板用熟悉后我才体会到“无脑说”有多么的爽。

RL:后期练习的时候,基本从开始读到 lecture 结束,手都在快速记录完整的词组,记录下的词组+模板,真的完全足够应付这个题型了。

ASQ:后期用猩际 MP3 功能,在吃饭、洗漱等零碎时间播放这道题。也是第一次正考后才知道这道题可以猜词,之前又是为自己的无知买单。

5、写作部分

WE:猩际的模板覆盖所有考题类型,Lisa 老师看了我之前的模板,也建议我更换。于是剩下 7 天的时间,我每天都花时间背模板,一天至少敲一次,闲暇时间用 WPS 语音朗读功能循环播放模板,很快就背的滚瓜烂熟了。

用猩际模板,自己只需要打 40 个词左右。练习的时候我就严格控制时间,至少留 3 分钟时间检查,平时有时间的话可以多积累些话题观点。

SWT:从没练过,但是考前看了猩际的录播课,才知道不可以直接用逗号间隔两个完整句子,可以用分号,才知道 while,particularly,but,this means that 等关键词可以帮助快速判断关键句。可见之前我都是被我的无知坑的。第二次考试两道 SWT 都留下至少 4 分钟仔细检查全文,拼写应该没丢分。

6、阅读部分

FIB:我是很纠结的人,不管第一次正考还是平时练习,总是精挑细选,结果还错一大堆。后来练习的时候强迫自己,如果时间差不多到 2 分钟了,就赶紧抓个顺眼的怼上去完事儿,毕竟不能耽误了 WFD 这老大哥。

之前刷过一小部分的 FIB,后来重新刷 FIB 时遇到做过的题还是会错。证明如果不真正去理解,对我这样金鱼记忆的记了白记,做了白做。后面备考时间紧,猩际 FIB 的周预测还有三分之二都没刷完。剩下几天的时候干脆也不做题了,直接看答案,尝试看解析去理解记忆。可考试的时候依旧急火攻心头晕脑胀,感觉唯一的进步的就是时间掌握的更好些了。

阅读 FIB 真的较难,像 RL, DI 等这些能在短时间内找到技巧快速提升,靠的是平时的词汇积累和语感。猩际有阅读 FIB 的高频机经单词本,还有 PTE 基础词汇、高阶词汇。有时间的话背就对了,词汇量上去了阅读会顺很多。大量练习时也能帮助慢慢找到一些做题的感觉,眼睛扫读过程中确实也能捕捉到一些重要信息来进行选词判断。当然,也真的要好好利用猩际的预测,在考场上做阅读时遇到了,那感觉真的是……妙不可言……

RO:6 月份前集中用 3 天时间刷过所有 RO,之后一直到 7 月第二次正式考前就没管过了,后来才知道猩际有 RO 顺口溜这么棒的东西,而且评论区各路大神提供好玩的记忆方法,我只能悔不当初,猛女落泪。

第二次正考的时候 RO 做的很慢,有道题估摸苦恼纠结了 5 分钟,就是练少了,平时确实也是需要练习的。当时集中大量练习的时候,这道题还是能够在 2 分钟内确保较高的正确率的。

7、听力部分

WFD:因为时间不多,我直接用月预测练习,然后用颜色标签标注好,四色分别对应错几个单词。剩下一周全职备考时二刷了,二刷时候也在平台上边听边输入,保持手感。

SST:前期会把答案积累在文档上并标注出关键词组,后期发现根本没时间做这些细致活,之前积累的文档也没时间再翻看。那会儿在猩际上练习时经常能拿到 7.5 以上的分数,所以也把重点放在别的题型上了。

HIW:较少练,练习时会用原声,1.2 倍速。刚开始不适应,后来坚持 1.2 倍速后,自己的反应也会灵敏些。

FIB_L:平时没练,正式考前突击了一下,主要是把不认识的单词积累起来略看一遍。第一次正式考试时盯着屏幕手写答案,后来都是直接输入打字框里节约时间。

8、模考

6.15 第一次考 59(53,63,64,53)。第一次考试时,由于种种原因在做题前中后都很慌张,最主要是对机考流程和题目的安排呈现都完全不熟悉。第二次考试前做了两套模拟卷,基本上整个考试都比较淡定。

建议:考前必须做带完整考试流程的模拟测试。提前在交流群或者其他渠道了解考点和考场信息,甚至可以具体到考场的一些比较有优势的考位,考试前请工作人员给耳塞以防不时之需。

在正式考试前三天做了两套模拟卷,先考的是猩际的 VIP 模考卷子,然后是培生的 C 卷。不得不说猩际模考比官方模考的整体页面更像正式考试,比如猩际有模拟正式考试前的 self production 环节、耳机调试环节而官方模考没有。

猩际模考 A 卷:77(78,75,76,81)

官方模考 C 卷:65(59,65,74,63)

模考最重要的目的是熟悉考试流程以及找短板,所以重点不该放在衡量分数这个数字有多大的参考意义上,而是内省哪些题该提升,哪里仍旧存在问题。

模考的整个过程,建议用录屏软件录下来,这样可以通过回放更好找到问题所在。通过 C 卷考试的回放,在老师帮助下我意识到自己在 258 法则的运用、WFD 加词有效性上存在不足。这些方法论其实平时自己都知道,但在考试时真的很容易忽视。所以模考卷子也可以提前把一直忽视的问题暴露出来,确实是很有必要的。

9、表白的话

Lisa 老师十分强,三言两语就能够判断出我的问题出在哪里;每日布置的作业单很击中痛点,并且对于我需要改进的短板也抓得十分精准。我认为这是在最后的 7 天备考中我能够修正方法,快速出分的重大原因。

真的很感谢猩际这个平台和老师们的陪伴,群里只要一发信息就会得到班主任们啊、监护人老师啊、教研老师们的回复,有种整条村的人都盯着你学习的感觉。

总之,在之前自己摸索的兼职备考期间里,自己对 PTE 还是没有底气的,内心一直觉得自己千疮百孔可能会再次被打成筛子。担心自己听力不好;RL、SST、RS 真的很多听不明白;担心自己论文想不出论点;担心 RA 遇到不会的单词;担心 DI 太难不会说。

但是最后 7 日的全职冲刺里,Lisa 老师真的给我注入了强心剂,用精准的指导帮我完全消散对这些题型的慌张,正式考试前除了些对考试本身的紧张,内心对 68 的平均分其实是有信心的。

10、写在最后的话

那会儿下班学习很累的时候,内心还是很理智地在和自己对话,如果这种强度的学习都受不了,那么读研熬夜写 paper 的时候咋整?

全职冲刺备考那 7 天,每天早上一睁开眼就开始学习,除了吃喝拉撒睡就只有学习。计时器显示我每天学习时间都是 10 小时+。这里不是在吹嘘 “噢,我好牛逼噢”,而是在解释看到分数后开心之余,内心深处真的会有种 “I know I deserved it ”的平静。毕竟我可真的是很努力付出了时间和票子,也在老师的帮助下改正了一些应试的错误方法。

我相信每位同学英语起点都不一样,有些基础好的同学轻松 7 炸。但对于更大部分无法靠天赋或强大基础的同学,比如我而言,更好的出分办法无非就是找好适合自己的应试技巧,争取尽可能多的时间多刷题多练习。也强烈建议尽可能利用全职的完整大块的复习时间来学习,效果真的会不一样。

PTE 花里胡哨的题型真的容易把人变成没有感情的刷题机器,如果没有达到目标分数,一定要确定原因,像我第一次考完一样赶紧地悬崖勒马浪子回头……自己无法分析就问问交流群里的乡亲父老们意见,再不济找专业老师把脉。少些无效的哀嚎,老老实实找到原因和方法,下狠功夫练习,最后一定能把 PTE 拿捏得死死的。大家加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公司简介

联系我们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专题文章
      CopyRight 2018-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